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79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他们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何乾隆会突然转了性,明明在此之前,乾隆在对待番邦的态度,与他们还是相差无几的。

  这一次,乾隆遭到的反对比上一次更加强烈。

  毕竟上一次,乾隆只是答应了开放浙江的通商口岸,与英吉利人通商,还能够说是各取所需,虽说此举让朝中许多保守的大臣们觉得不符合祖宗家法,但与洋人通商这件事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什么损害。

  然而这次不同,乾隆居然要直接从民间搜寻匠人来研制火器,搜寻到之后,竟还要直接拔擢为官!区区一些匠人,仅凭着一点儿奇-技-淫-巧,就能够与他们这些寒窗苦读不知多少年的人平起平坐,这让朝中官员们如何能接受得了?

  更不用说,在这些官员看来,研制火器这种事儿,本就是“不务正业”,是“数祖忘典”一种,且还是一项劳民伤财之举。

  这次群臣反对的声势,比上一次乾隆不顾朝廷官员的反对强开通商口岸时更大。不少大臣们纷纷跪地恳请乾隆收回成命,更有一些大臣追根溯源,自以为寻到了乾隆不务正业的原因,将炮口对准了芃芃。

  当然,他们知道芃芃是乾隆的心肝,且又有着祥瑞之名傍身,不敢直接说芃芃的坏话,只是暗指有人见芃芃年幼,便企图利用芃芃,假借芃芃之名,来实现蛊惑君王的目的。这些大臣们向乾隆进言,道此人应当严惩。虽然没有明说这“妖言惑众”之人是谁,但芃芃作为中宫嫡女,能够利用她的,不就只有中宫皇后了吗?

  这些反对乾隆开设“火器班”的大臣之中,有那等一心为国的迂腐大臣,但也有一些浑水摸鱼、觉得中宫势力过大、应该好生打压一番的大臣们在。

  眼下后宫有子妃嫔之中,纯妃因四格格之故失宠于乾隆,嘉贵妃刚刚遭了乾隆的训斥,魏嫔是从妃位上降下来的,眼下还失去了七格格的抚养权,舒妃是皇后的人,愉妃膝下的五阿哥虽还算得乾隆看重,但她本人在宫中亦是不显。

  细算下来,眼下宫中最为高调、且一家独大的,竟只剩下了皇后!且皇后膝下的五公主还在不久之前,借着“仙人告诫”的名头,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再这样发展下去,除了皇后之子外,其他妃嫔所出的儿子们竟是丝毫没有竞争大位的希望了。这不是朝中一些想要拱自家人上位、或是想要择皇子下注的大臣们所乐意看到的。

  在他们想来,最好是借着此事,将五公主那层神圣的光环给扒下来。

  这种情况下,无论乾隆对这些大臣们说什么都不会有用。事实上,若不是前两次,“仙家告诫”带来的战果实在是显眼,只怕那时候,就会出现无数流言蜚语了。这流言蜚语能够压到此时才出现,已经是一件让人颇为惊讶的事情。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若是换个性子软和一些、主意没有那么大的帝王,兴许早就向大臣们屈服了。

  但乾隆不是这样的帝王。

  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屈服”这两个字,他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是满朝文武都跪在他的跟前,以罢朝来迫使他改变主意,他也绝不会屈从于他们。

  更何况,本朝言官自由程度没有前朝那么高,这些大臣们即便是要要挟乾隆,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且也并非所有大臣都反对乾隆的提议,至少忠于乾隆的大臣们,都对乾隆的这个提议表示了赞同,而一些懂得明哲保身的大臣们,则保持中立、两不相帮。

  “够了,这件事,朕不是在与你们商量,朕只是在通知你们,朕不管你们是否支持,都得好好配合朕,谁若是敢阳奉阴违,耽误朕的大事,朕唯他是问!散朝!”

  乾隆用实际行动向朝中的臣子们表明,他不是傀儡皇帝,用不着看他们的脸色行事。朝中的大臣们在乾隆还没有下定决心的时候,的确可以通过言语来左右他的想法,但一旦他下定了决心,他们便只有配合的份儿!

  然而,帝王与朝臣们的博弈,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有大臣们见乾隆态度强硬,难以让他改变想法,便想着从后宫入手,让太后出面干预此事,或者是迫使皇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亲自劝说乾隆改变主意。

  很快,乾隆在前朝做的那些“不妥当的事儿”,就通过一些渠道,流传在后宫之中。

  嘉贵妃也亲自出面,到太后跟前做起了说客:“咱们祖宗家法有言,后宫不可干政。纵使皇后姐姐本来并无此意,但明眼人皆知,皇上会冒出这样离经叛道的想法来,是受了五公主影响。外人不知道皇后姐姐的无辜,只怕就要以讹传讹,说是皇后姐姐假借五公主之口,企图插手前朝政务。这传出去,对于皇后姐姐与五公主的名声,颇为不利。还请太后娘娘劝皇上改变主意,以保全皇上的名声,同时也保住皇后姐姐与五公主的名声。”

  说着,嘉贵妃又自嘲一笑:“前几日,臣妾在皇上跟前,就说过类似的话,可惜忠言逆耳,皇上只以为臣妾是那等长舌妇,想要陷五公主于不利之中,却不知臣妾对皇后姐姐与五公主,原也是一片苦心。”

  太后听了嘉贵妃这番声情并茂的陈述,却是捻着佛珠子,无动于衷:“你也说了,这是前朝之事,既然是前朝之事,就不是咱们后宫该过问的。即便哀家是皇帝的额娘,你是皇帝的贵妃,也不该干预他的抉择!还是说,在你嘉贵妃眼中,皇帝就是那般昏庸之人,会看不清利害?”

  “可是皇后娘娘与五公主……”嘉贵妃还要再辩,却听太后道:“够了!五公主得上天眷顾,便是偶尔会透露一些信息给皇帝,具体要不要听信,也是由皇帝自己来做判断,轮不到你在这儿说三道四,混淆是非!你若是当真这么闲,回到宫中之后,就替哀家将大藏经抄录一遍吧!”

  嘉贵妃闻言,立马噤了声——满文大藏经共计108函,包含各种大、小乘单译经及密秘部经咒等共699种①。这真要让她完完整整抄写一遍,非得累死不可!

  这些年来,太后是越发爱让人抄书了,一旦宫中的妃嫔做错了什么,动辄就是抄书。嘉贵妃就让太后罚了好几次,到现在,她的手都还酸着呢,她是一点儿不想再去抄录那些无趣的东西了。

  在嘉贵妃离开后,太后目光微冷,命人将乾隆请了过来,将嘉贵妃告状之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了乾隆听。

  乾隆闻言,颇为愤怒:“朕没有想到,那些人在朝堂上不能令朕改变主意,竟还敢来叨扰额娘!真是岂有此理!”

  太后将手覆上了乾隆的手,慈爱地拍了拍:“哀家知道皇帝在前朝有多劳心劳力,本也不欲以后宫之事烦扰皇帝。只是,随着四阿哥一日日长大,哀家瞧着,嘉贵妃的心也大了。按说她性子一向沉稳,且在宫中都是这样的身份地位了,还有什么好争的呢?无非是为了膝下的子嗣考虑罢了。皇帝若是当真为嘉贵妃好,还是应当断了她的妄念,让她不要一错再错再是。”

  乾隆觉得太后所言有理,想了想,道:“朕之皇叔和硕履亲王允裪府上后继无人,履亲王性情敦厚,在先帝及朕在位期间,对先帝与朕助益良多,朕不忍让他这一支断了香火。不若将四阿哥永珹过继给履亲王为嗣孙,降等袭郡王爵,如此一来,非但皇叔后继有人,朕也算是为四阿哥寻了一个安稳的前程,皇额娘觉得如何?”

  “此计果然甚好,只是不知嘉贵妃那儿……”

  乾隆冷哼一声:“嘉贵妃那儿,自有朕去说。既然嘉贵妃这手伸得这么长,就是为了四阿哥的前程,那么朕替四阿哥安排好了前程,想来嘉贵妃也该感到欣喜才是。”

  这一日,乾隆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翊坤宫看望芃芃,而是出人意料地去了嘉贵妃处。

  嘉贵妃听到下人禀报乾隆驾到的消息,心中就是一跳——乾隆已经有好些日子不曾与她温存过了上回好不容易翻了她的牌子,偏偏她又因为说了芃芃的坏话,导致乾隆不悦,竟是拂袖而去。今日,嘉贵妃又在太后跟前说了那样一番话,惹恼了太后,乾隆在这时候来她这儿,莫不是兴师问罪来的吧?

  在下人们将乾隆迎进来的时候,嘉贵妃特意打量了乾隆一番,见乾隆面色尚可,一颗心也不由放下了些许。她也不问乾隆今日为何到她这儿来,只想好生把乾隆给伺候好了,以弥补前几日她给乾隆留下的不好印象。

  谁知,嘉贵妃才要命人去拿了捶背的物件儿来,她好拿着亲自给乾隆捶个背,就被乾隆给按住了:“朕今日来,是有件事要告知贵妃。”

  他用的,不是商量二字,而是告知。

  嘉贵妃闻言,唇边的笑容淡去了些许,心中隐隐浮现出一丝不安之感来,但她还是竭力维持住自己的表情,好让自己不至于在乾隆面前失态:“不知皇上有什么事要告知臣妾?”

  她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事是非要乾隆亲自来告诉她的。若说是大事儿,八阿哥与十一阿哥也还没到订婚的年龄呢,可若是寻常小事,乾隆只需派个下人来知会嘉贵妃一声就好,又何必亲自跑这一趟?

  乾隆看着嘉贵妃,一字一顿道:“朕之皇叔和硕履亲王允裪府上后继无人,朕欲将四阿哥永珹过继给皇叔为嗣孙。”

  嘉贵妃闻言,眼前一黑,竟是差点儿直接晕过去。

  饶是她心理承受能力远胜于寻常妃嫔,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很快就要不是自己的儿子之后,仍是难以接受。四阿哥永珹不是寻常之人,是她寄以厚望的长子啊!

  “娘娘!仔细脚下!”嘉贵妃身边儿的人眼疾手快地上前,将她扶住,心中亦是十分焦急。若是自家主子就这么晕过去,只怕这件事就成定局了,可若是自家主子能勉强维持着神智,跟乾隆求一求情,指不定这件事儿还有转圜的余地。

  即便履亲王府需要有一个继承人,这个继承人也未必得是四阿哥,不是吗?年岁较长的几位阿哥之中,五阿哥、六阿哥也同样可以承担过继之责!

  嘉贵妃缓了好一阵儿,才缓过神来,她面容凄楚地看着乾隆道:“皇上,您这是要剜臣妾的心窝子啊!”

  眼见着爱妃面色苍白,一副楚楚动人之态,乾隆心中却没有起任何的涟漪,他道:“朕已经想明白了,你一向是个知情达理的妃子,这段时日以来,屡屡失态,行些昏招,就是因为放心不下四阿哥的前程之故。眼下,朕替你把四阿哥的前程定了,想必你也不用再担心了。日后,你们虽不可再以母子相称,但朕也不是那等不近人情之人,你既是老四的生母,便让他照往常之例进宫来给你请安。若是你什么时候想老四了,也可以将他召入宫来。”

  可他到底不是我的儿子了呀!

  嘉贵妃的心都在滴血。

  若是将四阿哥过继了出去,那么,嘉贵妃与四阿哥非但做不成母子,四阿哥自此也无缘大位了。他们母子这么多年来的隐忍和筹谋,便尽数成了笑话。

  嘉贵妃还欲在乾隆跟前为自家儿子争取一番:“四阿哥资质驽钝,怕是不适合出继,兴许履亲王府会更欢迎五阿哥及六阿哥……”

  “朕的子嗣,无论哪一个出继到履亲王府上,履亲王府都只有感恩戴德的份,难不成,他们还敢嫌弃朕的皇子么?”乾隆深深看了嘉贵妃一眼:“且朕方才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朕是来告知你此事,而不是与你商量的。朕决定以四阿哥出继,原也是因为你之故。你,好自为之。”

  说完,乾隆就连一刻也不愿意多待,径自离开了嘉贵妃处。

  过了片刻,嘉贵妃的宫中,传来了一阵绝望的哭声……

  自打乾隆在后宫之中以干净利落的手段收拾了嘉贵妃,在前朝之中又贬斥了几名反对他建立火器班的大臣们之后,其余的大臣们也不敢噤声了。

  乾隆这一招杀鸡儆猴,实在不可谓不狠。因着嘉贵妃搞了些小动作,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说出继就出继了,朝中的几名老臣也是一把年纪了晚节不保,被乾隆臭骂了一顿之后罢去了官职……若是他们因为反抗乾隆,做了那出头鸟,只怕下场不会比这些人好到哪儿去。

  反正吧,其他大臣们哪怕还想要继续再跟乾隆对着干,也得琢磨琢磨,到底值不值得。

  在没了阻碍之后,乾隆终于可以高高兴兴地组建他的火器班了。

  与此同时,下了朝后,他也终于有时间去履行自己对芃芃的承诺了。

  前几日八旗子弟仗势欺人之事,乾隆可还记得清清楚楚呢!乾隆没有当即便亮出身份、处罚那名八旗子弟,也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乾隆知道,八旗军堕落至此,这样的事情只会多,不会少。若是只将那个八旗子弟给处罚了,只怕上头还能够辩称这是个例。乾隆既然下定决心要将八旗军好生整治一通,自然不能让八旗军的领头人找到理由为自家开脱。

  这会子,乾隆准备带着芃芃出宫去钓鱼执法了。

  不比上一次,乾隆是临时起意去了梨园,这才偶然撞见八旗军仗势欺人之事。这回,在出宫之前,乾隆特意带着芃芃在一处茶肆之中歇脚用茶,顺便打听消息。

  八旗军在这京中果然也是够出名的,乾隆与芃芃才坐了没一会子,就听到收了好处费的茶肆老板悄咪咪地告诉他们,这京中有几处地方,八旗军颇爱光顾,其一为梨园,其二为赌场,其三为窑子,其四便是京中著名的酒楼之中。

  因乾隆打探消息的时候,对茶肆老板说的是他与女儿是京郊之人,偶然得了入京的机会,想要在京中好生游玩一番,又怕犯了什么忌讳。于是,茶肆老板便叮嘱乾隆道:“这京中,别人倒是无妨,只这八旗子弟,是万万惹不起的。我先前与你说的那几处地方,你得仔细留意着,莫要无知无觉地冲撞了八旗子弟,否则,你非但游玩不能尽兴,怕是还要吃些苦头。”

  说着,茶肆老板又小声对乾隆道:“你们出去之后,可别说这消息是我告诉你们的。等你们出了这门,再说见过我,我都是不认的。”

  乾隆在谢过这茶肆老板之后,冷笑了一声:“朕原以为,八旗军乃是拱卫我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却没有料到,他们在普通百姓的眼中,竟是与流氓土匪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也未必见得所有八旗子弟都是如此的荒诞,但八旗军毕竟人数众多,只要有十之二三这么做了,那八旗军也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名声可言了。

  “阿玛不气不气。”芃芃一边儿用小手替乾隆拍了拍背,一边儿小小声地道:“咱们这不就去捉他们的小辫子去了么?待捉到了,阿玛只管狠狠地罚他们就是!”

  领导下来巡视,总是要找到问题,然后抓些人严惩了做典型的。就是不知道,有哪些人会倒霉被抓了。

  乾隆被芃芃挥舞着拳头的小模样给逗笑了,他一抬头,便看见街上有些糖葫芦、糖人、烙饼、泥娃娃一类的玩意儿,想到自家闺女平日里在宫中见不着这些,便问道:“芃芃去瞧瞧,那些小玩意儿里,可有你想要的没?虽说咱们这回是‘带着任务’出来的,但既然让你跟着朕跑这么一趟,总归得让你尽兴才是。”

  他大手一挥,十分豪爽地道:“芃芃不妨去瞧一瞧吧,若是看中了什么,只管拿来,朕替你掏钱!”

  芃芃见她爹这副样子,忍不住想揭一揭他的老底,便道:“阿玛你这回出来,带了铜钱没有?你眼下说得这么信誓旦旦的,可别待会儿还要找咱们的吴管家要钱,到时候阿玛你可是一世英名不保啊。”

  这回出宫,乾隆把一直跟在身边儿伺候的吴书来也给带出来了,乾隆依旧是黄老爷,芃芃也照样是黄五小姐,吴书来的人设却是他们黄府的管家。

  乾隆闻言,面上的笑容一窒,嘴角的弧度也随着芃芃的话下拉了不少。

  他这回出宫,倒是特意带了一些银子出来,但宫中没有人用铜钱,也就只有方才他们在茶肆中歇脚的时候,吴书来去找人换了一些铜钱来。

  因此,还真是被芃芃不幸言中了,芃芃若是挑中了什么,带会儿掏钱的多半是吴书来。在这样的小摊小贩面前亮出银子来,人家也找不开,到时候,指不定还要被误以为是来找茬的呢。

  吴书来见状,悄咪咪地把自己身上的铜钱塞了一些给乾隆,以免乾隆在芃芃跟前失了身为阿玛的威严。

  乾隆见芃芃走到了一处卖竹蜻蜓的摊位跟前,不由松了口气,赶忙从吴书来处接过了铜钱。

  还真别说,有钱和没钱,就是不一样。

  在拿到了吴书来给的铜钱之后,乾隆腰板也挺直了,人也硬气了,就等着芃芃挑好了东西,他去替芃芃结账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街道的另一头传来,只见三名壮汉分别骑在三匹马上,似是正在比赛谁的速度更快。

  其中一原是跑在第一位的,可惜前行的道路被周围的小商小贩给挡住了,便渐渐落于另两名同伴之后。此人见状,心中十分不甘,狠狠一抽月夸下的马,竟不顾这是在大街上了。

  乾隆一抬头,就看到那人骑着马冲着他正在挑选竹蜻蜓的女儿疾驰而去,他不由瞳孔一缩,手上马鞭一扬,狠狠地抽在了那疾驰而来的马匹上,将那马抽得人立而起,一阵嘶鸣,那骑马之人也因为这猝不及防的一击,滚落在了地上,磕得头破血流!

  周围路过的行人将这一幕看的清清楚楚,见状,不由簇拥在一起,窃窃私语:“真是太吓人了,若不是这人的鞭子抽得及时,只怕这马就要撞到小姑娘身上去了!”

  “哎,这些达官显贵,当真是不把人命当命啊,按理来说,这样繁华的街道上,原是不该纵马的……他们非但在大街上跑马,速度还这般快,若是谁不慎被他们撞了去,只怕连命也没了!”

  “有什么法子呢?你可知道,那被抽落马匹的人是谁?我认得他,他是一名八旗军官的儿子,在咱们这一带素来横行霸道惯了。上回,他也是在街上纵马行凶,将一个孩童撞倒,脚都给碾碎了,他却只丢下了几个臭银子就没了人影……那苦主也没处说理去。依我看,今日这家人,怕是要倒霉了。”

  尽管百姓们知道,乾隆是为了救自己的女儿才会抽了那人一鞭子,情感上,他们也是更偏向于乾隆一方,可在他们看来,普通老百姓,跟权贵,是没处说理儿的。

  且那名八旗军官之子被乾隆一鞭子抽下了马,看起来伤势颇重。他的父亲,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第66章 三合一

  虽说这次出宫的目的就是为了钓鱼执法, 再抓几处八旗子弟的错处,顺带着“公费旅游”一番,但芃芃也没有料到, 草菅人命这种剧本, 居然会发生在她的身上。

  她偶然来了兴致, 在小摊贩前挑选竹蜻蜓,就这一会子的功夫,居然就撞上了八旗子弟在大街上竞相跑马,也不知究竟是她运气太“好”, 还是那名八旗子弟运气太“好”。

  方才, 在看到那名八旗子弟骑马冲着自己疾驰而来时,芃芃是有些害怕的, 她已经许久没有体验过这种命悬一线的感觉了。还好乾隆眼疾手快,又有长鞭在手, 替她一鞭子将那人给抽了开, 否则,芃芃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 只怕都要控制不住地动用异能了。

  芃芃蹲在地上,一动不动地望着那名被乾隆抽下马, 磕破了头的八旗子弟, 这一幕看在乾隆眼中,就是芃芃被吓坏了的表现。

  自己捧在手心里疼宠的女儿, 居然差点儿被人骑着马当街践踏, 只要一想到方才那一幕, 乾隆在后怕之余,心中便盈满了愤怒之情。可饶是眼下,他已经暴躁得恨不得砍人了, 他还是决定先安抚住自己受了惊吓的女儿。

  乾隆将手中的鞭子交给身边儿的侍卫,弯腰将芃芃抱入怀中,用一种缓慢的节奏轻拍着芃芃的背脊:“没事了,已经没事了。芃芃放心,有阿玛在呢。只要有阿玛在,阿玛便不会让任何人伤到你!”

  这时候,芃芃似乎也意识到,她的反应让乾隆不安了,于是她反拥住乾隆的脖颈,道:“阿玛,不用担心,我已经不怕了……方才,那人骑着马冲过来的时候,我是有点害怕的,可后来,阿玛一鞭子将那人给抽开了,我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