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82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傅恒考虑得其实很清楚,他把福灵安给鞭挞好了,就可以了。都说长兄如父,底下的几个小的,就交给福灵安去鞭挞,而他就之用在他们面前做做慈父,享受一下他们的孺慕和崇拜,也就够了。

  也正是因为傅恒的这种“策略”,导致了接下来一些年中,福隆安、福康安以及最小的福长安对自家阿玛亲昵无比,唯独在面对自家长兄福灵安板起的脸时,会露出敬畏之色。

  福灵安:合着我就一背锅的!

  言归正传,关起门来,怎么着都行。胆子上来了,福康安甚至还敢在傅恒面前就地打几个滚——虽然如果他敢这么做,事后肯定要被福灵安收拾。

  眼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福康安表现得颇为乖巧懂事,自己摔倒了,就默不作声地从地上爬起来,拍一拍身上的灰——即便福康安还是个小豆丁,他也是要面子的,丢脸在自己家中丢就够了,可万万不能丢到外头去。

  “福康安,你怎么会在此处?”伴君多年,傅恒已经练就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淡然以对的本事,饶是如此,在看到自家三儿子出现在自家眼前,且还站在乾隆的身边儿时,傅恒脸上仍是露出了控制不住的惊愕之情。

  他的次子出现在迎接他队伍之中,他还勉强能够理解。可他的小儿子怎么会出现在此处?难不成,是乾隆特意命人去把他接来的吗?若真是如此,乾隆对他们父子,未免也太过厚爱了些。

  作为父亲贴心的小棉袄,乾隆既然不好意思直接跟傅恒说他在傅恒身上下的一片苦功夫,这个时候,当然轮到芃芃站出来为乾隆做解说了。

  “汗阿玛怜富察大人许久没有见到家中稚子,为了给富察大人一个恩典,让富察大人在回京后第一时间见到膝下的儿子,汗阿玛特意将福隆安和福康安召到了身边,准许他们与百官一起迎接您的回归——至于您的幼子,还在襁褓之中,汗阿玛就没有把他召来。”

  芃芃冲着傅恒挤眉弄眼道:“怎么样,富察大人,有没有觉得感动呢?”

  这样的芃芃,倒是比方才她说那些场面话之时,鲜活了不少。

  傅恒在听了这番话之后,面儿上果然露出了些动容之色。乾隆为了让他一解思子之愁,选择将他的两个儿子带在身边,这似乎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也足以看出乾隆对他的一番心思。

  作为一个臣子,他能够让君王主动体谅他,为他考虑,为他花心思,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了。帝王的真心从来不多,能够在帝王这有限的真心这种,分得那么一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傅恒冲着乾隆郑重行了一礼:“微臣多谢皇上。”

  “免礼。能博春和一笑,也算是朕的苦心没有白费。”乾隆摸了摸自家女儿的头,对自家女儿适时的解说显然很是满意:“好了,春和,快去安抚一下福康安吧。这孩子为了等你的大军归来,今儿个可是天不亮就爬了起来,陪着朕和文武百官们站到了现在。你回来时却唯独没注意到他,着实该打。方才,芃芃在一旁提醒你时,你还只知道盯着福隆安看,朕都替你着急!”

  “是。”这时候,傅恒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家三儿子身上:“福康安,你近来可好?功课学到哪里了?在家中有没有好好听你额娘与二哥的话?”

  几个月没见,福康安个子似是长高了些,身手也变得越发灵活,一看这些日子就没少跟着福隆安摸爬滚打,或者说在福隆安手下挨打。

  只见福康安在从地上爬起来后,又再接再厉,重新冲向了傅恒的腿,这回,傅恒倒是没有闪躲,任由福康安抱住了自己的右腿,顺便不着痕迹地将方才在地上沾染的灰尘蹭到了自己的衣服上。

  傅恒想着,反正他衣服都已经这么脏了——这些日子出征在外,压根儿就顾不上好好换衣服,就现在身上穿的,还是在抵达抵达京城之前,为了不至于在御前太过失仪,才命人在京城附近的铺子中买的。饶是如此,也穿了好几天了,身上不知沾了多少泥灰——小儿子爱蹭,就让他蹭吧,反正回家之后终归是要换下来的。

  说来,也怪他,只主意到自家次子和五公主在乾隆身边儿,没注意到三儿子也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这么一避,让自家三儿子当众一摔,丢了一回脸面,但愿现在让他出完气,回家之后不会跟自己闹腾。毕竟,他也是知道,他这个三儿子,脸皮素来最薄了。

  福康安在自家阿玛身边儿蹭了一会儿,才闷闷地道:“尚可,四书已经读完了,在读五经;儿子在家中时听额娘话了。不过,二哥趁着您和大哥不在京城,就知道欺负儿子。回头他要是在您面前告儿子的状,您可千万不要信他!”

  说着,福康安朝着福隆安扔去了一个得意的眼神,引来了福隆安的一记瞪视。

  福隆安万万没有想到,自家平时看起来闷头闷脑好欺负的小弟弟,居然还会有这样的一面,居然还学会告黑状了!

  这要是搁在平时,傅恒还不一定会相信福康安说的话,至少不会全信,可眼下,傅恒才害得福康安在诸位大臣们面前丢了一回脸,心中正对福康安愧疚着呢,可不就福康安说什么是什么?

  果然,傅恒在听了福康安的话之后,向他保证道:“好,好,等回了府上,阿玛替你捶你二哥,这下你高兴了吧?”

  福康安点了点头,悄悄儿地在自己身后比了个胜利的姿势。

  能诓得傅恒替他收拾福隆安一顿,报一箭之仇,他今日这一摔,也算是没有白挨。

  与此同时,福隆安也在一边儿考虑着,回头该怎么给这个弟弟松松皮子,一段时间没收拾他,又抖起来了,若是再不管束一下,日后还得了?他身为兄长的威严何存?

  今天富察家的兄弟也在相互伤害呢。

  ……

  乾隆为傅恒等有功将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傅恒得了一等忠勇公的爵位,恰逢上一任户部尚书告老还乡,乾隆便把傅恒提为了户部尚书,而他本身身上就领着军机大臣之职,在得了户部尚书之职后,往后他若是再要外出打仗,起码不必担心自己的大军会被克扣口粮或是兵器了。

  除此之外,随着大军班师回朝,有些事情,也可以开始操办起来了,比如说,之前乾隆所计划的,整顿八旗军之事。

  在上一次的事件之中,九门提督由于严重渎职,直接被撤,朝中商议了几日,还没商议出顶替那人的人选来,乾隆索性就在此次平定准噶尔之战的青年将领之中,直接择了一个他十分看好的,成为了新任九门提督,而后在确定那名九门提督尚未娶妻之后,后又亲自将四格格指给了九门提督,只待四格格及笄后完婚,端的是荣耀无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乾隆这是在为自己培养新的心腹了。九门提督一职,责任重大,故而历来担任此职位的,都是皇帝的心腹。远的不说,就说上一任九门提督,也是乾隆的人。只可惜此人忠心是有,能力不足,且一门心思只想着怎么再往上爬一爬,压根儿不忠于自己本身的职务,这让乾隆很是失望。

  故而,乾隆这次没有在自己手底下其他老臣之中挑选九门提督,而干脆直接将本次除傅恒外功劳最大的一名青年将领提到了此位上,他若是个聪明的,自然就该牢牢抱紧乾隆的大腿,为乾隆鞠躬尽瘁。

  至于将四格格指婚给此人,乾隆也有着多重考虑。一则,自然是利用这桩婚事拉拢这名新上任的九门提督。二则,四格格虽以为母祈福之命入了皇家寺庙,但到底也到了该订婚的年龄,这名新上任的九门提督是个不错的人选。

  虽说因着四格格闹出来的那些事儿,乾隆对四格格颇有意见,但这到底是自己的女儿,乾隆自然也希望她能觅得一位如意夫郎。且在乾隆得知,四格格会养成这般性子,与他和纯妃的忽视不无关系之后,乾隆便对四格格生出了些许愧疚之情,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他为四格格多考虑那么一二分了。

  对于此事,宫中尚在“病”中的纯妃自是喜出望外,因四格格性子乖张,不得乾隆与太后喜爱,且还险些在御花园中闹出丑闻来,纯妃压根儿就没有料到,乾隆会为她指这样一门婚。

  纯妃悄悄将六阿哥召进宫去,对他道:“你妹妹在寺中生活艰辛,往后,你得时不时派人去皇家寺庙中走动走动,为你妹妹送些东西才是,也算是全了你们之间的兄妹情分。”

  “额娘从前还嘱咐儿子,说妹妹此番去皇家寺庙,是为了受罚,儿子若是给妹妹送东西,怕是会让汗阿玛不高兴。怎么今日倒是改了口风了?莫非,是因为汗阿玛刚为妹妹定下的这桩婚事?”六阿哥问。

  若是早些年,六阿哥定会觉得纯妃是一位关心子女的好额娘,只是如今,经过了一次次的矛盾与冲突,他早就不这么想了。兴许四格格有千般不好万般不是,但她对纯妃的其中一条指控,是没错的,纯妃能够舍弃三阿哥,自然就能舍弃四格格。

  唇亡齿寒。虽说眼下纯妃把六阿哥看作她后半辈子唯一的依靠,将对三个孩子的爱都集中在了他一人身上,但六阿哥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被舍弃的那一天,他已经没法单纯地把纯妃当做额娘看待了。

  纯妃被自家儿子抢白一通,面色有些尴尬,但她也是个厚脸皮之人,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反正,经过四格格在乾隆跟前控诉纯妃那一遭,纯妃在自家儿女心中的慈母形象早就有了裂痕,此刻她也懒得在自家儿子跟前演了。

  “自然是为了你妹妹的这桩婚事。先前你汗阿玛将你妹妹打发到皇家寺庙中,可见是恼了她,额娘也是怕你与她走得太近,会牵连到你,这才叮嘱你莫要私底下派人去见她。如今,你汗阿玛既然在大宴群臣之时,还不忘为你妹妹指婚,可见是不恼你妹妹了,你自然可以与她走得近些——你听额娘说,皇上为你妹妹指婚的夫婿,对你将来大有用处,指不定就是你汗阿玛有意要……对你委以重任,这才让你得了这么个妹夫,你可得好好儿把握住这个机会,趁着你妹妹尚未出嫁,与你妹妹处好了关系。”

  与纯妃满面激动、脸泛红光相比,六阿哥的神色只能算是沉寂,他看得出来,乾隆的心思,并不在他的身上,乾隆看着他的目光,与看四阿哥、八阿哥时,没什么不同,眼下,四阿哥出继在即,八阿哥不得圣心,乾隆对六阿哥是个什么态度,六阿哥最是清楚不过。

  若说乾隆当真要从眼下出生的阿哥们之中挑选一个继任者,六阿哥倒是觉得,五阿哥与十二阿哥可能性更大一些。五阿哥天资聪颖,深得圣眷,且四阿哥一旦过继出去,他就占了一个“长”的名头;十二阿哥乃皇后嫡子,天生便占据“大义”,且又有一个祥瑞妹妹在身侧。总之,无论怎么数,这帝位,也落不到六阿哥的头上来。

  因此,在面对纯妃殷殷期待的目光时,六阿哥只是略带讽刺地道:“新任九门提督,虽说不及富察家的公子,但也……果然是一门好亲事。听闻,当初皇祖父雍正爷登基之时,京中有一些阿哥们不服,但正是因为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暗中投了皇祖父,皇祖父才能够迅速地稳住京中的局势。额娘,怕是想要效仿吧?只是,儿子要提醒额娘一句——这天下之事,并不会尽如您所愿。”

  “妹妹那儿,儿子是不会派人去的。先前您不许我派人照拂她,因她对您生了怨,我本欲为她打点一二,您也不允许,道是让她自个儿在寺庙中好生反省。如今,眼见着汗阿玛给她指了一门好亲事,儿子在这时巴巴儿地派人给她送东西过去,嘘寒问暖,又有什么意思呢?她会猜不到咱们的用意吗?倒不如从头到尾都不送,还有说道。”

  纯妃见被自己视为依仗的儿子都开始与自己离心,忤逆自己,不由气急:“你!”才刚说了一个字,她便开始眼前泛黑。

  纯妃的心腹宫女见状,赶忙上前搀扶住她:“六阿哥,您快别气娘娘了。如今娘娘身子骨不好,可受不得气。娘娘最为心疼的就是您,所思所虑,都是为了您。您与她说这种话,岂不是让她伤心?”

  六阿哥见状,觉得这是纯妃在用自己的身体来逼迫他妥协让步,心中有些发冷。

  就好像,纯妃套上个“为他好”的名头,便可以肆意要求他去做任何事,而不必顾虑他的想法、他的感受,甚至不必考虑客观事实。他若是拒绝了,那他就是不孝,就是不懂得体谅自己的额娘。

  六阿哥在宫中虽然才与纯妃说了没几句话,心中却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疲倦之情。

  他站起身打断了纯妃心腹的话:“既然额娘身子不适,那你好生伺候着额娘,我就不耽搁额娘静养了。赶明儿我在宫外搜罗到了好药材,再命人给额娘送来。”

  说着,竟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纯妃见状,一时喘不上气儿,这回是真的被气晕了过去。

  乾隆却不知道,他为四格格指的这个婚,竟然引起了纯妃与六阿哥母子的争吵。

  在为四格格定下了终身大事之后,乾隆又开始着手做他早早便想去做的事。

  之前说过,乾隆对于如何处置八旗军,已经有了想法。但是,直到傅恒率领的这支大军班师回朝,乾隆的想法才能够真正得到施展。

  对于刚刚立下汗马功劳的这支军队,乾隆抽调了一部分人,让他们在京中暂作停留,负责拱卫京师的安危以及维持京师的秩序。另一部分人,则被乾隆派去了南疆——据手下的探子来报,近些年来回部的大小和卓似有不安分之相,南疆处还得派人守着,以防回部的突然袭击。而原本驻守在京城中的八旗军与绿营军,在经过了一番整顿与精简过后,也被乾隆打包送去了南疆。

  在改-革八旗军这件事上,乾隆表现出了绝对强硬的态度,无论谁来求情,都不管用。用他的话说,他手底下的军队不养闲人。若是有谁想要悠闲度日的,还是赶紧自己主动退位让贤吧,省得被派去战场枉送了性命。

  在处理完这些事后,乾隆终于可以兑现他对芃芃的第二个承诺——带芃芃去圆明园小住一阵子。

  而这次,也不知道乾隆是不是为了表示他对这信臣的亲近之意,乾隆特意邀请了和敬一家子,以及傅恒一家子同往。

  当芃芃得知,小鄂勒与傅恒的三个儿子都会到场时,她仿佛已经可以看到不远的未来那闹腾的场面了。

第68章 三合一

  圆明园在后世被称为“万园之园”, 起初只是康熙赐给雍正的一座普通园林,然而,许是因乾隆第一次见到康熙是在这座园林中之故, 乾隆对这座园林有着特殊的偏爱之情, 在继位后, 几次扩建了圆明园,将新修建的长春园也并入了圆明园之中,终致圆明园有了如今的规模①。

  当乾隆牵着芃芃的小手站在圆明园中之时,芃芃看着这座精美的园林, 不由为其精妙之处而折服。

  如果说, 紫禁城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庄严肃穆,恢弘大气, 那么圆明园给人的感觉就是环境雅致精致、精美舒心。也难怪后来,乾隆会越来越偏爱这座园林, 以至于在圆明园中居住的时间, 比在紫禁城中居住的时间还长。

  芃芃对圆明园的喜爱之情几乎写在了脸上,这也让乾隆勾了勾唇角——他向来乐意于向女儿展示自己所拥有的好东西, 从而享受女儿崇拜或是惊叹的目光,而圆明园, 无疑是他所有物中, 称得上是最杰出的东西之一。

  圆明园不仅让他住的舒心,还能让女儿露出欣喜之情, 实在是太好了。

  乾隆心情大好, 甚至有些小小的得意, 但是他面儿上却不显,只是牵着芃芃的小手在圆明园中缓缓走着:“这处园林很大,汗阿玛知道, 你对此地充满了好奇之心。你不要急,汗阿玛会带着你,慢慢儿地将圆明园逛个遍。只你一定要记住,万万不可独自一人在这园中瞎转悠,否则,若是你在这园中遇到什么危险之事,或是汗阿玛找不到你,定是要担忧的。”

  就跟任何一个担心自家小孩儿一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到处乱窜的家长一样,乾隆对着芃芃的一番叮嘱,也足可见其苦心。芃芃虽说比寻常的孩子乖巧不少,但该叮嘱的还得提前叮嘱到位,免得这孩子在到了圆明园中,好奇心过旺,一时得意忘形,折腾出安全隐患来。他带芃芃来圆明园,本是为了让芃芃开心,可不希望闹出些意外事故来。

  乾隆在说完这番话后,就闭嘴不言,双眼严肃地盯着芃芃一顿瞅。

  也是直到这一日,芃芃才发现,原来看似粗枝大叶、只知处理政务的乾隆,竟还会有这般细心的一面。乾隆从前在宫中时,就从来不说这话,大抵是因为,他潜意识中也相信,皇后能够将一双儿女看顾好,不会让儿女们去危险的地方吧。

  可如今,皇后月份渐大,不好轻易挪动,便在翊坤宫中养胎,乾隆自个儿带着女儿在外头住着,自然免不了谨慎几分。

  直到芃芃乖乖答应了乾隆,不会在他看顾不到的时候随意乱逛,乾隆这才缓和了神色,继续对芃芃说着接下来一些日子的规划:“白日汗阿玛要批改奏折,不得空,你若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不要来寻汗阿玛。汗阿玛怕你孤单无趣,特意邀了你和敬姐姐、你姐夫与傅恒入住,你可以与你大侄子及富察家的小子们玩耍。你和敬姐姐家的小子,常与你十二哥上课,想来你不陌生,是个有趣的孩子,有他作伴,你不会感到无聊。富察家的几个孩子,你虽未与他们好好相处过,但他们一个个都是好孩子,你试着与他们处处就知道了。你和敬姐姐家的小鄂勒,就与福康安相处得极好。”

  乾隆喜欢傅恒家的几个孩子,同样也珍爱着自己的小女儿。他最乐意看见的,就是他喜欢的孩子们都能和睦相处。每回乾隆听着和敬或是太后向他转述小鄂勒与福康安相处的情形,乾隆都会笑得眉眼弯弯。尽管福康安总是与小鄂勒打打闹闹的,但这落在乾隆眼中,竟也是和睦友爱的表现了。用乾隆的话说,小孩子们,感情都是在打打闹闹中积累起来的。寻常的争强好胜,在乾隆看来,压根儿就不是个事儿。

  芃芃听了乾隆的“卖力推销”,却只淡淡“哦”了一声。其实吧,她是真不觉得自己跟富察家的几个儿子能有什么共同语言。不过乾隆说得这么兴致勃勃的,她还是不要扫了乾隆的兴好了。

  然而,芃芃这副兴致缺缺的样子,又岂能瞒得过乾隆呢?

  乾隆想了想,也明白了症结所在,主动为自己看好的少年们和自家亲亲小闺女寻找共同语言,横竖自家小闺女眼下年纪还小,还不到需要讲究男女大防的时候:“你最近不是恰好对骑射功夫很感兴趣么?福灵安上过战场,一身骑射功夫颇为了得,福隆安与其父兄相比身手虽有些稚嫩,但在同龄人之中,也是佼佼者。”

  福灵安与福隆安与芃芃年龄相差有些大,且他们两个看着也不像是那等有耐心带孩子、哄孩子的,乾隆怕自家闺女与他们玩不到一处去,又补充道:“你若是觉得与他们两个玩不到一处去,可以找傅恒的三子福康安。福康安与你同岁,虽然才刚开始学习骑射功夫,但也曾多次得到了其武师傅的赞扬,就连其兄长,也对他的骑射功夫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回头,你可以让福康安好生教教你。”

  一提起傅恒一家子,乾隆便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就如同他在旁人面前总夸赞芃芃一般、却怎么也夸不够一般,他对傅恒一家子,也是十足的满意,因此,也是逮着机会就要将傅恒一家子挂在嘴边。他素来便是这么个性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论是爱还是恨,都显得有些极端。

  “富察家当真是虎父无犬子,满门将才啊!如今,傅恒与福灵安的表现,就已经让朕足够欣喜,待福隆安与福康安长大,指不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却在这时,芃芃扯了扯乾隆的衣袖,撇嘴道:“福隆安能不能青出于蓝,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福康安多半是不成的。我听说,福康安曾与和敬姐姐家的小鄂勒比试,最终却输给了小鄂勒。我要是跟他学,能学成什么样儿啊!”

  说着,芃芃脑海中就浮现出福康安留给她的仅有的印象——第一次见面时背着家长偷偷跑去梨园看戏,第二次更好,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着归来的傅恒上演熊扑,最终却扑了个空、一头栽倒在地上,身上沾满了灰尘……

  一想到这儿,芃芃不由摇了摇头。她真的很难想像,那个在泥里打滚的小豆丁,能有什么厉害本事:“福康安的兄长说他骑射功夫好,说不准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吧。反正,就算日后他还有成长的潜力,至少眼下,他是不成的。”

  其实,除了心中不相信小豆丁福康安有真本事之外,芃芃在乾隆跟前这么说,也多少有点儿赌气的意思。在旁人面前,乾隆向来都是“我家闺女多好多好”,可眼下,乾隆忽然在芃芃跟前狠狠夸起了另一个小朋友,芃芃心中……自然就有些不是滋味儿了。要知道,她在宫中的其他兄弟姐妹们,都未能得到福隆安与福康安这般的待遇。

  乾隆却没看出这一点,在感情方面,他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儿,且还是一个基本上从来没有迁就过别人的大老爷们儿,终究还是粗疏的。小闺女在他心中终归比发妻家的侄子重要,乾隆并没有因为小闺女对福康安产生质疑而生气,他只是试图改变自家小闺女对福康安的看法,让小闺女对他看好的小辈不要有什么偏见。

  “福康安上回与小鄂勒比试虽然输了,但他可是比小鄂勒小了足足两岁呢,力道没小鄂勒大,学习骑射的时间也没有小鄂勒长。即便如此,他的成长速度却连小鄂勒也不能小觑,偶尔还能赢小鄂勒一回,依他的年龄来说,这已经很了不得了——小鄂勒的骑射是和敬的额驸亲自教导的,他在骑射方面的本事,你也是知道的。”

  芃芃当然知道,在听了乾隆的话之后,她也发现,自己许是小瞧了福康安。要知道,小十二比小鄂勒小一岁,在功课上倒是一直比小鄂勒好,只这骑射一道上却是让小鄂勒给压得抬不起头来。据小十二说,他在骑射方面,就从来没有赢过小鄂勒。如果福康安真如乾隆所说的一样,紧咬着小鄂勒不放,偶尔还能赢小鄂勒一回,那么,他在骑射上,的确可以说是很有天赋的。

  不过……

  “即便如此,那我也不一定非要跟着他学呀!”芃芃把小脑袋一扬:“起码现在,他的骑射功夫还是不及小鄂勒的!连我大侄子都比不上,我可不想跟他学!”

  乾隆笑看着自家小闺女,哪怕再吃顿,他也意识到,自家小闺女眼下不高兴了,开始闹小情绪了。不过,他还没弄明白原因:“那,不跟福康安学,难不成,你想跟你大侄子学吗?你愿意跟你大侄子学吗?”

  乾隆的话语,正中红心,让芃芃一时间哑口无言。

  芃芃自然是不愿意的……一直以来,芃芃都坚持要在小鄂勒面前保持“长辈的威严”,每回见了小鄂勒,都要例行公事,将小鄂勒夸上一夸,而后像是一个真正的长辈那样,问一问小鄂勒的功课进度,有没有什么不会的地方——谢天谢地,小鄂勒在读书一道上,的确没有什么天分,而芃芃却是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因此,哪怕芃芃比他小两岁,只要肯下点儿功夫,在功课上进度就可以超过小鄂勒,这也让芃芃能够偶尔为小鄂勒讲解一下功课。

  原本对四书五经没什么兴致的芃芃,正是为了能时时看到小鄂勒崇拜的小眼神,而埋头苦读。这样的芃芃,让她主动去向自己的大侄子请教,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儿。

  芃芃想,若是回头,福灵安与福隆安两个不愿意教导她,汗阿玛又没空教她,只怕最终,教导她的“重任”,还真得落在福康安身上。

  乾隆见芃芃似是想通了,便道:“放心,汗阿玛是不会看错人的。你与福康安那孩子多相处一阵子,就会知道,他比想象中可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