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36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十四叔,我有好些的工坊都建在这京郊,每次进城出城都是走的官路只是那官路实在坑坑洼洼,若是十四叔能将其修缮一番便再好不过……”

  胤祯一愣,转瞬觉得弘晖所言不假,他每次坐车出城时,也嫌弃这路颠簸,如今有了这水泥了,可不是有了施展身手的机会了吗,若是能用水泥将京城外的官路都修缮一遍,到时候不仅是造福了自己,便是从京城城门进进出出的人都要对自己感恩戴德,弘晖提出这事完全就是帮自己啊。

  弘晖面上犹豫,“只是这官路应属于朝廷来管辖,十四叔虽然是皇室阿哥,但也有些逾越……”

  胤祯原本有些激动的心情冷却了些,他不傻,弘晖这么一提他也想到了,若是他私自修官路还得了这京中百姓夸赞,难免旁人不多想,可是让他放弃这么好的功绩他也不甘心啊。

  “弘晖,你可有什么法子?”

  “其实很简单啊。”弘晖灿然一笑,“十四叔难道忘了八叔?他如今不就是在工部嘛,十四叔一向与八叔交好,你可以向皇玛法请命,与八叔共同办此事,如此旁人便无法找你的茬了……”

  胤祯眼睛一亮,弘晖说得没错啊,八哥如今在工部,而修缮官路之事本该就是工部负责,这水泥又是他弄出来的,让他与八哥一起来修路再合适不过,只要他去找皇阿玛请命,此事肯定能成!

  胤祯一脸感慨地看着弘晖,“八哥原先还与我说,觉得弘晖你不太喜欢他,如今看来,分明就是他多想了嘛,这样好的事情,弘晖你都让给八哥,你放心,这次我一定会为你与八哥好好说道,让他明白你的心思。”

  弘晖的肩膀被胤祯用力拍了拍,他抬头就对上胤祯眼眸,只见里面涌动颇多感慨,弘晖嘴角一抽,觉得若胤禩知道自己已经被胤祯给卖得一干二净、连背后说小话的事都给透露出来了,肯定得气得心梗,他这个十四叔还真是相当“豪爽”。

  弘晖可不觉得修路是什么好差事,如今已经是六月,京城的天气便相当炎热,等到七八月份时,只怕还要更胜一筹,而这郊外的官路灰尘满天,便是在此地站上一日恐怕都是满脸风尘,要是再修上一两个月的路,只怕与矿地出来的劳工也没太大的差别,同样都是又黑又瘦了。

  而他也不承认自己是故意为难胤禩,能者多劳嘛,虽然他对这个八叔没什么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上回两人一起办差,他算是见识到了这个八叔的能力与人缘,这么优秀能干的人才,自然得放在刀刃上,只要有胤禩参与其中,弘晖相信到时候那官路修出来肯定是又整洁又漂亮。

  一时之间胤祯与弘晖叔侄两人都相当高兴,望着彼此都觉得顺眼不少,两人收拾一番,准备一道回城,胤祯要带着水泥砖进宫找康熙,而弘晖则是去找胤禟。

  胤禟如今不在京外的琉璃坊里,也不在自己的府邸里,而是京中的一座新宅子,门框牌匾上写了“大清远洋贸易公司”,这正是弘晖弄出的出海公司,如今公司宅子外面都是劲装侍卫把收,而这附近还时不时还有提督九门步军巡捕的人过来视察,但凡发现有宵小之辈在这附近转悠,一律抓走。

  毕竟这“大清远洋贸易公司”里面可是放了不少财物,都是京中贵族老爷们的银子,这万一要是被盗了,可是京师整个上层都震怒,巡捕营的人也给不了交代啊,只能让手底下的人都放机灵些,看到有不对劲的人就给拿下。

  弘晖一路走来,被好几队的人来回打量着,他面无改色走过去,这些天来来回回走了好些趟,不少人都已经认识他了,而他腰间系的黄带子也是一个身份表明,一路无阻地进了宅子,就见他那九叔此刻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怎么还让九叔亲自打算盘?”弘晖打趣了一句,“我记得可是请了不少账房先生。”

  胤禟抬眼觑了他一眼,便继续玩、弄着自己手中的算盘,“你哪里懂了这算盘的乐趣,听着这声音你九叔我心情倍好……”

  弘晖没跟他贫嘴,而是捞起桌上摆的一本账本,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记录的都是各种货物,粗略翻翻,天南地北各地的特产都在其中,这些都是此次远洋船只要出海带走的东西,拿到西方国度换成真金白银,然后再淘换一些稀罕物回来。

  近日京师码头有不少船只汇集,就是“大清远洋贸易公司”从各省采集货物,等货物备齐就可随时开船出发。

  弘晖将账本稍微一番,大概的情况差不多已经掌握,这次出海的东西还是主要以茶叶、丝绸与瓷器为主,但是品种却更广泛,譬如这茶叶,也是将各地出名的品种都备了些,而丝绸则也是精心准备,上面的花样绣文都是特地选了那些欧洲国家喜欢的样式,至于瓷器就更是精美无比,品类繁多。

  这些东西即便是放在大清都是珍宝,拿去欧洲那就更不多见,因为如今在欧洲引起狂热的茶叶、丝绸等物,很多都是传教士或南洋商人带过去的,哪里比得上这“大清远洋贸易公司”官方挑选出来的货物呢。

  弘晖记得欧洲有几个王室奢侈挥霍比较出名,特地在地图上圈了几个圈,等到这出海队伍出发时,要特别提点下。

  只可惜如今英国都已经在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只怕再过些年英国就要在印度这块种茶,而且英国纺织发展得也很快,到时候他们的货物拿到西方那边竞争力就减弱很多,还是得抓紧发展才是。

  弘晖心里有些想法,等出海队伍发展起来,造船技术再提升些,他想要让商船开去美洲,那一块土地不仅大,如今发展得程度还不算高,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机遇。

  他觉得有些遗憾,听闻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料理很闻名,若是出海方便的话,他还想输出一批厨师过去,在那边发展餐饮业,肯定是大有前景啊,弘晖越想越有道理,决定回去就安排人手学习厨艺,等日后有机会了就将这个计划实施起来,清朝不缺美食,等去了欧洲说不准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牌子,正如后世某国的“肯德鸡”。

  胤禟放下手里的账本,看着悠闲度日的弘晖,忍不住开口道,“这出海公司管起来可真不容易,里面条条框框要求一堆……”而这些还都是弘晖制定的,以至于胤禟看着正主如今悠闲模样,便忍不住来气。

  弘晖丝毫不愧疚,“九叔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可是有多出的一份分成。”这就是明码标价了,虽然胤禟如今忙得脚不沾地,但是等出海队伍回来后,他拿到的分红也多啊。

  胤禟可不满意,“我就多出那么点的分红,便要做这么多的事情,结果咱们交给国库的商税竟如此之高。”

  康熙给了弘晖特权,让他放心大胆地来搞这个出海公司,便是因为弘晖承诺了要将出海公司两成的红利交给国库以作商税,这一点也引起了很多股东的不满,可偏生他们银子都交进来了,此刻再收回去岂不是太明显。

  胤禟一想到那不翼而飞的两成红利,也是心疼得一抽一抽的,唯独弘晖像是个没事人一样,一点没当回事。

  出海红利的两成,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弘晖愿意上交这么多的商税,主要还是为了如今的百姓,眼下朝廷国库的银子并不多,若不尽快充裕起来,一旦遇上了山洪水涝什么的,国库就根本没银子拨下去,而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国库的银子主要来源于税收,这些沉重的苛捐杂税最终还是要落在百姓身上。

  弘晖自个儿如今是一点都不缺钱,他想要国库富起来,这样对底下的百姓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弘晖将胤祯弄出了水泥的事情与胤禟提了一嘴,顺便还说了自己将这差事推给了胤禩,胤禟可不是胤祯那般没心机,他很快就懂了弘晖的心思,那修路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就算八哥只是去监工,每日来回跑几趟也相当辛苦。

  胤禟有些沉默,上次因出海之事,他虽没有与八哥发生争执,但因意见相左,后来八哥也没有过来入股,两人碰面时他总觉得有几分尴尬,偏生仔细一想也没觉得自己做了对不起八哥的事。

  胤禟对胤禩避而不谈,而是问弘晖,“我记得你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如今将这差事推了出去,可是有别的事要去弄?”

  “果然还是九叔了解我!”弘晖坦然承认,“其实这事我还想未与皇玛法说,如今来找九叔,是希望九叔倒是能帮我在皇法玛面前求个情。”

  弘晖这次想要做的事虽说不是特别大,但是动静却绝对不小,若不找个说客,还真不一定能成。

  他想对着京师的外城下手,进行城市改造。

  这个计划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并且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京城是天子脚下,这个城市不仅如今兴盛,到了后世也是国际大都市,可是弘晖万万没想到它的外城能脏乱差到这种地步。

  雍王府是在内城,占地颇广,王府内各处几乎都铺了青石板,平时又有太监洒扫,环境宜人,但是出了府后,内城街道上就已经是普通的土地,虽然经过数代人的走踩已经结实平整,内城住的多是贵人,平时奴仆洒扫,倒也勉强算得上是洁净。

  而外城与内城相比,那完全就是天差地别,除了京郊外自然环境造成的风沙外,城内道路泥泞沾腿,淘沟堵塞,最离谱的是因为外城没有公厕,所以便溺现象随处可见。

  弘晖每次从王府骑车去京郊,到了外城就面无表情。

  若非是亲眼所见,谁敢相信京师的市景市容竟然是如此模样,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中彩”。

  必须得整改,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水泥,弘晖已经忍不住了,想马上就对外城进行一场大改造。

第43章 二合一

  胤禟听弘晖提出要对京师外城城市进行改造, 险些以为是自己耳朵听岔了,但见对方神色认真,不得不正色起来。

  改造外城城市, 这一听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而且和他们以往开作坊不同, 这外城占地颇广,住了不少的百姓人家,若是想要动工开造话,这些百姓平日的行迹都会对工程造成干扰, 所以难度非常大。

  而且不仅仅是难度问题, 胤禟因为时常要出城去京郊,对眼下的外城是有些了解的, 那里又脏又乱还又臭,到了夏日苍蝇飞虫嗡嗡作响, 一旦遇到下雨, 外城的排水沟就会堵塞淤积,踩在充满脏污的积水里, 有各种意想不到的脏物。

  可想而知,想要对这样的外城进行改造, 难度有多么大。

  胤禟盯着弘晖看了好几眼, 确定他不是在说笑,叹了一口气, 问道, “那你打算先从哪里入手?”

  “十四叔那里不是已经造出水泥了吗?先将外城的道路修一下, 用水泥铺一层……”弘晖有理有据地分析起来,要想铺水泥,肯定要先打地基, 外城地势平坦,在上面打地基难度不大,不过工程量却有点大。

  他继续补充道,“我觉得外层排水沟要重新翻修一下,再扩宽些,还有公厕也不能忽视,必须每个胡同、岔口都要有……”

  如今京城的公厕很少,而且还是收费的,外城的百姓为了省钱,大多数都是在街道上解决,而城中百姓家也没有茅房,多是用恭桶,这时候有专门收夜香的人,同样是需要交银子的,所以不少百姓就直接将恭桶里的污秽倒入到城中排水沟。

  如今外城排水沟附近不仅臭气冲天,还会时常堵塞。

  弘晖知道这改造的工程相当大,不提打地基、铺水泥,光是那排水沟,清理淤泥就要不少的人力和经费。

  京师街道极易堵水,一方面是京城这一带风沙严重,每年排水沟里面的沙土都会堆得很厚。朝廷也会定期派人去掏沟,一般都是在二三月份。

  而造成堵塞堵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京中百姓人为地往里面倾倒垃圾。

  所以给排水沟掏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朝廷每年花银子雇人来做这项工作,效果都不理想,那里恶臭难忍,被雇佣的人手大多数都是敷衍了事。

  胤禟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忍不住道,“看来你这是早就有准备,让人提前调查过?”

  弘晖摇摇头,“我每次从外城走这么多趟,随便跟人打听一下差不多就心里清楚了,哪里还需要特意调查。”

  胤禟拍拍他的肩膀,保证道,“你放心,这事就包在你九叔身上,保管让你将这差事拿下!”

  他早就受不了外城那恶劣环境,偏生还不得不从那里经过,若是弘晖真的能将此地改造好,那对胤禟而言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心里打定主意,到时候还要把老十拉上,一起去给弘晖说情,保证让弘晖将这件差事给拿到手。

  胤誐如今是个忙人,因为胤禟要忙出海的事情,弘晖则是整日不见身影,如今羊毛纺那边主要是胤誐在操持着,虽然如今才六七月,但是工坊那边就已经忙着收羊毛羊绒,不仅是自家庄子上出产的,还要去京中一些养羊大户的家中。

  按照去岁冬日羊毛生日的火爆程度,等到今年入冬后,估计依旧供不应求,身上还背着债的胤誐便想着赶紧多收购些羊毛羊绒,到时候赚的银子就会更多。

  正因为如此,胤誐这一阵子来找胤禟的次数都少了起来,于是这次胤禟主动找上门去,将还没反应过来的胤誐提溜出来,三人一道进宫找康熙说此事。

  这外城改造预算要不少银子,但其中的主要要用的材料是水泥,弘晖提出由水泥工坊免费提供材料,但是户部必须得拨出一笔银子来,用作人工费。

  康熙见到弘晖时,一脸和颜悦色,因昨日胤祯上报了水泥之事,让他心情颇好,康熙在见识到那块砖头大小的水泥块时,感受到其硬度,又听了胤祯说其造价极低,便已经想出了关于水泥的各种用处,打算等老八与十四将那官路修好后再交给他们去弄。

  没想到如今弘晖主动过来请缨改造外城区,康熙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本来他还想着这次要给弘晖什么赏赐才合适,而弘晖却是提出想要户部拨款,这正合了康熙的意,不仅解决了要给弘晖的赏赐,还能试试这水泥的效果。

  康熙这两道旨意下去,京城朝官差不多都知道了雍王府的弘晖阿哥与十四阿哥弄出了一种叫做水泥的用处,而且两人还分别得了一份差事,十四阿哥与廉贝勒一起去修官路,弘晖阿哥则是去改造外城区。

  他们不明白这水泥是何物,但得知那弘晖阿哥居然是主动请缨要去改造外城区时,都忍不住心里泛起嘀咕,外城区是何模样,这些朝中大臣多少心里有点数,他们平时出城都是尽量坐着轿子或者骑着马,就是为了不沾染那些污秽,而弘晖阿哥居然还主动揽下这事。

  他们也知道弘晖阿哥先前的壮举,不管是那琉璃坊还是羊毛纺,确实办了好几件大事,但是想要揽下城区改造这事,未免太过轻狂,便是将此事交给朝中稳重的老大臣,人家都不一定有把握将事情做好,偏生弘晖一个毛头小子还贪功冒进。

  先前在弘晖手底下吃过亏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等着到时候看他笑话了。

  皇上可是特地为此让户部拨了一大笔银子,若是弘晖阿哥没将差事办好,岂不是辜负了圣上的隆恩。

  宫里的德妃在知晓弘晖与胤祯成功烧制出水泥时,心里十分高兴,她生了那么多子女,但是如今只剩下老四与十四这两个儿子了,她心里就指望这兄弟俩能守护相助,相互扶持,但是先前十四与他哥总是执拗,两人一见面就呛上,为此德妃暗自伤神好久,如今却不愁了。

  老四虽然与十四不够亲近,但是弘晖却是个好孩子,愿意与他十四叔亲近,如今还带着十四一起造水泥,胤祯昨日特意进宫给德妃请了安,骄傲地告诉德妃皇阿玛给的奖赏,对此她很是欣慰。

  没想到今日却听闻弘晖居然主动请缨改造外城区,德妃心情复杂,连忙派人去宫外将胤祯给喊进宫。

  “以后你可要对弘晖好些。”德妃语重心长道,“弘晖这孩子,他将好差事都让给了你,自己却揽下这等差事,可见他这个做侄儿的对你这个叔叔相当恭敬,你日后不许再欺负他了。”

  胤祯一脸委屈,“我以前也没欺负他呀……”话音在德妃的注视下越来越弱,胤祯自己也有些心虚,之前他因为不喜欢四哥,连着他府上的人也厌恶起来,似乎的确有给弘晖甩过脸色?

  这么一想,胤祯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对着德妃保证,“母妃你放心,以后若是旁人敢欺负弘晖,我便收拾他!”

  德妃没好气看了他一眼,“只要你不欺负他,旁人谁敢欺负弘晖?”

  胤祯仔细想想,觉得他母妃说的好像不假,老四如今是郡王,弘晖作为郡王嫡长子,旁的人确实不敢招惹他,更何况这小子鬼精鬼精的,平时坏主意不少,偏生有几分能耐,就连皇阿玛对弘晖都是宠着的。

  弘晖丝毫不知道德妃还特地将胤祯喊进宫去做思想工作,他这两日忙得脚不沾地,康熙虽然放权让他去搞城市改造,但是却并没有给他提供人力物力,除了从户部领来的一笔银子,很多事情都要靠他自己跑腿。

  既要联系巡捕营的人维系治安,又要临时找出一大批的工匠,还要有负责运输物资的人手也要准备,弘晖自己的人手根本不够用,肯定要在外面的人力市场上雇佣,但是这些临时的长工用起来又并不顺手,不管是能力还是品行都要进行核查才放心。

  其实这样的能工巧匠,更多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家生子,都是祖祖辈辈的手艺,世代承袭,像是他们雍王府的包衣家族里也有类似的人才,但是数量远不够,毕竟他要改造的可是整个外城,若是人手不够多,那工程量耗时就会更久,耽误的时间越长,管理的难度就越大。

  弘晖只能在一开始就将一切部署好,为此他还亲自跑了京中好几户人家,都是家中有工匠的大户人家,想要跟他们借用人手,几天跑下来,差不多京中各家各户都知道雍王府的嫡长子四处借人的事情,弄得声势浩大,人们议论纷纷,却并不看好他的所为。

  弘晖精疲力竭地回到王府,恰好撞上四爷,看着□□小道上走来的人影,弘晖一个闪躲,猫着腰藏到假山后面,他这阵子闹出这么大动静,就怕阿玛逮住他也要训斥,弘晖想着还不如先避避风头。

  其实胤禛早就看见了弘晖的身影,本想走过去叮嘱他几句,没想到这小子见到自己不请安居然还躲起来,胤禛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自己这个儿子最近在外面跑个不停,跟着老九老十他们打得一片火热,甚至就连十四也与弘晖熟稔起来,胤禛本身就对此颇有怨念,没想到儿子见到自己还闪躲,心里更是不高兴。

  “还不快给我出来,作什么这样藏头露尾!”

  弘晖一脸心虚地走出来,见他阿玛脸上的怒意,他垂下头去,“儿子怕阿玛瞧见我会生气……”

  “你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吗?”胤禛居高临下地望着他,“若不然我为何要生气?”

  弘晖伸手抠了一下脸上的软肉,“儿子这些日子在外面四处借人,还吃了不少闭门羹……”若是在以前,光是凭着他是雍王府嫡长子的身份,这京中大多数人就会待他如座上宾,又哪里会对他避而不见,可是因为他兴师动众地要改造外城,再加上先前连番操作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才会被人故意为难。

  “你是觉得自己的所行所举丢人?”

  面对四爷的反问,弘晖呐呐不言,心里却是默默吐槽,他自己当然不觉得丢人,但不是怕他阿玛脸上过不去嘛,他心里对京中那些人也有气,当初有好处能赚银子的时候,各个都非常积极态度殷勤,如今不过是去借点人手就推三阻四,弘晖心里暗恼,他要记住这些人,下次再有好的事情,肯定不带他们玩。

  胤禛一眼就能望穿弘晖此刻心中所想,他心里有些感慨,哪怕弘晖多么能干,终究也还只是个孩子,喜怒形于色,心底的那点想法就露在脸上,不过胤禛倒是挺喜欢他这点,他厌恶的是那种善于伪装的人,对于赤诚性子的人反而会心软几分,看着气愤的弘晖,胤禛提点了几句。

  “你如今揽下的这差事,若是没做好,只怕到时候会天怒人怨,那些人不愿借人给你,并不是故意为难你,而是怕到时候要与你一起担责任。”

  其实这很好理解,只是弘晖身在局中才看不破,他一向做事顺风顺水,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将这件差事办好,便主动过去请缨,根本没考虑过若是做不好会有怎样的结果,但是朝中那些老狐狸都是见识过许多大风大浪的人,他们反而行事保守遇事不决,又怎么可能愿意与趟弘晖这波洪水。

  弘晖这差事若是能办好,于民而言是一件大功德,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但是底下的那些庶民反而不一定能看得懂,弘晖要整改必然会要对外城百姓的生活造成一些干扰,而且至少为期数月,不管是工匠还是巡捕营的差役,都有可能会与百姓起争执冲突,若是弄得不好,甚至可能会是怨声载道,正因为如此弘晖去借人时京官们才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