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59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是啊,怎么弄出了一支娃娃军了呢?”

  “里面还有女娃,她们能行吗?”

  “这弘晖阿哥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旁人的质疑声弘晖充耳未闻, 他用眼神安抚一下有些怯场的射击手们,这些孩子年岁都不大,其中不少人是出身乡野,从未经历过眼前这样大的场面,等他们稍作镇定后,弘晖就示意人将靶子拿上来。

  这些靶子都是用稻草扎成,头部部分特地用红布包住十分鲜明,然后众人便亲眼见到,这些他们看不上的娃娃兵们,居然举起了他们从未见过的一种弩,将相隔甚远的稻草靶子击中,每个稻草靶子的红布都被击穿,而且都是在相同部位,整整齐齐一排都是这样。

  而这并不是结束,紧接着,他们又亲眼见着小太监们上场,又继续换上新的稻草靶子,但是距离却比之前更远。

  ……

  ……

  众人眼神逐渐凝重起来,他们记不清眼前的稻草靶子已经被挪动了多少次,但是很明显如今的射程已经远超过寻常弓箭可以射中的距离,而射击者竟只是一群半大的孩子。

  他们不得不对这些娃娃军手里的弩谨慎起来,如今聚集在这太和殿外的众人中,有不少是出身皇室宗亲,又或是朝中权贵,他们家中都会豢养武士,甚至还会特地培养一些身手厉害的弓箭手,而后者的代价要远比寻常武士高。

  弓箭手并不好培养,要想射得远射得准,那是需要一定天赋,不仅仅在于瞄准射击方面,更重要的是臂力,那些厉害的弓能射得远,但是对臂力要求也就越发高,寻常人可能连那弓都拉不开。

  而弘晖阿哥如今弄来的这些孩子,明显都只是寻常人家出身,其中好几人脸色蜡黄,可以瞧出以前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好,如今却能凭借手中的□□能抵得上箭术了得的弓箭手,甚至比后者更厉害。

  厉害的不是这些孩子,而是他们手中的□□,只要有这些□□在手,就可以轻轻松松组装一支□□军队,杀伤力极大。

  弘晖见众人原本脸上的嬉笑逐渐消失,知道他们此刻应该已经领悟了自己的意思,这才走到康熙跟前,“皇法玛,这便是孙儿这段时间准备的,还有此物……”

  弘晖对身后的太监示意,康熙便见到那个小太监很快就捧着一个木盒上前,然后就见到弘晖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制作精巧的弩,与寻常的□□相比,盒子里的弩看上去十分小巧又,但处处都透着精密。

  弘晖望着康熙,眼神诚挚,“这是孙儿特地为您准备的小玩件,孙儿顽劣,不能时刻伴驾在您左右保护皇法玛,而这袖弩却可以替代孙儿……”

  这袖弩是可以藏在袖子间,一次性只能组装三支箭弩,若是遇险时可以用来自救,弘晖不仅仅是给康熙造了这袖弩,他还给自己与四爷也各自安排了,他们都时常奔波在外,这袖弩可以以防意外情况。

  康熙看着那些娃娃军手里拿着的□□,又看了看弘晖递上前的袖弩,不由发出畅怀爽朗的笑声,“好,好啊,当赏!”

  先前弘晖就在千叟宴上承诺过,说是那石油可以用在军事上,康熙原先还好奇那物如何能让他的军队实力大涨,如今才知道原来弘晖给他的惊喜是这个,射程这般远的□□,便是放眼四海,除了弘晖只怕再也寻不出第二处了。

  康熙心情明显大好,而百官众人们也丝毫不吝夸赞之词,一时各种溢美之词响起,有的是直奔着弘晖而来,有的则是拐弯抹角地给拍起康熙的马屁,道是若没皇上的圣明教导,如何能养出弘晖阿哥这么出彩的人物,而对于这些称赞的话,康熙听了非常受用,看着乖巧站在一旁的弘晖,心情好极,大手一挥便是赏赐下一批好东西。

  如今的弘晖已经不会为这些赏赐而激动万分,他见康熙此刻心情是真的不错,便斟酌着开口,“皇法玛,若是将这些□□组装在咱们出海的商船上,您觉得如何?”

  眼下的这些□□杀伤力如此之大,不用想也知道若是用它们组装军队,那将是如何地厉害,即便是组装在商船上,也可将他们的出海商船武力拔高许多,但是康熙却拧了拧眉,“那商船上已经安排了侍卫,对付寻常海盗足矣,何须将这般尊贵的□□用在那商贾之上……”

  他们派出的商船这几年发展下来,规模越发鸿大,如今出海商船可不仅牵涉京中百官权贵们的利益,就连地方豪族也与其息息相关,弘晖与胤禟手头上都不缺钱,自然是将出海商船倒腾得越来越气派,差不多是每次出海回来,都要给商船升级一番,如今大清远洋贸易公司不仅商船多,而且还有许多款式,甚至弘晖手底下人弄出的那蒸汽机也已经成功地组装到了新式商船上,只是当时弘晖那石油还在开发中,那商船至今还未出海。

  而如今弘晖想要将这连弩也组装上去,这样才能一报张瑚之仇。

  那几个将福禄膏弄进大清的外邦人早就逃出海外,康熙只不过是加强了对两广那边的排查,不许福禄膏再进入到大清境内,但是弘晖却觉得还远不够,必须将当初那几人抓到手,让他们付出应当的代价才行。

  他虽然不知道对方的名姓,但却已经知道这些人都是英吉利的商人,这样事情就好办了。

  听闻欧洲此事海盗盛行,既然他们大清的商船也要走海路,时常会遇到那些家伙,不如就发一回力,直接将那些海上强盗一网打尽,倒是为西欧百姓除害了。

  康熙脸上不虞,“你是觉得那些人与海盗有勾结?”

  弘晖摇摇头,“孙儿听闻那英吉利先前的女王行事诡异,对于那海上猖獗的海盗行事不仅不阻拦,甚至还为其大开方便之门,有意纵容……”

  所以英吉利那一片的海盗,只怕大多数都是官方许可的,而在海南生事的那几个英吉利商人同样是走海路过来,如今也逃窜到海上去,弘晖合理怀疑那些海盗是知道这几人的底细,只需要派人将那些海盗们给剿了,不怕探听不出消息来。

  康熙对此却并不热衷,“大清乃泱泱大国,何须与那西夷小国计较,未免有失风度,况且那海盗既然是英吉利女王有意为之,咱们贸然派人去围剿,便是能打败,岂不是胜之不武……”主要是他不想再折腾此事,若非是那出海商船如今涉利太广,康熙甚至都想着海禁再次实施起来,如今那些洋人们滋生出不少事,若是进行海禁,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弘晖丝毫不觉得此举有什么不义,那些人既然被称为海盗,是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是盗贼,可没少在海上兴风作浪,打劫了不少人的钱财,就连王岸他们第一次出海时不也曾到过海盗吗,若非是运气好,只怕都不一定有命能再回到大清,他们若是将这些海盗清理了,反而是一种肃清。

  不过与康熙说这些道义显然是行不通的,弘晖眼光微闪,决定换种说法,“皇法玛也道咱们大清为大国,而那英吉利百姓将福禄膏卖与咱们的百姓,显然是居心叵测,若不给他们一个教训,岂不是让西番诸国以为咱们大清好欺辱……”

  弘晖见康熙脸上有变化,便继续趁火打铁道,“况且此次若非是张瑚发现了那福禄膏,仍由其在两广一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这些英吉利极有可能借此物操控咱们的国民,焉知这不是那英吉利的试探之举……”

  康熙眼眸划过深思,弘晖此话所说不错,若非此次发现了福禄膏,仍由其发展下去,再过几十年那后果简直不敢设想,康熙眼里闪过恼意,那些西夷人着实可恨。

  “既如你意,只能是在那些商船上安排上□□手,但是却不能人手过多……”康熙对此颇为忌惮,那商船本就涉利颇广,若是再为其安排上太多的武力,日后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为听谁的调遣,他神色淡淡道,“那些□□手朕会亲自来挑选。”

  弘晖眉眼舒展,“这些人可是要去围剿海盗,此事事关重大,自然得是皇法玛亲自来任命才足以担此重任。”

  他见康熙脸色缓和起来,知道此事差不多已经能成,心里顿时好上几分,他开口道,“皇法玛若是觉得咱们让□□手围剿那些西夷海盗之事不妥,不妨再派些文人墨士跟着商船过去……”

  康熙一愣,不解地看着弘晖,那商船是要去西夷那边做生意,文人墨士跟着过去能做什么,难道靠着写文章作诗还能换银子不成?那些西夷蛮人哪里懂得欣赏这些文章与诗词。

  弘晖轻笑,“那些西夷诸国的传教士不是喜欢来咱们大清来传教嘛,咱们也是有不少圣人祖训的,不妨让那些文人墨士过去也与那些西夷人好生说道,让他们学会仁义二字也就不会来咱们大清生事……”

  弘晖挺烦一些儒生的,他这些年可没少受到那些人抨击,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考□□名为朝廷做事,有不少人在仕途上迟迟没有建树,也不关心琐事,每日便爱聚在一起喝酒论诗,时不时才写个文章抨击一下时人,弘晖作为这京中行事最出挑的,在那些文人笔下也是“出尽风头”,如今倒是想到了一个极妙的主意。

  那些书生们虽然没考□□名,但好歹也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不妨让他们代表大清去与海外诸国进行友好交流一番,也算是发挥了他们自身的作用,这些书生们不是最爱谈经论道吗,合该让他们吹捧的孔圣人走出国门,让更多人一起来聆听教诲,好过整日写小文章盯着他。

  弘晖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很棒,那些欧洲各国既然都派了这么多传教士来他们大清,那他们也派人过去就属于礼尚往来,对方也该受着,仔细想想,他们这边宗教神话也不少,鸿钧、三清、女娲的,一点都不比西方的耶稣差嘛。

  康熙见他一副认真思索模样,看样子还真打算让人也去西方诸国传教,错愕半晌才无奈摇头,伸手点了点弘晖的脑袋,“你这主意太促狭了……”

  弘晖歪头看了康熙一眼,见他并未出言反驳,顿时觉得此事可行度很高,心里开始扒拉着合适的人选,说起来他这个皇法玛可是生了不少儿子,不能让他们干吃闲饭啊,弘晖记得自己那个三皇伯似乎学问做得不错,是时候为大清与西方诸国的友好交流做贡献了。

  弘晖寻思这让胤祉出使欧洲的可能性,他看了看康熙,如今人家亲爹还在位呢,估计这件事得缓一缓,不过没关系,虽然眼前还不能派胤祉去出使欧洲,但是他那满腹学问却可以用起来,用来撰写一些文化输出的撰写想必对他三皇伯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吧。

  此时正忙着与一堆蜡烛打交道的胤祉不知怎的忽然打了几个喷嚏,身边伺候的人连忙一脸关怀,“王爷您没事吧?”

  “没事,你们继续忙自己的事去,”胤祉摆摆手,顺势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嘟囔一句,“这是谁在念叨本王呢。”

第75章 日常一章

  弘晖在山东那边待了好几个月, 甚至还接手了那边的炼铁工坊,康熙对此不是没有猜忌的,只是如今见他回京后, 仍是一副孩子模样, 想起一出便是一出, 竟还想着要将那些儒学生派去到西洋那边,这岂不是在胡闹嘛。

  但康熙却是一脸纵容,“你这次也算是出京历练一番了,怎地还是这般意气用事……”

  弘晖见康熙并未驳斥自己, 心思转动一番, 立马顺着杆子往上爬,直接凑到康熙身边来, 语气软和地请求道,“孙儿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皇法玛不若就依了孙儿……”

  康熙斜睨了他一眼, 语气莫名道,“若是你要去调儒学生, 那炼铁工坊那边岂不是不得闲了……”

  原来是等在这里啊,弘晖心里嘀咕一句, 他便觉得奇怪, 原先他还以为想要将儒学生弄到西洋那边搞文化输出肯定不成,没想到康熙却露出保留的态度, 原来是想以此事将他手头的钢铁厂给收回去。

  不管是盐政, 还是铁矿, 一直都是把持在康熙的手中,这些重要职务都是由他的心腹大臣亲自担任,此次康熙让弘晖动那炼铁工坊就已经让京中百官心里转过许多心思, 这番想要收回去倒是不足为怪,而弘晖对此也不留恋,反正短期内他还是不能让上头将那铁路批下来,那还不如拿它来换其他的东西。

  弘晖十分干脆地将炼钢厂甩了出去,他看向康熙,“那炼铁工坊何其重要的地方,孙儿这些日子待在那儿总觉得肩上负担颇重,实在是力有不逮,不若皇法玛收回成命,让朝中有能耐的大臣接手……”他作出一副告饶模样,像是在求着康熙将这块烫手芋头弄走似的。

  一时之间,康熙倒是弄不清这个孙儿心底究竟是如何想的,那炼铁工坊肯定是事务繁多的,但是这样重要的地方,即便是觉得棘手也不该就这样轻易放手啊,如今看着弘晖毫不留恋的模样,康熙都忍不住有些沉默,但是对方如此识趣,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康熙心里都不自觉松快几分,看着眼前这个孙子目光也柔和起来。

  弘晖见此,立马开始为自己讨要好处,他期待地看着康熙,“皇法玛,那孙儿可以去挑选儒生去西洋传教了吗?”

  康熙见他心心念念的居然还是这件事,不由无奈摇摇头,“记得别太过火。”

  只要得了皇上的首肯,弘晖觉得自己可以甩开膀子大胆地干起来,至于别过火什么的他压根没放心上,他只不过是要为大清挑出弘扬国威、传播经义的贤明之士,让那些海外之人也能感受到孔圣人循循善诱的教导,怎么能算是过火呢?便是选中了孔氏后人,他们也该兴高采烈地应下才是。

  弘晖从宫里出来后,连脚步都轻快了起来,他身后跟着许多太监,抬了好几个箱子,都是这次康熙对他的赏赐,但弘晖的心思丝毫不在这些东西上,而是开始捉摸着挑选儒生之事,原先这不过是他一时兴起的念头,但此刻越想越觉得很有必要,而且不仅仅要将这些儒生送到西洋那边,太平洋彼岸的美洲也该整活起来。

  如今的美洲估计已经有不少欧洲人进入,原先的土著也不知还剩多少,弘晖觉得如今派儒生过去传文讲经很有必要,如今及时搞文化输入,也不至于日后让种花国处于被英语系国家包围孤立的局面。

  这个想法在几年前就曾在弘晖脑海产生过,如今又得了康熙首肯,而且他们的出海商队也发展得越发成熟,是时候让这件事提上日程了,不过这出海传文讲经的人选必须选好才行,要让这项事业进展得顺利而有意义。

  弘晖尚未出宫,就狭路撞上弘皙,弘晖本想直接绕过去的,没想到对方却径直奔着他而来。

  在山东待了数月的弘皙瞧着与出京前的模样差距挺大,原先还算得是白面俊俏的阿哥,如今无端黑了许多,瞧着也没之前那般面嫩,可惜在看到弘晖时,眼里露出的不忿还是一如从前。

  弘皙越想越不甘,原本皇法玛派他跟着弘晖去山东打下手这事就令他心里极其不舒坦,没想到此次回来后,皇法玛不过是召见他过问几句,连个像样点的赏赐都没有,更别提他原先想要的爵位,如今他见着弘晖从康熙的乾清宫出来,身后的太监还捧了那么多的盒子,弘皙的脸皮忍不出抽搐一下,恶狠狠盯了弘晖一会儿,最后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他先前让侍从盯着山东那边的炼钢厂,虽然没打听到里面具体的事宜,但是在回京时,趁着事多繁乱,倒也有些收获弘皙决定先不与眼前的弘晖计较,等他成事了,到时候自然会让皇法玛刮目相看的。

  弘晖看着对方堵在自个儿面前恶狠狠打量一番后又扬长而去,没多跟对方计较,他总觉得这个弘皙不大聪明的样子,如今胤礽都被废圈禁在咸安宫,虽然康熙没对弘皙怎么样,但这家伙未免也太心大了些,还总是主动上门了挑衅别人。

  若不是不想触动康熙那敏感的神经,弘晖早就想出手收拾一下这个家伙,不过眼下他还还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倒是不想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弘皙身上。

  弘晖不想与这弘皙牵扯太多,但是等他回到雍王府时,德伍却跑了过来与他说了一消息。

  德伍特地凑近弘晖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半天。

  弘晖忍不住将人推开一臂距离,这才消化掉他方才所说的消息,忍不住挑眉,“你是说弘皙如今在让人私造□□?”

  德伍十分肯定地点头,“对,而且我敢保证这消息绝不会出错,可是我与乌智亲耳听到的,你说是吧,乌智?”他便说着,还一边用胳膊肘碰了一下身边沉默的乌智,直到对方点了一下头,这才满意转头看向弘晖。

  在离开山东前,众人都收拾行李准备返程,但是在返程前,不管是炼钢厂,还是石油工坊那里,都要进行人员交接,新旧交接时最容易生事,弘晖自己忙得脚不沾地,便让身边两个伴读多盯着些,当时德伍就觉得那弘皙看着不对头,但是一直没抓到什么把柄。

  等回了京后,他也没放松对弘皙那边的探视,直到先前他与乌智亲耳听到弘皙与自己的心腹谈话,才知道这家伙居然还让人私造了□□。

  其实也有可能是对方故意让德伍与乌智听见谈话,从而给他俩挖坑,不过不管是德伍、乌智,还是弘晖,都不认为对方能有这样的脑子,那德伍他俩听到的消息只可能是真的了。

  弘皙那家伙当真是让人私造□□。

  德伍一脸气愤,他想起先前在山东时,弘皙身边的侍从就鬼鬼祟祟,好几次在他们那炼钢厂外面探看,偏生他们也一直没抓到把柄,倒是不好直接处理了,如今弘皙那边让人私造□□,难道是盗取了他们的连弩设计图?

  乌智却不这样认为,就算那弘皙当真有这样的心思,只怕也做不成,皇上可是特地派了御林军在炼钢厂里里外外守着,就是防止那连弩设计图会被旁人盗取,若是弘皙的侍从在这样严密的盯梢下还能拿到设计图,那御林军的名声岂不是一文不值。

  只怕不仅是他们发现了弘皙的侍从鬼鬼祟祟探看,那些御林军估计也早就发现。

  德伍与乌智对视一眼,如果御林军早就发现了弘皙派人探看,那么这个时候也该知道弘皙私造□□了?

  弘晖轻笑,觉得这弘皙可真是自寻死路,不管这弘皙是出于何种目的,这私造武器之事都犯了康熙的忌讳,就像是弘晖早就能力能将那钢铁给造出,但是却迟迟没有动作,就是为了等一个恰当的时机,而不引起康熙心底的猜疑,甚至就连造连弩之事,也是事先上书给康熙,得到了批准才安排下去。

  而弘皙却未曾与康熙禀明,就组织人手私造连弩,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更何况他身份如今还如此敏感,废太子的庶长子,若是被有心人操控一下,一个“意图不轨”的帽子估计就要按在弘皙头上了。

  弘晖对这个弘皙不爽很久了,他猜着康熙估摸也该知道弘皙的所作所为,故而不打算再在这事情上添油加醋,反正有康熙出手,估计就够那家伙喝一壶了,如今他自己还有要紧事呢。

  弘晖看着德伍与乌智,“你们可知道这京中哪里的学子比较多?”

  德伍与乌智对视一眼,不清楚这弘晖阿哥又要折腾什么,明明阿哥平时对儒学生是一丁点儿兴趣也没有,怎么此刻倒是关心起他们了。

  乌智率先开口,“京中学子比较多的地方,那自然是国子监……”

  国子监啊,弘晖眉头微皱,对这个地方不太满意,说起来这个国子监也算是清朝的最高学府了,里面读书的学生都被称作是“监生”,而国子监祭酒则是相当于是校长,也是朝中从四品的官员,不过这个位置清贵,弘晖先前还从未与其打过交道。

  弘晖对这个国子监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里面有不少学生都是官二代,差不多是靠自己家中长辈在朝中的任职而有名额进去的,甚至除了这些官二代外,还有不少富二代们花银子买了名额进来,故而这个最高学府里有不少学子都并不是真才实学,甚至求学目的也不在于汲取知识,而是奔着结交权贵之子,为日后的仕途作铺垫。

  若是国子监学生的目的都在于进入仕途,那弘晖想要过去拉人出海讲学就不容易,但是转念一想,弘晖又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弘晖记得这国子监好像不仅仅是接纳清朝的学生,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如今的清朝实力颇强,在东亚、东南亚这里有不少的附属国,这些附属国不仅仅每岁都派使者来进贡,有时还会让他们的王族子弟来清朝求学,其实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拉近与清朝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那些被送过来进学的异国王室何尝不是当作人质呢。

  不仅仅是那些藩属国会派王室子弟来进学,国子监还有不少蒙古王亲贵族子弟在求学,康熙希望将公主嫁到草原上和亲,但是并不是所有和亲公主都住在草原上,也有不少草原上的王亲贵族子弟是一直留在京中长大,这在明面上看是康熙给予蒙古各族的恩典,能让蒙古亲王们的子孙在这京中繁华之地成长,但其实就是变相地看押,防着草原上会出现异动。

  弘晖此刻才不管这些国子监监生们的身份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政治意义,对他来说,这些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学生们,赫然就是他的助攻啊,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域,甚至说着完全不同的语言,此刻却在一个学校就读,可见这国子监对异文化交流还是很包容的嘛,国子监的学生也不该总待在京中只看自家文化,合该多了解些外面的世界。

  有了这些外族学生,弘晖突然觉得自己能说服儒学生出海讲学的可能性更大了,他兴冲冲地对身后的德伍与乌智招手,“走,咱们一起去国子监,办大事!”

  德伍与乌智压根猜不到弘晖口中的大事是什么,但见阿哥如此激动,想必定是要紧的事情,顿时跟了上去,三人直奔国子监而去,很快就抵达在国子监门槛前,而此刻国子监祭酒听闻那弘晖阿哥居然跑到他这里来了,吓得赶紧放下手中的茶盏,匆匆赶来。

第76章 两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