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77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

  弘晖守在乾清宫里,此时宫门已经落锁,四爷不知能不能进来,而他已经让人将乾清宫的所有太监宫女都看守住,但这并不能保证消息不会泄露出去。

  康熙薨逝了,弘晖心头乱糟糟的,其实这个事情他早几天就已经猜到了,毕竟时间越来越接近了,而康熙这两年的身子骨也不如以前硬朗,但是真等这一天到来时,他还是觉得不太真实,此刻他心里不知是松了一口气,还是觉得有些难过,就只能等四爷来了后一切尘埃落定。

  弘晖此刻守在乾清宫,哪里也去不了,但大脑却格外冷静起来,仔细分析着眼下的情况,夜里是梁九功给他传的消息,在康熙病逝前的那几年,众人基本上默认了四爷是下任继承者,而且四爷的几个强有力的对手如今也没了,所以这次他阿玛上位应该会顺当很多吧。

  但是弘晖也不确定,谁知道这个时候会不会哪个叔伯突然想不开搞个兵变宫变的,还是要提防谨慎。

  这一夜紫禁城并不安稳,本来康熙病重的消息在宫中就是大事,各宫都有暗中之人在盯着,而梁九功派人去毓庆宫的动静不算小,等到后半夜京中朝臣家中也陆续受到消息,要变天了。

  朝官们去朝会时一般寅时就要在午门外候着,但这几日皇上病重,朝会已经停了数日,连带着朝臣们都能在早间多眯一会儿,然而这日丑时,夜里星子还泛着寒光,不少朝官们就开始起夜洗漱。

  其实他们夜里收到消息时,不少人就半宿没睡,不过是在榻上等天明罢了,虽然宫里还没将皇上驾崩的消息正式传出来,但是他们却不得不提前做起准备。

  按理说皇上驾崩后,新皇肯定要立马安排登基,但随也不敢保证这期间就不会出现变故,在这节骨眼上,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其实都极容易生乱子,朝臣们此刻心神不宁,却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准备应付接下来的诸多事宜。

  *

  弘晖在乾清宫侯了半宿,等到宫门一开,四爷就入了宫,没过多长时间,其他的皇子王爷也都陆续进宫,而这个时候四爷便让守了一夜的弘晖先下去歇息,弘晖感到非常疲倦,他不仅是一夜没睡,还细细思索着第二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又要提防有人趁机生事,整个人的弦都是紧绷着的,直到看到四爷那一刻才敢稍微放松些,但是此刻却没有丝毫困意。

  他知道这个时刻自己给不了四爷什么帮助,便老老实实回了毓庆宫,尽量做到不拖后腿。

  在原定的轨迹里,没有他的助攻,四爷同样能坐上那个位置,所以弘晖心里对他阿玛这次上位还是有信心的。其实这个时候,除了那些叔伯进行宫变,要不然基本上没了可能,毕竟他住进毓庆宫就已经显露了康熙生前所选的人了。

  而这些皇子王爷们确实都是有些私兵的,但是人数都不会太多,约莫数百上千的样子,弘晖分析了一下,京中主要的兵力在于五城司马,这是平日负责京中治安的衙署,里面差不多有两三万人,而如今的五城司马是掌握在隆科多的手中,隆科多与四爷的关系还算和谐,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

  剩下一支比较重要的兵力就是宫里的御林军了,这些人以前都只听信于康熙,弘晖也不清楚他阿玛与那些叔伯有没有在里面安插人手,但想着要在康熙眼皮底下安插暗桩可不是容易的事,他还是组织起毓庆宫的人手,让宫女太监都汇集到一起来守着,毓庆宫各处的门扣全部下锁,这样就不怕有歹人趁机摸进来。

  弘晖不仅考虑到毓庆宫里的人身安全问题,甚至还操心起来饮食,等天明时文武朝臣就要入宫,还有宗室一大帮人,再加上他那十来个叔伯,宫里更是乱糟糟一片,御膳房那边不一定能顾得上他们,他们毓庆宫这边最好能自己解决掉用膳事宜。

  弘晖略作沉吟,看向身边的陈福,“咱们宫里可有储备米粮?”

  陈福福了福身子,“都是有的,只不过……”他迟疑地看了一圈此刻围在一起的宫人,“小厨房里的米粮只够几位主子吃上数日。”若是再加上宫人的话,估计连一日都不够。

  弘晖点头,倒是能理解,宫人们平时用膳都是御膳房那边供给,这小厨房不可能一下子储存起来那么多食物,不过既然能有一些便足够了,只不过是用来以防万一的,弘晖看向瓜尔佳氏与小格格,“世子妃不若带着莫雅里先去玛嬷宫里避一避。”

  德妃的永和宫经营几十年,里面估计就像铁桶一般,全都是德妃的心腹,瓜尔佳氏带着小格格住进去他也能放心些,而且那里的人肯定能将这两人照看得更好,省得他费心。

  瓜尔佳氏不过稍作迟疑,便发现弘晖此时并非是与她商议,而是已经让人开始收拾自己与女儿的衣物了,便不再吭声,等着宫人将东西收拾好后,就再几位壮硕的嬷嬷看护下赶去永和宫。

  弘晖将这二人送走后,心里就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宫人就好处理多了,这些人本就龙鱼混杂,里面也没他的几个心腹,他只需让这些人各回各位老老实实干着自己的差事,基本上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而弘晖他自己,则是打算出宫去。

  反震等四爷处理好事情再来看他估计是要好几天后了,现在宫里乱成一片,他再待在毓庆宫反而像是在□□一般,还不如先去宫外看看情况。

  陈福一脸不赞同地围着弘晖打转,要他说,世子就该金尊玉贵地在这毓庆宫等着,等他们王爷,哦不,马上就是新皇了,等新皇处理好外头事物,他们阿哥到时候就是太子了,这个时候作甚还要往宫外跑,万一又生出事端岂不是得不偿失。

  弘晖却从不听陈福的劝解,他自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有些身手,不知何时还备下了一套侍卫的衣裳,动作迅速地将身上的锦衣玉袍给换了下来,等换好衣裳后再看着陈福,“你现在是继续在这儿唠叨,还是打算与我一道出宫去?”

  陈福一咬牙,“世子等等奴才,奴才要跟您一道出去!”

  然后弘晖就啼笑不得地发现,陈福这老家伙也不知从哪儿扒出来一套侍卫的衣裳,看上去还很合身,明显就是提前准备的,不由拿眼神睇着自己的主管大太监,不是还拼命劝阻他嘛,没想到私底下都将自己的衣裳给备好了。

  还别说,陈福经常被他带着去庄子上或其他地方四处转悠,风吹雨晒的根本不像宫里出来的公公那样白胖娘气,反而黑瘦干瘪像个小老头,如今换上了侍卫的衣裳也不伦不类,看着倒更像是种庄稼的老农民,老实憨厚。

  老实憨厚的陈福一脸麻木,对自家主子此刻笑话他的眼神视而不见,跟了阿哥这么多年,他基本上也认清了现实,压根就劝不了他家阿哥,先前也不过是抱着一试的态度罢了,还不如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不管世子去哪儿,他都跟上,务必要保护好他家阿哥。

  弘晖摇摇头,没将陈福的那些心思放在心上,而是带着自己的跟班光明正大地从毓庆宫出去。

  他换衣服不过是不想太引人注目罢了,但是想要出去却还挺如意的。

  弘晖跟陈福二人出了宫门后,他先让陈福回雍王府跟乌拉那拉氏禀明一声,然后自个儿却打算去找胤禟与胤誐几人。

  他的那些叔伯中,还是年龄居长者比较有些势力些,那些年岁比他还小的叔叔们,不少还都处于小透明状态,而除了被废了的胤褆与胤礽外,其他的几个叔伯也并不全是都在京中,譬如胤祺先前去了海南一趟后,就开启了不断出差外放的日子,这次在康熙病重前就接了差事去了南方,如今估计都还没收到康熙驾崩的消息。

  而胤禩、胤祥与胤祯也都不在京中,比较巧的是他们三人如今估计离得挺近,都在西伯利亚那一带,胤祯是去守兵驻扎,而胤禩与胤祥却是在那里搞基建,随着西伯利亚那边的房屋、学校、医院渐渐建造起来,已经形成了不少社区,这两年里陆陆续续都有人搬迁过去,但是西伯利亚面积那么广阔,胤禩与胤祥两人的工程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回京。

  而弘晖其实对他阿玛的名声还是比较在意的,他挺心疼他阿玛的,明明有那么多兄弟,但是知心相交的却没几个,甚至与他同母的胤祯还时不时跳出来砸场子唱反调,他都替四爷感到心累,若是可以,弘晖希望四爷的登位是在叔伯们的支持下,而不是落到众叛亲离,成了一个得了皇位的孤家寡人。

  他与胤禟、胤誐关系不错,这些年两人一直都在处理琐事也没时间与他阿玛作对,故而如今胤禟、胤誐与他阿玛的关系尚且还不错,弘晖觉得完全可以拉着这两人一起来给他阿玛摇旗呐喊,壮大一下阵势。

  而等到弘晖赶到胤禟府上时才发现失策了,他应该之前在出宫前直接去前殿找他这个九叔的,就算胤禟、胤誐等人平时再怎么不理政务,如今康熙驾崩,这个时候也是与朝官们一样,一起赶进宫去了,他这个时候赶过来,反而扑了个空,但是如今既然已经出来了,弘晖就不想再回宫去,免得来来回回反复浪费时间,干脆就在胤禟的府上等着。

  弘晖到了胤禟府上后,胤禟那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他府上的宫人跑去递送了消息,故而弘晖没等多久,胤禟就从宫里出来了,弘晖反而一脸惊讶。

  他能猜到这府上肯定会有人去给胤禟递送消息,但是没想到胤禟会这么早就赶回来。

  胤禟一脸丧气,语气沉闷道,“我在那宫里待着也是无趣,还不如先回来与你说会儿话。”可以看出来,他此刻心情不虞。

  其实胤禟对康熙驾崩这事心底没有太多难过,毕竟他皇阿玛都快七十岁了,这绝对算得上是长寿的,而且康熙先前就病了那么一阵子,不管是朝臣还是皇子嫔妃,其实心底都做了预期,但是真等这一日发生的时候,胤禟心里还是很低沉。

  皇阿玛的孩子很多,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不缺,虽然他母妃是四妃之一,但胤禟只记得自己年岁比较小的时候皇阿玛才疼爱自己,后来很快就有新的人占据了皇阿玛的宠爱,而他又不像四哥八哥他们能干,反而喜欢商贾之事,见到皇阿玛也多是斥责之声。

  仔细想来,胤禟才发现他心里其实对皇阿玛是有怨憎的,既怨他对旁的兄弟疼爱远甚于自己,也哀怨自己上头有一个同母哥哥,皇阿玛只肯吝啬得拿一个贝子爵位打发自己,时间久了,他就不爱往宫里去。

  如今皇阿玛彻底没了,胤禟反而觉得心底空落落的,夜里收到消息后就在书房坐了一宿,等到了丑时也没吃点东西垫肚子就浑浑噩噩进宫去了,可听着那些朝臣们吵吵闹闹议论着要怎么发丧,议论着要将还在京外的皇子召回参加丧仪时,胤禟才真切感受到,皇阿玛是真的不在了。

  弘晖看出了他的不对劲,原本想要说的话都暂且没提,而是让这府上的人赶紧给他们的主子爷弄点吃食过来,最好再送些热水过来,胤禟这模样需要吃些东西然后用热水洗漱后就去休息。

  但是胤禟却不想休息,他没阻止底下的人去准备吃食,甚至还准备让人拿一壶酒来。

  “如今先皇薨逝,还是不饮酒了。”弘晖出声阻止,胤禟一愣,反应过来,是了,如今算是国丧期间,是不能饮酒的。

  “那就多送些吃食过来!”胤禟将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才看向弘晖,“这个时候你不在毓庆宫里好好待着,怎么跑到我的府上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先皇驾崩,雍王府却成了潜龙在渊,就连那些追随雍王府的人都要跟着鸡犬升天了,胤禟说不出来心里是什么感受,看着面前的弘晖,马上对方就要成为皇上的儿子,而自己则是皇帝的兄弟。

  这兄弟终究还是比不上儿子的,胤禟眼里略显惆怅,“难为你这个时候还来我府上了……”

  如今他马上就要成冷灶,没什么权力的先皇皇子,很快这朝堂上哪里还有人能记住他这么一号人物。

  弘晖却仿佛感受不到胤禟此刻心中的变化,依旧面带微笑,“九叔与我情谊一向深厚,如今阿玛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我这不就立刻想到了您吗?”

  弘晖这是在有意捧着他呢,胤禟一愣,想不通对方为何要这么做,毕竟此时想要追随弘晖的人估计数不胜举,而他还有什么可利用的价值呢?

第107章 日常一章

  胤禟在弘晖的眼里, 那利用价值可就大了,不仅在于胤禟如今已经点亮的商业技能,将大清出海贸易经营得蒸蒸日上, 更在于胤禟的身份。

  胤禟不仅是先帝之子, 生母还是前朝后宫四分之一的宜妃, 其人在京中的影响力远比他自己想要的要大,旁的不说,管事宜妃的性子就不是好相与的,以前又是与德妃当了几十年的“老对手”, 如今哪里会那么甘心就看着他阿玛登位, 日后还要在德妃跟前服低做小,保不准过几日就要在康熙的丧礼仪式上闹出一番动静来。

  宜妃本就是康熙的宠妃, 她若非要扯出一些捕风捉影的话来,朝中百官或许心里清楚, 但是民间百姓就不一定弄得清楚了, 到时候他阿玛身上平白就多了许多“脏水”,而胤禟却是宜妃宠爱的幼子, 宜妃一向将他看得很重要,若是胤禟能将宜妃的思想工作做好, 这个时候不给他阿玛添乱, 那便已经是了不得的功劳了。

  而弘晖在胤禟身上还有其他的期望,他原本就对着宫里京中很多的事情都有想法, 只是原先有康熙在上头压着, 他即便觉得很多地方有弊端也无法下手整治, 但是马上他阿玛就要登基上位了,弘晖原先的那些想法就可以尽情施展起来,而在搞起大动作之前, 他得先挑好帮手才行。

  胤禟要做的事情都是会“得罪”人的,所以他不能光靠自己的伴读德伍和乌智,甚至那些想要投在他门下的寻常权贵之子都不一定能撑起这个场子,而胤禟与胤誐却很合适。

  没错,弘晖是一下子将目光投向了他们两个,觉得这两人完全可以搞出一个组合来。胤禟虽然爵位不高的,但是在京中人缘却很不错,毕竟是有“点金手”的财神爷,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而胤禟本身也不是好哄容易让人拿捏的,虽然面上一派笑嘻嘻模样,却是个“笑面虎”,手段毒辣得很,至于胤誐的性子就要莽撞多了,但是他身份同样特殊不好惹。

  胤誐不仅是贵妃所出,后来还娶了蒙古贵女,与蒙古王公贵族关系亲密,而且身上还有郡王爵位,这样的身份还真不是寻常人可以惹得起,而胤誐的性子莽直,通常是一力降十会,旁人的心眼子到了他这里往往都没什么用,这就是个“混世魔王”。

  弘晖心里盘算得很好,胤禟可以出谋划策,而胤誐则是负责带人武力执行,两人搭配起来所产生的效果是难以估量的。

  而弘晖想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奔着权贵而去。先前他搞出海经商,带着权贵百官甚至是地方世家贵族一起参与,这的确是让众人荷包都富裕起来,甚至如今国人的思想也比以前开化不少,但同时也带来不少弊端。

  或者说这弊端不是弘晖所做的这一切引起的,而是原先就有的,只是他的所为加剧起来,那就是土地兼并问题,不管是权贵官员,还是寻常百姓,在兜里有富余的银子时,都想要置办些田产,就算弘晖之前搞出了按田亩的多少来收税,这是在很大程度上让贫苦百姓日子好过了一些,但是并不会让那些富有的人放弃置产的打算。

  而弘晖弄出来的出海经商让原本就富有的人如今更加富有,其实是加剧了原本的贫富差,如今不仅是田地尽数被富庶之家大肆圈起,就连无主的林地和山地也都不多,若是再不加以管制弘晖不知道再过个几十年那些寻常百姓要如何过活,永远要靠依附旁人吗?

  弘晖其实想要限地,控制每个人名下的土地,包括田产、林地和山地,甚至不允许奴籍名下可以拥有土地,这样就可以防止那些大户人家利用家中奴仆来圈地,但是不用想,他也能猜到这件事肯定不容易,甚至是远甚于先前的税制改革。

  毕竟这京中公侯之家的女儿出阁都会陪嫁大量的田地,那些私产多的人家更是有着族田万顷,弘晖提出这样的变革就如同在他们身上割肉,若非是心怀天下的圣人,恐怕都很难做到心平气和接受。

  胤禟也没想到弘晖居然要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听完弘晖所说的话,整个人都怔住,心口砰砰直跳,弘晖这是要与天下为敌啊。

  弘晖却一脸正色,盯着胤禟神情格外严肃,“九叔是个聪明的人,如今天下之地尽数被大族占去,九叔可曾想过再过几十年又会是何等光景?”

  这限田限地政策其实同样伤及到皇子宗室们的利益,胤禟一脸犹豫,虽然他也渴望能在朝堂上被重用,但若是以这样的方式,未免有些自损,他自己名下还有不少土地呢,而且这差事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困难重重,哪有那么容易就能办好……

  弘晖将他脸上的挣扎都看在眼里,继续道,“九叔,对于这限地政策,朝臣百官与世家大族许是会反对,但是咱们作为皇室子弟却不该如此……”

  这天下之地若是尽数被各家圈去,到时候皇室拥有的就是一个空壳子,那些百姓失去了土地就只能依附大族而活,焉知会不会又发展成魏晋时期模样,到时候王权旁落,他们这些皇室宗室又有什么尊严呢?

  胤禟陷入沉思,不得不说弘晖分析得在理,如今这限地政策是否实行下去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的较量,若真按照弘晖所说的去做,他们肯定要伤筋动骨一番,但只要皇室还在,出海经商仍在继续,那么宗室子弟就一直有补给,将来日子也能长久过下去,而若是不做出限田,只怕几十年后就要动摇国本,到时候是什么情况就难以预料了。

  弘晖见胤禟已经有些意动,便转而提起旁的话题,“这事九叔可以再多想想,等确定了心意再找侄儿也不迟,咱们可以先办简单的事。”

  胤禟松了一口气,不由抬眼看向弘晖,“还有什么事是我可以去做的?”

  当然有了,康熙在世的时候,是将宗室交到裕亲王福全手中,一直重用裕亲王一系,哪怕在福全去世后,他的儿子也依旧在康熙那里得脸,甚至还远甚于真正的皇孙,但是这裕亲王一派与他阿玛的关系可算不上亲密,如今他阿玛上位,自然是要将宗室笼络到自己的手里。

  弘晖心里难得“慈悲”感叹,其实他也是为了对方好,四爷手段一向冷硬,而这裕亲王一派还真不是那等识趣的人,或者说是在康熙那里的圣宠让他们早就不把寻常的皇子放在眼里,便是四爷登基为皇都还未能彻底将他们镇住,弘晖不想四爷背上冷酷的名声,许多事情就提前给他阿玛操持起来。

  胤禟是他阿玛九叔,不管是从交情上还是血缘上都比裕亲王一派更近亲些,更何况以胤禟笼络人的手段,弘晖也不必担心他接不了这差事。

  听到弘晖说要将宗室权柄交给自己,胤禟顿时一扫先前的郁闷和迟疑,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此话当真?”

  握住宗室权柄,这可是好差事啊,差不多就像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族长了,不仅可以管着宗室里的诸多事宜,甚至连皇帝的家事都可以干预一二,这可比寻常皇子王爷还体面,胤禟记得他们兄弟几个小时候还憧憬过呢,毕竟皇阿玛的位置只有一个,他们自知自己是不可能的,而福全皇伯的日子同样让人艳羡不已,如今听到弘晖说可以让他接手如今裕亲王的宗室之职,顿时来了兴趣。

  弘晖早就预料到他的反应,此时脸上露出轻笑,既然想要羊儿跑,那自然要给羊儿吃草,若是不给胤禟许下重利,怎么可能会让对方甘心为他阿玛鞍前马后办差,又怎么能让后宫宜妃能乖觉起来呢。

  看来他抛出的这个诱惑足以能将胤禟拿下了,那等到了胤誐那里就要好办多了,弘晖心里基本有谱,才对胤禟说道,“等九叔接了这宗室的重担,也不必急于限地之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过眼下有一事倒是可以先处理起来,内务府那边……”

  ……

  ……

  弘晖从胤禟府邸出来后,就去了他的庄子上,这几年他住在毓庆宫,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就更没什么机会能来庄子上查看了,但是却一直又派人过来安排差事。

  弘晖突然来到庄子上,里面的管事都没有提前收到通知,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立刻招呼着庄户安排起来,又是准备热水又是吃食,还有弘晖以前住的房屋里面的被褥都未准备,看着忙转个不停的庄头,弘晖摆手制止,“不必这么麻烦,今日过来不留宿,你去将谷兰寻来。”

  见弘晖一脸严肃,庄头不敢耽搁,立马去寻陶谷兰。

  陶谷兰是当年河南水灾时逃难而来,原本是大户人家出身,可惜父母兄长遭了难,家财也尽数淹没,后来就没有再回乡,而是和难民一起来到弘晖的庄子上,当时也不过才八九岁的年岁,和庄子里的孩子去了弘晖的学校,因为在化学上颇有天赋,当时被选□□,与其他四人成为了弘晖直系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比旁人要高深许多。

  而弘晖在毓庆宫里住着,对宫外的诸多事情都鞭长莫及,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什么事都没安排,这些年来他一直都有任务交给陶谷兰,如今就是来验收成果的。

第108章 日常一章

  弘晖没等多久, 就见老庄头领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走来,身上穿着与这庄子上寻常女子不同,不仅没有钗环衣裙, 而是一身长衫, 瞧着倒像是个教书先生, 一头长发也只是随意地编成一根粗长的辫子拖在身后,步伐急促,踏进屋里瞧见弘晖的那一刻,眼里立刻一亮。

  “见过世子。”

  “起来吧。”弘晖对着面前的陶谷兰微微颔首, 又给其身后的老庄头使了一个眼色, 对方立刻领会悄声退了出去。

  如今庄子上的人都知道这陶丫头可是有大本事的,得世子爷看重, 而世子交代给陶丫头的事情很重要,他们早就养成习惯, 每回都很自觉地回避起来。

  而弘晖也是等人都走远了, 才将目光重新看向陶谷兰,脸上神情格外严肃, “那个东西制造出来了吗?”

  “不负世子所托,已经有眉目了。”陶谷兰一脸激动, “已经与三土他们实验过, 差不多已经能达到世子您要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