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令 第955章

作者:姒锦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赵胤将她搂入怀里,紧紧地抱住,一言不发,也不放手,就好像只要他放开手,时雍就会从他指尖流走一般,让时雍好一番笑话。

  “王爷何时也这么胆小了?”

  赵胤黑眸深深看入她的眼睛,情绪全化在眸底。

  “从认识你之后。”

  一个人的时候,纵是九死他也从无畏惧。可能让一个男人改变的,无非是心里有了放不下的人,于是,便有了软肋,有了惧意。

  窗外寒风阵阵,又一个冬天来临。

  时雍偎有赵胤的怀里,看着他眉梢眼底的情绪,很想对她笑一笑,可是嘴角扬起来,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笑容,有些苦涩,迷茫又无奈。

  ……

  后来的后来,关于大晏朝这一段宦官弄权导致的皇城记忆,也仅见于民间野史,而大晏官方史册上难寻轨迹。即使后来的人们翻遍史书,与此有关的也不过寥寥几句。

  史载:东缉事厂都督白马楫擅专弄权,私植党羽,勾结外族作乱,趁光启帝北征之际,篡改帝训、独霸朝纲、屠戮宗室、利欲熏心、废太子而立楚王、祸国殃民。数日后被太子讨伐,死于宫中大火。

  几句话总结了这一场政变,也总结白马扶舟的一生。

  但后世修订大晏史书的官员发现,在下一任晏帝赵云圳主持修订的史册上,给予了锦城王赵胤极为正面的评价。说他不远千里自锦城返京,助光启帝北伐,讨蛮匪,诛逆贼,战功赫赫,是为国之柱石,其功勋之卓绝,光启朝无人能出其右——

  史书是为记当时事,供后人评。

  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晏史》,除了或善意或惋惜地调侃锦城王赵胤“娶悍妇、惧内矣”,对他的个人功劳大多也是正面评价。

  甚至有专门研究《晏史》的史学家认为,若非有赵胤这样的帝师,没有赵胤为大晏整顿吏治、惩治贪腐、革除弊政、在锦城创后来让大晏效仿的税收、田地等新政,整肃了制度,为大晏中兴垫定了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晏宣宗赵云圳的“宣光之治”,不可能造就赵云圳横扫四合,中兴晏室,实现大统一的兴盛局面,更不可能有大晏往后一百多年的繁华和安居乐业。

  不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与赵胤相关的记载不多,如此,也就造就了一个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历史人物,赵胤从锦衣卫到封王拜相这波澜壮阔的一生,评者从,褒者多,从而成为了后世的文学爱好者们竞相杜撰的人物,也因赵胤终生只得一妻,也为女性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古代男神的蓝本。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史书中每一个没有温度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吃喝拉撒的人,短短几句话,着实难以概括,最终都付了笑谈。

  岁月的长河可以冲刷一切的痕迹。

  任是山河震动,大火焚宫,民心恐惧,到了后世都只剩下几行冰冷的文字。数百年后再翻开史册的人们,即便能寻找到当年的痕迹,也再感受不到当时人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悲和苦……

  实际上,那场宫中大火赵胤用了整整三日才灭尽,火魔席卷了这座兴建不过几十年的宫城,无数宫殿被焚殆尽,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重檐顶被付之一炬。

  后来统计,受灾最严重的是白马扶舟在皇城里的居处。

  火药也是从那里开始炸响燃烧,不仅毁了宫殿,还将邪君的罪恶烧得一干二净,那些由他炼制出来的邪药,在烈火焚烧下面目全非,再分辨不出原有模样。

  然而,白马扶舟自那日在地下密室受伤晕厥,便一直未醒。

  太医说,白马扶舟的身体其实已然接近死亡的状态,脉搏渐无。可不知是什么缘故,他的身体始终温软不僵,假同活死之人。

  太医们一致认为,便是赵胤的九转还魂丹,也只能暂时延续,没有这般功效。

  时雍猜测,可能是邪君曾在白马扶舟身上大量用药所导致,但她也无法做出定论。

  这么不死不活的白马扶舟,自然是不可能出来为自己申辩的,更没有办法帮他们在废墟里辨别解药。

  为免邪君再复出作怪,赵胤派了“十天干丁字卫”对他进行秘密看守和治疗。

  一个活死人,动用了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至于宫中白马扶舟的住处,在清理的时候,因为事涉毒物,赵胤也不便随便派人查勘,而是从太医院调了十个太医清理查找。

  所谓焚情之毒,究竟要如何解,不得而知。

  时雍是医者,毒在自身,她却无能为力。

  在邪君焚宫的次日,她身上的热度便渐渐退了下去,除了身子稍感不适,与寻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而这,却让她更为忧心。

  果然,又三天以后,在一个吃完晚膳的黄昏,焚情之火再次炙烤了她,那种火烧火燎的感觉,令她生不如死。

  反复三次后,这恶疾再没退去,只是时强时弱。

  时雍自己开了方子,赵胤又请太医商量看诊,然而吃了许多的药,都没有半分起色。

  再往后的两天,病情加重,她才渐渐感悟出来——

  原来焚情的作用不是让她忘记七情六欲,而是让她失去五感。

  一个五感尽失之人,自然不会再有七情六欲。

  她的感觉是慢慢消失的,逐渐的,一点一点消失。起先是有一天起床,她突然觉得饭菜不香了,味道变淡了,放再多盐都没用,王氏下厨给她做了一个百宝宴,她都品不出半点滋味。再后来,她的鼻子仿佛失灵,嗅不出什么味道,香的臭的酸的,一概浅淡不识,视线也开始变得模糊,视物不清……

  时雍成了一个病人。

  大半的时间都需要躺在卧床休息的废人。

  她不知随着病程的加重,她会不会成为一个五感尽失的人,更不知道焚情到了晚期,最终她要失去的是什么,只知道,她的心仿佛被掏了一个大洞,整天空茫而恍惚。

  不是痛,是那种流失的感觉。

  她甚至害怕,有一天从这张床上醒来的人,不再是她……

  可是,在心爱的人面前,时雍又不愿意表现得太过脆弱和痛苦……

  病在己身,赵胤除了替她担忧,又能如何?

  她的焦虑与害怕,只会徒增赵胤的痛苦罢了。

  这一日,天气晴朗,到了晚间,天上亦是繁星点点,月色皎洁如银,天空高远无垢,一抬头,仿佛可见银河。

  时雍烧得有些犯糊涂,做了许多的梦——

  梦中的世界,黑暗而荒凉,却无一不恐怖。

  迷迷糊糊中她睁开眼,寝殿里灯火昏暗,床间一抹修长的影子被火光拉得很长,赵胤在那里部着她,坐得笔直,如若青松,雍容而挺拔,侧脸英挺俊朗,微风的拂动,袍袖飞扬……

  时雍目光朦朦胧胧地看着他,不知是梦是真,仿若入魔般久久不动。

  赵胤不知在想什么,看着跳跃不停的灯火,许久才发现时雍的注视,转过头来时,看着她,唇角又扬起一抹笑。

  “醒了?”

  “嗯。”

  “为什么不作声?”

  “谁让王爷没有瞧见我。”

  时雍嗓子干哑,声音沙沙的,带一点喉间的涩意,听上去却分外动人,一字字都仿佛踩着鼓点,正正敲在赵胤的心上。

  赵胤执起时雍的手,凑到唇边轻轻一吻。

  时雍看着他微动的长睫,却没有听到他说话,微微一笑,“王爷在想什么?”

  赵胤抬起眼,一双幽深如潭的黑眸里是她的倒影,却不是她能猜透的深邃。

  “我已差人快马回锦城,接褚老和通宁公主返京。”

  似乎怕时雍多心,说到这里,赵胤顿了顿,又露出一个微笑,轻撩她的头发,宠溺地道:

  “我猜你也是想临川和苌言了,我并嘱咐他们顺便把孩子带上。让他们入京看看,顺便拜见一下祖父,外祖和外祖母,还有皇伯伯和太子哥哥……这京城,他们从来没来过,早就吵着来了,正好是个机会。”

  赵胤不是一个多话的人。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赵胤也不是爱笑的人。这些日子,却每天都在她面前笑。笑得别提多好看了,时雍常常被他的笑容绚得挪不开眼——她怕,少看一眼,就再看不见。

  当然,她也不会拆穿赵胤的真正想法。

  他也怕自己当真五感尽失,能孩子都看不见了,也感受不到了,或者干脆卧床身亡,那么,也相当于母亲和两个孩子的死别。无论如何,须得让他们入京来同她见上一面的。

  赵胤不说,但时雍知道,他怕她会死。

  时雍也怕死,从来没有这么怕过。

  从前她见过太多等着见家属最后一面的死者,她心下同情,却无真实的感受。但此时的她,也成了一个等着家属来见最后一面的将死之人,这才感受到那份痛彻心扉。

  “好。”时雍微笑,反握住赵胤的手,“让他们来看看也好。师父是最有办法的,母亲也有一手好医术,他二人合力,我说不定就得救了。”

  赵胤点头,“王妃说得是。”

  入冬的京城,夜晚已是凉寒。

  时雍察觉到赵胤掌心的冰冷,身子往床里挪了挪,笑道:“你要不要上来,我们靠在一起,说说话?”

  赵胤轻轻拍她,“我在这里陪你。再等会儿消息。”

  时雍笑道:“好吧。”

  赵胤低下头去,在她唇边轻轻落下一吻。

  四目对视,赵胤喉结微滑。

  “阿拾,是夫君对不住你。”

  “说的什么傻话?”时雍挑高眉梢,抿唇一笑,“我不许你这么说,一切皆是我的选择,与你无关……”

  赵胤没再说话,而是低下头,将头抵在时雍的额头,紧紧抱住她,没有言语。

  皇城事变后,赵胤很是内疚。

  一是没有第一时间启开密室援救时雍。

  二是不知镜子的意义,没有护好桃木镜,致使其落入烈焰被焚。

  虽然时雍一再安慰他,也告诉她,如今自己只是中毒,并没有魂飞魄散。因此,桃木镜的说法,可能是邪君骗人而已。更何况,镜子已经捡回来了,只是桃木镜柄烧化了,成了黑炭,镜面碎裂,但总归是在的。但赵胤始终心下有愧,生怕因他一时之失,导致时雍的离开。

  这成了他过不去的坎。

  时雍笑着将手放在他的头顶。

  “乖。”

  赵胤僵硬一下,没有动。

  时雍也搂住他。

  “不要怕。我会一直在。”

  一盏幽灯照着室内,火光忽明忽暗,闪闪烁烁。

  时雍不喜欢这样压抑的气氛,随即又安慰他。

  “即便有什么,也是难悖天相。命该如此。你别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傻不傻?”

  听到这里,赵胤猛地抬头。

  “有了。”

  时雍微怔,“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