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55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可别人做得再怎么样,吴芳自己走不出来也是没用的,文工团不可能一直宽容着她,这样对其他演员不公平。

  冯佩仪的声音有点沙哑:“我今天跟她谈了很久,她听不进去。”

  李潇潇也是曾经从云端跌落低谷的人,尽管事情的原因不一样,但那种绝望到想要一个人消失的心情,她也感受过的。

  这个时候的吴芳,只想逃离一切,其他都无所谓了,当然听不进去冯老师的话。

  人有时候其实像一只蜗牛,遇到伤害会躲进壳里,只有自己重新出来,才能继续向前。可如果蜗牛被强行打碎身上的壳,蜗牛会活不久的。

  “老师,既然她听不进去……”李潇潇想了想,说,“那我们就不要再跟她说了,让她自己想通。”

  冯老师叹了口气,像是在感叹她的天真:“嗯,像她说的那样,她说也许下乡远离吕洋之后,慢慢沉淀下来,说不定哪天就过去了。”

  她无奈地笑了笑,有点自嘲地说:“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人还能好好的。”

  下乡有多艰苦,两人彼此心知肚明,这不过是吴芳逃避现实的理由。

  肖团长那边已经准备批流程了,吴芳现在这情况,剩下的几天估计也不会跟大家一起练习了,甚至可能为了避免吕洋再次骚扰文工团,她会选择回家,等到批复下来,就会直接下乡了。

  苦口婆心劝了那么久都劝不通,她又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里自己想通呢?

  李潇潇却一脸坚定地说:“老师,我们是话剧演员,可我们也是观众。正因为我们是演员,所以共情能力比普通观众更加强。

  站在舞台上,通过故事发人深省,通过角色给观众传达信念,这不是我们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吗?为什么到了吴芳师姐这里就是个例外呢?”

  冯佩仪愣了一愣,随即马上就反应过来了,眼里重新燃起希望,又有点不确定地看着李潇潇:“潇潇,你是说……你打算以吴芳和吕洋为原型,写一部新剧”

  李潇潇点点头:“差不多。”

  冯佩仪皱了皱眉,又摇了摇头:“这种题材不行的。”

  这种情情爱爱,拿到台上就是“靡靡之音”,格局小了,没有大爱,也没有主旋律。

  题材那要看怎么包装和表达了。包装和宣传,也是一种艺术,是现代创作团队必备的自我修养。李潇潇微微一笑,小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创作方向。

  冯佩仪最初还不抱什么希望,可听着听着,她的脸上慢慢透出惊讶的神色,一颗心仿佛走了一遭跌宕起伏的路,从动摇到坚信,眼底隐隐跳跃着小火苗。

  当年文工团遭逢变故时,她才十九岁,热血澎湃,到今年她二十七岁,从台前转到幕后,带着一群学生,这让她变得比之前成熟沉稳了许多。

  可此时此刻,听着那个只有雏形的新剧本,她忽然像是回到了十几岁的时候,那股身为话剧演员对舞台表现的振奋,在她心头跳跃,让她无比兴奋与激动。

  李潇潇大致说完后,握着冯佩仪的手:“老师,这个角色就拜托您了,只有您能做得到。”

  她确实要以吴芳和吕洋为原型创造角色,吴芳为原型的角色确实也是主角,但吕洋不是。

  在剧本中,这狗男人只会是反派配角,就像是在吴芳漫长的一生中,这狗男人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坑,只要跨过去了,就没他什么事了。

  比起吕洋那狗男人,文工团的老师和同学,才是在吴芳人生中陪伴更久的人。

  尤其是冯佩仪老师,手把手地教导她,亦师亦友,让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教导成德艺俱备的话剧演员。

  因此,这是一部双女主的新剧,说的是一个大女主怎么将小女主从怪圈中救出来的故事。

  而这个大女主是一名不让须眉的女军人,在出任务时遇上被渣男PUA的小女主职工,女职工在女军人的帮助下,摆脱渣男,成为能顶起半边天的新时代女性。

  这既符合军民互助的时代主题,又能体现新时代女性的特点,光州是省会大城市,而且地处沿海,本身思想就比国内其他地方开放,各单位中也不乏女高层,天时地利人和,为这部剧的诞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由冯佩仪来担任这部剧里的女军人,能让这部剧意义非凡,而且时间紧迫,写剧本也需要时间,剩下的排练时间不会多,由冯佩仪和李潇潇担任双主角,将能极大地提高排练效率。

  剧本确实是好的,但时间非常紧,可冯佩仪相信李潇潇能做得到,终于反握住李潇潇的手:“潇潇,你是个好孩子,如果这次吴芳走出来了,你就是拯救了她一生的大恩人。”

  “老师,我不是为了要师姐的感激才这么做的……”李潇潇想了想,说,“现在这个社会,女孩子遭受的恶意太大了。女孩子之间,本就该互相帮忙的。”

  别说这个时候,即便是到了现代,女性依然在社会上遭受到恶意,而且其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同性,女人有时候对同性莫名地苛刻,以至于总有人感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李潇潇又说:“师姐没有错,她为什么要避让吕洋呢明明是吕洋的错,不是吗?我知道现在依然很多人对女孩子很苛刻,女孩子被冒犯了,被伤害了,即使惩罚了加害的那个男人,受伤的女孩子依然要承担各种不友好的目光和留言。”

  “可这是不对的……”李潇潇握了握拳头,“不能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我们就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是真理。要滚的是吕洋那对狗男女,师姐感情受伤了,已经付出了代价,不能再让她承受其他损失,丢了自己的事业。”

  “是这么个理……”冯佩仪叹了口气,笑着拍了拍李潇潇的手背,“没想到你小小年纪,连这个都想到了。那我现在马上去跟肖团长说一下,请他将流程压一压。”

  李潇潇忙不迭点点头,跟肖团长交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如果按正常流程,他们根本来不及准备。

  毕竟,他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单单只是上台演出,对吴芳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他们要将这部剧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除了台上的表演之外,四周观众也互相有感染力——如果到时候坐在吴芳身边的是普且信的臭男人,这种臭男人观众根本不可能认可这部剧的内核,只会边看边骂。

  因此,他们还要邀请有影响力的成功女性来观看,最好能邀请其中一位上台发表感言,以自身的经历,加固舞台内容传递的思想。

  因此,他们除了要抓紧时间写剧本和排练之外,对新剧的宣传、对嘉宾的邀请,乃至到最后报社的采访曝光,改变社会舆论方向,所有环节都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事不宜迟,两人一同往肖团长的办公室走,李潇潇不方便进去,只能在外面等着,冯佩仪敲了敲门,得到允许之后,这才走了进去。

  原本一大早时,吴芳就已经跟肖团长谈过了,但是肖团长还是先劝了一下,让她再考虑考虑,结果出了中午那事儿,吴芳本来就脆弱的心理再次崩溃。

  原本上个月首演时,吴芳临时退演,就已经感觉很对不起大家,中午大家再次为她出头,白杨差点动手,甚至被吕洋硬扯关系,还让肖团长为她去跟光交会公馆那边交涉,她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这样只会将整个文工团牵扯进来。

  肖团长一看到冯佩仪进来,就猜到她是要说什么了,叹了口气:“冯老师,我中午的时候跟吴芳那孩子再次谈过了,她去意已决,我也已经答应她放人了,这事到此为止吧。

  到下面冷静一下,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在市区这边,她也呆不下去。”

  冯佩仪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老师。”

  听到这个称呼,肖星有点意外,愣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从前的什么事情,不由得笑了笑,脸上有点无奈,似乎又有点怀念。

  肖星也是演话剧出身的。

  当初他来接任文工团团长的时候,话剧组的学生们意气用事,只有冯佩仪留了下来。

  那时的她,也不过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姑娘,比新招进来的学生大不了多少,根本压不住新学员,肖星就手把手地教她,要怎么样才能从演员转变成一名老师,同时也将自己的表演技巧传授给她。

  他的能力当然要比她强,可他从来不直接管她的学生,她将他教的技巧,又传授给学生,在学生面前立起了威信,这才一步步完成了从演员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那段时间里,她私底下就是喊他老师的。

  肖星低低地叹了口气,说:“佩仪,我知道你在吴芳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我也为她感到可惜。但是我是文工团的负责人,你是话剧组的负责人,今天中午但凡有人没忍住动手,我们都有麻烦,整个文工团都有麻烦。”

  “今天是运气好,吕洋肯定也怀恨在心,要报复实在是太容易了,我们目标太大。”

  他顿了顿,缓缓地说出一句听起来有点残忍的话,“我们不能为了吴芳一个人,让整个文工团冒险,这对其他孩子不公平。”

  出乎他的意料,冯佩仪没有再在放不放人的问题上纠结:“我明白,如果一定要在吴芳和文工团其他孩子里面选,我当然也会选择文工团其他孩子。”

  肖星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好一会儿后才笑着点了点头:“你能想明白当然最好,我很高兴我们终于能达成一致意见。”

  “可是,如果吕洋不报复,吴芳也重新站起来了……”

  见肖星又开始皱眉,冯佩仪依然坚定地说了下去,“老师可以再给吴芳一个机会吗?”

  “我以为你已经想通了。”肖星对她的执着有点失望,又苦口婆心地说,“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她自己也放弃了,你又何必放不下”

  “可当年我也准备离开文工团了,是肖老师您拉了我一把。”

  冯佩仪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学生如果能自己往前走,要老师来做什么呢老师,让我再试一试。”

  肖星抿着唇,眼里明显是不同意。

  冯佩仪又说:“这跟您放人的决定并不冲突,我只需要您把流程放慢,给我们几天时间,让我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一件事。如果这件事之后,她还是决定走,我不会再拦着。”

  这确实跟他的决定不冲突,肖星沉默了一下,想到她说的是“我们”,于是又问:“你们打算怎么做你们不能因为吴芳的事情,影响文工团的正常演出,已经安排好的计划,不能因此有所改变。”

  “您放心,不会影响的。”冯佩仪知道他这是松口了,连忙将她和李潇潇的计划说出来,最后又说,“这是我们最后的尝试,如果最后她还是一意孤行,那我也会亲自将她送出去,可如果她醒过来了,希望团长您再给她一次机会。”

  “想法很好,如果吴芳自己想通了,文工团自然还是欢迎她的。但是这剧本写的时候得注意点,不该碰的东西别碰,写完之后把剧本拿给我审一下。”

  肖星听完后,提醒了一下冯佩仪,“潇潇这孩子太大胆了,这在市文工团还可以这样,明年要是考军区文工团,这种剧本就不合适了,你得提点一下她。”

  冯佩仪连连点头:“是。”

  肖星挥挥手,说:“去吧,你们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再多就不行了,不然会跟国庆节撞上,国庆节前后该上什么剧,你是知道的。”

  这就是答应了,而且肖团长给剧本把关,说明他其实心里还是支持这个事情的。冯佩仪面露喜色,马上说:“我明白的。”

  连日来压在心上的石头虽然还没完全挪开,但已经有了搬动的方法,冯佩仪连脚步都轻快了,快步走出办公室,就已经看到李潇潇眉眼弯弯地看着她。

  李潇潇刚才把耳朵贴在窗边,早就听到了刚才肖星和冯佩仪的对话:“老师,我也听到了。”

  冯佩仪咳了一声,一脸正经地说:“以后不许这样偷听。”

  李潇潇笑嘻嘻地说:“好的老师。”

  李潇潇刚才只跟冯佩仪说了剧本的大概方向,还没有跟她说其他事情。

  这年头百姓没什么娱乐方式,看文艺表演已经是一种比较奢侈的娱乐了,因为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而且大多时候是文艺团队直接去特定地方演出,因此文艺团队根本不需要对外打什么广告。

  比如文工团要去一个单位演出,负责通知该单位职工有表演看的,是该单位与文工团对接的员工,文工团只需要负责表演就可以了。

  这也意味着,文工团的人没有主动邀请观众的先例。

  两人一起往排练室的方向走,李潇潇朝冯佩仪说:“老师,演好这个新剧,只是其中一环。”

  冯佩仪知道她主意多:“怎么说”

  “一个人的心理跟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李潇潇斟酌了一下,说,“即使师姐想通了,但如果吕洋一直缠着她,她有可能情绪会再次不稳定。”

  冯佩仪点点头,也知道这是事实:“现在我就是想先稳住她,其他的到时候再说。”

  李潇潇笑了笑:“能一次性解决的事情,还是趁热打铁搞完比较好,效果也更好。”

  难道还能一次性解决冯佩仪顿时来了精神:“什么办法,快说。”

  李潇潇解释说:“吕洋今天说了一句“反正丢脸的不是我,看看公安怎么帮订了婚又结不成婚的女人”。这说明,他所倚仗的,不过就是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心理。”

  “只要我们破除这个心理,就相当于破除了他的倚仗。当然,一下子改变社会所有人的心理,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可以营造舆论,让大家意识到,新时代里男女平等,女人的能力足以撑起半边天,应该得到与之匹配的尊重。”

  “新时代,树新风,我们既要守法,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吕洋能不能算流氓罪我不清楚,但他已经有未婚妻的前提下,跟另一个女人厮混到一起,并且让那个女人怀了孕,那两个人显然是破了道德底线,师姐是受害者。”

  “当然,很多男人就是这么无耻的,他们甚至心理上认为就该像吕洋这么处理,说不定还会觉得他这样是成功男人,因为同时左拥右抱,还能全身而退。”

  “所以,我们要掀起舆论,只站在舞台上还不够的,因为我们只是演员。

  我们要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人,而这些人必须是认同这个作品的核心价值,他们能为这部作品发声。

  另外,我们还要安排记者做专访,关于这部作品的,也关于各位来观看的嘉宾的感想,最好能再做一下成功女性的采访,将她们的经历写出来。”

  比如光州市电力局副局长廖莎,上回《蜕变》首演的时候,她也接受过光州日报的采访,如果这次在表演之后,她能为我们上台发表一下感想,分享自己的经历,这将比虚构的故事更有说服力。”

  李潇潇说完之后,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老师您看,当我们争取到一些有影响力的女性的支持,加上报纸的各种专题采访,一定能在社会上引起对女性偏见的反思的,并且会得到一些先进思想女性的认同,也会得到一些承认男女平等的男性的支持。

  如果吕洋还敢来骚扰师姐,那他就是公然跟这些观众作对,大家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

  冯佩仪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一脸赞赏地说:“虽然大多数人的观念很可能没被改变,但却是像你所说的那样,能争取到有影响力的女性,至少也能掀起小范围的思潮。

  尤其是我们再邀请光交会会馆的女职工,跟吕洋一个单位的,吕洋要是再惹事,那些女职工一定对他有意见的。”

  李潇潇说:“对,就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