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回城娇宠媳 第90章

作者:雨中花慢 标签: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四人从食堂出来,发现天上竟然落下纷纷扬扬的雪花,微弱的厂区路灯照着雪花飞舞,反射出亮莹莹的光。

  “下雪喽。”

  两个孩子兴奋地用手接着雪花玩儿。

  顾野说:“路程不远,我想咱们一起走路,就没开车。”

  苏颜点头:“好,我也想走路,那走吧。”

  她骑来的车先放在厂里。

  苏颜牵着俩娃,顾野拎着床单等奖品,不冷的夜晚,一家人踏雪而行感觉真是好极了。

  尤其是俩娃蹦蹦跳跳走在前面,顾野右手拉着苏颜的左手,把她的手塞进自己口袋。

  路边杂草从里露出寒梅点点,明亮的月光下也只是暗色的影子,苏颜说:“我去折几枝梅花。”

  顾野说他去,苏颜用手电筒给他照亮,他很快折了几只梅花回来,苏颜接过花儿攥在手里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把梅花插在罐头瓶里,红色花团簇簇,丝丝缕缕的清幽香气让屋子满室生香。

  苏颜先带俩娃洗漱,然后让他们换衣服:“累了吧,换完衣服赶紧钻被窝。”

  腊月二十九,俩娃最后一天上幼儿园,朵朵带回来一张“三好学生”奖状,可是前前没有。

  朵朵小心翼翼地拿着奖状,兴奋地把奖状拿给苏颜看。

  苏颜问:“几个小朋友有奖状?”

  朵朵语气特别自豪:“两个。”

  俩娃很爱比较,一个娃有什么东西,另外一人便会不高兴。

  苏颜牵着俩娃的手,特意不去提奖状的事儿,到家没一会儿,顾野就回来了。

  朵朵马上跑过去,开心地把奖状拿给顾野看,她用炫耀的语气说:“爸爸我得到奖状了,哥哥没有。”

  前前把头偏到一旁,嘟起小嘴。

  顾野看出前前不太开心,摸了把他的小脑袋随口问:“前前怎么没有?”

  苏颜心说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前前嘟着嘴巴:“老师准备的奖状少,发到我这儿就没啦。”

  苏颜差点笑出声来。

  她看着前前的表情,分析他这句话是否是玩笑。

  她感觉这个小不点说的是玩笑话。

  幽默精神对小孩子来说太宝贵了。

  顾野语气轻松:“老师真应该多准备几张。”

  苏颜:“……”

  不过她看前前开心起来,马上拉着朵朵去玩秋千。

  大年三十这天,苏颜下班还是稍早,俩娃放学也早,把娃接回来,苏颜开始炸酥肉跟豆腐丸子,给孩子当零食。

  苏颜一边炸,给俩娃盛了一小盘,前前和朵朵就捏着吃,“别烫着。”苏颜叮嘱他们俩。

  等她炸完,俩娃已经吃了个半饱。

  苏颜用饭盒装上半饭盒,放网兜里,对俩娃说:“去给得得拿点酥肉。”

  前前接过网兜说:“交给我吧。”

  他跟朵朵带着毛团去了吴连枝家,苏颜和面、剁肉馅准备包饺子。

  没两分钟,吴连枝带着得得跟俩娃一块儿进了院子,吴连枝说:“我正要来你家,路上遇到你家俩娃了。我给前前、朵朵拿了点炸小黄鱼,骨头都炸酥了,孩子可以直接吃。”

  苏颜捏了一块品尝,说:“味道真不错。”

  得得说:“苏阿姨你炸的酥肉也好吃。”

  苏颜摸摸他的小脑袋:“你怎么那么会说话呢。”

  吴连枝脸上的笑就没停过:“得得嘴甜着呢,哄得我跟老江特别高兴。”

  她看得得穿着新衣服新棉鞋,小脸上的表情很放松,看来在吴连枝家生活得不错。

  她把吴连枝带来的饭盒腾空,把酥肉倒进去,说:“得得在这儿玩不?”

  吴连枝说:“不早了,回去吧,改天再一起玩。”

  等娘俩走后,苏颜继续准备包饺子。

  他们这边的风俗不是吃饺子,是吃汤圆,可苏颜他们一家都习惯吃面食。

  她调了猪肉香菇馅,还洗了几枚硬币,跟俩娃说:“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谁就有福气。”

  俩娃洗干净手,跟她一块儿包饺子,他俩包的饺子软塌塌的,汤汁都露在外面。

  等顾野回来,也加入包饺子队伍。

  苏颜觉得很好笑,他的手力气大,包出来的饺子都特别硬朗,在竹帘上成行成列,排列整齐程度让人极度舒适。

  饺子包得多,大年初一早上还能吃一顿。

  包好饺子,苏颜还做了红烧鱼、冬笋肉片、凉拌木耳豆皮,菜都准备好才煮饺子。

  等饺子煮好,苏颜把做好标记的带硬币的饺子给每人盛了一个,把被煮成面皮的饺子都挑给俩娃,说:“谁包的谁吃。”

  俩娃耍赖不肯吃,顾野把他们碗里的面皮都挑出来吃了。

  “妈,我吃到硬币了。”前前惊喜地说。

  “我也有。”朵朵说。

  每个人都吃到硬币,像中奖了一样。

  爷爷过了正月十五才从京城回来,叫苏颜他们过去吃饭,还拿了八百块钱给他们,说是大伯、二伯两家长辈给俩孩子的压岁钱,跟去年宋慧给的压岁钱一样多。

  其实现在过年给孩子压岁钱一般都给一块,五块就算多的了。

  顾野说:“肯定是爷爷说了我们的事情,算是给的结婚的份子钱。”

  苏颜想这也算是承认顾野回到顾家吧。

  她说:“咱总不能只拿钱,总得打个电话表示感谢,要不我给四个长辈做件衣服吧。”

  顾野跟他们不熟,也没什么来往,他说:“那我给他们打电话,顺便问尺码。”

  苏颜决定做衬衣,她让王鸣帮她找的白衬衣面料,比较高级的布,四块钱一尺,一件衬衣光布钱都得十六块钱。

  拿到尺码之后,苏颜做了四件衬衣给寄了过去,她还给顾野也做了一件白衬衣,贵的面料就是好,料子挺括垂滑,不爱起褶,顾野穿上真是帅极了。

  苏颜开玩笑说:“这是谁对象啊,长这么精神!”

  顾野嘴角勾出好看的弧度:“你看人不会只看外表吧,肤浅。”

  苏颜抿着唇笑,就做个肤浅的人吧。

  ——

  姜淑兰忙完水稻插秧,终于要到江市来看望苏颜她们一家。

  苏颜写信叮嘱姜淑兰尽量买卧铺票,然后她和顾野俩人做着各种准备。

  她把杂物间收拾出来当客房。

  顾野找来木板做了张宽一米二的床摆在里面。家里难免会有客人,这个床就给客人用。

  家里有被子,苏颜又做了褥子和床单,客房很快就收拾好。

  姜淑兰还说要给她做一些桌子的椅子凳子之类的物件,趁周日的时候,他们上山陆陆续续砍了些竹子来。

  还添置了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

  姜淑兰收到苏颜的信说家里什么都有,就带点随身生活用品跟衣服,其它什么都不用带。

  姜淑兰想他们吃油是定量供应,油不好买,于是就托油坊的人买了桶菜籽油,在把院子里养的兰花挖了二十棵,连同一大包土一起带上,再逮一只鹅就可以了。

  姜淑兰这院子比村里大部分人家的院子都大,当年她跟顾国安结婚,村里给她批的宅基地,顾国安当时是营长,手头攒了不少津贴,他们就建了这座宽敞的房子。

  院子左面种菜,养鸡鸭鹅,另外还堆放了很多用来加工竹制品的竹子,加工好的竹制品已经拉到供销社卖了。

  院子右面全部都是花花草草,大部分是兰花,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的兰花开花,整个院子生机盎然。

  正收拾着东西,有一人进了院子,一进门就叫:“淑兰。”

  姜淑兰立刻把脸板起来,冷淡打招呼:“大哥。”

  这人是她堂兄,原先两家关系很不错,但不经事儿看不清楚人心。

  堂兄拿了两瓶茅台,陪着笑脸说:“淑兰,你这回去江市,这两瓶酒拿给大外甥吧,这是我托人买的好酒。”

  生怕姜淑兰不识货,还特意说这酒十块钱一瓶。

  姜淑兰淡淡瞥了来人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第53章

  姜淑兰的堂兄一家很会变脸。

  自从顾野“牺牲”, 整天拉着她亲亲热热说话的堂嫂态度就大变,完全没有之前那个热络劲儿。

  大概是担心要照顾孤儿寡母,怕姜淑兰一家拉着他们衣裳襟过日子。

  等苏颜带着俩娃回城, 是姜淑兰日子过得最难的时候, 本来疏远的堂兄堂嫂又热络起来, 说要把姜盛过继给姜淑兰, 将来给她养老。

  姜盛都已经十八、九岁, 想要过继给姜淑兰哪里是为了给她养老,不过是图她家这座大房子。

  青砖大瓦房用料扎实,已经二十多年依旧结实整洁, 只要把姜盛过继过来他就可以直接在这套房子结婚,不用自己盖房,他们小算盘打得非常好。

  而且他们估摸着她手里会有点钱, 在乡下钱又花不出去, 还不是得用在过继的儿子身上!

  姜淑兰哪能看不出这一点,严词拒绝, 自此之后,两家关系就变得僵持。

  等知道顾野回来还升了团长,堂兄一家的嘴脸就更精彩, 本来不冷不热, 又凑了上来, 非要搞得像很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