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110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只不过两个月多,发际线就已经退到正面瞧不见头发的王厂长,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贼眉鼠眼,怎么看怎么来气的领导甲,冷哼一声:“你这是又有什么馊主意了?是觉得咱们厂现在还不够惨,想它彻底倒闭吗?”

  要是在往常,领导甲恐怕早就发飙了,但谁让他心虚呢。

  向来没受过气,也没对谁低声下气过的领导甲在这样的冷嘲热讽中,深呼了几口气,开口道:“老王,咱们共事这么多年,你还不知道我对咱们厂子的感情吗?我宁可是我自己被辞退,也不想让咱厂子关张啊!”

  王厂长没吭声,只冷眼看着他这一副唱念做打的派头,似乎是想看看他这向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人,如今对自己这个向来瞧不上的人如此低三下四的样子是在憋什么屁。

  见对方不打算给自己台阶下,领导甲也只能是强咽下心里对王厂长态度的不满,硬着头皮往下说道:“我知道,厂里头现在对我都有很大的意见,觉得现在这情况都是我非要跟麦田服装厂较劲才造成的,这点我认了,我的确看不顺眼麦田服装厂小人得志的样子。但还是那句话,我是最早一个来厂里的人,我从来没想过要害咱厂子,我只是用错了方式而已!”

  “你到底想说什么?”王厂长不耐烦地打断了领导甲边倚老卖老边卖惨的行为。

  “我想说的很简单,就是我已经想到了该怎么把咱们仓库里积压的那些货都销售出去,也想到如何让厂子重新翻身,转负为正的办法。”

  被打断的领导甲在深呼了一口气后,克制着心里的怒火,对王厂长说道:“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麦田服装厂如今全都是靠卖一个叫‘假领子’的,市面上暂时还没有的东西才能赚这么多钱,这东西我托人打听了,就是把衬衣裁去一半,钉个扣子,再缝个带就行,做起来简单得很!最关键的是,苏曼那丫头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没在咱们县里头卖这个,而是跑去了江夏省去卖的,别说咱们县里头,连省城里都还没有这东西!咱们完全可以用仓库里的布料做成假领子,到时候不管是咱自己去卖,还是卖给服装厂,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王厂长也是头一回听说假领子这玩意儿,虽然没见过,但这并不影响他理解领导甲想要跟风赚钱的想法,连忙开口问道:“那假领子真有你说得那么容易做?真能赚到钱?”

  “我保证!”领导甲拍着胸脯说着,又像是刚刚王厂长那样冷笑了一声说道,“不过,要是你再犹豫会,耽误了赚钱的最佳时机,那我可就保证不了了。”

  王厂长犹豫道:“可咱们厂只生产布料,也没有会做衣服的啊!”

  “老王,咱们厂女工多,那是个女同志就没有不会做衣服的!”领导甲一脸无语道,“天天都和布料打交道,怎么可能不会?再说了,不会也可以学啊,那东西做起来简单得很,一学就会!”

  “这倒也是……”在领导甲的劝说下,王厂长已经做好了决定,但他还需要再把其他几个领导请来问问他们的想法,要是都同意的话,那这事儿,就能干!

  ……

  半个月后。

  在苏曼通过厂子里工人们的各方打探,得知了纺织厂终于行动起来,准备做两手准备——试图把制作成的假领子卖给自己,和投入如今还没有被自己占领的县城……甚至是省城市场——这一消息的时候,她正在看来自首都、沪市和江夏省,仅上个月就已经盈利了五位数的报表。

  早有预料的苏曼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仍埋头看着手里的财务报表,像是没听到一样,平静极了。反倒是一旁已经荣升为助理的小刘听到后给气得不得了。

  “主任,这县纺织厂也太不要脸了吧!偷偷摸摸学咱们假领子的做法不说,竟然还厚着脸皮过来想把他们生产出来的假领子卖给咱们?!还是老牌厂子呢,这样的行为真是……真是不要脸!”

  听到这话,苏曼忍不住笑了一声,问小刘:“你刚还说他们是厚脸皮,这会儿又说他们是不要脸,那这纺织厂到底是个二皮脸,还是个无面人啊?”

  “主任,这都啥时候了,您还跟我逗。”和苏曼共事很久的小刘知道苏曼此时的语气代表着她根本没把纺织厂的事放在心上,“主任,您说这纺织厂那边要是真派业务员过来,跟您打感情牌,拿他们是县里主要扶持厂子的身份压咱们服装厂,说不买就是不支持的话,可该咋办啊?”

  “哪有你说得那么邪乎,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纺织厂虽然是咱们县的老牌厂子,也是县里面一直扶持的对象,但也不能说他们就比咱们高贵,又不是强盗,由不得他们强买强卖。”苏曼不以为意地回答着。

  “万一呢?万一他们真这样,那咱们厂是买是不买?”小刘不死心地问道,“咱们厂最近假领子卖得这么好,他们是不是知道这事儿,觉得咱们卖得差不多,也知道咱厂不生产‘的确良’布料,才……”

  见小刘是真的生气也担心的样子,苏曼只得放下手里的报表,没有否定对方的猜测但也没有肯定,只说道:“不管他们是抱着啥想法啥目的来咱们厂,我也肯定不会要他们生产的假领子的!这样说,你放心了吧?”

  小刘点头,又道:“可要是他们死皮赖脸……”

  苏曼打断她的话:“我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是的,苏曼半点机会都不会给又一次卷土重来的县纺织厂的。

  ——给了他们机会,就等于掐断了自己吞并他们的机会,她又不是冤大头,也不是慈善家,怎么可能像纺织厂那样,睁着眼做蠢事呢。

  苏曼:“我当然不会买他们的假领子了,因为……”

  因为,这些由纺织厂生产的假领子,很快都不用花钱,就会是我的了

第113章

  为了能够把握住此时此刻,县里和省城都还没有出现假领子,麦田服装厂那边也都将重点放在首都、沪市和江夏省的最佳时期,纺织厂的全员,可以说是上下一致、齐心合力的,忙起了假领子的生产。

  一个又一个的“大饼”被领导们“画”了出来,也都被工人们信任,全都开始不切实际地幻想起厂子将会再度辉煌起来,人人都能涨工资、提待遇的美好未来。

  只半个月的时间,仓库里积压的上千匹“的确良”布料中的一半,就这样被一双双的巧手制作成了假领子。至于还剩下的另一半料子,则被已经失败了两次,终于变得谨慎的领导们,留作备用。

  ——如果假领子卖得好的话,那再将剩下的这一半投入生产;如果卖得不好的话,这一半也还是按照之前的价格卖给已经开拓好市场,还需要更多“的确良”布料的麦田服装厂。

  “咱们一定要把握好现在这个最佳时机,争取在麦田服装厂那边将精力都放在外省的时候,把整个县城的市场拿下来的同时,努力争取一把省城的商场柜台!”

  在再三确定计划无误以后,纺织厂行动起来了。

  王厂长一边说着没啥用处,纯属是鼓舞人心,也激励自己的话,一边转头问向负责业务部门的领导丙:“老丙,麦田服装厂那边有回信了吗?”

  领导丙略显遗憾地摇了摇头:“这麦田服装厂对咱们派过去的业务员倒是挺客气的。咱们的人到了地方以后,才刚跟他们表明来意,人家就客客气气的给人送了出来。”

  王厂长&其他人:“……”

  还真是,挺客气的,呵呵。

  被麦田服装厂拒绝购买他们纺织厂生产的假领子这个情况,纺织厂的领导们也没觉得意外。他们也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多少是有点厚脸皮,故此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抱太大希望,如今对方的拒绝倒也算在他们的意料之内。

  或者说,如果麦田服装厂那边真同意了的话,他们这群人恐怕还得犹豫犹豫,掂量掂量对方是不是别有用心。

  “没事儿,反正现在不管是咱们葵花市,还是花阳县都还没有卖假领子的呢,服装厂拒绝就拒绝吧,这样咱们也就有理由直接跳过他们,直接将生产出来的假领子都投入市场了!”王厂长说着,心想:反正他们现在都已经二皮脸了,那还不如再多来几层脸皮,先把钱赚了,把厂子盘活了再说!

  抱着这样“反正已经和麦田服装厂那边撕破脸,不如直接破罐破摔”的想法,纺织厂的全体就这样又一次地,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从苏曼那里“借鉴”来的假领子上面,期盼着能借此回本赚钱。

  ……

  在确定要将目光投放到县城和省城以后,纺织厂是再不敢耽误半点时间,以最快速度联系了县里各个商店、供销社的领导,也学着苏曼那样,重视起了销售的工作,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感情牌。

  只是……

  “我已经联系好了县商店和几个供销社的领导,他们也听说如今首都和沪市都在流行假领子的事,对咱们的报价也都表示接受,只是他们都不愿意担风险,所以进货的数量都不是很多,加起来也就只有两百件左右。不过我觉得咱们也不要气馁,这也算是一个‘开门红’,是一个好的开始!”

  王厂长嘴上这么说着,也不过是为了安抚人心罢了。实际上,他心里头已经是充满了苦涩与焦急,恨不得拉着仓库里的那一批货亲自吆喝。

  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都是一样的东西,那麦田服装厂还是跑去人生地不熟,当地人又都吃过见过的首都、沪市这样的大城市去卖的东西,咋她们的厂子就能到大笔大笔的赚钱,自己这守着本乡本土的地界,就赚不到钱呢!

  只几天的工夫,王厂长就急得满嘴起燎泡,他本来还想着厂子能趁苏曼如今还没有杀个回马枪,回来县里卖假领子的时候大干一场,可现实却给他一记大耳光。

  之前一堆布料压在仓库里的时候,他急;

  如今一堆做好的假领子卖不出去,他更急!

  现在连县里商店的领导都听说了假领子,王厂长不得不防备着市里同样生产“的确良”布料,并且已经和市服装厂合并在一起的服装纺织厂会不会闻风而动,还有已经在首都、沪市和江夏省卖假领子卖得风生水起的麦田服装厂也同样是他们厂是否能在这次翻身的竞争对手。

  如今,县纺织厂可谓是处于前有虎穴后有狼洞的位置,是腹背受敌啊!

  用一句有一句老话来形容纺织厂如今的处境,那就是“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至于王厂长如今的状态,则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如今,纺织厂就算是后悔,也没办法了,他们早已经将宝都押在了假领子这个新产品上面,除了已经早一步看清如今处境,终于幡然悔悟却又后悔无门的王厂长以外,厂里所有人都认定他们也能像麦田服装厂那样成功占据市场,跟个常胜将军似的,走到哪儿就赚到哪儿的想法。

  但古往今来,能当将军的人不少,常胜的却没几个敢自夸是,“打胜仗”这种事情,可不是想想就能成功的!

  像是纺织厂之前几次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行为,虽值得人佩服他们不服输的意志和勇气,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结果。

  如果纺织厂能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和经验,思考一下为啥麦田服装厂宁可花大笔的钱去外省卖,而没想过先把本土的市场占领的原因……或许他们还有机会能当个“将军”,打上一场漂亮的翻身战。但只看如今已经连续在同一个地方跌跟头,却从来没反思过自己,总结过教训的这群纺织厂领导们头铁的样子……

  只能说,纺织厂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这群领导们的努力,是分不开关系的!

  作者有话要说:

  字数少点,主要是发展顺序上出了点问题,整理一下大纲,所以……

  评论区给大家发红包[鞠躬认错]

  ------

  最近气候变化较大,大家注意增减衣物,保重身体!

  我家这边供暖了,让人多少有点不适应……

  穿多了,热,容易捂上火;

  穿少了,冷,容易冻感冒。

  我现在就处于这个不上不下的状态,这几天正在疯狂喝水,吃青菜,就怕上火生病。去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我在写完第一本的炮灰后,就生了一场病,严重到失声了小半个月才好的,所以大家都要保重身体,多喝热水!多开窗通风!

第114章

  正在王厂长对纺织厂未卜的前程而忐忑着的时候,苏曼这“第二只靴子”也终于随着他们生产出来的假领子正式涌入县城市场的行为,而跟着落了下来……

  ——麦田服装厂带着那批已经在大城市里训练有素的业务员们和大批的货物一起,朝着省城和县里的市场“杀”回来了。

  只三天的时间,整个县里都听说,包括省城也都已经有所耳闻,知道了“麦田服装厂”这个将衣服卖到首都、沪市和邻省,还都受到极大追捧的厂子。

  知道了这是一家来自他们葵花市,来自花阳县的厂子。

  更知道这是绝对值得整个城市的人都感到骄傲的事情!

  这个消息,让整个省城和县城都为之振奋,四处打听起了附近商场、商店和供销社,关于麦田服装厂生产的衣服的消息。

  就这样,在人们自发充当“自来水”的热情仲,和苏曼刻意的宣传下,利用好像不要钱的宣传传单的带动下,本就热情的群众们更是在得知他们生产的衣服物美又价廉以后,对此迸发出了巨大的热情!

  不管在什么年代,人们都无法避免地会产生些类似“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样的想法,总觉得大城市来的东西肯定比这穷乡僻壤的好,也觉得要是自己也能买到城里人都愿意买的东西,就能更靠近城市。

  尤其是像省城里和县里头的这些本就对自己工人阶层身份而自傲的工人们,更是不会错过能够拥有和首都、沪市这样大城市工人同款的假领子!

  在人们疯狂涌入已经设有麦田服装厂柜台的商场、商店和供销社时,在他们亲眼看到由麦田服装厂挂在柜台后面墙上的,在首都的沪市两大知名商场里拍摄的,当地人抢购他们厂生产的假领子的照片时,人们的呼吸都浓重了几分。

  如果说之前他们还有不少人是抱着怀疑的、看热闹的态度过来的,那么在看完这做不了假的照片以后,人们的想法就彻底变了,目光也充满了这个厂子生产的衣服的向往!

  看着衣服领子上印有的手工缝制的麦穗标志,听着柜台里面的业务员拿着大喇叭喊缝制的麦穗是首都和沪市百姓认证过的防伪标识,凭此标志和购买小票可以累计积分,年底兑换奖品,还能免费改裤腿、腰线的话,本来没想买衣服的人也都被这样令人十足十心动的宣传口号说得心痒难耐,跟着一起挤进了购买衣服的队伍里头了。

  说实话,这样排队场景,相比较起首都、沪市那样的大城市,还是显得单薄了点,连隔壁的江夏省都比不了。

  从首都回来的业务员们十分凡尔赛地这样想着,更觉得当初苏厂长舍近求远,花钱铺路派他们去首都、沪市和邻省铺货是个英明的决策。

  要是他们一开始在省城和县里头卖假领子的话,不光没办法借着他们在大城市达成的成就回来当噱头,没法通过假领子赚到太多的钱,还肯定会被县纺织厂那群学人精们给剽窃走他们假领子的做法,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多少已经有点见识的业务员们并不知道他们此时此刻所想的想法,正是当初苏曼执意要去大城市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他的原因还有苏曼之前说过的“品牌效应”,这个想法已经达成,如今省城和县城的老百姓们就是证明。

  至于再多的原因和目的……

  那自然是离不开苏曼对吞并纺织厂的野心。

  如果她不主动把县城这块看似诱人的“大蛋糕”留下的话,又怎么能勾起纺织厂的野心,让他们主动跳进自己设好的圈套里呢?

  纺织厂在盯上这块“蛋糕”的时候,一定以为自己如今还在靠从他们厂购买回来的布料做库存,觉得那批料子应该只够她将货卖到首都、沪市和邻省的,所以才会生产好了假领子后,先一开始找上门来试探自己。

  只可惜,能生产假领子的“的确良”布料可不是只有他们县纺织厂,首都、沪市是有更多的纺织厂,能生产更多这样的料子,甚至因为竞争激烈,价格上面还要比他们这地方便宜不少。

  苏曼早就已经借助首都和沪市的资源,生产足够市场需求量的假领子,之所以一直忍而不发,自然是为了给纺织厂一个措手不及,彻底将整个厂点点蚕食,彻底吞并!

  ……

  在县城柜台正式经营的第四天,苏曼带着助理小刘过来县城商店,准备过来看看情况。

  看着自家柜台火爆的场面,小刘心里是又畅快,又充满了对苏曼的佩服:“主任,怪不得您之前不着急纺织厂他们学咱们生产假领子的事儿呢,原来您是早就安排好了咱们厂在县里的柜台,做好了和纺织厂他们打擂台的准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