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126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苏曼一脸无语地没有接对方的话茬,转而说起了工作:“当初纺织厂能拿下军区部队这么大的合作,纯粹是靠汪书记利用从前在部队里的人脉拉的线,再加上部队当时资金吃紧,在完成了基础建设以后,没钱买设备,也就只能通过和附近县城的厂子进行合作的方式,来满足军需,咱们的目的,就是要维持好这份合作。”

  听着苏曼的话,乔黎明也赶忙调整好了状态,思索片刻后,认真问道:“既然他们能有这份订单纯属是靠汪书记在部队的人脉关系,那么之所以咱们厂把纺织厂吞并以后订单就岌岌可危……汪书记这是想要借此机会,对小苏主任你进行能力的考核?”

  “你猜得没错。”苏曼为乔黎明的回答感到满意,“这的确是汪书记对我,也是对咱们厂的一次考验。”

  自从上半年厂里头研究出了混合布料后,苏曼就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将涤棉布料引入市场,好能够借此机会,赶在明年技术学校那边招生以前,把纺织厂和服装厂都扩大一番的同时,再彻底打响厂子的名声,以为她之后的计划做最后的准备。

  所以……

  苏曼认真道:“等这件事情办成以后,我在年初递交给县里的那份计划书应该就能得到回答了,所以部队的这份订单一定要拿下!”

  向来唯苏曼是从的乔黎明:“!!!”

  …………

  苏曼和乔黎明在会客室等了一盏茶的时间,后勤部的负责人才匆匆赶来。

  “苏厂长是吧?您好,我是军区后勤部的负责人,我叫苏大海。”来人是个生面孔,但态度还挺热情的,主动跟苏曼、乔黎明握了握手,“说来也是挺有缘分的,咱们都姓苏,没准儿还是本家呢……”说着,这位苏大海同志猛地一拍脑门:“看我这人,说着说着话就又跑题了!真是不好意思让苏厂长您们二位等了这么久,主要是后勤部离门卫这边有点远……”

  “苏厂长这次来,应该是为了纺织厂的事情吧?”苏大海示意苏曼和乔黎明坐下,自己也跟着坐到了他们俩的对面,道,“其实你们今天不来,我们也会联系你们,毕竟我们也听闻了纺织厂的情况,上级领导对双方的合作也很重视,一直想找机会和苏厂长你这位纺织厂的新领导见一面,谈一谈关于接下来合作的事情。”

  听到这话,苏曼刚还因陈连长没有一起过来而有些担忧谈话会不顺利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了。

  她向来不怕谈,就怕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见对方的态度还算缓和,苏曼示意乔黎明将手提袋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到了桌上:“大海同志,我清楚贵部队领导的担忧是什么,所以今天亲自来,一是我想亲自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让你们知道纺织厂的情况已经趋于平稳,放心和我们继续合作,二来就是谈一谈合作的事情,确定一下你们能否接受我们厂今年大力生产出来的新布料……”

  在苏大海看到桌上和棉布没啥区别的新布料后,所产生的的疑惑的目光里,乔黎明作为苏曼带来的副手,也是改造出能生产混合布料机器的技术员自然是挺身而出,认真开始解说起了新布料,好让苏曼保持住作为厂长应有的气势,而不是在合作对象面前充当收货解说员这个角色。

  涤棉这种混合布料,目前是国内市面上没有的新型布料。

  比起“的确良”布料,混合了棉花的涤棉会更加舒适、耐穿又吸汗,但也糅合了涤纶的结实和颜色鲜艳,比单纯的棉布要更加结实、耐磨。

  “……最关键的是,这种布料是我们厂独有,且价格实惠,最适合用于做衣服、被面,穿着盖着都舒服不说,还特别结实!”

  “真有这么好吗?”苏大海被乔黎明说得有些动心,“如果真是这么好的话,那价格上……”

  “价格都好商量。”苏曼在这个时候适时开口说道,“毕竟咱们也都是老合作关系了,这些布料也都是为咱人民子弟兵做衣服、被子,肯定会给你们一个最优惠的价格!”

  话听到这里,苏大海彻底动摇了,只是他仍有些顾虑,似乎是担心这布料没有苏曼和乔黎明说得那么好,到时候价格倒是便宜了,就怕质量不过关啊!

  只是这话,要怎么说呢?苏大海觉得这要是直接说出来的话,多少是有些不尊重苏曼,毕竟之前双方合作那么多年,他们也都没质疑过质量,如今人家这新厂长来了,态度又好,还说愿意给提供优惠的,这要是反过来质疑质量问题,实在是……

  正在苏大海无比纠结的时候,苏曼十分“善解人意”地开口,说道:“当然了,这种混合布料毕竟是新产品,我们虽然能保证质量是绝对过关的,但为更好地保证质量方面问题,让贵部队领导放心,我们厂愿意先提供给你们一批货,给你们一个检验质量的时间,如果质量合格,贵部队是不是……”

  “那和纺织厂的合作自然是要继续保持下去!”对于苏曼这个显然是牺牲了厂子利益做出的提议,苏大海十分感动并立刻答应了下来。

  笑话,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怎么会有十动然拒的人啊!

  当然了,做人也不能光占便宜。

  苏大海在应下了苏曼的提议后,又立刻说道:“苏厂长你放心,我们这边会在确定贵厂的新型布料没有任何质量问题以后,就重新拟定合同订单的!这布料要真是结合了两种布料的优点,又舒服又结实的话,我们肯定会订比从前棉布更多的量的!”

  在同苏大海签订了这样一个试体验的简单合同,把对方承诺的,只要布料质量合格就加大进货量的事情写清楚,双方又都签好名后,苏曼没能用上乔黎明免费提供技术修理的诱惑,就把事情给谈成了。

  不光如此,苏曼还顺势又同苏大海追加了十来辆军用货车的租赁订单,算是一口气就把她此次前来的目的都顺利完成了。

  不过……

  想到自己来之前想过也能作为筹码的一件事,苏曼觉得,虽然她这次过来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机是第一个目的已经成功达成,不需要再另加筹码了,但,来都来了,第二个目的中捎带的那一部分,倒也不是不能再谈谈。

  于是,在苏大海以为这一次的见面就这样结束,都已经起身准备送苏曼和乔黎明两个人回去的时候,仍坐在桌旁,没有动的苏曼突然抬头,说道:

  “大海同志,或许,我们可以再聊聊关于部队每年退伍军人转业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顺利的话,这个月,应该能完结。

  目前确定的番外有四个,大家要是有想看的番外可以在评论区里说,我尽早安排上,如果没有特别想看的番外的话,那就按我的想法来了,写完结尾外加四个番外就完结。

第137章

  军区是一个大市场,也是一个大靠山,更是一个独立于县政府以外,能够为纺织厂提供源源不断订单的优秀合作伙伴,轻易不能失去。

  而想要和部队维持长久且牢固的合作关系,不再发生像现在这样,纺织厂出点什么事情就会影响合作,还得苏曼亲自过来,放宽各种条件的重新谈合作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部队拉上船,成为能够互惠互利,也能够同舟共济的好伙伴。

  所以,能把整个部队军区拉上船的条件,是什么?

  当然,是关乎所有部队军人转业、退伍后的保障!

  “我们厂已经得到了县里的批准,等明年房子建成了,就会开一所专门培训纺织技术的学校,为我们纺织厂和服装厂输送人才。如果贵部队同意的话,我们愿意不限量接收部队转业、退伍或是受伤的军人同志,学校提供食宿,毕业后就能进厂,我们厂也建了家属院,这些都是面向全体工人的福利……”

  对军人有天生好感的苏曼此时此刻说出来的这些条件,虽有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维系和部队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想要尽可能地帮助许多因没有级别而只能领一笔钱就回家务农的军人们一个相对体面的工作。

  当然,苏曼在描述中也不存在任何夸大其词的内容。

  像是技术学校,她在建筑前就已经规划好了教学楼和宿舍楼,只是比起厂子建的家属院,宿舍楼并非是单间,也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而是十人上下铺宿舍,公共厕所和公共浴池,外加配备的食堂。

  等成为正式工人了以后,就能有购房子的资格,苏曼建了几十栋房子,跟一个大小区似的,就算是未来纺织厂成为千人大厂,也够他们分的。当然,没钱买房也不要紧,可以先住进去再慢慢还贷,但需要给利息,也不多,就是百分之十左右,省得让最早这一批全款买房的工人们觉得不公平。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我提出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我去世的爷爷就是抗日老兵,我奶奶当时也是革命积极分子,还曾经加入过妇救会。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希望能为部队,为首家卫国的军人们贡献一份力量,让他们不至于在退伍以后就没有经济收入。”

  苏曼对促成这事的态度十分真诚,但比起公事公办,她多少还是持有比较佛系的想法——成就成,不成也没关系。

  把自己的想法和相应的待遇都说清楚以后,苏曼也知道苏大海作为军区后勤部的人在这事儿上也没有决定权,是得先去请示领导才行,也没想要让他立刻回答:

  “对于我刚刚所说的提议,您也不用急着给我回答,毕竟技术学校还在建设中,招生工作至少得过完年以后才能开展,所以贵部队有足够的时间考虑这件事情。纺织厂、服装厂的电话,还有麦秆公社的电话您应该都有,随时都可以联系我……不过,今天时间还是有些紧张的,我和乔技术员等会儿还得回县里,所以我们也不耽误大海同志您,就先回去了。”

  说着,苏曼把刚签好的合同放进公文包里,起身离开,直接原路返回到了警卫室。

  等司机开车过来后,苏曼将之前准备给陈秋苹和赵兰妮的东西和信封拿了下来,重新又在警卫室登记了一下,把包裹留在了警卫室屋里,等回头会有人通知她们俩过来拿。

  说起来,苏曼也有好久没见过陈秋苹和赵兰妮,心里还怪想她们俩的,只是碍于纪律,俩人轻易不能离开部队,但好在现在离过年也没多久了,她们俩也快能借着探亲假回来了。

  把东西放好后,苏曼同送了自己一路的苏大海道了声别,就和乔黎明一起上车了——

  她得先回公社,把公社那边积压的工作全都完成了以后,再回去县里去。

  车上,苏曼正在思索着年底亟待处理的工作都有哪些,也想着等回去以后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已经确认恋爱关系的乔黎明;

  车外,一路目送着苏曼和乔黎明坐上车离开后的苏大海若有所思地站在原地许久许久后,才终于下定决心,怀揣着满腹心思,朝着上级领导的办公室走去了……

  看似每个人都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

  但只要目标一致,就必然能有汇集的一天。

  因为,地球,是圆的。

  所以,有缘,就能重逢。

  …………

  在结束了和部队方代表就合作订单问题的谈话后不久,苏曼就接到了来自军区的电话。打来电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笑谈和苏曼没准儿还是一个“本家”的苏大海同志。

  电话里,他只和苏曼简单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进入主题,称赞了纺织厂提供给他们的那一批混合布料的优秀质量,并表示上级领导已经同意继续合作的事,还要加大订单数。

  “还有就是,不知道苏厂长您之前和我提过的,关于贵厂愿意不限量接收退伍军人的事儿……”苏大海在同苏曼说定了月底就派人去部队签合同的事情后,犹豫道,“说起来惭愧,一直到现在才打电话回复您,所以不知道这件事现在还作数吗?”

  “当然!”苏曼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只是我上次也说过,我们这个技术学校得等过完年才能建完,所以如果说部队这边愿意认可也接受我之前的提议,那可以先登记人名单,等学校完成建设,正式对外招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人名单进行针对性招生了。”

  苏大海听到苏曼没半分迟疑的语气,和她已经想好了该怎么接收在学校没有正式开学前这批退伍军人的主意以后,原本担心对方会避而不谈的心落定了,并越发对苏曼这么认真为他们人民子弟兵考虑的态度而感到了温暖。

  “苏厂长,我这人向来嘴拙,不会说啥好听的话,但对于您这样真心实意帮我们部队解决退伍兵问题的好同志,我是一定会反应给上级领导知道,争取给您换面锦旗,到时候亲自送到您手里面去!”

  “!!!”

  在这个年代里,对一个人品行的最高奖励,就是送锦旗。

  苏曼心想,自己这要是能得到部队送来的锦旗,不说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崇高的荣誉,就说这锦旗要是放在办公室,放在家里头,让所有人都看见,让人都知道的话,自己的声誉和威望岂不是又能更上一层楼?这对她今后扎根于此,并坚持开发、发展这里的目标,岂不是百利无害!

  想到这里,苏曼隔着电话筒传给苏大海的声音里就不免带上了几分激动:“就像是咱部队同志坚持为人民服务,责无旁贷一样,不说我如今身为厂长和公社领导,需要给人民群众做表率的身份,就说咱们作为一名被咱人民子弟兵守护的老百姓,为军人同志着想也是理所当然的,大海同志你也不用太客气!锦旗啥的,不用你亲自来送,等回头我亲自去部队领!”

  苏大海:“……”

  那个啥,锦旗,我还没申请呢。

  ……

  在同苏大海又寒暄了几句,确定好了签合同和订单的问题后,挂断电话的苏曼陷入了沉思。

  她向来信奉等价交换。

  既然对方这么上道,不光加大了订单数目,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还愿意给自己送锦旗,那她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再提供些能互换互利的东西。

  现在是1972年,国外的部队应该都已经研究改进出了新型的,以化纤制作的迷彩服,但以国内如今还没有大批引进化纤机器来看,应该是还没能跟上国外的发展、生产的速度,就算是有,也肯定没办法为全国各地的军团,和那么多现役军人配备。

  所以,如果她能把迷彩服这玩意儿给研究透了,再争取能给它批量生产的话……别说能从全国百万军人身上赚多少钱的话,太俗!

  只说这种能媲美国外技术的迷彩服能给国家和部队带来多大的好处……正好部队这边已经接纳了她之前想要接收退伍军人的提议,到时候完全可以单辟出一个专属于给这些退伍兵生产迷彩服的保密车间,简直是一举两得!

  迷彩服!必须搞!要大搞特搞!

  向来薅羊毛从不手软的苏曼在想明白一切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乔黎明。

  ——反正他已经是和自己确立恋爱关系的人,不薅他薅谁!

  于是,在乔黎明还没能从自己因得到苏曼回应,成功从工具人上位成对象的事情而欣喜若狂的情绪脱离出来,并满脑子想得都是在自己和苏曼都结束了忙碌工作后,该去看什么电影,去国营饭店吃啥饭菜,该如何约会的时候——

  苏曼派来的新任务,一个艰巨的任务,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任务,就这样先于乔黎明想要对苏曼做出约会邀请之前,卡着点地到来了。

  乔黎明:“……”

  明白了。

  我首先是个工具人。

  其次才是恋爱对象。

  呜呜!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定好时间的存稿箱没把文发出去!幸好看了一眼,晚了十分钟,不好意思!

第138章

  197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