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21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苏曼在跟着赵兰妮过来的时候,院子屋里都是一个人没有,估计这些知青是都被安排在了那个大队西头的地方,全都忙得直不起腰地挖渠呢。

  “说起来,小曼姐你之前不是说你不是插队知青嘛,那你咋还会过来于家堡这里呢?”

  “我在公社上班,过来这边是替公社发通知的。”苏曼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却也反问赵兰妮,“兰妮同志你呢?刚我去找大队长的时候,他说你们知青都在忙着挖渠工作,怎么你会出现在河边,还不小心掉进去了呢?”

  “……咋说呢,我其实不是不小心掉水里去的,而是让人给推下去的。说起这个,也是要怪我自己没防备对方。”

  故事说来话长。

  原来,赵兰妮今天并没有去挖渠,而是因为突然来例假了,肚子实在疼得不行,所以就请了一天假,留在宿舍这边休息了。

  但她休息这件事,女知青们知道,却不会跟男知青说,再加上知青点已有的再加上新来的知青有几十号人,大伙儿稀稀拉拉地去上工,谁也没注意说赵兰妮今天没过来。

  也因为这样,知青点的一个早赵兰妮半年下乡的男知青就偷偷摸摸回来了一趟,还是带着于家堡生产大队本地的一个姑娘回来的……

  “我当时正出来烧热水,正撞上他们俩……当时那位女同志看见我捂着脸就跑走了,吴志成估计是担心知青点会再有人回来,就非要拉我来小河边谈。我当时也觉得这种事不好宣扬出去,对人那女同志名声也有影响,所以我就没多想,跟着他到河边来了,可谁想到,我不过是在劝他别做败坏知青名誉,也糟蹋人姑娘清白的事情,他就一边跟我道歉说不会再这样,一边就趁我没注意给我推进河里了。”

  赵兰妮边说着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边忍不住后怕到:“幸好小曼姐你及时赶到救了我,不然我可能真就得这样窝囊地淹死,不光让我爹妈中年丧女,还得留下个自己不小心的名声,反倒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在听到赵兰妮说到男知青的名字,和说她不想窝囊的,被人认为是自己不小心才淹死的时候,苏曼就已经开始默默回忆起了原书中的内容,并开始做起了人物关系图,和不起眼剧情的关联。

  吴志成,书中男主的知青朋友,一个处心积虑利用生产大队女儿对自己的迷恋而成功在1970年以前就回城去当工人,并在80年代中期,果断辞职下海,并在男主的帮助下,成为80年代“万元户”的代表,也是一个在原书中因为和男主是好友而被洗白的头号渣男。

  所以,赵兰妮就是那个在女主被排挤时,故意被其他知青骗去河边,只因为有过知青淹死在河里的事情发生的,那个淹死的女知青?

  “有机会还是学学游泳吧。”

  又一次改变了小细节剧情,还想要改变打剧情的苏曼说出了曾经和陈秋苹说过的建议:“学会游泳以后,也就不用再害怕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了,对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保障。”

  “成,我听你的,小曼姐。”

  面对赵兰妮一口一个小曼姐的称呼,她忍不住问道,“那个兰妮同志啊,我冒昧问一句,你是几几年生人?”

  赵兰妮:“我是48年生人,属鼠的。”

  苏曼:“额,我是50年生人,属虎。”

  “……那我以后就叫你小曼吧。”

  “好,我就叫你大妮。”

  场面略有些尴尬。

  而就在两个人正在为年龄造成的乌龙不知道该继续说点啥的时候,女知青宿舍的门却被推开了。

  ……

  在挖渠的过程中,因为用力过猛而一头扎进挖出来的渠沟,险些给自己摔了个头破血流的陈秋苹,在众人一副“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傻”的目光中,顶着好像刚从坭坑里滚过一圈的形象,回到了知青小院,打算回屋拿盆接水的时候,却意外看到了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小曼姐?你咋会在这里,是和我妈一起来的吗!”陈秋苹边说着,边四处看着,试图在这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房间里,找到林芳的身影。

  然而,陈秋苹是激动了,苏曼却傻眼了。

  她看着站在门口那一身泥浆子糊脸,完全看不出是男是女的人影,试探问道:“你是,秋苹?不是,你咋了?”

  “哦,我没事,就是挖渠的时候不小心栽进去了。”

  “……”

  对于这个回答,苏曼心想,你这样还不如掉沟里去呢。

  但看着陈秋苹带着这一身泥浆子也不着急洗,仍站在门口四处寻摸林芳在哪儿的样子,苏曼也不想数落她这副干活时候都不知道小心点的态度,柔声道:“林姨没过来,但昨天我和她通过电话了,等月底的时候她就和我爸一起,过来这边看咱俩了。”

  “得等到月底啊……”

  第一次离开家,偷偷哭了两个晚上的陈秋苹有些失落又有些期待,缓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昨天?通电话?和苏叔一起过来,看咱俩?”

  “是的,过来看咱俩。”

  面对陈秋苹的疑惑,苏曼也没有背着赵兰妮,当着她的面,干脆利落地和陈秋苹说道:“我被分配到麦秆公社工作了,以后咱俩能常见面的。还有就是,除了大妮以外,别让任何人知道咱俩的关系,因为我刚刚已经得罪了这里不少偷懒耍滑的社员,我怕他们会因为我而迁怒你。”

  一下子接受了太多信息的陈秋苹立刻表示:“……好的,我都记住了。”

  ……

  在和顶着一身泥浆子的陈秋苹聊了一会儿后,苏曼也该准备回去了。

  离开前,她再三嘱咐道:“秋苹你有啥需要的就先记在纸上,等回头来公社的时候,直接来办公室找我,到时候我好联系林姨,让她在月底的时候带过来。还有,一定不可以靠近河边,去哪儿都得拉个伴!”

  “我都记住了,保证不会落单也不会靠近河边的。”陈秋苹说着,依依不舍地看着苏曼走出小院的身影,忍不住问,“那小曼姐,我明天就去找你行吗?”

  “可以。但你得先好好把这身泥浆子洗干净再来,不然公社那边肯定不会让你进去的。”

  “……知道姐,我马上就去洗!”

  目送着苏曼离开后,陈秋苹就拎着水壶准备烧水洗澡了,这时候刚认识陈秋苹了两天,总共还没和她说够十句话的赵兰妮就立刻自来熟地拉住陈秋苹,问道:“那个秋苹啊,你和小曼啥关系啊?”

  “是姐妹,但不是亲的。”因为苏曼说过可以不用瞒赵兰妮,所以陈秋苹主动解释道,“我妈和小曼姐的爸爸是再婚,我们是重组家庭的姐妹。”

  “啊,那你俩关系处得好挺好的。”说这话时,赵兰妮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陈秋苹虽然也挺好看,但和苏曼完全是两个类型的脸,心想,我就说,这咋看都不像嘛!

  当然,这话可不能直接说出来,尤其是在经历才刚因为说错话而被人推下河的事情后,赵桂枝也多少是有些阴影,不敢再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不过在得知陈秋苹和苏曼的关系以后,赵兰妮便也自然而然的,将她划进了自己的全资,十分热情地说道:“既然你是小曼的继妹,那就等于是我的妹妹!秋苹你不知道,我刚掉河里差点没给我淹死,全靠小曼救了我,所以刚小曼是不是也说让你离水远点,注意别落单的话了?那我觉得,要是你也乐意的话,咱俩以后去哪儿就都搭个伴呗?”

  听到赵兰妮的话,陈秋苹心里默念苏曼告诫过自己要“少说多听”的话,强忍着对赵兰妮掉河里的好奇,说道:“好,以后咱们俩一起!”

  就这样,在苏曼还没有意识到一切都在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有所改变的时候,属于女主陈秋苹和本该被一笔带过死于溺水的赵兰妮的命运,便已经因她而朝着更积极,也更美好的方向走去了。

  这或许,就是蝴蝶效应。

  而苏曼,就是那只蝴蝶。

  ——

  在于家堡大队的时候,就没有将救了赵兰妮的事情当做是啥见义勇为而四处宣传的苏曼,在回去公社以后,自然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起,只是在第二天骑车去往第二组生产大队的路上,特意经过了于家堡,将赵兰妮借给自己的衣服洗好还给了她。

  当然,被赵兰妮带回去的,不止是衣服,还有苏曼在来之前特意去陈秋苹说得那家供销社买的一袋点心。

  之后几天,苏曼都没再去看陈秋苹,而是全心全意地忙起了自己想要在六十年代末就提前开展的“扶贫”事业,每天不是去各个生产大队里了解情况,就是在去生产大队的路上,几乎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一周后的在公社书记办公室里。

  前来汇报工作的苏曼将自己记录了满满大半本的笔记本递给田庆丰,说道:“田书记,这是我利用整整一个礼拜的时间所绘制的公社地图,还有各个公社具体情况的资料和他们所存在的问题。”

  田庆丰看着眼前,明显比刚来时整整瘦了一大圈,但看起来神采气色却十足十好的苏曼,和她交给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面的内容,田庆丰对苏曼可以说是对她言出必行且有着极强行动力的表现所感到佩服,神情中满是对她的欣赏。

  他忍不住感慨道:“小苏同志,我真的没想到你竟然能将这件事情办得这么好。要知道,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连踢正步都不会,天天被班长骂得蒙被窝掉眼泪,别说让我独立完成任务了,就是让我现在骑车满公社的跑,我都嫌累慌!”

  面对称赞,苏曼不光没有表现出谦虚,反而直视着已经在这一礼拜里烧尽了“新官三把火”,将公社里所有的关系户和酒囊饭袋都踢出去的田庆丰,问道:“田书记这样说,就是对我的工作十分满意的意思?”

  田庆丰点头:“当然,你的能力很出众。”

  苏曼又问道:“那么,不知道田书记您,愿不愿意让我的能力能发挥得更好,表现也更出众呢?”

  “小苏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和聪明人对话的好处就是,他能够立刻察觉到你言语中的微妙,并做出反应,而坏处就是,这样的人大多都更不容易对付,需要你做足了准备,才能保证一击必中。

  田庆丰,就是这样的聪明人。

  而苏曼,却是要一击即中的人。

  看着田庆丰立刻警惕起来的神色,苏曼反倒表现得十分放松。

  她向前探了探身子,将刚刚交给田庆丰的本子反转了过来,翻开从背面数的第一页。

  ——上面是密密麻麻,一行又一行的小字内容。是苏曼的字迹。

  “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要趁着年轻多为国家做贡献。”苏曼直截了当地说道,“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田书记您能为我提供这样的机会。”

  苏曼的话一说出来,办公室里的气氛就变得凝重了起来。

  因为田庆丰明白,苏曼话里的意思。

  ——她想要更多的权利,在这个公社。

  对此,田庆丰没有直接回答苏曼,而是眯着眼睛,一副看不清本子上内容的样子,问苏曼:“你写的这些,都是什么?”

  “是关于公社应该创立更完善的规则制度标准,和生产大队大队长选拔要求的内容。”苏曼没有介意田庆丰的回避态度,保持微笑地说道,“既然田书记您眼神不好使,那么我不介意亲自向您解释。”

  说着,苏曼也没给田庆丰拒绝的机会,开始给对方强行安利起来了。

  并不是真心想听的田庆丰:“……”

  这是个狠人!

  ……

  实际上,早在前来报道的第一天,苏曼在了解到前公社书记是个酒囊饭袋,还带啦着一群跟他一起鸡犬升天的亲戚以后,她就知道,田庆丰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必然会熊熊燃烧起来,将整个一直以来都在藏污纳垢的公社给“烧”个干净利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以田庆丰这样当过兵,性格里本就带着雷厉风行作风的人,他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来处理这些人,因为上级领导派他过来的目的,就是要对已经被前任书记和他的党羽搞得乌烟瘴气的麦秆公社彻底整顿,而不是让他继续任由这里被硕鼠糟蹋。

  清楚田庆丰来此目的,自然就能预判对方的行动。

  这也为什么,苏曼会在报道的第二天就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主动申请说要下乡了解情况的原因。

  ——这是她主动示好的讯号。

  因为如果换做一个和前任书记一样的人过来,那苏曼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就和对方争权,以保证自己开展妇女工作时不会受阻。

  但对于田庆丰,苏曼更希望能够和他和平共处,并拉他一起上贼……咳,拉他参与自己的计划,以实现他们一颗红心向祖国的情怀!

  “根据我这几天的走访,六个生产大队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像是郭屯大队,这里的社员都十分勤劳肯干,但郭屯的土壤情况却是不容乐观,这让郭屯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在这么拼命肯干以后,所收获的,却是一年比一年递减的产量,

  “而十分讽刺的,就是和郭屯生产大队有着完全相反问题的于家堡生产大队。他们所拥有的种植地是六个生产大队里最肥沃的,可偏偏于家堡生产大队依仗前公社书记是他们大队的人。在这个春耕春种这么重要的时候,我到那里看到的,却是无所事事的大队长和他手下的社员们,而被分配过去的知青们则担负起了最苦最累的活计,被他们派去挖渠!

  “还有因为水源问题而年年争吵不休的田家庄生产大队和杨家店生产大队又开始的纠纷……

  “崔口子大队因极度重男轻女思想作祟,而导致近人口下降,劳动力缺少的问题……

  “麦河沟大队普遍存在的家暴妇女同志的情况……”

  苏曼将自己这些日子所了解到的情况,再次以口述这样更直白的方式,一桩桩一件件地全都说给田庆丰。

  在看到田庆丰随着自己所说的情况,而变得越发凝重的神色时,苏曼知道,自己的“欲扬先抑”的对话技巧已经奏效,现在该是她引出主题的时候了。

  “对于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些年来前公社书记未能及时落实对社员们思想教育方面的具体工作,像是一些扫盲活动、妇女讲座、还有红色思想大会……等等这些本应该积极相应,以帮助老百姓紧跟时代的工作几乎都没有开展过,这就造成了现在普遍存在的社员思想落后,劳动不积极的情况;

  “二是选拔制度的漏洞。如今各个生产大队担当大队长这一重要职位的人都是各生产大队的乡亲,总有沾亲带故的亲戚仗势欺人,搞裙带关系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选拔大队长的门槛儿过低,造成大队长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给社员们起到带头作用不说,甚至有不少人还利用职权大显‘威风’,给人民群众树立了反面形象……”

  说到这里,苏曼在田庆丰极为认同自己分析的原因,并迫切想要知道解决办法的时候,故意大喘气了一下,在抻了一下对方后,她的表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所以,针对以上的情况和造成如今现状的原因,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出发,重新制定大队长这一职务的选拔规则,提高门槛儿,并采取‘异地执法’‘季度汇报评选总结’等办法,来一点点挖掉深埋在各个生产大队里坏了庄稼的根,为麦秆公社,为花阳县……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拼出个更加湛蓝的天!”

  在这个人人都是一颗红心跟党走的年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拒绝苏曼的话,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想拔掉那些损害国家利益,为国家抹黑的“蛀虫”,更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不愿成为这样能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撑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