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4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你也知道,爱红一直在县政府部门工作,多少知道些消息。县里似乎是打算重新组建主抓妇女工作的妇联班子,到时候可能会调动一部分老同志负责,还会再招几个高中毕业生加入。”[1]

  陈树茂徐徐说道:“小曼的学历就是高中毕业,而且她还是公社的优秀毕业生,那高中三年的成绩单都有,所以在学历方面肯定是不成问题,只是……”

  “只是啥?”苏刚山急切地问道。

  “只是,她的户口是农村户口,城里的招工政策都是优先城镇户口,只有挖矿啊这一类的苦活累活才会选择农村户口的人来。所以,小曼要是想要有参与竞争招工的话,前提就是你要先把房子买了,把她的户口迁过来,变成城镇户口才行。”

  听到这话,苏刚山想了想,又问:“那树茂你,你知道招工会在啥时候开始吗?”

  “大概会在年底吧,十一二月左右。”

  “那应该还来得及……”

  现在是十月底,距离招工至少还有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苏刚山打定主意道:“那这礼拜我就先把房子买下来,好抓紧小曼的户口转过来!”

  陈树茂赞同地说道:“确实得抓点紧,现在迁户口还是挺麻烦的,到时候你想着找我,我给你找关系弄。”

  两个人把这事说定之后,苏刚山就回去继续工作了。

  至于买房的事情,他打算等今天下班以后就去找林芳一趟,抓紧把房子定下来,好给两个孩子的户口都办好。

  下班以后,苏刚山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宿舍休息,而是特意去了一趟县商店,打算和林芳商量一下关于买房的事情。

  “……我记得你说你家苹苹也上过高中?要是毕业证的话,等年底这个妇联班子招工,我家小曼和你家苹苹的户口也都落实好了,那到时候就都可以参加招工,又能有正式工作,还不用孩子插队知青,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在68年这一年,大领导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号召之下,几乎所有城市家庭,不管是不是独生子女的孩子,都要“上山下乡”去当知青。[2]

  而子女顶替就业制度也早在66年的时候就被暂停,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恢复。

  这一年里,有千万城市青年去到农村接受再教育,而不想让孩子下乡,除了安排工作以外,也就只有像苏曼这样,本来就是农村户口的,能够幸免。

  可又有哪个父母,会舍得让自家从没干过农活的孩子去农村驻扎呢?

  所以,在听到苏刚山说县里头要在年底招工的时候,林芳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

  “那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去看房?”

  此刻林芳的表现和白天苏刚山知道这个消息时的表现一样,都是激动不已,连连说道:“迁户口的事情不用担心,我大嫂她爸就在户籍处上班。她和我说过,只要我在县里买好房子,属于户主的话,苹苹的户口她就能找她爸帮忙迁回来,到时候我也能拜托她帮忙把你家小曼的户口也改成城镇户口!”

  “我和树茂那边定好了,明天或者是后天晚上就能去看房。而且你既然有关系的话,到时候改户头落户这方面也能快一点。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这礼拜就能把这事儿办成!”

  “那咱们明天就去看房!”

  于是,在只见了一面,第二次见面就完成了再婚事情,行动力极强的两个人,又一次在买房事情中表现出了他们的雷厉风行。

  在不过一周的时间,两个人就约定好各出一半的钱,成功在县城里买了一间够他们四口人住的小院子,让各自的孩子有了将户口办进城里,吃商品粮的机会,也让苏曼多了一个后妈和继妹,让林芳的闺女多了一个后爸和继姐。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

  苏刚山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把一切事情都办妥以后,最不配合的,竟然是……

  “啥?!你不愿意把户口迁进城里,也不想跟我回县城一起住?!”苏刚山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苏曼,神情中还带着几分受伤与疑惑。

  面对苏刚山这一惊一乍的表现,苏曼十分敷衍地顺着毛,道:“爸你别激动,我只是说我暂时不想迁户口,也暂时不想去县里住。”

  “那暂时是得到啥时候啊?闺女你不会是介意爸再婚的事,你是不是不愿意和你林阿姨还有她的孩子一起同住啊?”

  “真不是——”

  苏曼的话没说完,就被脑补功力巨强的老苏同志给打断了。

  “那县里头的房跟咱家现在的院子一样大,还比在大队里生活要方便,出门就是商店,拐弯就是国营饭店,热闹极了!还有,等你把户口转成城镇户口以后,找工作也能方便许多……尤其是你树茂叔说了,等年底的时候,县政府那边就会开始招工,要求就是城镇户口外加高中毕业,你要是不愿意转户口的话,那不久连参加招工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苏刚山越说越激动,直接上升到了自我人身攻击道:“所以,闺女你还是介意我再婚的事,打心里头就不待见我!”

  苏曼:“……”

  虽然!这一年琼瑶阿姨已经卖出了版权,但是!距离引进大陆还有好长时间,比依萍想书桓时写的日记还长!

  然而,面对自家亲爹这一副“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的样子,苏曼也只能叹息道:“好了,反正我现在也没有找到工作,可以暂时去县城住几天。”

  “但是!”

  苏曼特意强调了一句:“但是有两点,第一就是我只是暂时住几天,过几天我还要回来,不然我肯定不放心奶一个人在家;第二就是关于招工这事儿,我愿意参加,但爸咱得认清现实,像是这种面对社会的招工,那参与的人肯定得是人山人海,光县里头的不愿意下乡的高中生就得多少?能不能被招上都得是另说。别回头我这边户口是转到县里了,结果工作没被录取,反倒因为变成了城镇户口再要求我下乡,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怎么可能——”

  苏刚山正欲反驳苏曼,想说你这么优秀怎么可能不被招上的时候,一直在旁边没有表态的赵桂枝开口了。

  “我觉得小曼说的有道理,我们确实得做两手准备,以防止小曼没能被招上后,因为户口问题而被要求下乡的可能。”

  听到这话,苏曼挺了挺胸脯:“爸你看,奶也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就在她说完的下一秒,赵桂枝又转而说起了她:“但不管迁不迁户口,小曼你也都应该去县里头住一阵子,和这位林芳同志见一面,好好相处一下,让对方感受到咱们家对她的善意和感谢。而且,你也不用担心我,我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哪还用你担心?所以,放心去住一阵子吧,没准儿哪天,奶也会给你来个突然袭击,过去看看你呢。”

  “看吧,你奶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回,挺胸脯的人变成苏刚山了。

  “……”

  没办法,向来听赵桂枝话的苏曼,只能认命地回屋收拾东西。

  并于当天,十分不情愿的,和喜上眉梢,一点都不矜持的苏刚山,去了县城。

  ……

  在就快要到新房的时候,苏刚山和苏曼简单介绍了一下林芳的闺女,目的也是希望她能够和对方好好相处。

  “你林阿姨家的女儿叫陈秋苹,和你一样,都是50年生人,但她是十月份生日,比你小不到半年……”

  陈秋苹?

  这个名字苏曼听了后莫名觉得有点耳熟,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在哪里听过。

  但她也没多想,只开口保证道:“我知道爸你的意思。你放心吧,我肯定和秋苹妹妹好好相处,争取做到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

  自从苏曼在赵桂枝那里,得知苏刚山和林芳哪怕是结婚买了房子,也都分房睡的事情以后,她就彻底放下了对她爸再婚这事所残余的那么一丢丢的芥蒂。

  但实际上,哪怕两个人真的处出感情了,苏曼也不会对这个和她爸一样,纯粹是为了孩子才选择再婚的女人和她的孩子产生抵触与排斥。

  她尊重每一个深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母亲。

  就像曾经,她在福利院栅栏里看着栅栏外的那些慈祥的父母一样。

  “但有一件事需要提前说好。”

  苏曼看向苏刚山,无比认真地说道:“我会尊敬林姨,但我不会喊她妈妈。而且,我也不想对方的孩子喊你爸爸。”

  这句话,让苏刚山的内心倏地一酸。

  他伸手揉了揉如今已经长大到自己肩膀的苏曼的头,直把她精心编好的麻花辫揉得乱糟糟的,说道:“小曼你要记住,我永远都只是你一个人的爸爸,而妈妈也永远都只有一个人才是你的妈妈。”

  一句承诺说出口,父女二人之间的隔阂也彻底冰释前嫌。

  同时,他们也终于抵达到新家的门口。

  作者有话要说:

  [1]这部分内容属于私设。因为根据资料:“□□”期间妇女工作被迫停顿,全国妇联停止业务工作达11年之久。但同时,在1970以后,大概73年左右,部分地区也有进行一些恢复妇联的工作。所以,关于文中妇联工作相关的内容,均为私设,且本文背景架空,所以请读者宝贝们不要上升,谢谢。

  [2]□□期间“子女顶替就业制度”被暂停,再度恢复是在1973年。独生子女不用下乡也是在1970以后才有的政策。

第6章

  “我们回来了——”

  苏刚山推开院门,边朝屋里头喊了一声,边指着院子里的房间,同苏曼介绍着:“这两间房是咱家位置最好的,冬暖夏凉,是闺女你的还有秋苹的房间,靠着正房这边的是我的房间,还有那边靠着厨房近的是你林姨的房间,最边上的那间屋和那片地是我收拾房子的时候归置出来的,到时候可以养只鸡,再在那块自留地上面种点菜,就能跟咱还在南家湾时一样能自给自足不说,等过阵子天冷了,再给你奶接过来猫冬,这房子特严紧,冬天可比在老家暖和多了!”

  苏曼听着她爸这从进院子以来,就没停下过的嘴不停说着,心里头对他如此行为的目的是一清二楚。

  又是位置最好的房子,又是养鸡,又是种菜的……显然,苏刚山这是还没放弃让自己迁户口进城,一直留在这里就不回去的想法。

  对此,苏曼也没说别的,只一边听着她爸的介绍,一边眼神瞥向几个房间的门口,猜测着那位自己还素未谋面的“后妈”林姨和她的女儿会从哪里出来,又或者这么久还没出来,是不在家,还是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又过了一会儿,苏曼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心想,就算是这位林姨傻缺到要给自己下马威,故意抻着不出来,也不能一点声响都没有吧?而且,这真要是个下马威的话,她爸也总得有个反应,不能任由对方如此举动才对。

  苏曼向来是个有话就问的人,尤其是面对苏刚山这样的直肠子,迂回只会徒增麻烦,还不如直接问:“爸,林姨她们……是没在家吗?”

  “欸,我没说吗?”苏刚山一脸懵。

  “???”苏曼比他还懵。

  正提着行李准备带闺女去她房间转一转的苏刚山见闺女这一脸问号的样子,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嗐,我忘说了,你林姨昨天打电话的时候还跟我说来着,说她订的是今天早上七点多的票,这会儿……估计刚下车,正从市里往回赶,等会儿应该才能回来。”

  刚下车?还从市里往回赶?

  什么车,从哪个市?

  没有在苏刚山那里接收过任何关于林芳去哪里接女儿相关资料的苏曼疑惑道:“爸你不是说林姨的娘家就在咱们花阳县吗?那她为什么还要坐车去接那位秋苹妹妹?”

  听到闺女这样问,苏刚山一拍脑门,十分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忘跟你说了——”

  苏曼:“……”

  苏刚山嘿嘿一笑,道:“你林姨她娘家的确是在咱们县,她户口也一直都在这儿。但她闺女,就是秋苹,她的户口还在外地呢,一直也迁不回来,再加上是城镇户口可能会被要求下乡,你林姨就托人打算让她多念一年高中。这不现在我和她一起掏钱把这间房买下来了,她也算是户主能给秋苹的户口迁回来了嘛,所以你林姨她在忙活完房的事以后,头几天就坐车去外地接闺女去了。”

  原来是这样。

  苏曼听完她爸的解释后,对林芳这人倒是有了些新的概念。

  原本她以为这是个性格软弱的人,毕竟以林芳这丈夫一去世就让婆家欺负,没了补偿的岗位不说,还差点让人连赔偿金都给拿走,还得靠娘家人护着才得以回来的人能是个多厉害的呢?但如今一看,这位林姨为了她闺女,倒是挺能豁的出去的,连托人续读高中这种事情都能想出来、做出来,还算是个拎得清的人。

  尽管苏刚山一再保证,与林芳的关系纯属为了孩子的搭伙合作关系,而没半点情感纠葛。但在苏曼看来,一见钟情也是情,日久生情也是情,人与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谈不出爱情来,可不代表会没有半点面子情,或是友情、亲情的。

  故此,在苏曼看来,既然总是要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那拎得清的人,总比那把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强。

  “既然林姨和秋苹妹妹就在回来的路上,今天又是我们第一次见面,那等会儿我把屋子都收拾收拾,爸你再去国营饭店炒两个菜回来吧。”苏曼边说着,边拿着行李往自己的房间里走去,她打算先好好看看自己的新房间。至于收拾,这屋里头本来就是收拾过一遍的,说的也不过是客气话罢了。

  于是,在苏曼的安排下,她留在家里“收拾”,苏刚山则出发去国营饭店买中午饭,既算是个接风宴,也算是为今天他们搬进新家的温居酒。

  苏刚山离开后,苏曼一边盘算着等会儿林芳和陈秋苹回来以后,双方第一次见面该说些什么话题,一边悠哒悠哒地朝着厨房方向走去,打算烧壶水喝。

  而就在水烧开以后,苏曼正坐在自己的新房间里,捧着茶缸子用新烧开的水冒出来的热气儿熏脸的时候,就听见屋外传来了“砰”的一声响动。

  ……

  林芳回来的时候,并不知道家里有人。

  因为苏刚山知道林芳有钥匙,又担心闺女一个人在家不安全,便跟她说好了,在院门的锁从外面锁上了。所以,林芳在开了门锁以后,根本没想到屋子里会有人,动作也自然随着心情而大开大合,关上院门时发出的响动,苏曼是想不听见都难。

  不过也是这一声,让苏曼原本因担心会不会是小偷进来而紧绷的心情,一下子就松弛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