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52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这好像是一场在未来会让无数人败于此处的教资面试现场。

  每个人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试讲,而苏曼就是唯一的考官。

  在苏曼鼓励的笑容中,知青们全都磨磨蹭蹭,却又无法逃脱地走上前准备抽签,又在苏曼认真听课的神情中,尽可能不结巴地展示自己备课的内容。

  知青们按照顺序,依次完成了讲课。

  在三十个知青中,大多数的人选择试讲的内容,都是识字,或是简单的算数。讲课模式都差不多,标准的填鸭式教育,全程无表情,干巴巴地给苏曼讲解着这个字体的结构、发音、笔顺,让人听得有些想打瞌睡。

  从第一个知青站在会议室最前面,当着苏曼和另外29个在一旁连听带准备的知青,开始将他们所有人当做大白菜一样,没半点眼神交流地讲课开始,到这位知青讲到实在没得可讲后,也没半点要为下一堂课内容留下悬念与吸引,就直接结束的表现,苏曼就知道了。

  ——知道为啥自己前期渲染了那么长时间,得到了那么多社员们支持的扫盲班会变成如今人人避之不及,学习积极性断崖式下降的原因了。

  太枯燥!

  太无聊!

  太没趣!

  苏曼强打着精神,将三十个人几乎本上没啥区别的试讲都认真听完后,她起身走到了知青们刚刚讲课所站的位置,对站在自己对面的,这群无一不是面露忐忑不安的知青们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拿起了他们刚拿着的一个小木棍,敲了敲身后的板子。

  在将所有知青们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后,苏曼拿起粉笔,转身在小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漂亮又端正的,苏曼的苏字。

  迎着众人茫然的目光,她不紧不慢地围绕着自己的姓氏,开始编起了故事:“这个字的读音是苏,是我的姓。大家在称呼我为‘苏主任’的时候,直接就可以说出它的发音,但这个字不光是一个姓氏,还有很多关于它的故事……”

  上辈子为了赚生活费,给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甚至是早教机构都当过培训老师的苏曼对于讲课这种事情,基本上可以说是手到擒来,都不用提前备课,准备什么,她就能信手拈来一个又一个围绕文字的知识点,并通过更能够被社员们接受的小故事,来进行演绎,帮助他们记忆。

  只一个苏字,苏曼就从原本还和华国关系密切,近几年却十分紧张,甚至还在头阵子发生过战争的邻国老大哥说起,到国内的城市,江南周边的苏市,说起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特产特色,再到不仅是社员知道,在场知青也都知道的,随处都能挖到的,紫苏叶子的苏。

  而随着这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引出,刚刚还只是写上了一个“苏”字的黑板上面,就又多出了几个能和它一起引发联想的字。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记住它们,并和没能来参加今天扫盲课的社员们和孩子们讲一讲你们听到,并学习到的几个故事。”

  苏曼说话间,转身又在黑板的空白位置上,随手写下了麦秆公社四个字,像是一个真正的扫盲班老师,在面对参加扫盲的社员们一样,认真布置着下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对已经听傻了眼的知青们说道:“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也是我们作为麦秆公社的一员都要学习的故事。不过,这要等到你们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记下并学会写这个字以后才能继续讲。”

  说着,她拿起教鞭再一次敲了敲小黑板,对已经彻底被自己的故事吸引进去,且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听下去的知青们说出了她从小在电匣子里听过的,绝对经典的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知青们:“!!!”

  苏主任,永远的神!

  ……

  在结束了示范讲课后,苏曼才刚放下手里的教鞭,准备让这群还没能领会何为“教育魅力”的知青们进行学习、教研的时候,不算大的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崇拜的夸赞声。

  看着面前这30个知青目光炯炯看着自己的崇拜眼神,苏曼莫名有点心里发毛。她心想,讲课是叫你们好好学习,不是教你们当迷弟迷妹啊喂!!!

  不过还好,知青们还算是有理智的。

  在这三十来人鼓掌鼓得手都红了以后,大伙儿也都明白苏曼刚突然走到前面给他们上起课是为啥了,就是为了给他们打了个样的同时,让他们知道了,为啥之前还对扫盲班的开班表现得十分积极的社员们现在不好好学习的原因,也算是给刚刚一直在说自己备课都十分努力,还小声抱怨是社员们不懂得进取的他们,留点脸面。

  知青们在惭愧的同时,也不忘激动地说道:“苏主任,你刚讲的可真好!我们听了您讲的课以后,可算是明白为啥大队里的社员们不乐意来参加扫盲班了……都是我们讲课不吸引人的问题,我们没能照顾到队里社员们都是没接受过教育的情况,也没能考虑到我们的上课模式太过枯燥,让社员们产生一定抵触心理的问题……”

  “既然知道问题所在,就要有所行动。”苏曼见知青们都面带悔意,自然愿意帮助他们学习更有趣的教学方式,让他们能够帮助更多社员学到知识。

  面对这些知青探索、向往的目光,苏曼不紧不慢地说道:“扫盲班的课程不算难,基本上都是简单的识字、书写和算数,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的。像是识字,可以用我刚刚讲故事的办法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加深趣味性,让大家能够借助故事去记住这个字怎么写。你们不光可以讲故事,还可以通过绘画、朗诵、歌曲等等不同的形式,我希望你们利用你们所拥有的特长,去改变,去创新!”

  ——

  在通过苏曼亲身教学,彻底明白了何为“教学的魅力”以后,这三十个知青们就好像是开窍了一样,在暂停了一天的扫盲班课程以后,再重新组织社员们上课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几乎是在瞬间就俘虏了社员们的内心,让他们重新燃烧起对学习的热爱……

  好吧,并不是对学习识字的热爱。

  而是,对听知青们讲故事的兴趣。

  但就像是某句被引用的谚语一样:“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苏曼可不在意让社员们感兴趣的,到底是读书识字,还是听故事,反正只要他们能在扫盲班里多认识几个字,多学会一些知识,那她组织扫盲班的目的就已经是达成了。

  她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读书可以明智”。她想要教会这些社员们一些能够约束他们行为的相关知识;

  二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需要社员们为现在还是娇嫩的花骨朵的孩子们起到一个榜样,好让这些已经在队里头自由惯了的孩子们能在不久的将来重建大队小学的时候,表现出更多积极的态度。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这些社员们还有的需要学习呢。

  尤其是对于这样大规模的扫盲工作,一切都还是任重而道远!

  但不管怎么样,在确定知青们已经可以胜任扫盲班老师这一工作后,苏曼就没再将心思放在已经越发平稳着陆中的扫盲班工作方面,而是将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妇女培训基地的进度中,与对郭屯生产大队大队长的选拔上了……

第46章

  农村的夜晚,四处都是静悄悄的,能听见的,仅仅是那些只会在夏天出现的知了,伴随着河边青蛙一起,一叫起来就会叫个不停的声音。

  昨天刚下过一场雨,让原本就不算好走的土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苏曼推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这条已经彻底从土路变泥路上,朝着公社的方向走去。

  现在已经是晚上快九点的时候了,苏曼在从县火车站送赵磊和周爱国两个人上了车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郭屯大队,为选拔大队长的事情忙活了一下午,之后她又在社员们下工以后,将六个生产大队走了一圈,亲自看了看这几个大队所成立的妇女培训基地的组织成果和学习进度。

  对于各大队的社员而言,再重要的事情也没有伺候庄稼重要,这可是决定了年产量,和他们年底所分粮食量的关键,是绝对不能为任何事情所让步的。

  为此,扫盲班和培训基地的事情,就被挪到了在社员们下工,吃过晚饭后的时间来进行。

  现在,每个大队对于社员们茶余饭后到钻被窝之前的,这段从晚上六点到八点左右的时间安排成了社员们一起上扫盲班,和妇女同志参加女工培训课的时间。

  一、三、五,是扫盲班;

  二、四、六,是培训课。

  礼拜日是休息时间,知青、社员都休息。

  苏曼这趟过来的主要目的,除了要去郭屯大队确定即将进入最后投票环节的大队张选举的情况,和那几个其中还有两个女同志的候选人们见一面了解一下对方的能力与品行外,也是想要顺路看一看培训基地的工作进展如何,担心这里也会出现像扫盲班一样的情况。

  为此,有心想要出一整天外勤,将最近积攒的事情一次完成的苏曼特意给赵磊和周爱国买了礼拜二这天的车票,目的就是想要找一个既能够在郭屯礼拜日进行最后投票以前能过去一趟的,又能赶上各大队上培训课的时间。

  在今天花费了一整天时间,将所有的事情都依次解决以后,也就是苏曼在参观了田家庄大队的培训基地之后,她推着自行车从田家庄大队离开。

  河对面就是杨家店大队,之后再一路往前,她又路过了麦河沟,经过了崔口子和于家堡,顺着郭屯大队的小路,朝着公社的大路慢慢走去时,苏曼心中所想的,不是这路有多难走,而是想到了自己在游走了几个大队的培训基地的场景。

  在那一间间都不算很大的屋子里,只有满屋子蜡烛的光,和那一群求知好学的,像是海绵一样想要学到更多技术知识的妇女同志们眼中所露出来的希望的光,和她们对目前生活的满足,和充满希望的笑容。

  越发平等的待遇,和不断提高的生活,让这些吃了太多苦,受过太多累的妇女同志们深信“勤劳致富”这一生活准则,也坚信“越努力越幸运”的观点。

  被这些妇女同志寄予了深切希望的苏曼默默将她们的笑容记在心里,成为她在这个炎炎夏日的夜晚,所能够坚持前行的动力。

  苏曼想,想要这些妇女真正站起来,让她们能没有自己在背后撑腰也能挺直腰杆子,还是得先靠能赚到钱来撑。

  等到她们知道了挺起胸膛做人是啥样的感受,尝到了和男人肩膀一边齐的甜头儿,她们就一定不会愿意再回去过从前那样,总得手心朝上,跟男人讨生活的日子,也能真正、独立地生活下去了。

  走在路上,苏曼看着天边越发清晰的点点星光,自言自语道:“等再过一阵子,就去联系一下县里的厂子吧,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的活计,让她们能练练手艺……”

  ……

  在得知苏曼才刚给俩知青送回原籍学烧砖技术,这会儿就又要联系县里的厂子给妇女培训基地联系活计的想法后,田庆丰摸了摸自己越发朝着“地中海”发展的脑袋瓜,十动然拒道:“这个培训基地不是才刚开始不到一个月?我觉得如果想要联系工厂找活干,也要先提高我们的技术,打好基础再去发展……”

  “我觉得小苏你最近有些过于急切了,是需要稍微一下调整心态,放缓一下步调的。”田庆丰说着,指了指他刚撂下的电话,“正好,县妇联那边刚同志说要在下礼拜开大会,几个公社的妇联骨干都会去参加。咱麦秆公社比其他公社都要穷,妇联主任、骨干和成员就都只有你一个人,所以这次的县妇联大会就由你过去听听,看看是不是上头有啥指示文件。”

  “县里要开妇联大会?”苏曼忍不住蹙眉,“这县里的妇联工作正式开展才不过三个月,现在这时候又不是年不是节,咋突然就要开会?”

  田庆丰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电话里面只发了通知,本来是应该直接接到你办公室的,但那会儿你没在办公室,就转接到我这儿了,等你去了就知道了。”

  苏曼想了想也是,反正等下礼拜去一趟县里就能知道了。

  她转而问道:“开会时间是在下礼拜几?我最近正好也想回一趟家,要是礼拜六日的话,我就直接过去县里,周一的时候再回来。要是工作日……我就得再跟书记您请一天假了。”

  田庆丰道:“通知的时间是礼拜五,你那天直接过去就行,开完会甭管是上午还是下午都不算你请假,回家好好休息一个周末,有啥事儿等礼拜一回来再说!”

  苏曼点头:“成,那我这两天先把郭屯大队大队长的事儿处理好,下礼拜五就直接去县里了。”

  ……

  郭屯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应该是整个麦秆公社所有社员中,封建陋习最少,也最勤劳的存在。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苏曼对这里的人都抱有极大的好感。这不仅仅是在其他几个大队的衬托下,所矬子里面拔高个儿,“拔”出来的好感度,而是因为他们善良、质朴又勤劳的性格。

  像是这一次对大队长的选拔,郭屯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对当大队长这件事儿似乎都没有那么大的野心,选来选去的,不是今年刚被选上的劳模同志,就是去年的劳模、前年的劳模、大前年的劳模……总之,在他们看来,只要种地开荒的能力强,能带领他们继续劳动的,就是好领导!

  当然了,参加大队长选拔的人也不止是劳模,还有几个将苏曼作为崇拜对象的女同志报名参加了这一次的大队长选举。

  这几位女同志是真的将苏曼之前开批/斗大会时所讲的那条关于“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宪法内容记住了,并付诸于行动中了。

  虽然最后挺进“决赛”的五个人里面,只有两位女同志坚持走到了这一步,但在苏曼看来,有着这样勇敢行为的女同志,哪怕落败了,她也是好样的。

  像是此时此刻。

  站在郭屯生产大队临时搭建的选举台子上,代表公社过来见证新一任大队长诞生的苏曼在结束了社员和知青们投票的环节后,拿到了统计出来的,几位被选举人各自拥有的票数数目。

  “郭大志,374票……

  “赵福来,279票……

  “周麦收,427票……

  “赵春芳,509票……

  “郭喜凤,428票……

  “得票最高者是——

  “赵春芳同志!”

  作为见证新一任郭屯生产大队大队长诞生的唱票人,苏曼在念着社员投票的结果时,是真的有些意外,也十分惊喜了。

  她没有想到最后被选上的大队长,竟然真的如自己之前所希望的那样,是一位女同志,还是那位在上个月劳动节表彰活动上,因为被自己亲自颁发奖状,而表现得十分激动,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赵桂芳同志。

  苏曼心想,自己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在此之前,苏曼一直想要在大队长的位置上安排一位,和自己有着同样理想信念的女同志来担任这样的职务,好能够为自己建设基层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她原本想要好好培养一下李梅花或是崔秀菊,让她们中的一个能够按照自己预期的那样,成为麦河沟大队的大队长。

  但可惜,这两个人对眼前所拥有的生活太过满足,像她们俩这样没有太多的野心抱负的人,是极难培养成才的,李梅花和崔秀菊能够成长为如今帮她监督各大队妇女培训基地的样子,就已经是顶了天了,苏曼也不想多苛求她们。

  只是,这人才实在难求,更是难以培养出来。想要找出几个好苗子,来帮自己分忧解难,实在是太难了。

  然而,就在苏曼已经有想要放弃扶持一个能和自己有所默契的大队长的想法,打算对现有的大队长们,进行一些思想理念上的后天“培养”的时候,赵春芳就这样,以绝对的票数优势,即将成为郭屯生产大队大队长的身份,出现在了苏曼面前。

  苏曼喜出望外,却没有将这样的情绪外露出来。

  就像是田庆丰说的那样,苏曼也觉得自己最近有些太过激进、迫切,步子也迈得有些大了,需要好好调整、沉淀一番了。

  所以,还是等她从县里开完会回来,听一听县妇联开会的目的,看看有没有新的发展方向以后,再和赵春芳这位大队长开启对话吧……

  苏曼这样想着,骑上了她那辆从不掉链子的自行车,脚一蹬,就朝着县城方向飞驰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