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后娘与萌崽崽 第92章

作者:乔微安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第118章

  大宝小宝跟着杨南怀学了那么久的毛笔字不是白学的, 尤其是小宝学的时间最长最多,他写出来的毛笔字已经能看出一点风骨,只不过因为年纪小, 力度掌控没有那么游刃有余, 所以看着稚嫩。

  大宝在县城里上学没法像小宝那样天天去杨南怀那练习,但是他很刻苦,有空就会自觉练习,所以他的字也是不错的。

  杨林也有教他们画画,所以大宝小宝的画也都还可以。

  饭团的硬笔字是跟苏笑笑学的, 毛笔字是跟韩城学,硬笔字用得多他就十分用功学, 毛笔字用得少, 他觉得没什么用就很少练习,所以大宝小宝的硬笔字没有饭团的好, 但是毛笔字都比饭团好一点。

  在学习这件事上从未输过的学霸小饭团深受打击, 写完“五谷丰登”后抱着小豆包嗷嗷叫:“小豆包, 哥哥的字居然没有你大宝哥和小宝哥的好看,呜呜呜呜……”

  小豆包小时候用小竹子在地上临摹, 跟哥哥们去学校上课后用粉笔写小黑板,偶尔在哥哥练字的时候才会用一下他的毛笔, 小豆包盯着哥哥的字歪着脑袋问:“哥哥,你这个是五什么丰什么呀?”

  其实小豆包认识不少字,简单的字和所有的阿拉伯数字他都认得,能说故事能背诗, 但毕竟年纪小, 好多字可能在某个故事里的某句话他知道怎么念, 但是单独拎出来, 复杂的他又不认得了。

  小饭团说:“五谷丰登,这个贴咱们粮仓里,以后都有吃不完的粮食。”

  小豆包“哇”了一声,咚咚咚跑去拿了个毛笔过来:“哥哥,我在上面帮你画一个小稻穗就好看啦!”

  小饭团眼睛“叮”地一亮,抱着弟弟亲了口:“咱们家小豆包就是聪明,你赶紧给哥哥画一个。”

  小饭团又把他的“年年有余”找出来:“这个上面画一条鱼。”

  小豆包歪着小脑袋问:“画去年姥爷家抓那个胖头鱼吗?”

  小饭团认真想了想胖头鱼的样子,表情有点嫌弃:“妈妈说的小锦鲤应该是最漂亮的,但是咱们没有见过,那你还是画一条皖鱼或者小鲫鱼吧。”

  其实小豆包都更喜欢胖头鱼,因为妈妈喜欢吃呀,不过这是哥哥写的字,那就听哥哥的吧。

  小饭团又找来“六畜兴旺”让小豆包画粥粉面饭和花花。

  柱子一家去了首都,灰灰也养在他们家,小豆包也很喜欢灰灰,就问:“我可不可以画灰灰呀?”

  小饭团点点头:“当然可以呀。”

  其他的小饭团就说:“其他这些你都可以画鞭炮烟花什么,总之你想到新年里你喜欢的东西都可以画上去。”

  小豆包想了想:“那我要画粑粑麻麻,还要画弟弟妹妹,还要画大红包和油角仔~~~”

  小饭团捏他的脸:“……那你怎么没想到要画哥哥呢?”

  小豆包用一种“哥哥你是不是傻呀”的眼神看他:“字是你写的呀?我还画你干什么呀?”

  小饭团:“…………”

  “不要画人上去,其他你喜欢的喜庆的都可以。”

  “那好吧。”小豆包还是第一次用毛笔在红纸上画画呢,高兴得不得了。

  大宝小宝跟姑父贴完大门口的对联回来,看到小豆包在饭团的字下面画画,他们也想学他在挥春上画各种东西。

  小宝跑去问苏笑笑:“姑姑,我们可不可以像小豆包那样,在门口的挥春上也画个画呀?”

  苏笑笑刚刚喂完奶,抱着小汤圆出来:“可以,只要是跟过年有关系,喜庆寓意又好的事物都可以画,我先去看看小豆包画了什么。”

  小豆包正在画一个……玉米须?

  “小豆包在画什么呀?”苏笑笑问。

  小家伙可开心:“麻麻,我在画姥姥家的小稻穗,哥哥说五谷丰登就是有吃不完的粮食,我画一个小稻穗上去以后咱们家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啦~~~”

  小豆包毕竟年纪小,他平时写写画画也只是神似形不似,临摹一个总体的构图和大概,只能说相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已经是非常好。

  苏笑笑鼓励道:“很不错,小豆包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

  小豆包得到妈妈的鼓励,笑弯了眼睛更加有干劲了。

  说了是自由创作,崽崽们弄成什么样苏笑笑都没有意见。

  小饭团是做统筹的,全家几个门几个窗几个柜子几个水缸等等需要贴挥春他一早统计好,也和大宝小宝商量好哪里要贴哪些喜庆话,谁负责哪个区域。

  比如门口的对联是韩城想好的,大宝小宝一人负责写一边的字,门头的横联和垂联是饭团和小豆包负责,从头到尾从写字到画画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崽崽们的字很稚嫩,其实路过的人看一眼就知道是孩童写的,知道是几个六七八岁的孩子写说不定还会夸上一句,这要是再配合一个三四岁孩童的童趣画,那就不得不停下来品一品,琢磨琢磨了。

  一个上午的功夫,全家都贴满了崽崽们的创意挥春,字写得怎么样其实已经不重要,都已经被五花八门的画盖过了风采,全家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喜庆红。

  苏笑笑看到小饭团在卫生间的墙上贴了个“出入平安”已经什么想法都没有,随他们去吧。

  最后贴大门口横批的时候,崽崽们你画一颗花生我画一个红包,你画一朵花我画一串鞭炮,小饭团还嫌不够,抓着小肉包和小汤圆的小肉掌上涂了点墨水,印了个龙凤胎的手印上去,说是崽崽们的全家福。

  已经可以想象今年韩家的门口注定是收获诸多注目礼的一年。

  午饭依旧是简单的鸡蛋青菜面条,今天的活有点多,除了小肉包和小汤圆其他人都没有没有午休,年初一不让扫地,崽崽们负责收拾屋子打扫全屋的卫生,连粥粉面饭和花花的窝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小菜园的杂草也都拔个精光。

  苏笑笑和韩城得开始准备年夜饭。

  鸡是老胡让肉联厂的同志帮忙杀好的,为了给孩子们做鸡毛毽子,苏笑笑还特意让肉联厂的同志留了一些大公鸡的漂亮羽毛。

  传统的嫩滑白切鸡要用小母鸡做才嫩滑,但是拜神的话得用大公鸡,这年头破四旧破除旧思想和各种封建迷信,不得公开拜神,大家也就在自己的小院子摆个大公鸡和酒茶敬一敬天地神明,李玉凤也习惯这么做的,所以过年过节大家还是习惯买大公鸡。

  韩城没有这个习惯,苏笑笑就更不用说,所以夫妻俩买了只小母鸡。

  小母鸡慢慢浸熟放凉,韩城把鸡的头脚脖子主骨头重新放回浸鸡的汤里,下点泡好的香菇和红枣枸杞,还放上那天去市里买的茨菇鲜淮山继续煲汤。

  两个鸡腿四个大崽崽正好一人半个,苏笑笑和韩城吃鸡翅,等小肉包和小汤圆也能吃肉的时候就得剁成小块全家一起吃了。

  那天炸好的五花肉还有一半,苏笑笑下点泡好的梅干菜去蒸,另外让崽崽们从菜园子里摘一些他们喜欢的蔬菜洗干净,等鸡肉吃得差不多时候就可以下青菜去烫着吃,蘸料依旧是最传统的姜葱酱油。

  准备这一切,趁着太阳还在,全家人轮流着洗白白,今年大部分的布票都优先供应给了龙凤胎,大崽崽们今年没有新衣服,不过李玉凤去年给崽崽们做的棉袄还都很新净,再换上苏笑笑给他们新买的鞋子,洗过白白后的崽崽们也都一个个焕然一新。

  苏笑笑依旧穿着韩城从首都给她带回来那件羊绒大衣,韩城穿着还算新净的军大衣,边上还有两个戴着喜庆虎头帽的漂亮小崽崽。

  一家人围着小碳炉团团圆圆吃团年饭,小碳炉上的鸡汤一开,四个崽崽夹着半边鸡腿,苏笑笑和韩城夹着鸡翅,六双筷子同时往鸡汤里一涮,苏笑笑说:“崽崽们,咱们红红火火过大年啦!”

  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崽崽们也跟着欢呼:“红红火火过大年啦!”

  ……

第119章

  今年算是个暖冬, 孩子们晚上也都出来活动,小鱼儿、敦敦丫丫、小猴子、大树、光光和小石头他们全部都聚到榕树头去放烟火。

  小肉包和小汤圆晚上吃饱已经呼呼大睡,苏笑笑也不想出去, 就让韩城带着几个哥哥出去转转。

  其实小鱼儿他们一早已经约好饭团他们, 让他们吃饱饭就去榕树头玩。

  孩子这么大,也都是这一片区的,像饭团这么大的孩子都是自己出去玩,平时也就罢了,烟花炮竹无眼, 苏笑笑实在不放心崽崽们自己出去,尤其是小豆包还那么小, 哥哥们少看一眼出了问题怎么办, 韩城也不放心。

  “你想出去走走吗?要不你出去走走,我在家看着小汤圆和小肉包就行。”韩城说。

  苏笑笑摇摇头:“我很累不想出去, 你们去吧, 人多的话抱着小豆包, 他这么矮很容易被人踩到。”

  韩城俯首在她的唇上亲了下:“我知道,累就早点睡。”

  苏笑笑点点头:“去吧, 我正好把压岁钱偷偷放他们枕头底下。”

  韩城:“放两个吧,帮我也放一个。”

  苏家村的习俗一般是女长辈放一个压年, 开年也是女长辈发红包,不过苏笑笑早就帮韩城准备好了,从兜里掏了一叠红包出来,像一把扇子一样展开在韩城跟前, 每一个都写上崽崽们的名字和祝福语, 最后写上落款。

  苏笑笑把另外一叠拿出来:“这些是你的, 你也送崽崽们一个祝福吧。”

  韩城拿过笔, 在给男孩子的红包上面都写上一句:“自信自重,自强不息。”最后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小汤圆的红包上写着:“闺女平安顺遂。”

  苏笑笑无语地看着他:“韩城,大过年的你就不能给崽崽们写一句新年快乐吗?”

  韩城说:“我们男人都这么交流的。”

  苏笑笑:“……”好吧,他们家半岁的小肉包已经被列入到男人的范畴了。

  韩城发现苏笑笑的红包里还有一个写着:“亲爱的韩城同志新年快乐”,他笑着摸摸爱人的脑袋,“我也有?”

  苏笑笑弯着眼睛说:“当然有呀,你是我们家最大的宝贝,少了谁也不能少了你的呀,娘不在这里不能给你发红包,今年的红包我来给你发。”

  看着温柔美丽的妻子,韩城低下去头去,在她的小梨涡上印了下,然后印上她的唇,重重一吻辗转反侧,他今天有点不想出门。

  可崽崽们早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出门,饭团在外面大喊:“爸爸你好了没有?你怎么那么久啊?外面都有鞭炮声啦!”

  韩城松开苏笑笑,用自己的额头抵着秋波盈盈两颊红粉菲菲的爱妻:“谢谢,你才是我们家最大的宝贝。”

  说完又应了饭团一句才不情不愿转身出门。

  苏笑笑看着丈夫高大挺拔的背影,听着门外崽崽们的欢声笑语,再看看在小床上呼呼大睡的龙凤胎,这个年怎么就那么暖呢?

  榕树头今晚真是热闹,估计大多数家长都和韩城一个想法,几乎都是家长带着小孩儿过来,这人山人海的劲头都已经赶上供销社抢年货的场景。

  赵先锋和小鱼儿早早就到了,还有老胡和小猴子他们,孩子们聚一头,大人们聚一头,韩城嘱咐哥哥们看好弟弟,不能靠烟花炮竹太近。

  小豆包太矮,三个哥哥商量好轮流背着他,小豆包从小就是在饭团和柱子的背上长大,也都习惯了。

  赵家老爷子转眼已经走了一年,按照清风镇的习俗,老人走的第一个新年不能贴珲春,第二年必须要换新,所以赵先锋把门口的白灯笼换成了红灯笼,全家里里外外都贴得红红火火。

  赵先锋看着韩城家这窝崽就觉得眼热,还没算上家里的龙凤胎呢,这里就已经四个,还一个比一个养眼,一个比一个醒目。

  “明天记得让你们家的崽到我们家来拜年,给我们家添点人气。”两位老人走了之后家里冷冷清清的,连小杜也回去过年得年初八才回来,家里就剩下他们一家三口。

  “准备好大红包就去。”韩城看着孩子们说。

  赵先锋被噎了一下:“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自然有大红包,大大的红包。”

  韩城:“一会你自己跟他们说,对了,等小杜回来安排一下帮我送大宝小宝回苏家村。”

  “他们什么时候回去?”赵先锋问。

  “大概过了正月十五吧,开学前得回去。”韩城说。

  “巧了,”赵先锋说,“我正月十六得去趟州城,到时候顺路坐我车回去正好。”

  韩城斜睨着他:“这么巧?”

  赵先锋压低声线说:“记得陆政委吗?”

  韩城点点头:“记得,当年被岳家牵连下放到州城乡下。”

  赵先锋点点头:“离苏家村不远,最近病得有点严重,我想过去看看。”

  韩城蹙眉:“他们家之前不是一直都在为这个事奔波?还没有结果吗?”

  赵先锋说:“流程太慢,这卡那卡的,不知道还得等多少年,陆老还能不能等到都不知道,你想想柱子家那点事搞了多少年,都知道是冤案,一句走流程还是等了这么多年。”

  韩城:“你就这样过去没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