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到星际 第46章

作者:人间观众 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除了关于那个文明小分队的假设,苏离伤还想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

  如果X799与祖星一样孕育过文明呢?

  据他所知,目前帝国科学院还没有搞出来针对晶石能量的防御体系,那么遥远的祖星分离出来的文明小分队就真能搞的出来么?

  学术界对祖星文明的各种考古证实,祖星的文明似乎也像是外来文明。很可能存在另外的文明发源地,能到达祖星,也能到达X799。

  X799上莫名出现的魏家人,那个替换了睡眠舱的他们的房子,这些神奇现象根本是现今的科学无法解释的。

  魏家人是穿越时空,还是来自其他的文明体系?无论哪种情况,都打破了传统学术界的那些已知的理论。这样再看X799上的谜团就不那么奇怪了。

  时空交融的地方,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文明遗址有什么不可能呢?甚至可能那些失踪的第一批移民探索飞船是穿越了,去到千年前的X799,建立起了灿烂的文明。直到现在,给他们留下了一堆谜团。

  苏离伤没有将自己的想法故意隐藏起来,魏星辰能轻松的看见他冒出的一个个猜想。

  她不禁感叹星际时代的人脑洞真大啊,那有否可能他们此时与外界失联,其实是穿越了时空,压根不在星际帝国的时间线上呢?

  苏离伤听到这个想法,虽然觉得可能性很低,却还是莫名向往了一下。

  如果魏家的飞船以及他,都真的是被迫失联,迷失于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空,那他是否就不用纠结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了呢?

  哪怕无法维持稳定的人形,他也可以开开心心与魏家人生活在一起,每天吃吃喝喝。避开危险的地方,最好那些虫族都别来,来了也是退化状态,随便被魏家人斩杀。真若是能过那样的日子要多幸福,就算给他皇位也不换。

  ……

  与网络上民众们不着边际的发言相比,一群专业人士此时很认真的坐在加密会议室内,真人讨论着X799上的新发现。

  太子殿下禹启璋作为X799科考任务的总负责人,甚至也亲身莅临了这场小范围的非正式学术会议。

  这次会议除了演示用的素材之外,不允许任何高科技设备记录。与会众人只允许讨论、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记。最终这个会议得出的结论,显然不会对外公布,就连是否要保留书面记录都需要太子殿下决断后再实施。

  禹启璋于百忙中更改了行程,特意亲身参会,主要还是这个会议涉及到的事不能够对外泄露。任何高科技设备,比如加密的虚拟会议室其实都需要设备支持,而设备是可以被破译被监听的,远不如真人面对面在一个屏蔽非常好的空间内说话保密性更高。

  帝国几个顶级专家已经没有了平日的一团和气,各自据理力争。

  “你凭什么认为那个模糊的人首蛇身的图像代表的是女娲崇拜?没有亲眼看见的,通过AI校准放大的东西,都不能作为最终实证。”一个古文明学者质疑。

  一个搞AI研发的专家则跳出来反驳:“现在的AI还原技术是合理补全,支持放大高分辨率观看,并不会失真。就算亲眼去看也没有目前从屏幕看见的清晰。”

  古文明学者吹胡子,摆出了一副只相信自己眼睛的架势。

  另有一个文化考古学家说道:“女娲造人只是祖星古文明时期某一地区的传说,后来编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经过了无数次艺术加工,女娲的真实形象缺少足够的实物和遗址证据。相信所有看到放大图像的人都觉得这是我们认知的女娲,特别像课本上画的那幅假想图。你们不觉得奇怪么?这其实属于同源文化共鸣现象。因此我认为从文化及图腾崇拜角度来分析,留下这幅壁画的文明与我们的渊源很深。”

  古文明学着则说道:“那是因为搞AI的人让AI学的也是这套啊,AI补全放大的图案是根据我们的视觉特点及文化逻辑编出来的。如果是抓个虫族来看那幅图,或者用虫族的AI放大图案,会不会是一条虫子?所以我觉得必须真人去现场看才靠谱。”

  另外一个角落,有几个人为了别的事也吵得不可开交。

  “你什么意思?你居然觉得这么偏远原始的星球才是文明诞生的源头么?那祖星是什么?文明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落脚点?”

  “凭一张模糊的类似女娲的壁画就敢有这种结论,脑洞大到够写小说了。这根本不是一个正经专家会提的观点。”

  “你说谁不正经了?大胆假设合理论证,如果都像你们这帮老头子一样保守顽固,我们现在多半还在祖星上等着被大鲤鱼吃呢。”一个相对年轻的专家对着周围两个指责他的人,梗着脖子争辩道,

  “你们最多只敢想那地方是文明分支,比如祖星毁灭前还没进化的人逃过去了,或者是帝国统一前流亡的族群在X799建立过文明。那凭什么不能更大胆一点,加入我的这个假设呢?我又没说这是实事,只有将所有假设否决,才能找到真相啊。”

  “几位先别吵了。祖星毁灭前未进化的人类建造了宇宙飞船离开祖星寻找新家园的事是真的,不过以他们的星际航行能力,至今也到不了边远的X799。还有网络上说的帝国大一统之前秘密迁徙的族群,后来都被帝国专门的搜救舰船找到了,而且都陆续臣服帝国了。那时候X799所在的恒星系周边都没有空间叠跃站,晶石能源驱动的宇宙飞船肯定到不了X799。”

  禹启璋知道这位专家说的不错。

  在晶石能源尚未被发现前,祖星的危机也没有那么严重的时候,有一批尚未进化的人类用低效的能源驱动成功建造了可以远航的宇宙飞船。虽然他们没有科学的休眠设备,但是在宇宙飞船中建造了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自然繁衍几代人,试图去往几十光年外的宜居星球。

  他们的出发、航线以及目标都有记载,保留在皇家密档之中,也只有眼前这一屋子人能有资格查阅到。

  但是这些人至今没有发回任何消息,也不知道是否到达既定的目的地。无论怎样,他们那艘落后的飞船从祖星出发,就算能在半途中升级飞船,改为晶石能源,没有空间叠跃站的中继支持,也肯定是到不了X799那么遥远的地方。

  大一统之前秘密迁徙的族群,也的确全都找到了,活见人死见尸。始皇帝陛下的特殊能力让他不会有任何遗漏。再说那时候人类文明的技术水平并不足以支持远距离的逃亡。

  禹启璋被刚才那个大脑洞的年轻学者提醒,不由得想看看非专家们会有怎样的想法,说不定能拓宽思路。整个加密会议室里,也只有他能有资格随时看外网的消息。

  自从上次见到了二弟,禹启璋还是关注了X799-1这个直播间,虽然没时间看完整直播,还是能抽空偶尔翻看一下评论区。这并不全然是消遣,毕竟他主持的科考工作目的地就是X799,提前多了解一下民众对这颗星球的看法,也利于将来引导舆论。

  X799-1的评论区内关于那个疑似女娲的图案议论非常多,当然大多数很肤浅,远不如了解更多真相的专家给的假设靠谱。

  [熊鑫鑫:你们听说过星际游侠么?据说他们游走在政府管不着的地带,悄悄占领不起眼的地方作为据点,X799是不是早就被他们发现了?]

  [贾专家:肯定不是星际游侠,他们技术不行。三年前那么多X级移民探索飞船都没能成功到达,现在连无人驾驶的探测器都传不出信号,这说明没那么容易登陆。]

  [考古研究生:那个图案雕刻在巨石壁上,笔画与材质都有严重风化的迹象,还深埋在地底,初步判断不太像三五年的时间能形成的。]

  [狗一苟:莫不是真的经历了几百年时光?魏星辰无意中跌入了某种未知文明遗址之内?]

  [鱼等十年:那怎么解释这个女娲图腾呢,和教科书上画的那么相似啊。]

  [马成功:会否因为AI自动补全不清晰的画面,也是参照教科书或者程序设定者输入额已知数据呢?]

  [狗一苟:@马成功,你说的太对了。现在的AI大数据很可怕,据说都是想人之所想,你想看什么就推送给你什么内容,实际上是已经足够熟悉你的思维模式。]

  连民间都这样认为,看来必须要亲眼去看了那个图案才能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那么假如壁画真的就是帝国人民心目中那个熟悉的女娲形象,这说明此地文明与帝国文明是同源?

  禹启明皱了皱眉。

  更大胆一点,除了起源或者同源,还有文明更迭的假说。

  考古学家早就发现了祖星文明经历过几次更迭。人类濒临几次毁灭,也发生了几次进化。浩瀚宇宙中,是不是曾经出现过更繁华灿烂的星际古文明?

  他们早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星际航行技术。X799或许不是发源地,祖星也不是,宇宙中已知的那些宜居星球都只是上古文明的人类可能的定居点而已。

  禹启璋甩甩头,让自己的思绪从畅想中收拢,他不能由着自己的兴趣参与到那些讨论中,他不是科学家,他是帝国的王储,是站在更高处掌控局势的人。他来参会,需要给这些专家们指明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他需要清醒的告诉这些专家们,什么才是当务之急。

  他摆了摆手,释放出了精神威压,打断了专家们热火朝天的争论。

第47章 .047火山喷发这个湖很幸运

  在机密会议室的各位专家于是齐齐看向了他们崇敬的太子殿下。

  禹启璋思量了一下用词,带着一种晚辈的谦虚口吻说道:“诸位专家,作为外行我认为多假说开拓了思路,的确应该兼容并蓄,不排斥各种可能,逐一论证便是。比如现在有人认为X799及其所在星系或许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祖星的文明也是受到其影响与之同源,你们能立刻排除这种可能么?”

  “当然不能,每一个假说的论证都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和很细致的研究工作,以及很多资金及人力的投入。”并不是目前这艘科考舰船可以完全承载的,一个学者谨慎的没有将话说的太直白,但在场的人全都是搞科研的老手,自然明白这层意思。

  科学家们一般都是更看重自己研究的领域,认为既然难得去一次X799,希望自己这一专业的课题能更早的推进。哪怕人不去,相应的科研组也要受到足够重视,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他们讨论中容易认死理,坚决捍卫自己专业的重要性。

  没有那个科学家能纯靠技术和专业知识取得绝对的权威地位,因此这种非正式的学术研讨,往往需要一个上位者来仲裁。

  禹启璋推掉了其他的事,专门出席这个会,就是充当这个作用。

  代表皇权的意志让学术界这些大佬们接受优先度的排序。而这个优先度以帝国利益为先,而非普世的学术价值。

  禹启璋点点头,看来大家已经从热烈的讨论中逐渐冷静下来,于是顺势话锋一转道:“是的,我们应该重新对所有要研究的事情排个顺序。本次科考项目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虫族,现在依然是围绕这个目的的实现优先安排资源。然后针对第一批次的发现,选出侧重可以展开的,调配后续的任务安排。”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站起身,立刻表态支持太子殿下的提议,朗声附和道:“殿下说的对,关于文明溯源这事虽然很吸引人,但虫族的威胁必须先解决掉,等我们稳稳占据X799后才真正具备开展更深入研究的基础。

  因此我认为,除了寻找能让虫族退化的物质或原因之外,本次优先级较高的任务还需要加入的是,研究X799上可能存在的某种先进设备。那种设备能够阻断或破坏晶石能源驱动,毕竟虫族也是晶核能源体系,我们的同类项目一直处于瓶颈期暂时没有可以应用的结果。以上两种迫切的需求,我们只要攻破了任何一种,都能在对付虫族的时候取得优势地位。”

  后续的发言,围绕排序这个问题,虽然也会有争执,不过在对付虫族的目标大前提下,很快就能讨论出结果。

  禹启璋最终得到了一份大家都认可的任务优先度排序名单。

  让他稍微意外的是,相对于论证是否存在能让虫族退化的物质而言,搜寻X799上那片让机甲熄火的区域,找到未知的先进设备,竟然被大家一致认为更重要更有价值,应该排在第一位。

  排序确定之后,针对这些大任务,会由专业人士在AI的配合下逐一拆解成具体小任务,分配给科考团的具体相关专业队员去完成,再由任务主持人检查验收。

  当然这些专业的事就不用禹启璋继续操心,他只用定期接收任务进度,协调多方资源就好。

  而且禹启璋身上压着的事不只是科考这一件,作为帝国的储君,他自幼就跟随父皇处理各方面的政务,如今也切实的肩负起许多重大的责任。

  他离开了机密会议室,在走去御书房的路上,匆忙喝了一瓶高档营养液,完全品不出是什么滋味的。因为接下来他要面见的是父皇陛下,到那时候,他要谈的事和耗费的精力,就绝对没有刚才与科学家们开会时那样轻松惬意了。

  ……

  魏星辰当天晚上睡的很早,主要是感觉经历了危难后身心疲惫,精神不济。到了次日清晨闹表响了十几分钟,她才昏沉沉的从自己的床上爬起来。

  睡梦中和醒来后,她耳畔的杂音依然明显。不仅如此,还伴随着一阵阵的眩晕。就像是颈椎病发作加了耳鸣Debuff,引发周身不适。

  难道昨天除了机甲和设备,她的身体也被某种未知的东西干扰了?还是因为精神力曾经迷失在了那个古怪的精神领域内,已经受到了无形伤害。只不过她反应迟钝,到现在才发作?

  她缓了一会儿,扶着墙勉强适应了眩晕,缓慢走去飞船休闲厅。早饭的香气扑面而来,不过爸妈和苏离伤都没有在早饭桌前,而是挤在了舷窗那里往外张望。

  魏星辰问道:“你们看什么呢?难道又下大雪了?”

  “不是,是更震撼的。你在卧室感觉到什么异常了么?”

  她当然感觉到了,全身都异常,不过好奇心肯定还是占了上风,她快走两步奔到舷窗前。

  苏离伤的话传进了她的脑海中,他充满磁性的温和声音让嘈杂的噪音淡去了不少,他说:“刚才有座火山喷发了,方向好像是我的逃生舱坠落的那边。飞船这里也感觉到了震动,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可是现在飞船没有震动,也没有灾害报警。”

  苏离伤解释道:“火山喷发的时候我去主控室看了地质监测报告,飞船所在的地下暗河流速有了明显变化,水温也迅速升高了几度。远处的火山喷发,导致地面下的岩浆涌动变化,有一些喷不出来的,很可能先顺着地下暗河扩散开来。”

  魏星辰之前也研究过主控室那里形成的地形地貌数据,虽然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但自家脚下这片山中的确有纵横交错的地下暗河。半山腰那里的温水湖,是几场大雨之后形成的,光靠下雨肯定不能维持那么久。

  而且那些暗河与地热资源有沟通,才能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得鲤鱼们放弃了山谷的大河,在严寒天气逆流而上投奔新的家园,这是因为半山的湖水更温暖舒适,也能提供足够的食物。

  许多火山喷发并不是一次就结束的,会持续或断续喷发很长时间。地下压力不均,那些汹涌翻滚的炙热岩浆会迫不及待寻找出口。四通八达的地下暗河为地层深处的岩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苏离伤继续说:“我们这里都能感觉到震动,说明地面之下波及到的区域非常广泛。尤其地面下或许埋藏着未知的文明遗址,许多无法探测的区域说不定也是相通的,很难用自然规律和一般常识预判火山喷发带来的一系列灾变。一旦飞船降落的地基失稳,飞船会自动改变模式。那时你们要在飞船中,还是在你们的三室一厅?”

  魏星辰犹豫:“我稍后问爸妈意见吧,再说那种模式改变前,小西会提前通知我们对吧?”

  她的潜意识里是不觉得真会发生那种危险的,脑海中还开小差的浮现出了家乡所在城市地铁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景象。这是她能想到的大型地下空间的概念。

  这个画面显然也被苏离伤看到了,他又说:“地下轨道交通在人口密集的岩石星球比较常见,不单是你来的世界,我们这里也有,交通效率很高,全AI控制,能将运力最大化,时速也很骇人,穿越行星两端也不过一两个小时。”

  好吧,星际时代了,地铁快点也不足为奇。魏星辰收敛了一下心神,又问:“火山喷发之后是不是会有大量火山灰扩散到大气层中,引发次生自然灾害,比如极寒天气雪上加霜啥的。我们是不是要提前做准备?”

  “我们目前没有设备能探测那边火山爆发的详细数据,目前肉眼就能看见火山灰遮天蔽日,有点像宇宙尘埃遮日的天象了。不过对飞船中的我们影响不大,X级移民探索飞船对光能的需求也不大。极端天气一年半载不见光,除了影响驾驶员的心情之外,不会造成能源短缺等情况。”

  苏离伤科普了上面的内容,也没有催着魏星辰回答刚才的问题。他自然不希望飞船真的改变形态,那样魏星辰的房子会否脱离飞船,他再也见不到他们?

  这个问题不能想,一想他就会无比焦虑。

  “可是山林中的动物们,还有我们在湖边饲养的小鸡和兔子,是不是……”魏星辰很担忧,不过机甲依然在充电,现在火山喷发还没有结束,不穿机甲她不敢贸然出门。

  远处的火山又吐出了不少黑烟。

  这一次飞船微微震动,魏星辰也感觉到了。她偷偷祈祷,飞船千万不要改变模式。那时候她和爸妈大概率可能会撤回自己的三室一厅,毕竟关上厨房门,房间里的东西都能再生。可那意味着她会与苏离伤分开,分开后也不知能否再相见。

  她此时不得不承认,苏离伤的存在对她而言是与众不同的。

  飞船外边养的那些小动物并不能让她如此牵肠挂肚,飞船里的小喜鹊或者刚孵出来的小鸡同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