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颂 第124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穿越重生

  “朕除了是个男人,还是个皇帝,记得你在我面前有过很多次担忧,总觉得朕会容不下你这个外来者。不瞒你说,确实提防过你,因为朕得确定你对大梁天的安稳没有威胁。

  “至于为什么没有杀之以图一劳永逸,是朕认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君王,不是靠杀人来解决问题的。朕也不觉得自己没有这份维持太平的能力。”

  赵素在这番发言之下汗水直沁……

  说真的,认识皇帝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这么长一段话,也从来没见他如此严肃过——跟大臣们议事时那种严肃不算在内。

  原来都是她自己过于谨慎了,皇帝并没有看她不乖就要杀她的心思,而只是想利用她帮他治理江山——这种利用她竟然也不反感,因为她若能出一份力,那也是将好处落实到了老百姓身上,更甚至还将落实到妇人女子身上,这种事情,便是被“利用”她也情愿。

  她抬头看了眼皇帝,——按说封建独裁者的话不能太当真,但是他是个穿二代,这却实在不能与土著相提并论。他或许不会改变社会制度,也无法全盘接受现代社会的一些理念,但在时代与世情的束缚下,能够放手去尝试,已经很难得。

  这一刻她便不能再把他看成一个完全无法交流思想的封建君王,更甚至从原先的不以为然,而渐生出了几分尊重,她不能否认,在过去的这几个月,她是没有把他当成可以放心交流的对象的。

  一直都觉得身份不同,三观也不会相同,所以哪怕是在邬兰凤事情时吐露过想要帮妇人女子争取更多的权力,也只是基于当时情势而已。

  她心下莫名踏实,便说道:“如今我来到了这里,未来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回去,这里已经我生存的地方,只要您不忌惮我,我当然是一心一意要为大梁出力的。

  “虽然我也不见得有什么大计,但未来的事情终是见过不少,我就当是远航看了番世界回来,说给你说听听,想来也是不差的。”

  “你还能回去?”

  皇帝择着了这一句话问道。

  赵素吁气:“既然能莫名其妙地过来,那么会否莫名其妙就回去了,也未可知啊。”

  她倒是还没有想过回去的事,只是像奶奶那样只会些小巫术的人,居然会有一些科学都无法解释的本领,那么时空之中或者确实有这样的途径也未定。

  何况,她要说的重点也不是这一句。

  但她一抬头,却看到皇帝目光茫然,仿佛忽然找不到了着落点。

  “启禀皇上,御史钟澜宫外求见。”

  四喜的声音打破了这幕突如其来的安静。

  赵素把抵着桌沿的身子放直:“我还要去向太后复命,就先退下了。”

  皇帝点了点头。

第224章 天威

  赵素走出乾清宫,往慈宁宫方向走去。半路看到有遮阴的地方,她又停下来,顺势坐在了台阶上。

  上晌这会儿正是事务繁忙的时刻,后宫各处都有宫人走动,可见宫里人少,也并不影响皇家的排场。

  回想起初初来到这里,宛如走错了片场,对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乃至一人一畜,全部都抱着戒心。无论走在哪一处,都如履薄冰。

  但如今眼望着这重重殿宇,还有像她一样的这么大一群的“社畜”,又仿佛多了几分亲切感。

  对她压榨最狠的陆太后,一直都是嘴上最狠,并没有实质伤害过她,就算把她关起来一段日子,还让她养胖了几斤。

  宫里这些太监宫女,当然也有心眼多的,有好些人会刻意巴结她,但仔细想想,大家也都是为了生存,如果只是巴结巴结她,就可以让他们过得更轻松,那她也不介意。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员,一跃成为一个国家的上层权贵,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就心安理得,尤其是当有人求助她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哪怕是依仗权势也要帮公理一把,否则便德不配位。

  当然,也许皇帝始终不知道她的来历,她还是可以努力假装自己就是原主的。对生存状况的不确定,使她多了一份提心吊胆。她不知道皇帝刚才那番话是不是出于“帝王之术”,为了稳定她的心,但是反过来想想,好像她就是怕也改变不了什么,她的力量太微小了,倒还不如闷头朝前,先卸下这份担忧,活痛快了再说。

  “……我跟你说,动作再不快点,可要赶不上交差了!”

  旁边走来的两个小太监正相互催促着,手里还抱着两株珊瑚,“太后对罗老太师可是敬重得很,有了闪失咱们担待不起!”

  赵素望着他们自眼前走过,然后唤住了:“你们这是要干嘛?”

  小太监们一脸急色,但看清楚是她之后还是倒回来了:“赵侍卫,太后吩咐小的们取一对珊瑚给罗老夫人做寿礼。”

  “罗老夫人做寿?

  “过两日就是了,太后特地下旨要挑两株品相最好的。”

  赵素哦了一声,看他们着实着急,便挥挥手让他们走了。

  罗老夫人过两日就要做寿,但她先前却没有听花想容说起?

  ……

  御史钟澜朝皇帝深躬身:“皇上早已值大婚之龄,早前皇上说登基未久国事为重,如今已是庆禧三年,后宫仍旧空虚,万寿节上众臣上奏请求皇上大婚,皇上地未曾有示下,今日微臣冒死再谏,为了我大梁皇嗣绵延,恳请皇上遴选闺秀,入主后宫!”

  钟澜说得吐辞太用力,花白胡须都地颤动起来。

  皇帝捧着一份奏折,漫不经心地看着:“知道了。”

  “皇上——”

  “朕身子骨好得很,暂时还崩不了。”

  皇帝把折子放下,起身进了内殿。

  钟澜惶然站着,一时不知是进还是出。

  四喜走进来,往外做了个请出的手势,他这才连忙退了出去。

  皇帝怒形于色是鲜少有的事情,不管是登基前还是登基后,基本上大家只见过不苟言笑的他,再生气,他似乎也只是把脸色放得更淡漠一点,眼神投得更冷一点,原以为皇帝少年人,对于立后纳妃这种事即便不热衷也肯定不会排斥,眼下钟澜却只觉自己今日这一趟来得大错特错。

  出了宫门后,便快步朝着都察院衙门去了。

  衙门里却有几个人正在喝茶等待,看到他回来,便都陆续起身:“怎么样?皇上怎么说?”

  钟澜重重地唉了一声,指着他们道:“我被你们给害苦了!”

  几个人脸色顿变,就连坐着没起身的那几个也不由地起身了:“这话怎么说?”

  钟澜便把来龙去脉说了,然后道:“皇上素日虽说谈不上像先帝那般和霭,但也是谦逊有礼,而方才他竟是直接撂了折子,撇下我离了殿,你们倒也真是,撺掇我去触这个霉头,如今好了,我却不知回头皇上要如何怪罪我?”

  众人顿惊:“这霉头又是从何而来?”

  说完又都面面相觑:“今日早朝还很平常,如何这么会儿工夫就触怒了龙颜?莫非朝上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谁知道呢?!”

  大家纷纷参言。又道:“罗家近来风头正盛,罗老太师一直都是拥护先帝和太后的,如今对皇上也是极力支持,他们家虽然人丁单薄,但老太师门生众多,在朝中与各勋贵元老也是有交情的,如果罗家小姐成为了皇后,那么皇上将会更加大胆施政了。这花月会的风头非但没摁下去,又让他们搞出个海政司来,国库还空着呢,这么折腾,不是胡闹么?!”

  “那皇上这意思,难道是因为想立罗家?是恼咱们干扰了决策?”

  “不好说。”有人道,“圣心难测,立罗家小姐为后,于皇上与罗家相互都有益处,皇上如今看重的就是施政是否顺利,因为若不顺利,皇威必受影响,他不会高兴有人阻挠。”

  “若是这般,那就更不能让罗家得逞了!”

  众人皆点头。

  传外面衙役把茶续上来,几个人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商讨。

  赵素下衙回府,第一件事就是找花想容。

  花想容却还没回来,打发人去找,她才拎着一坛子酒回来了。

  “你喝这酒?”

  闻到浓烈的酒香,赵素也忍不住佩服地看过去了。

  “我不喝,这是我从罗家人手里顺来的。”

  “罗家?”

  “是啊,姑娘不是让我去看看罗家么?结果我发现他们家老太太过几日就要过生辰,府里正在筹备。看采办的东西不多,应该是不准备大办。但是东西却都是上好的东西,这酒是翠湖楼的珍酿,一般人都定不到的呢!”

  “定不到还不是让你给顺来了。”赵素说着拔开塞子闻了闻,果然香醇,把酒塞上她又道:“他们家人不多,亲戚也不在京城,如果不大办,那就只能请几个亲近的人家吧?咱们家有没有收到请帖?”

第225章 医患

  “没听说。奴婢去大太太那边问问就知道了。”

  小菊说着,轻快地转了身。

  赵素闻到这酒确实浓香扑鼻,拔开塞子又嗅了嗅。

  花想容说道:“姑娘没什么酒量,您可悠着点来,这酒虽香,后劲却很大。我听他们说,初初喝到嘴里不觉什么,但过后就来劲了。咱们侯爷都被这酒弄醉过。”

  “我不喝,我就闻闻。”

  赵素说着又嗅了一下。厨艺她已经很拿手了,这年头的人都喜欢喝点酒,早前试过了酿果子酒,回头她也酿点烈酒出来试试。

  “对了,侯爷回来了吗?”

  想到花想容方才说庆云侯喜欢喝这酒,反正都已经顺回来了,何不拿着到正院去献一番孝心?

  “侯爷应该回来了。”

  “那我过去看看。”

  赵素说着就把酒拎着往正院去。

  刚进了院门口,庆云侯身边的长随就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看到赵素之后匆匆打了个招呼,然后就朝着侧院跑过去。

  赵素连忙把他叫住:“出什么事了?你怎么慌慌张张?”

  长随只好倒转回头,说道:“侯爷今夜里原本约了几位客人饭局,但是他出不去了,小的奉侯爷之命前去通知管事,让他前去通知对方一声。”

  “为什么不能去了?”

  “前面陈女医那里出了点事,侯爷正好遇见了,方才正在那里帮着处理呢。”

  “陈女医?”赵素一下就怔住了,“她怎么了?”说完见他面色焦急,便打发花想容:“你去帮侯爷传个话。”

  长随求之不得,连忙把约好的那几个客人告诉给花想容,然后就跟赵素说起来:“陈女医今日不知为何在南城被人堵住了,好像是诊病的时候出了点麻烦,对方揪着她不放,还想动手来着,侯爷正好从那经过,就帮她解了围,如今正在医馆。”

  赵素觉得不可思议:“陈女医行医一向稳重,医术也是顶呱呱的,怎么会把人的病越治越坏呢?”

  “小的也不清楚。”

  赵素把酒塞给他说道:“你去把它放起来,我去医馆看看。”

  片刻钟脚程就到了医馆。

  眼下天色将晚,路上行人还很多,但医馆的门已经虚掩了起来,门口果然拴着庆云侯的马,门下还站着两个护卫。两人看到了赵素,立刻站直了身子。

  赵素走到他们面前,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就抬脚上了台阶。

  店堂里,陈菡与庆云侯都坐在平日接待病患的角落座位里,陈涵的左手掌已经用布包了起来,面前桌子上还摆着几只药瓶。庆云侯说道:“这卢家未免有些得理不饶人,他们家既是有官职的,待我回去问问清楚,再给你一个答复。”

  陈菡说道:“此事本是我不够谨慎所至,怪不得他人。侯爷也不必为了我去沾惹这些不应该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