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颂 第152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穿越重生

  “我们去哪里?”

  赵素坐下来。

  皇帝目光也如水样潋滟:“去潜云观。”

  “道观?”

  “潜云观的千莲池里开了几朵并蒂莲,我们去观里赏莲,顺道吃老道做的砂锅鱼。”

  “这么说你去吃过?”

  “小时候去过,好多年没去了。”说完他看着赵素,“观里的老道是先帝亲手救下来的贫民,为报皇恩,他就在观里出家了。如今里面还挂着先帝一柄断剑,回头带你去看看。”

  观里的老道是先帝亲手救下来的贫民,为报皇恩,他就在观里出家了。如今里面还挂着先帝一柄断剑,回头带你去看看。”

第275章 怎么能瞒得过我?

  “是了,”皇帝道,“上次去通州,原本说是要吃鱼的。”

  “后来不是耽搁了嘛。”

  “所以今儿必须履行诺言。”

  “必须滴!”

  由此可见赵素是个实诚人,答应了的事情就得做到位。

  同时由此可见皇帝也不是个吃素的,说出口的要求从来也没有不算数的。

  赵素不知潜云观来历,既是这位真龙天子指定的地方,少不得在去到之前打听了一番。

  原来潜云观这位擅做砂锅鱼的老道,早先是个渔民,前朝恶吏杀了他的家人,他也倒在血泊里,是先帝顺手救了他,后来他也不成家了,成了道士,大梁立国后,他也到了京城,在这潜云观做了道长,坚持为先帝一家念长生经。

  只不过因为大梁信佛的人多,道长这种事搁在改朝换代的巨大时代浪潮里,也算微不足道,所以只是少数人知道罢了。

  “这观里还有一把先帝用过的断剑,当年先帝丢在地下,被道长拾了,与其余一些物事供奉在观中,还专门建了个小阁,那个地方挨近荷池,是赏月绝佳之地,回头你要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下马车后皇帝这么说到。

  赵素跟着他到了观门前,十分怀疑:“大晚上的能看清楚荷花吗?”难道看荷花不是个借口?实际上是要跟她约个会?

  “你想看,那就肯定能看。”

  这个她倒不怀疑。

  跟着走了几步,皇帝停了下来。原来前方已经匆匆迎来个发须花白的瘦小道士,未至眼前一双手已经提袍,至跟前跪下。等他拜完大礼,皇帝指着赵素:“这是——皇后。”道士又转过来,略一看,又要跪下来。

  赵素面红耳赤,慌忙去扶他,然后暗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倒像是得了什么逞,略有些得意地扬起了唇,正色道:“唤赵姑娘即可。”说完后又示意道长到身边道:“沏你们观里手种的茶,然后邻舍铺子做的小吃点心都上些来便是。然后把厨下收拾收拾,除了你今儿做的砂锅鱼,皇后也有雅兴,要从你这池子里新捞上来的鱼,做水煮鱼来尝鲜。”

  “小的这就遵旨去办。只不过皇上——”道长说到一半又迟疑起来。

  皇帝在柳树下转身:“如何?”

  道长露出难色:“沏茶不难,做鱼也不难,小弟子们都在张罗了。只是这邻舍铺子里的点心,今夜是没法办到了。隔壁的点心铺子关张了。”

  皇帝顿了下:“那铺子朕记得是唐家的老字号,开了有几十年了,怎么突然关了?”

  道长面色深凝:“皇上有所不知,前些日子,这唐家铺子发生了一点事。约是一个月前,工部程谅程大人久病缠身的二公子夭折了。咽气前那几日,不知怎地就想吃唐家铺子里的点心,程家没办法,只好打发人来买。

  “这铺子里的人大概是因为东家与程家的过节,也或许是不明白程家这趟生意的目的,加上程家来人也不敢明说自家公子如何,那伙计看是程家的人,就不卖给他。

  “程家的人又急又怒,这就闹了起来,把店砸个稀烂,事后唐家当家的,就是吏部供职的唐由唐大人,又反过来把开在街尾的程家的饭馆也砸了,后来唐家索性把这铺子给关了,一直还没来收拾。”

  赵素听到这里,问道:“在吏部供职的唐大人,是吏部郎中唐由么?工部的程谅,是工部员外郎?”

  “正是。”道长转向她,“这二位在京城虽也是大户,却难与庆云侯府比肩,姑娘竟也识得?”

  赵素纳闷:“这两位不是都曾是太后曾经收归麾下的才子么?按理说他们该同声同气,怎么也不该反目成仇啊!”她看过原著,对陆太后身边出现过的角色当然有印象。但她居然不知道这件事,皇帝看样子也不知道!

  道长答道:“事发于去年,唐程两家原本要联姻,唐家的公子要求娶程家的小姐,婚约都定下了,程家突然悔婚退亲,唐家大怒,就此结了梁子。”

  悔婚这种事,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确实是背信弃义之举,难怪唐家生仇。

  不过都是太后的人,也共事这么多年了,突然间退婚也太不厚道了吧?程家不知轻重吗?这是明摆着不在乎这份交情了?陆太后也不化解一下?还是说她压根不知道?

  自己下面的人结了梁子,若身为玛丽苏大女主居然不知道,未免有些出人意料了。

  “师父,鱼打上来了,厨下也收拾干净了。”

  小道士沏了茶上来,顺道禀道。

  赵素站起来:“我先去做吃的。”

  小道士连忙带路。

  身后露台上皇帝端起韩骏验过的茶,看向道长:“程家为何要退婚?”

  ……

  道观里的荷花池不大,但竟然养了好些鱼,道长亲手捉肉厚的草鱼做了砂锅鱼,赵素又挑了两条肥嬾无比的鳊鱼做了清蒸。此外还就地取材炸了盘藕片,做了荷花羹,以及冰糖莲子什么的。

  凉风习习,边吃边聊倒也舒爽。

  顺带把并蒂莲看了,原来毫不相干的两朵花,居然变成了一朵,而且大小若等,平分秋色,果然稀奇。但是中途皇帝被四喜来催请了,说是有急件进宫,于是也没来得及去瞻仰先帝的短剑。

  回府后花想容还没回来,赵素就先歇了。

  翌日早上,她收拾收拾直接去了慈宁宫。

  陆太后在抄经,长发没挽,垂在肩头,看着比平时精致的样子要接地气许多。她先问赵素:“你昨晚和皇上去潜云观了?”

  赵素微顿:“您知道?”

  陆太后鼻子里一哼:“这怎么能瞒得过我?”

  赵素看着她,一时没吭声。

  陆太后便皱眉:“瞅什么?不过就是还懒得梳妆,就这么惊奇?”

  赵素摇头:“不是。”

  她梳妆或不梳妆,全是她的自由,赵素想到的是,这么点事她都知道了,那唐家和程家的矛盾呢?

  高述端了乳羹来。陆太后淡淡道:“放着吧。”等人退下去,她又道:“厨子们天天就那点花样。”

  赵素看了眼惨白寡淡的乳羹,说道:“回头我给您做双皮奶试试。”

  说完暗觑一眼她眼尾的沧桑,顺眼又落到她笔下的经书上:“太后近来好像抄了不少经?”

第276章 亲信

  “嗯。”陆太后头也没抬。

  赵素端起茶来,抿了一口,看一眼别处,又收回目光来:“说到昨夜去道观,听到件八卦。那道长说吏部郎中唐由,与工部员外郎程谅,居然因为买点心的互砸了对方的铺子,到如今都没开张呢。”

  扫在砚池上的笔尖停住了,陆太后抬起头,那向来沉静的眼神有了一丝短暂的波动。

  赵素尽收眼底,面上却若无其事:“皇上昨儿还想吃唐家的点心呢,结果都没吃着。”

  “为什么砸铺子?”

  陆太后笔尖上的墨,啪地落了一滴在砚池里,同样地扬起了一丝轻微的晃动。

  “听说是因为程家之前悔了与唐家的婚约吧?”赵素便把事由顺口说了一说。

  陆太后眼里的波动更明显了,虽然消逝极快,但要让人忽略却完全不可能。

  “是么。”片刻后她垂眼,把笔尖重新在砚台边上扫了几下,然后写字。

  殿里忽然安静下来,赵素忽然也不知说什么,坐了会儿就悄悄起身走了出来。

  到了甬道上,她脚步缓下来,回头又看了一眼慈宁宫方向。

  她已经可以肯定,陆太后是不知道唐程两家事情的了。陆太后是一代成功的皇后,在这个时空里,甚至可以说,凭借着她穿越身份和出色的能力,一度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后。

  但在原著里那么缜密有能力的她,仅仅是从后位上升至太后之位三年,居然连自己麾下一双干将反目成仇都不知道,这是老虎打盹,还是随着原文完结,她的玛丽苏大女主光环也在下滑?

  而若如此,那为何先帝在时她还能一力支撑着秦王易储给皇帝?

  没有些实力,这件事她不应该做得这么顺利的。

  “赵大人,方大人在礼部等您呢。”

  不知道哪里走来的小太监匆匆前来传话。

  赵素收敛神思,点点头,走向东华门。

  回到礼部,方青雪迎头与她说:“马惟清带着妻女搬出马家了。”

  “如何?”

  “孙秀兰近日隔三差王上马家看望女儿,应多少带点示威的意思,马母昨日待孙秀兰走后,便跑到庞淑云房外指桑骂槐地咒骂,庞淑云气哭了,惊动了书塾里的马惟卿,马惟卿回来便与其母据理力争,最后被马母打了两巴掌,而后夫妻俩就搬出去了。”

  “那他们如何不去庞家?”

  “孙秀兰倒是派人去接来着,但马惟卿放不下脸面,怕人说他入赘,庞淑云也要跟着丈夫,于是就这么着了。”

  赵素想了下:“那孙秀兰又怎么说?是不是不必我们再调停了?”

  “孙秀兰让我们帮马惟卿脱离马家。”方清雪轻哂摇头,“关键这事儿她还没取得马惟卿同意。”

  赵素凝眉,作为一个女人能这么硬气当然是好事,但是涉及到他人,行事也这么强硬,是否就有些强势了?他们自然不可能帮她干这种事,这可是关系宗族的事情,一个不好能让言官把她和方清雪告到贬成平民的呢!

  作为花月会的魁主,也算是花月会的形象和天下女子的表率,朝中暗地里不知多少人等着揪把柄,孙秀兰这种激进行为,可是对她们很不利的。

  她想起来:“这历届魁主的近况,太后都知道吗?”

  “以往都是胡恩胡大人率人负责监管。一直也没有出问题。”方清雪说到这儿皱眉捋起了须,“说起来,先帝在时,花月会运行都十分正常,很多不利声名的事都是这几年起的。孙秀兰也是这几年变得越发强势。”

  赵素微怔:“这之间是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倒也说不上。只是让人感慨,先帝去了之后,太后一介女儿身,终究有些事不方便施为了。”

  是这样吗?

  赵素回想起陆太后先前未曾梳洗的样子。无论是原著里对陆凌的描写,还是她亲眼所见过的太后的样子,这位大女主都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她不梳妆的样子不吓人,诚然还有另一种美,但是让人疑惑,这段时间的陆太后精神总有些低迷,几次都顶着脂粉也压不住的黑眼圈出来,今日更是连妆都不梳,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