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颂 第168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04章 记忆里的人

  城南因为对接着北上的人流,所以一直都很热闹,当然相对而言人员也比较复杂,三教九流的老巢几乎都在此地。当然因为政治清明,通常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在这儿住着也不会无故被骚扰。商贾多,铺子也多,来消遣的人也多,赵素她们今儿要去的这间红英社,就在通向南城门的主街上。

  城中贵族们家里也有养着戏班子的,看戏不出需出门,不过那都是为不便出门的老人服务,像年轻一辈的,腿脚利索,还是愿意出门,一是热闹,二来也新鲜。所以庆云侯府没有养戏班子。

  余氏订了楼上的位子,才下马车,里头开场前的锣鼓声就响了起来,门口三三两两的人们谈论的都与今儿的戏相关,说着长公主昔年的英勇,感叹她的早逝。原主一世人过得稀里糊涂,没留下多少记忆给赵素回忆,进了戏堂,看到满座的看客,也融进这氛围里来。

  粗粗一看,座中也有不少着绫罗绸缎的官户,算算日程,威远侯也快到京了,早晚也会成为城中的话题。果然才上楼梯,余氏就说道:“听说威远侯还未成亲,朝中皇族里,一个端王未成亲,外戚里,又一个威远侯还单着,这一回来,指不定太后没那么快放他走的。”

  “可不是?还有个延平郡主呢。”

  赵萦接着话,一行三人就这样上了二楼。

  这地方没有正儿八经的隔间,只是每个桌都拿半人高的屏风稍作隔断,即使坐下来,一伸脖子还是能看到四面周围的情况。这样虽然少了很多私密性,但是视野好,不挡前后左右,真正来看戏的话,这样的布局反而更好。

  这么一来,赵素坐下后难免往四处看了看,先是看到几个熟悉的官眷,视线正好对上的她就点头打了个招呼,顺眼再看下去,竟然左前方又看到了个熟悉的身影,余青萍的父亲靖南侯也在座,他是一个人。

  自从余青萍罪行暴露后,赵素就没怎么见过靖南侯,倒不是因为靖南侯不出现了,即使他自请降职,也还是朝中的重臣,何况靖南侯世子还被皇帝委派去了沿海组建水兵,靖南侯府的声势是没有倒下来的。

  看起来今日无事,靖南侯一身舒适合身的锦袍,束着玉冠,一缕墨髯修剪得十分整齐。他面前桌上只有三样点心,一壶香茗——想不到一个深沉的武将还有这样的闲情雅致,闲暇时一个人能来戏社这样的地方坐坐。

  他没有发现赵素的注视,底下锣鼓响起来,他正认真看着上场来的主角,——今日的“昭云长公主”。

  赵素也收回目光,看向下方。

  场下安静,戏子的唱腔清晰入耳,一开始出来的长公主着布衣打扮,头发也只是随便绾着,但是扮相漂亮,眉目流转光彩照人。

  长公主比先帝小三岁,先帝筹谋大业过半之时她才加入,创业前期先帝顺应天意,身边有无数贤臣良将扶持,十分顺利,当年攻入京畿时说句势如破竹也不为过。但是在大军挺入京畿之后,前朝的残兵败将联合南边的南越国在边界频起纷争,所以在先帝定国之时,还并未天下太平。

  长公主就在这个时候请缨南下,与丈夫老威远侯立下盟誓,将余孽清除干净之后再放马南山。

  长公主与老威远侯是在军中相识相恋,并且结成夫妻的。传说中的她与陆太后相比,陆太后霸气美艳,擅于筹谋,而长公主娇俏可人,出手利落。当时在军中,也有不少人追求长公主。

  就在这场战役里,长公主丧生于沙场。只能让人感慨一句人算不如天算。

  “快看快看,威远侯上场了!”

  赵萦轻声的欢呼,打断了赵素的遐思。

  戏台上做年轻武将装扮的戏子也上了台,正与长公主一道对敌,这是两个人初见面,场下一时热闹起来。

  长公主长得漂亮,军中女子又少,当时追求她的人也挺多。老威远侯是西北的驻军将领,后来投靠了先帝。听说也是个英俊的男子。

  想到这里她不由又往左前方看去,靖南侯这时候已经看出了神,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戏台上,浓眉微蹙,先前还随着鼓点声轻叩着桌面的右手,此时也停了下来。

  长公主遇难那一战,当时别处战事已定,随军同往的大将不少,其中就有靖南侯和梁瑛的父亲广平伯,在她阵亡后,大伙奋起直追,一鼓作气将敌人杀了个干净。

  一场战争三言两语就这样说毕,当时情景肯定不止于此。靖南侯此刻,也不知是不是想起了这段往事。

  “侯爷。”

  赵素正要收回目光,忽见立在靖南侯身后的护卫走上前去,低声呼道。

  靖南侯微微侧首,那护卫就上前低语起来。

  等到护卫直腰,靖南侯双目微敛,随后站了起来。

  赵素看到那护卫掏出银子结账,方知他们这竟是走了。

  靖南侯回到府里,靖南侯夫人迎上来。

  “宫里来人怎么说?”

  “就说皇上传侯爷进宫,别的什么也没说。”靖南侯夫人接过他脱下来的外袍,拿来官服给他穿上,“自打萍姐儿出了那事,皇上可一直都在冷着咱们,这番突然有传,也不知道会是何事?”

  她觑着靖南侯的脸色说。

  “既为臣子,总有为君所用的地方。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靖南侯快速把袍服穿好,拿过旁侧的官帽戴上,走出房门。

  刚出正院就碰上侍妾安氏与三女余青潼。

  母女俩向他屈膝行礼。

  他也就停步看了她们一眼,然后就走了。

  余青潼堆上脸的笑容还没成形,就已经溃散。

  等靖南侯不见了,她嘟着嘴回头说:“姨娘不是说,只要大姐栽了,父亲就会看到咱们的好吗?我怎么觉得大姐栽了之后,父亲对我们更冷淡了?”

  安氏扯了扯她的袖子,示意她往后看。

  余青潼转身,这才发现靖南侯夫人也走了出来。她连忙行礼:“母亲!”

  靖南侯夫人皱眉:“你不去做女红,在这里做甚?”

  “回母亲的话,今日的功课都已经做完了。”

  “那就在房里呆着,学着做个大家闺秀。别一天到晚在外晃悠,咱们家已经出了个大丑了,别再弄出一桩来。”

  余青潼平日惯会在正房和嫡出子女面前讨好卖乖,此事无端被撂了脸子,脸上也挂不住。

  靖南侯夫人也没有理她,往那边厢二小姐余青漪的房间走去了。

第305章 她只想要这个

  靖南侯夫人对丈夫的一番担忧,却换来丈夫的斥责,心里也不舒服。这种情况下她又哪里还会对侍妾的儿女有好气?何况有余青萍在前,毁了家声,连带着嫡亲的女儿余青漪的婚事也受影响,她自然需要加倍提防。

  靖南侯进了宫,像往常一样在东华门下下了马,随太监前往乾清宫路上,他左右看着,一切如常。到了乾清宫,五福直接把他引到了御书房,这才看到皇帝正在御案之后翻看奏折,顺手举起旁边一盅茶冲他招手。

  靖南侯到了跟前,先自俯身行拜,而后才抬头上前:“皇上急召,可是有何要事?”

  “朕听说近日街头关于长公主的轶事又谈论得很热烈,你知道吗?”

  靖南侯点头:“臣有所耳闻。不光是有人议及,好些戏社里为赶这波热潮,也开设了新戏。只因前阵子威远侯府的镖船失窃,凶手至今未曾抓到,以至于威远侯获准归京日期在即,有关长公主的这番往事也被翻出来了。不过舆论都还是向着皇上,说大梁皇气震天,才定下这乱世江山。”

  皇帝喝了口茶:“朕又不曾问罪,你倒是替他们开脱得快。”

  靖南侯略为不自在,看了眼皇帝后,又垂首下去。

  皇帝把杯子搁下,说道:“长公主残甲失窃,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朝廷必须联同威远侯府查清此案。否则,流言对朝局不利。也容易让功臣寒心。——这阵子在中军都督府差事还顺心么?”

  “臣竭力当差,不敢有误。”

  “朕记得你的爵位就是平定南疆赚下来的,广西那场仗你在场,与霍家也有几分旧情。威远侯回京之后,便由爱卿你来协助威远侯办理此案。”

  靖南侯跪地接旨:“臣定当协助威远侯捉拿案犯,追回长公主殿下的遗物。”

  皇帝颌首:“下去吧。”

  ……

  靖南侯出了乾清宫,仰头看了看天空,然后快步出宫回府。

  靖南侯夫人还在女儿房里,听说丈夫回来了,连忙起身回房。看到正在自行更衣的靖南侯,她上前帮忙:“皇上怎么说?”

  “这几日你好好筹备,迎接威远侯与延平郡主归京。皇上因我早年与长公主殿下及老威远侯同袍作战,着我全力协助威远侯彻查长公主残甲丢失一案,等他们兄妹进京,你我好好替他们接风。”

  靖南侯夫人愣了一下:“当年并不只有侯爷同行,还有广平伯也去了,皇上怎的只委派了侯爷您?”

  靖南侯对镜理着衣襟:“这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朝中派人协助是正理,但也不至于连派多个人一起参与。”说到这儿,他看向夫人:“你不是说皇上多日不曾眷顾咱们了?如今有任务委派,你还啰嗦什么?”

  靖南侯夫人敛色:“是。我这就下去安排。”

  靖南侯看着妻子背影远去,片刻才收回目光。

  而此刻的驿道上,一路人马正刚刚离开沧州城门,迎着朝阳北上。

  枣红马背上的延平侧首说道:“这路上半个月里日日天晴,哥哥该庆幸听从了我的话,半路弃了马车,改为驾马了。”

  少女的脸上有些微得意,在朝阳底下显得更为明媚了。

  霍修笑了笑:“我还不是因为你从小在马上摔下来被吓哭过,怕你吃不消?”

  “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我也早已经不是小孩子,有那样英勇的父亲和母亲在前,我怎么能还畏手畏脚的给他们丢脸?”

  霍修目光转深,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好孩子,果然长大了。”

  延平又娇俏笑起来:“我们快赶路吧!太后最喜欢热闹,我们再跑个一日,就能在七巧节之前赶到京城陪她老人家过节了!”

  说完她长鞭一扬,枣红骏马顿时载着她飞驰而去。

  霍修口里道着“慢点儿”,手下也没停着,名唤“夜霓”的汗血马顿时也撒腿飞奔起来。

  ……

  事实证明开戏也会上瘾。

  赵素接连去戏社呆了两日,第三日就被程夫人请到了程家,经过两日程夫人的劝解,程竺云在知道了事情经过后已经冷静下来。

  到了程家,程夫人看起来却还是有些忧虑。“劝我都劝了,但她只声不出,让人有些担心。所以我只能寄希望于姑娘您了。”

  把赵素引到院子里之后,她就撤走了。

  程竺云在庑廊下迎接赵素,情绪看起来还比较平静。

  “我的来意,想必令堂已经告诉你了,太后会疼惜你的,就不知你眼下是何想法?”

  程竺云捧着杯子,默了半刻后说道:“不管我什么要求,太后她老人家都会答应我吗?”

  赵素顿了一下:“只要是在合理范围内,太后都会考虑的。”

  程竺云微微昂起头来:“那我,想有一份差事。”

  “……啊?”

  “我想像素姑娘你一样,进花月会当差。”程竺云看向她,目光灼灼,透着坚定。

  这个回答着实出乎赵素的意料。在她心里程竺云就是个典型的古代大家闺秀,应该是与诗书女红为伴的,赵素也从来没想过她还有份事业心,所以一直在考虑的也只是她的婚姻归宿。

  “你怎么,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程竺云把目光缓缓的投向庭园:“前段日子我脑子里一片凌乱,很多事情想不明白,比如说,明明受害的是我,为什么陷入困窘的也是我,而不是害人的凶手?明明我遭人玷污,为什么还要失去既定的婚约?为什么我明明没有错,结果却好像所有的错都是我犯的?

  “我委屈难平,说再多次的认命,心里还是不甘心。想来想去,不过就是因为我是女人罢了。倘若我是男人,还用得着背负这一切吗?

  “我从来没有任何一刻感觉到花月会是如此重要,它不但应该存在,身为女人,我还要拥护它的存在!

  “所以,我不要金银赏赐,也不要指婚给什么权贵大户,我只想像素姑娘你一样,进花月会,为天下女子尽一份力。”

第306章 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