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颂 第23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穿越重生

  赵素知道,该装傻的时候还是得装傻:“听父亲这话,姨妈像是老早就不怀好意?”

  “她都要走了,这些事就不深究了。”庆云侯站起身,“我回头还要进趟宫,你养着吧。”

  ……

  宁姨妈回到梅英斋,还没落座就朝着身后跟来的丫鬟打了一巴掌过去!

  “侯爷来了也不告诉我,要你有何用?”

  丫鬟捂着脸甩到一边,当下咬唇哭了出来。

  “是侯爷不让说!”

  “还敢顶嘴!”

  宁姨妈又扬起了巴掌,丫鬟顿时就哭出了声来!

  秋嬷嬷快步跨进来:“太太息怒!仔细手疼!”

  宁姨妈一张脸都快扭曲了,她牙关紧咬,双手撑着桌沿,气息哪里平得下来。

  秋嬷嬷道:“这是怎么搞的?侯爷怎么会过去?难道是有人通风报信?”

  这句话好像提醒了宁姨妈,她敛了敛神色,转过身来:“你是说这是素姐儿的预谋?”

  “奴婢可不敢这么说,但这事着实太巧了,何况,三姑娘近来行事跟从前判若两人,与太太也不亲近了,难保不是她早就有这个想法。这不,侯爷一来,就听到了太太和姑娘的对话,还把太太不愿离去的心思也看在了眼里。”

  宁姨妈脸色逐渐阴沉。

  “你提醒的很是。她确实很不一样了。你知道吗?刚才她竟然假借珵哥儿入仕为名,让我搬去跟珵哥儿团聚!还说了一大堆理由,什么珵哥儿还没娶妻,我不给她操心婚事那就是未尽职责!又说珵哥儿放着我在这儿住着,会有言官参他不孝——我真是纳闷了,她怎么说得出这些话来呢?

  “就算是有人教唆,也教唆不得这么牙尖嘴利吧?难道说从前她竟是骗我的,其实她什么都知道,只是在我面前装疯卖傻而已?”

  “不可能吧……倒也不至于,姑娘这么做,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啊。再说了,她一个小姑娘家,哪里能装这么长时间?要真是装的,以太太的慧眼,老早就看出来了。”

  “那你说她怎么会跟我使这手?明明前不久她连穿什么衣裳都要我拿主意,如今却阴招频出,这没有道理!”

  秋嬷嬷不知该怎么接话。完了她跺了跺脚,又立刻走到宁姨妈跟前:“让太太走若真是姑娘的意思,那这事就难办了!

  “当初咱们能留下来,可都是因为三姑娘的挽留和不舍,如今三姑娘要是起了这心,那大太太她们就算不顺水推舟,咱们也不便强留罢?何况侯爷也都表了态,太太可拿个主意!”

  宁姨妈来回徘徊了两转,停下来:“我还没弄明白她是怎么回事,倘若她是被人挑唆的,那不得把那挑唆她的人给找出来才安心?

  “如果是她自己这么想的,那就只能说明我被她骗了许多年,这口气也是不能忍下去的。但我不相信一个小丫头城府能有这么深。”

  “挑唆的人日后再找不迟,倒是把眼前这关给解了。要不是看在侯爷份上,太太至于在侯府当奶娘似的吗?侯爷居然连个名份也不给太太,也太让人寒心。

  “还有珵哥儿,他这才刚刚入仕,还指望侯爷提携呢,侯爷这就不管了?倒是嚷嚷着要在外面找人,眼前摆着个太太这么好的人儿也看不见!”

  “别说了!”

  宁姨妈越听越不能镇定,“他要有这个想法早就想了!你看看他除了把珵哥儿举荐去当了个县令,余则还干了什么?”

  “太太!您不能就这么走了,就算走,怎么着也得把哥儿的前途给打点好啊!”

  “那我能有什么办法?”

  “要不,您晚上熬点汤给侯爷送去?给侯爷示个弱,好好说说?”

  宁姨妈站定想了想,没有反对。

  只蓦然又补了一句:“还是得弄清楚素姐儿到底怎么回事!她脑子愚笨得很,不懂机变,想办法弄点什么事情看看她反应,到底是装傻还是背后有人出主意。”

  秋嬷嬷顺着她的话一想,立时道:“许家那位公子此番吃了大亏,必然不会消停。太太只管游说侯爷,拖上一些时日,等许公子伤势好些,奴婢定然能找到机会。”

第40章 陈药

  赵素毕竟对宁姨妈有了提防,宁姨妈嘴上说考虑考虑,事实上是不是缓兵之计也不晓得,于是交代身边人,把梅英斋那边盯着些,以便做到知己知彼。

  然后让人进宫送信给陆太后,告诉她自己病了,大概就是让她近期不要找自己的意思,免得进宫碰见皇帝。

  疮伤经历过昨夜的惨烈,实际上周围已经塌了下去,疼痛感也消退了很多。如此正常走动是没有问题了,也有了闲心关注许家这事儿的后续。

  那日赵楹和媒人前往许家,一直坐到日暮才回来,具体说什么也无从得知,只是跟着去的随从带回了许崇被打得皮开肉绽的消息,还有就是他真的有个表妹,那个表妹也被送出京了。

  再然后方渠也遭了些殃。

  发生那么大的新闻,方渠当日又是一身狼狈回的府,方家怎么可能没被惊动?

  方渠的父亲方青雪,或者说方家,其实在小说原文里就出现过,方家书香门第,往上数四代都是规规矩矩的读书人,虽然没出过什么名臣,家风端正却是有名的。

  就在陆太后陪着先帝定江山的路上,方家曾经提供过援助,所以原本当年方青雪费了老鼻子劲考上了进士,先帝立刻就恩准他在京任职,这么多年,方青雪克己复礼,织物上没有特别的建树,但是也从未有过疏漏。身为家主的他也严格要求着家人。

  方渠战战兢兢,不等方青雪回来,自己先捧着藤条跪在他书房门口了。

  偏巧近来因为史恩犯案入了牢狱,涉案款项巨大,户部衙门少不得牵扯在内,需要帮着清理赃款来源什么的,方青雪在户部任右侍郎,近来格外的忙。

  回府后听说发生这样的事,虽然知道不全是方渠的责任,当下也接了他手上的藤条,抽了他几鞭,然后就罚他闭门思过。

  方渠到底跟自己没啥关系,赵素听过了也就罢了,每日照旧读书用功。

  却说方青雪之所以打方渠,除了怪他不该在外斗殴,也因为他卷入了赵素那等祸根的纷争之中。

  当下为着史恩犯案之事,太后与皇帝杠上了,朝中许多老臣夹在当中都不曾发表态度,唯独庆云侯选择支持皇帝严惩史恩,方青雪不想卷入宫闱之争,所以方渠最好离赵素这些人远点。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

  今日早朝上涌起了许多提议给礼部左侍郎补缺的声音,只有庆云侯以史恩罪责尚未认定为由提议延后再议,随后就有人让户部出面陈述史恩的赃款来源,以此作为认定史恩罪证确凿的证据。

  散了朝皇帝便在御书房召见了户部尚书何晟与他。

  “史恩还未曾招供,这请奏补缺的折子就上来了,是不是太急了点?”御案后的皇帝一如既往的语气温淡。

  花白胡子的何晟是燕京世家出身,他躬身回答:“皇上明鉴,请求给礼部左侍郎补缺的呼声早就起来了,今日会有人当廷提起了此事,并不出意外。不过臣担保,这件事跟户部无干。”

  皇帝抬眼:“既然早就听到了,那怎么没早听爱卿说起?”

  “此事不干户部政务,也就没敢惊扰皇上。”

  方青雪抬眼间,见皇帝目光正好移向自己,顿时把头垂下。

  “方爱卿管的是内务府,今年春季的内务府账目还没呈交上来,什么时候能有?”

  方雪青忙道:“回皇上,已经做好了。稍后再核一遍,便能呈交。”

  他眼睛虽盯着地下,但头顶处却隐约觉得火辣辣的,像有强光照射。

  当今皇帝年岁不大,但打小就有一股泰然气势,登基掌权之后,这股气势更显得与他的身份浑然天成了。

  正在局促之际,皇帝身边的太监四喜就手执着一封信笺快步走进来,皇帝垂眸看了看笺上的字,随后就头也没抬地发话了:“都退下吧。”

  方青雪如释重负。

  出宫时他故意落后一些,没想到到了东华门内,何晟竟在前方等他。

  “青雪啊,史恩罪证确凿,进了牢房就不可能还有再出来的机会。皇上之所以问起,也不过是怕在太后面前不好交代罢了。

  “因着花月会,这几年好些国策都未能顺利实施,皇上这个时候只怕比谁都想撸掉史恩。所以不管皇上信了还是没信,只要咱们顺应了皇上心意,就绝不会有错。内务府的账目,还是要尽快做好呈交上去。”

  方青雪微微抬首:“但是史恩陆朝为官这么多年,既然有胆子贪这么大一笔银子,他就应该留有后手才是。为何罪证上显示的贪墨,都是这两年所为?他贪了这么大一笔银子,就这么快就败露了,难道不会有被人诬陷的可能吗?”

  何晟拢起手来:“这些都只不过是推测。而如果推测有用,那还要证据干什么呢?”

  方青雪抿唇不语。

  “行了,做好你的份内事,不要出岔子。”

  何晟深深看了他两眼,然后迈着八字步出了宫门。

  方青雪定定立在原地,过了许久才抬起沉甸甸的脚步。

  廊柱后边的四喜等到门外看不见他的身影,才转身朝着御书房方向走去……

  庆云侯从绮玉院出来,回房坐了坐,就起身进了宫。

  听完四喜复命的皇帝还在乾清宫坐着。

  他放下手上的奏折,拿出几捆药材摆到庆云侯面前:“能看出这些药有什么问题吗?”

  庆云侯也不是大夫,哪里会看药?但他还是拿起来看了看,然后皱了皱鼻子:“气味似有些不同。”

  “不同就对了。这是一批陈年的药材。”

  庆云侯一时纳闷:“这是何处得来?”

  “御药司今年的采办。有人从药商处打包好移交给御药司的药货箱里截取出来的。”

  “这种药移交给御药司?”庆云侯神色变了,“这怕不是药商能瞒得了的。”

  “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担心过暴露。”

  皇帝扬了扬眉,抽出一根当归在手上转动着把玩。“朕找人查了查,御药司的掌事太监苏葵,是先帝跟前掌印太监郑福的干儿子。

  “此外不为人知的是,郑福还有个干儿子,却是陕西府龙阳州的卫指挥使刘胜,他也是你们中军都督府辖内的将领。据悉,御药司这两年自陕西采办来的药材皆是些陈年旧货。”

第41章 心机女配

  庆云侯沉气:“皇上可曾移交大理寺严查?”

  “不忙着查。若是冲着犯上来的,那总得有个理由。如果是为谋利,那此事风险过大,除非存着反朝的心,一般而言不会敢有人冒这个险。

  “朕猜他们是有备而来。”

  庆云侯道:“这么说皇上已经掌握了线索?”

  “先不说郑福。他两个干儿子苏葵和刘胜有勾结已经有痕迹,药材和内务府的账目最早的不对劲,出现在两年前,那笔账与史恩第一笔赃款记录的时间几乎是前后脚。”

  “所以说此事竟还与史恩相关?”庆云侯锁紧了双眉:“户部管着内务府的账,只怕也不干净!”

  “对头!”皇帝挑眉,“最近举荐给礼部补缺的折子里,至少有三道是举荐的都察院的御史田堔,田堔的老家,恰好是陕西龙阳一个望族。由此可见,田家与刘胜建立瓜葛并不难。

  “再往下查,便又让朕查到,田堔的堂姐,竟是何晟小舅子的妻子。也就是说,田堔跟何晟是拐着弯的亲戚。

  “如果刘胜与苏葵合谋制造了陈药事件,那田堔被举荐,也就跟苏葵刘胜以及何晟都有关了。

  “先前朕召见了何晟,他自称补缺的事跟户部无关,但是这两年该由户部呈交的内务府账目却总是延后了一个月才呈交。

  “所以,如果史案一案确属构陷,那确实也是需要多方协力才能成就。目前这几方,恰好都有嫌疑。”

  庆云侯沉吟:“如此看来,臣即刻便可去查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