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颂 第74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穿越重生

  ……

  乾清宫这边,陆太后听完何家母女的控诉,看了眼抹着眼泪的何婉瑜,与何夫人道:“婉姐儿一片孝心可嘉,有这样的闺女,是你的福气。这素丫头不像话,等她来了,哀家定会为你们做主。”

  何婉瑜抹泪嗫嚅:“非是我等得理不饶人,实在是伤到了家母,婉儿忍不下这口气。因想到宫中对御前侍卫亦有王法约束,故而前来请太后评个理,让此事有个说法。婉儿狂妄,还请太后勿怪。”

  “怎么会怪你?你是好孩子。”

  陆太后扬唇说完,高述就走到她身边附耳说了两句话。

  她未动声色,让人重新沏茶上来。

  没多会儿门下就道:“皇上驾到!”

  陆太后扭转头,看着皇帝跨进门。

  皇帝唤了声“母后”,何家母女也站起身见礼。

  陆太后道:“素姐儿呢?她怎么没过来?”

  皇帝提袍坐下:“她摔伤了,胳膊肘肿了好几处,儿臣让五福带着她赶紧上药去了。”

  说着他在何家母女之间看了两眼,又问陆太后:“母后宣她过来,莫非有什么要紧的事?”

  陆太后道:“好端端的,她怎么摔伤的?”

  “听说是被人推倒了,哭哭啼啼的,也没说清楚是谁。一直闹着要找她爹告状,朕看着头疼,就交给太监了。”

  说着他接茶喝了一口,再转向何夫人母女:“你们进宫多久了?方才可是也经过乾清门外,有没有见到是怎么回事?”

  何婉瑜听到这儿哪里还回得上话来?

  她不过是轻轻推了赵素一下,她也不过是打了个踉跄而已,压根就没有倒地,怎么就成摔倒了?!

  而且还摔“伤”了?

  她搞什么鬼?!

  刚才的纷争可是有慈宁宫的宫女看到的,何婉瑜不由心虚地往门下宫女们扫了一眼。

  “竟有这种事?”

  平日大伙都看惯了陆太后和善可亲的样子,眼下她忽然脸色沉凝,目光犀利,这气势强大得顿时令人回想起当初那个与先帝并肩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开国皇后!

  刚刚才坐下去的何家母女立刻站起来。

  “素姐儿是有些淘气,但她在宫中也是担着御前侍卫的职务的,她犯了错,自有皇上治罪,谁敢越过皇上去对她动手?

  “敢对她动手,岂非就是明摆了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么?是有人成心想要对皇不敬,还是有人要对皇上图谋不轨?”

  屋里顿时静得连心跳声也能听得见了。

  陆太后朝门口挥手:“去把赵侍卫找来,让她把事情说清楚——再让她顺道过来给何夫人赔个礼,白归白,黑归黑,受的委屈要捋明白,犯的错也不能姑息。”

  “太后息怒!”何夫人听着这话胆都颤了,就凭赵素那嘴皮子,等她来了之后还能有好听的说出来不成?更别说她摔伤这事还不知怎么回事呢!

  她连忙躬身走到陆太后身边:“先前不过是点误会,是婉丫头心急没沉住气,才跑过来叨扰了太后。臣妇并没怎么,还请太后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

  “那怎么好?”陆太后道:“她是宫里侍卫,对官眷无礼,那也是有王法条例管着,该按律处罚的。”

  “臣妇真没什么,她是晚辈,我哪还能跟小孩子计较呢?还请太后高抬贵手,就容她去吧。”

  陆太后没吭声,似在沉吟。

  何夫人转向皇帝,少不得还要先卖个好:“敢问皇上,素姐儿伤势无大碍吧?”

第130章 被恼上了?

  “看着胳膊肘肿得蛮厉害。没仔细看,也不知有没有伤筋动骨。”皇帝眉头微凝,“庆云侯家里素来护短,不知他晓得了会如何?最近朝上忙得很,他若不依不饶要查个究竟,朕回头还得分出精力来平息他的怒气,让人头疼。回头查出了谁推的她,少不得也要问问了!”

  何夫人心惊肉跳,攥着手道:“臣妇家里备有极管用的创伤膏,回头便着人送去,但愿能让侯爷消消火!”

  皇帝道:“庆云侯在素姐儿的事上不含糊,未必会听你的。”

  “臣妇定当竭力为皇上分忧!”

  皇帝沉吟点头:“也好。”

  陆太后缓声道:“此事原本不该就此和稀泥,只是你说不该与小孩子计较,哀家认为也有道理,哀家若执意让她来赔这个罪,倒显得你这位世家夫人气量小。既然你宽宏大量,那就不必去宣她了。”

  “谢太后恩典!”

  陆太后望着欠身的何夫人:“还是你通情达理。这么看来,敏鸿眼光还是不错,何家有你这样识大体,顾大局的宗妇,将来必定能帮着维护好各家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国效力。”

  何夫人的娘家远比不上何家显赫,当年何敏鸿看中了何夫人,何老夫人却因为某些原因不同意,为了成就这一桩姻缘,何夫人这边也闹出过一些传闻,早年间大家都听说过的。

  陆太后这句“敏鸿眼光不错”,就恍如打了何夫人一个耳光,何夫人哪里还敢有别的心思?脸上火辣辣地说道:“太后谬赞了。我们老何家跟赵家都是京城里的老故交,这都是应该的。臣妇也定当遵从太后教诲,好生处事。”

  “那就好。”陆太后喊来高述:“把我早上尝过的那几样点心各地我封两盒给给何夫人,再送何夫人和婉姑娘出宫去。”

  “是。”

  看着何家母女起身告退,陆太后才斜睨眼看向皇帝:“怎么回事?”

  ……

  出了东华门,上了马车,何婉瑜憋了一路的火气再也憋不住了。

  “赵素这个卑鄙无耻的贱人!居然用这么下作的手段来对付咱们,那伤肯定是她自己弄上去的,是她反过头来诬陷咱们!”

  谁说不是呢?慈宁宫里太后那番话还在何夫人耳边回响呢,何夫人以往只知赵素讨厌,也不至于拉下身份跟个小辈争高低,但今日是她赵素眼里没长幼尊卑,反过来她还如此下作地在皇帝面前颠倒黑白,这就太可气了!

  太后先前那番话,只怕是在怪她小题大作,早知道赵素还有这手,先前她就该拉住何婉瑜才是。

  如今她们不但告状没告成,为了息事宁人,还不得不去庆云侯府伏低做小送药上门!这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回家再说!”

  何夫人到底是有些阅历,才被太后敲打过,不可能还跟十几岁的何婉瑜一样急着在外头来劲。还得赶紧回府商量着怎么去庆云侯府送这个药呢!

  马车朝着何府方向去,这边厢,从乾清宫出来后的何纵已经回到府里,并且坐在了书房。

  琉球岛那边的商船交接范围划定,早朝上把大致任务分派了下去,宣布新衙门唤作海政司,从工部调了右侍郎窦彭为总督,同正三品官,底下设左右副督,为从三品,左右副督每三年轮流到琉球亲临管事。

  另由端王担任督察之职,负责把控丝绸品质,货银交接的监管等等。

  同时又任命了海政司几个主要的官员。

  如此衙门事务便操办了起来,至于低阶的官吏慢慢来倒不要紧。

  这番旨意下发后,何纵当场沉默。

  从宫里回府没多久,几个学生也跟随到府了。

  “老师具备多年河工经验,不想皇上此番竟未命老师兼任海政司总督。”

  “是啊,这个海政司,由老师掌领应是最合适不过,不想竟是窦大人。”

  “窦大人也是在工部多年,经验丰验,又正值年富力强之际,此事他来担任最合适不过。”何纵说道,“工部事情不少,老夫身居此位常感疲倦,让窦大人扛着海政司,不是忽视老夫,而是皇上体恤老臣哪。”

  在场几个人面面相觑,齐躬身道:“老师高风亮节,让人钦佩。”说完之后他们其中一个又抬起头来:“也不知是不是学生误会,总觉得上回伍公子事件,皇上还有些耿耿于怀。难道,皇上竟是如此护短么?”

  这话引起了其余两人的附和,何敏鸿看到这儿,向何纵道:“不知父亲如何看待此事?”

  何纵没有说话。

  那件事之后,其实皇帝并没有对何家做什么,但是前几日在乾清宫外皇帝当着大臣们的面,抬举赵素的那番话,的确又像是煞有介事。到底他是为了抬举庆云侯府,还是为了含沙射影他们何家呢?

  还有这次的海政司任命——先前他到乾清宫,皇帝只是叮嘱他率领工部好好配合海政司,管好造船事宜。虽然他确实没有想过要兼任这个总督,但是,皇帝也并没有来问问他,他可是朝中老臣啊!皇帝这是连做个样子也不愿意么?

  “老师,”在国子监任职的唐漠上前道,“皇上少年意气,难免做出些任性之事,为免引来不必要的后果,学生以为老师该想个对策,缓和一下与皇上的关系。”

  这句话正中何纵心事,伍修平那件事他其实知道是自己违理了,只是当时为着要借赵素来抨击太后决策,架到半路下不来,才无奈到了那地步。

  他本也以为皇帝多少看他的面子和把稀泥,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这么做,而且还来了那么一手,让自己在庆云侯面前丢足了脸!

  这足以说明皇帝恼上他了。

  君为臣纲,这么下去总是不行啊,他必须得顺顺皇帝的意,扭转一下局面。

  想到这里他道:“你有何良策?”

  唐漠深施一礼,说道:“皇上正值青年,后宫却还虚位以待,老师莫非没想过请奏皇上大婚之事?”

第131章 你让我谎报军情?

  何纵端起杯子:“皇上甚有主见,太后也不曾催他,这些年折子没少递过,但都如泥沉大海。况且,这件事也不算投皇上所好,除非他有了意中人。”

  说起来惭愧,凭他这么多年的阅历,硬是没揣测出过皇帝这个少年人的心思,对于立后的事他好像忘了似的,登基三年从来没有任何表示,因为陆太后也不催,他们也缺乏进一步“催婚”的条件。

  “老师,您怎么忘了贵府的大姑娘?”唐莫急得又往前走了一步。

  听到这儿,不光何纵停住了茶杯,何敏鸿和其余人也看了过来。

  “婉姐儿?”

  “正是!”唐莫道,“何家乃燕京世家,婉姑娘是长房嫡长女,出身高贵,这个身份难道不是现成的皇后人选吗?更何况婉姑娘知书达礼,仪态万方,她是足以统领后宫的!”

  何纵皱了下眉头:“婉姐儿不行。”

  “为何?”在光禄寺当差的谭颂发出疑问。

  何纵道:“我何家世代书香,不必争做那皇亲国戚。”

  众人愣住。

  “好了。”何纵摆了摆手,站起来,“此事就议到这里,一码归一码,朝上的政事还是要办好。此事老夫已放下,你们也不要纠结。”

  他都这么说了,大家便也就告退了。

  何敏鸿等到众人走了,才回过头跟何纵道:“父亲,他们方才这建议……”

  何纵目光深凝:“上次伍修平那事你还看不出来吗?婉姐儿那性子,进了宫只会祸多福少。”

  何敏鸿不再做声。

  出了书房,长随来道:“大爷,大奶奶回来了,有急事请您回房。”

  何敏鸿眉头皱了皱:“她不是进宫给太后请安了吗?”

  “是,刚从宫里回来,大姑娘眼圈儿红了,大奶奶脸色也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