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颂 第87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穿越重生

  花想容是晚饭后回来的。“查了查先前的那间茶馆,的确是荣鑫钱庄二房老太爷家的产业。他们这二房老太爷的长媳,也确实与大沽船坞的大东家结了亲家。我怕有误,又跑去昨日临别时她留下来的住址,还真就找到了,她住的那座宅子,是掌着大沽几家船坞的邬家的产业。”

  “邬家,”赵素望着她,“那就是说她住的是她娘家的宅子?”

  “没错!”

  这么看来,身份是可以确定没问题了。

  那赵素就不明白了:邬家掌着几个大船坞,在京城还有宅子给邬氏住,足见娘家有底气。可是上次在医馆门外听到她们说,邬氏的丈夫好像还偏宠妾室,碰到这样的丈夫,生不出来就生不出来,她夫家还敢休妻不成?为什么邬氏还要纠结于给夫家生孩子?

  她且把这事儿撂下,先打发花想容去审那妇人。

  这天夜里便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夜深时睡着,早上一起来就看到花想容坐在房门外了。

  花想容眉头皱得像苦瓜一样走进来:“审了半晚上,那妇人硬是不肯说还有谁指使她做的,只一口咬定是伍修平让他去那宅子的,她身上有几张银票,她也说是伍修平给她的。”

  赵素听完也凑紧了眉头。伍修平和何婉瑜都是自己跑到那宅子去的,这妇人要赖上伍修平也赖得上。但如果是他,前院耳房里退走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所以肯定不是伍修平,那妇人在撒谎。

  “每天去问问,她要不说就不放她,到她肯说出来为止!”

  花想容领命而去。

  赵素想了下,又找来小菊:“派个人去给荣鑫钱庄的少奶奶下张帖子,就说我请她喝茶,看她是今日下午有空还是明日有空,我在盈翠楼等候她光临。”

  说完她便报了个地址给小菊。

  小菊看她说的郑重,立刻去找云想衣写了张拜帖,然后拿着到前院去找家丁跑腿。

  刚到前院就听到后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赵隅领着所有在家的男子走了出来。小菊看到这阵仗,不由问了一句:“这是有贵客要来吗?”

  原在往前走的赵隅忽然停步,扭头交代道:“素姐儿呢?快让她一道出来接驾,皇上驾临了!”

  小菊一听,当即把拜帖塞给家丁,交代给他之后,拔腿往院子里去了。

第155章 少给自己脸上贴金

  工部这边船只的建造方案还没有弄妥当,今日早朝皇帝问起来,何纵正因家事焦烂额,昨夜里盘问何婉瑜直到夜深,早早地又爬起来上朝,受了许多“热切关注”的眼神,难免有些精神不济,便就把工部眼下所遇之阻碍禀报了上来。

  皇帝显然不满,当场淡淡一句“何尚书素有雷霆手段,掌管了工部这么多年,如何也会被这点小事难倒?”

  这话便顿时让何纵无地自容,又领了皇帝限期半月内解决此事的旨意,才羞红了一张老脸退朝。

  回到衙门先打发人把何敏洪喊来,让他负责处理何婉瑜这事给查清楚,以及尽早想办法平息外界舆论。

  昨夜冷静想想,赵素那丫头的话竟有几分道理,此事已弄得人尽皆知,便是把何婉瑜逐出家门也无济于事。

  更甚至因为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势必会波及到别的姑娘,如今最应该做的,是把事情查出来,将真相公布于众——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真相确实是不堪入目,何家也应该弄个说得过去的说辞,来圆了这场闹剧。对外有个说辞,至少也能挽回几分脸面。

  想想今早受到的那些目光,再想想皇帝那句不软不硬的话,猜想皇帝只怕是也听得了一些风声,那句“雷霆手段”,怕不就是用来打自己脸的。

  一时间便更加坐不住,打发人把工部侍郎喊来,让他即刻派人去沧州直接跟程云慧联系。

  却说皇帝上了个早朝回来,端茶在窗前喝了两口,然后便上中军都督府去找庆云侯,问水军建营的事。

  靖南侯世子余慕安已经启程南下,虽然水军营隶属前军都督府,但仍受中军都督府统辖,庆云侯这阵子除了原有的本职之外,便还多出了调集将领前往组建水军营的差事。

  偏巧家里兄嫂最近又起兴给他张罗续弦——虽然眼下实在是还顾不上这个,可是兄嫂热心张罗,他也无法反对。

  皇帝到来的时候,他正在看赵楠派人送来的几张女方的庚帖。听说皇帝驾到,他手忙脚乱把帖子往奏折底下一塞,就出门迎驾。

  皇帝只带了梁瑛和佟绪,以及四喜出来。他进门道:“把水军营拟建位置的舆图拿来朕看看。”

  庆云侯微滞:“皇上说的可是昨日在乾清宫呈交您批示过的舆图?”

  “正是。”

  庆云侯道:“昨日因皇上说让臣拿回去细细研究,臣便带回了府,并未在衙门,还请皇上稍候,臣这就着人回去取。”

  “在你家?”皇帝闻言转了头过来,顿片刻道:“那便不必这么麻烦了,朕直接去你家。”

  就这么着,庆云侯打发人回去知会赵隅他们,然后自己伴驾往庆云侯府来了。

  皇帝原先当皇子时确是常在亲近的臣子家出入,后来成了太子,又登了基,这次数就屈指可数了。

  但这一个月内他却光临了庆云侯府两次!得亏是他不摆什么架子,不然排场要张罗起来,就够折腾人了。

  不管怎么说,人家已经来了。

  赵素正打算今日好好在家里运筹帏幄,静候何家息,就这么半路被逼着撂下燕窝盅,跑到半路,她才想起来此时此刻自己应该正在尴尬期,少不得又让小菊把她脸上胭脂擦去,换成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来到门下。

  “你怎么在家里?”

  皇帝没说啥,庆云侯却先惊讶起来:“你不是应该去当差了吗?怎么在这儿?”

  旷工吗?还让皇帝抓个正着?!

  赵素只能扯扯嘴角:“皇上放了我病假,我这几日在家养病呢。”

  庆云候可不信她病了,但又不便当场拆台,只好看向皇帝。

  皇帝面无表情,伸出食指勾了勾鼻梁:“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赵素正高兴可以顺势回房躺着,皇帝又开口了:“不过朕看你养得应该差不多了,就此前来伴驾吧。”

  说完他就朝内走去了。

  赵素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得迈着两条不听使唤的腿跟上去!

  皇帝人去了庆云侯的书房,其余无关人也就退了。

  赵素跟过去,只见庆云侯拿出张舆图来给皇帝看,皇帝接在手上,边看还边给出意见,反正这俩谁也没把她当回事,跟没看见似的。

  小菊找过来的时候她就溜到门外,听小菊道:“家丁那边带回了林家少奶奶的回话,她说她也都有空,不过为了姑娘时间宽裕点,她认为明日晌午更合适。”

  林家少奶奶就是邬氏,邬氏夫家姓林。

  赵素当下答好,然后让人去盈翠楼订个雅间。

  回到书房,皇帝他们已经在喝茶了。赵素尽量不着痕迹地站在门角落,然后例行吐槽狗皇帝没有人性,明明昨天她才告假说特殊时间,要回家休养,结果他就让她养了一个晚上!这就是男人,呵!

  那边厢的佟绪和梁瑛在认真当差,看着她鬼鬼祟祟走出走入的,梁瑛冷眼瞥着再无反应,而佟绪忍不住给了她一个眼神,——皇上今儿被工部弄得心情不太好,她最好小心点。

  赵素却因为梁瑛而又想起了之前发现的余青萍脚踏两只船的秘密,扭头看一眼皇帝,暗道着他们这关系可真滑稽,梁瑛保护的竟然是心上人的心上人!他们要是彼此知道了,不知会如何。

  “你挤眉弄眼地干什么?”

  屋里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她,她扭头看去,只见书房里通往里间暗室的门开着,庆云侯不在,明显是去了暗室找东西。而皇帝正摇着扇子,面无表情地朝她看过来。

  她走上去:“皇上有何吩咐?”

  皇帝打量她:“你如今这神韵,倒跟太监们有的一拼了。”

  赵素愣住:“啥意思?”

  “你说呢?”

  赵素扭头看了眼门下的四喜,四喜对上她目光,连忙咧嘴笑了下,阿谀逢迎的心思不要太明显!

  赵素收回脸:“合着您是说属下专门拍您马屁呗!”

  皇帝斜眼:“少给自己脸上贴金!朕是说你奸滑。”

  赵素挺直腰:“您怎么能这么说——”

  皇帝手里扇子哔地收了:“昨日你出宫之后,去哪儿了?”

第156章 为何她有此一劫?

  赵素差点被口水呛到!

  特么这话她答不上来呀,不是,关键是这事怎么让他给知道了?

  她屏息站着,在皇帝目光底下情不自禁想溜,但明显她溜不掉。

  壮着胆子觑他两眼,她道:“皇上这话我听不懂。”

  “那要不朕把太监们叫过来,当着你的面把何家那事说说?”

  皇帝目光忒凉,摆明了不想让赵素糊弄的样子。

  赵素清了下嗓子,也就只好道:“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回了家之后,刚好听说街头有何家的热闹看,我就跑过去了。而且我也没做什么,就讲了几句公道话。”

  原来是太监说的,等明儿她去找找四喜,看看是哪个多嘴的捅了给他?

  “那可稀奇了,上回蹭破手肘就为告黑状,就差没撒泼打滚了,你还能为何纵那孙女出头说话?”

  “怎么不能?我心又不黑。”再说什么叫告黑状?她最多也就是做了点适当的艺术加工!

  皇帝冷哂一声,说道:“这么说来,何家发生了什么事你都不知道,就出面打抱不平了?”

  赵素这就没吭声了。

  看热闹的事她可以说,反正瞒也瞒不住了,但是宅子里何婉瑜那段她却不能说,就算何婉瑜再讨厌,那画面实在也太难堪,人家讨厌是人家的事,她自己不能做个没操守的人。何况吧,这种事都是臣子的家事,还涉及到小姐们的闺誉,就算说了皇帝也不可能插手,也不能插手。

  皇帝倒也没有追问,一会儿只说道:“那伍修平跟何婉瑜,有什么猫腻?”

  赵素震惊,他居然连这都知道!

  这就不是太监能打听到的事了吧?

  她好奇道:“您平时没事,是不是经常打发人上街搜罗八卦解闷?”

  皇帝侧首看她:“那你有八卦给朕听吗?”

  “我没有。”赵素道,“我也不知道他们俩约在那儿有什么事。但好像听到他们说,何婉瑜让伍修平打了枝金钗,但我还没弄明白为什么打只金钗要选在那里见面。而且为什么何婉瑜要花那么大价钱去打金钗?”

  皇帝扇子还在摇。听完后他也没说话,只是顺手啜了口茶。

  赵素因为花月会的事,最近对何纵格外上心,但出这种事,她还真好拿来大作文章。不过想到昨日皇帝答应过她帮忙解决何纵这个大障碍,她少不了问起来:“内阁那边的估算折子您看过了吗?是不是压根不会有什么问题?”

  皇帝把扇子收了,居然叹了口气:“确实比较难办。如今造船的事还没办妥当,二十条船的建造任务,如今还只落实了十三条。真正要花钱的在未来几年,如今批了你们的意见,这份钱就得提前分出来。何纵考虑到了延后的情况,他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

  赵素顿住:“那也花不了多少钱啊!所有县加起来,每年花费也就不过三五万两银子。”

  皇帝把扇子握在手上:“造船的事要是落实了,也许钱的确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眼下就是还未能落实。”

  赵素有点着急:“那问题是出在哪儿啊?”

  “海船不同一般船,需要有足够的实力,何纵物色到的船坞,听说他们家族内部有些纠纷还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