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十年代当兽医 第4章

作者:冰澄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何兴家也有同样的顾虑,一般家庭估计是用不起参的,不过这年月出门都难,他也不可能为了卖颗参再跑大城市去,能卖得出去就行。

  他把人参须留给了何金旺和李二英,带着小颗的人参回了房间,一早就又往县里去了。

  这次进县城之前,何兴家先找了处没人的角落,把那颗大一点的参给埋了起来,确保看不出痕迹后,才往县城里去。

  他去了上回经过的那条街道,果不其然上次见过的那两人还在那里。何兴家躲在一旁观察了快一整天,确保自己之前的判断没有问题之后,才找到那两人中更说得上话的那个,走上前压低声音问:“收野山参吗?”

  那人看了看何兴家,又看了看他背篓里漏出的东西,对旁边那人道:“你在这儿看着,我带他去找赵哥。”说着示意何兴家跟他走。

  何兴家跟着他拐了两个巷子,在一处院落前停了下来,这应该是这人口中那个“赵哥”的住处。何兴家谨慎地四处看了看,才跟着走进去。

  那个赵哥大概三十岁左右,剑眉星目的,打扮很是新潮,嘴里还叼着烟。此时正一边端详着何兴家带去的人参,一边问道:

  “小兄弟,哪个村子的?”

  “哪个村子的不重要,就说这参你收不收吧。”

  “这参看着品相还行,就是你也知道,咱们这地方好些人饭都吃不饱呢,更别提买参了,怕是见都没见过。”

  “你也不用唬我,这参本来就不是卖给普通人的,再怎样也有买得起的人,用得好的话能拿来续命的。”何兴家根本不为所动。

  赵哥闻言倒是对何兴家起了些兴趣,他打量他几眼,笑道:“这样吧,这参我给你150,我收了。”

  这时候150块也是普通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了,何兴家自己找买家不容易,对价格没有太大异议。

  “赵哥是个痛快人,这个价我没意见,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听个消息。”

  “什么消息?”

  “我想知道县里孙主任和他儿子的事。”

  何兴家向来是个未雨绸缪的,他总不可能躲在家里一辈子不出门,既然如此早晚会和那个“孙哥”撞上,到时候再想办法就太被动了。

  赵哥这回是真对何兴家感到好奇了,怎么看这人也不像是个普通的农民,不过他也没问何兴家为什么打听这个。

  “孙主任叫孙建新,不是咱们曲县本地人,是前两年从外面调过来的,平时革命热情很是高涨。”赵哥掐灭一支烟,意味不明地笑笑。

  “至于他的儿子孙远超,来了这里之后,几乎成了曲县的一霸,没少借着他老子的势以权谋私。”

  “你要是得罪了他们,我劝你还是躲躲吧,你要是想巴结他们,小心与虎谋皮。”

  何兴家若有所思,从赵哥这么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评价来看,他和他们似乎也不怎么对付。

  何兴家没对此事再说什么,拿到钱之后,才问道:“赵哥,如果品相比这颗更好的人参,能收多少?”

  赵哥一愣,这颗人参他本来就是想拿来送人的,就是觉得还差了点,如果有更好的,当然最好。

  “这么说你还有一颗了,你倒是挺谨慎,品相更好的当然价格更高。我们也算认识了,你把东西拿来,我看过后给你出价,不会让你吃亏的。”

  何兴家答应下来,他之前没和这些人接触过,总得留一手。不过如今和这个赵哥交谈下来,觉得他人还不错,门路应该也挺广。

  等何兴家取回了那颗大点的人参,他们又交易了220元并一些各种票券,两人都挺满意。

  临走时,赵哥还对他自我介绍道:“我叫赵全,咱们也算是朋友了,何兄弟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在县里还是有些门路的。”

  何兴家“身怀巨款”,也没急着回家,他跑到垃圾场去,寻摸了半天,找到了两只话最多的老鼠,绑上尾巴,用袋子遮住了,提溜着去了之前跟赵全打听到的孙主任家附近。

  这一片如今住的都是县里的领导干部,何兴家找了位大爷询问孙主任家具体是哪一户,人家见他提着个活蹦乱跳的东西,以为是活鸡,来找孙主任送礼的,便给他指了指位置,还好心地告诉他孙主任两口子都上班去了,他们儿子白天也不在家,家里这会儿没人。

  不在最好呀,何兴家谢过这位大爷,走到孙主任家院子外面,趁着四处没人的时候,解开绑老鼠的绳子,直接把那两只老鼠扔到了院墙里面。随后他听了听动静,满意地拍了下手离开了。

  回去前何兴家想起上回侄子侄女馋鸡蛋的样子,就去供销社给他们买了包糖果,又给何金旺和李二英扯了块轻薄的布料,让他们好做身夏装,想起何燕那丫头爱美的劲头,还给她买了个头花。

  路上何兴家还在考虑自己交给老娘多少钱票好呢,毕竟现在没分家,名义上还是李二英管家的。

  进家门之后突然发现气氛不对,走的时候何金旺和李二英还巴巴地叮嘱自己卖参的时候小心点,别让人坑了,要不是生产队不好请假,都想跟自己一起去。按他所想的回来的时候两口子不说等自己,怎么也要着急地上前询问的。

  结果回去发现家里静悄悄的,何金旺沉着个脸坐在屋门口的板凳上,旁边蹲着何兴国,低着个头,李二英不知道在哪。

  何兴家左右看看,看到何燕在屋里探头探脑的,索性走进去问何燕出了什么事。

  何燕拉着他,小声说道:“出大事了,我们今天本来都去上工了,二嫂说她夏收时累着了,有些不太舒服,娘想着现在地里活不多,就让她休息两天,谁知道大嫂也跑回来了,两人不知因为什么发生了争执,大嫂把二嫂推到地上,都见血了。”

  “那现在怎么样了?娘呢?”何兴家皱眉问道。

  “娘找了杨老头来,这会儿都在她屋里呢。”

  何燕话音刚落,杨老头和李二英都从何兴民屋里出来了,只听杨老头说道:“先让她吃着药吧,这几天都得躺到床上保胎,要是还出血你们就得赶紧往县医院送了。”

  李二英连忙答应了,送了杨老头出去。这边刚回去,就见张大妮从屋里出来,委屈地道:“娘,我真不是故意的,你不知道,弟妹她……她非说我妹子偷人,这种话能乱说的吗!我气不过才和她吵起来的,她上来拉拉扯扯,我一不小心就推了她一下,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李二英还没说话,何兴民屋里先传来了秦盼弟的哭声,一边哭一边说:“娘,这事不怨大嫂,都怪我自己不小心。我没说大嫂妹子偷人,我就是说我看见她和一男的走在一起,我没别的意思。”越说哭声越大。

  “你装什么好人!你明明就是那个意思……”

  张大妮还没说完,何兴民一脚踹翻个矮凳,大吼道:“够了,我把话放到这儿,我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跟你拼命。”

  “她不上来拉扯我,我能推她吗……”

  “好了!”

  张大妮的话又被打断了,这次是何金旺,这也是事情发生到现在何金旺头一次开口。

  “谁是谁非的已经这样了,谁也不许再提了。无论这个孩子保不保得住,这件事都到此为止,万一保不住,只当和我们家没缘分。”何金旺见何兴民一脸不忿还想再说什么的样子,又继续说道:“作为补偿,这次屠宰场的工作就给老二了。”

  何兴民原本要说的话止住了,目光闪了闪,屋子里秦盼弟的哭声也停了。

  何金旺见状明白了他们的态度,又转向何兴国。

  “老大,你同意吗?”

  “爹,我不同意!”何兴国还没回答,张大妮先忍不住了,不满地说道。

  何金旺没理会她,直直地盯着何兴国。

  何兴国终于抬起了头,他看了何兴民一眼,回答道:“这事是大虎他娘对不住弟妹,我代她给二弟赔个不是,工作给二弟我没意见。”

  说着不顾张大妮的气愤和挣扎,硬是把她拉回了屋里。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听何金旺一锤定音道:“那就这么定了。”

  何兴家看了这么一场大戏,再结合何燕告诉他的,倒是推测出了大概怎么回事。

  秦盼弟感觉不舒服,没去上工在家休息,碰到了不知因为什么事回来的张大妮,暗示张大妮她娘家妹子偷人。

  张大妮是家里老大,从小护着弟弟妹妹长大的,再说女人名声多重要,她哪能容忍别人这样说她妹子。加上她原本就是个火爆脾气,就和秦盼弟吵了起来,秦盼弟又上前拉拉扯扯地要解释,一来二去的她无意识推了秦盼弟一把,秦盼弟当即倒地上,出血了。

  要么说何金旺人老成精呢,这事说白了还是屠宰场那工作闹的。

  秦盼弟那人,真是个能人,何兴家之前就觉得她跟个小白花似的,如今才发现,她还有宫斗女主的潜质,就是不知道,她为了个工作,拿自己孩子的健康来换到底值不值得。

  还有何兴民,何兴家是不知道他事先知不知情,但看他原本一副要为老婆孩子拼命的样子,得了工作突然就熄火了,也够让人一言难尽的。

  这两口子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幸好自己早早从这摊事里脱身了,何兴家躺在自己屋里感叹道。

第6章 .拔刺

  夏收之后,除了补种些粮食,也没有太重的活了。既然决定了去屠宰场上班的人选,何金旺也没有再拖延,他给大队长打过招呼后,就带着何兴民去了屠宰场。

  他们回来时,接收手续就已经办好了,第二天就能去屠宰场上班,何兴民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

  村里平时有点什么事,立刻就能传得整个村子都知道。这回也一样,一会儿工夫,全村人都知道何金旺家的老二要去县里上班了,大伙讨论得热火朝天,羡慕的、嫉妒的都有。还有人把昨天何家院子里闹了一场,大媳妇把二媳妇推得差点流产的事传了出去,再联想何兴民的工作,大伙心里都有些猜测。

  不过这些都没影响何兴家,他把昨天在县里买的东西拿了出来,对家里其他人的说辞就是他在山上挖了点药材,偷着卖了些钱,叮嘱他们别说出去。

  要换平时,张大妮肯定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也不知道是昨天的事受打击了,还是晚上何兴国跟她说了些什么,她今天一天都很沉默,不管是何兴民办了手续回来,还是何兴家卖药的事,她都没说什么。

  至于何兴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心想着自己要去县里上班了,再说山上哪那么容易挖到值钱东西,他对弟弟卖的那点“小钱”也没刨根究底。

  倒是两个小的拿着糖,开心得不行。还有何燕那丫头,正是爱美的时候,收到头花就跑去找小姐妹炫耀了。别人问她哪来的,她还特机灵,把何金旺救人那事说了。

  “我二哥要去县里上班了知道不,那就是屠宰场的场长为了感谢我爹给的名额,这些东西也是人家送来的。”

  何金旺两口子收到布料,一整天没露笑脸的脸上也忍不住有了笑容,还一个劲地埋怨何兴家浪费钱,有钱不知道存着。

  何兴家告诉他们那颗人参卖了120块并一些票券,他给了李二英50块还有几张肉票、粮票。

  李二英也没问他剩下的钱,只拉着他道:“这钱我给你存着,以后你结婚了我再给你,省得你乱花。”

  “娘,不用,这钱就是给家里的,你留着吧。”按说没分家钱应该都放在一起的,不过爹娘偏向自己,人参的事谁也没说。

  就像这会儿李二英也没再坚持,但是心里打定主意把钱给何兴家存着,老大老二都能挣工分,小五说不定留县里了,只有小四,考学没考上,种地也不行,挣得公分还不够自己吃的,还是多存点钱吧。

  何兴家觉得自己休息了好些天,伤也好全了,再不去上工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在何兴民去了屠宰场上班后,他也开始去上工了。

  虽说现在不是农忙,地里的活没多重,但是正赶上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何兴家怕晒伤,裹得也严实,一天下来衣服都没干过。

  这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何兴家坐在树下乘凉,天气热的他饭也没胃口吃了。突然听到不远处一阵喧哗,抬头一看,村里好些人围着一个地方,不知道在看什么。

  何兴家有些好奇,但他嫌热,不太想过去。过了一会儿,小侄子大虎从人群里跑了出来,何兴家招手让他过来。自打何兴家给他带了糖,他是彻底忘了鸡蛋的事,又喜欢上何兴家了,这会儿乖乖地跑了过来。

  “四叔,牛生病了,躺地上起不来了。”没等何兴家问,大虎跑过来就对他说道。

  何兴家闻言犹豫了下,到底还是起来准备去看看。他们生产队只有这一头牛,平时都宝贝得不行,可别出了什么问题。他挤到人堆里一看,大队干部们都围着那头牛,愁眉不展。

  何兴家四处看了看,刚好看到了原身平时玩得不错的刘小山,就凑到跟前询问道:“小山,这牛怎么了,杨老头呢?”杨老头平时不光给人看病,也能给牲畜看些简单的毛病。

  “这牛走着走着倒地上,起不来了。杨老头又不在,最近天气太热,中暑的人多,公社干部们把几个村里的赤脚大夫都召集到一起熬药去了。”

  杨老头不在,何有树几人是围着牛干着急,又没办法。

  周围有人说:“这几天这么热,这牛该不会也中暑了吧,要不要先把它抬到阴凉地去。”何有树想着可以试试,叫了好几个大小伙子,一起把牛往树下抬。

  这一动,牛就哞哞叫了几声。何兴家刚好在旁边,清楚地听到那头牛说:“疼死了,疼死了,这群笨蛋不帮我弄出蹄子上的刺,还把我搬来搬去的。啊,谁还摸了我的屁股!”

  何兴家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问刘小山:“这头牛是母牛吧?”

  “对呀,没多大呢,怎么了?”

  “没事。”

  他见那头牛一直喊疼,还是上前对何有树说:“叔,这牛应该不是中暑了,它估计是蹄子上扎刺了,得给它弄出来。”

  何有树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我在其他村见过,那头牛也是这样,拔了刺就好了。”

  何有树半信半疑地看了看牛的蹄子,黑乎乎地沾着泥,看不出来是不是进了刺。旁边生产队会计郑红旗紧张地道:“你小子知道什么,可别瞎说,这头牛是集体财产,要是折腾出什么毛病,你可担不起责任。”

  “你们把牛蹄子绑了,擦干净,不就能看出来是不是扎了刺了吗,你们看看是不是我瞎说。”何兴家不服气地道。这牛要是别的毛病,需要用药什么的,他肯定不会乱掺和,这拔刺他以前是看过视频的。

  何有树觉得何兴家说得有道理,就让人把蹄子绑上,先看看再说。何兴家刚才就注意到牛一直蜷缩着一个蹄子,这会儿主动上前,把那只蹄子上的泥刮掉了,果然看见一个小孔,应该是扎了根坚硬的木刺,而且可能扎了有段时间了,卡得挺深。

  何兴家问旁边人要了把镰刀,按照以前视频上看的开始刮牛蹄。何有树担心地上前道:“小四呀,你到底有把握不,不行还是等杨老头回来再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