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大学毕业后 第16章

作者:十千界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章桂英:“天啊,爱国,你带的也太全了,你这太周到了,整个一小暖男啊,将来我们爱国长大了,谁要是嫁给了我们爱国,得多幸福啊。”

  李爱国被说的不好意思,“我现在也不小了。我爷说了,再过两三年我就能看诊了。我爷还说了,现在政策放松了,等我能看诊了,也许我家的中医馆能再开起来。”

  章桂英:“那感情好,将来我看病就医可就指着李大夫了。”

  李爱国拍胸脯保证:“没问题!”

  这次跟着出来,英子姐包各种费用不说,他还要拿英子姐五百块,他鹏哥要拿英子姐一千块,一千五百块啊,这么多钱,他想想就觉得不好意思,要不是他大意了,鹏哥也不会发现,英子姐也不用拿出这么多钱了,想想就对不起英子姐,他就总想着帮英子姐干点啥。

  要不是鹏哥说,自己要是敢不要这五百块,他就朝英子姐多要一千,他早就想跟英子姐说不要那五百块了。

  章桂英:“来,看我带了什么?”

  李爱国:“天啊,方便面!”

  现在买包方便面属于高消费了,对大家来说,方便面就是美食。尤其在火车上吃方便面可太香了。

  两人拿铝饭盒一人泡了一盒,章桂英还给自己和李爱国一人剥了个水煮蛋。

  整个车厢都弥漫着方便面的香味。

  “李主任,你要不要来一包,也不要你粮票了,两块钱一包。”

  李东鹏躺在上铺翻报纸,“不吃,我一会儿吃盒饭。”

  李爱国:“鹏哥,你真不吃啊,可香了,我剩一半给你吧。”

  李东鹏继续翻报纸:“赶紧吃你的,谁爱吃你口水。”

  李爱国念叨:“大家经常一个锅里吃饭的,还什么口水不口水的。又不是没互相吃过剩饭。”

  李东鹏到底抵抗住了诱惑,没让章桂英赚了那方便面的差价,在火车上买了盒饭吃。

  他们下午的火车,要到第二天上午到杭州。吃了饭睡了一觉,醒来洗脸刷牙吃个早饭,再收拾收拾,给李爱国整个妆容,火车也就到站了。

  徐厂长安排了小轿车来接他们。

  徐海辉是个精打细算的,他琢磨着,现在机器还能撑几天,就先撑着,要是提前修了,那不是就相当于浪费了几天的使用权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两年七百三十天,他这可是花了五万块修的,这么一算,合一天小七十块钱呢。这还没算那工程师来华的各种费用呢。这浪费一天他都心疼。。所以,徐厂长秉持着勤俭节约不浪费的精神,想让设备转动到最后一刻。

  于是,第一天,中午徐厂长请三人在食堂包间吃了中午饭,提出让章桂英他们休息一天,远道而来辛苦啦,先在他们厂子的招待所休息一天吧。

  第二天,让厂办公室主任带着三人绕着厂子参观一圈,美其名曰,了解一下他们厂的风采,有不足的地方欢迎他们给提意见。

  印染一厂以丝绸印染为主,他们的样品展示厅摆满了各种花色的丝绸。

  样品展示厅旁边是个小库房,存放一些数量不多的尾货,这些一般都是内部员工消化或者过年过节给员工当福利发。厂内还有一些瑕疵品,都是便宜处理给内部员工。

  章桂英三人转了一圈,每人获赠了三条丝巾。都是外面卖二十左右一条的大块丝巾。

  章桂英和李爱国还挺不好意思,白拿人东西,怪不好意思的。

  李东鹏直接替李爱国收了起来,悄声对章桂英道:“大方拿着,扭捏什么,不过是几个样品,每次来了他们这里,徐厂长都要送两块,当给他们厂打广告了,你想要好东西,徐厂长那老抠还舍不得呢。你要是推辞,该让人瞧不起了,送咱们的这个,他们内部员工买也就五六块一块。”可想而知成本应该更低。

  章桂英便笑着收了起来。心里还想着,这内部价可真够便宜的,要是能批来卖肯定能挣钱。还有那幅宽大的,她看了就喜欢,她早就想做个丝绸的被面了,从这买肯定便宜啊。她是真心想买,可就怕一开口人家就不要钱非送她了,搞得她好像开口索要似的,章桂英只能硬生生憋着,可不敢开口。

  第三天,徐厂长让司机带着他们游西湖。游船一人花了三毛钱。中午在西湖边上吃了一顿西湖醋鱼,菜品相当好了,四人一共花了十三块。

  得,又混了一天。

  章桂英有些忐忑:“咱这么混着,回去了厂长不会说咱们吧?”这本来三四天就能回去的,徐厂长这么一搞,他们得晚好几天回去了。

  “要不咱们明天找徐厂长提一下?早修完早安心啊。”

  李东鹏:“着什么急,就是你这边完事了也要等着我,早一天修晚一天修对你没什么影响,听徐厂长安排就是了。”

  李东鹏自然是带着工作来的。

  印染一厂现在主要的业务是做丝绸印染,棉布印染的活也接,不过有时候忙不过来,就会找合作的厂子。

  二棉厂有时会从他们这里接单子,李东鹏这次来一是来送样布的,二是把上次的尾款结了。他得等着这边财务对完账打款。

  还要等着这边技术确认样布,到时还要章桂英这个技术处的出面去跟对方对接。

  她也是在路上才知道,她还担着技术处的活呢,难怪王明签她出差单子时签的不情不愿阴阳怪气的,原来她还抢了他出差的活计啊。

  章桂英听了李东鹏说的,觉得他说的有理,遂吃饱喝足回去睡觉了。

  好在第四天上午,这边技术的请她过去,样布确认好了,没什么问题。签了字的样布双方各保留一块。章桂英算是完成了一件任务。

  财务处这天下午也对完了账,就剩打款了。

  印染一厂的设备在这一天下午也终于运转到最后一刻了。

  徐厂长赶紧让人来请李爱国。

  很好,事都赶一天了。

  章桂英自然要跟着去的,她已经准备好零件了,为了以防万一,她连车铃铛都随身带着呢。

  李东鹏自然也跟着去,当别人都盯着李爱国时,他是全程不错眼的盯着章桂英。

  李东鹏摸着下巴,这丫头动作干练,一看就是修设备的老手,也不知从哪练出来了。

  徐厂长个头不高,人人都说徐厂长是只长心眼不长个头,那小眯缝眼眼里闪烁的都是智慧。

  徐海辉先是注意到李东鹏的,顺着李东鹏的视线,就注意到章桂英了。他心思一转,盯着李爱国和章桂英来回看,看到最后,他也明白谁在滥竽充数故弄玄虚了。

  徐厂长咧嘴笑了,陈勇那老小子怕是被糊弄了。

  他从不怀疑陈勇那老小子在这种事上骗他,没好处嘛不至于啊,所以肯定是那老小子被糊弄住了。

  不管怎样,徐厂长很高兴,维修费利索的给结了。修设备这事办的漂亮又顺利,没耽误功夫不说还省了一笔钱。晚上说什么也要请章桂英三人吃大餐,还摆了瓶茅台。

  章桂英一看茅台,有些跃跃欲试,这八十年代的茅台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她没喝过啊!

  徐厂长的司机姓王,特别会来事,张罗吃喝调节气氛没他不行,徐厂长请人吃饭就爱带着他。

  王司机给在座每个人都满上一盅酒。

  李爱国在李东鹏的瞪视下没敢动酒盅。

  章桂英知道自己的量,一两白酒没问题,更何况这是茅台,章桂英推辞了两下,在徐厂长和王司机的劝酒下就喝了两口。

  章桂英:啧啧,好喝。

  徐厂长:“听说小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看着这么年轻,多大了啊?”

  章桂英:“这不是刚过了年吗,二十一了。”

  徐厂长:“真是年轻有为啊。来来来,咱们碰一个。”

  徐厂长都起身了,章桂英赶紧端起酒盅,跟徐厂长碰了一下,一口闷了。嘶嘶,这酒够味。

  李东鹏:“徐厂长可不能只顾着新人,忘了我这故人。来,我敬徐厂长。”

  接着李东鹏跟徐厂长两人一盅接一盅,王司机在中间插科打诨,顺便替徐厂长挡挡酒,相当于他俩喝李东鹏一个。

  饭局吃到一半,徐厂长进入正题了。

  “我这还有一个生意,不知道李工愿不愿意跑一趟,”话是对着李爱国说的,不过眼睛却瞄了眼章桂英。

  “我有个朋友是广州的,他自己出钱在深圳办了个工厂,深圳知道吧,咱们国家刚成立的特区。在那,有钱就能自己办厂,还有老外来投资呢。我这个朋友是个胆子大的,特区刚一开放,他就在深圳投钱办了个印染服装厂,他啊,跟你们厂前后脚买的那印染设备,他那有两套这样的设备呢,这不也到期了吗,给我打电话问我维修的事呢,你说我总不好瞒着他,让他白白给老外撒钱吧。”

  章桂英差点被口水呛了,没想到还能再赚一波,她这是时来运转老天开眼了?

  李爱国也有些傻眼,深,深圳?听说那可远了,挨着香港哩。

  徐厂长:“虽说我跟他是朋友,可我也不能坑你们是吧,你们这大老远的跑过去也不容易,我给你们多争取了五千,两台设备,让他给你们四万五,怎么也要让你们多赚个辛苦费。”他这朋友有钱,财大气粗的,拿他的钱做个人情,忒美。

  章桂英一听四万五,瞬间觉得徐厂长这小老头的身型都高大了,好人呐,给介绍生意不说,还带给涨价的。章桂英都不知道怎么谢谢徐厂长了。

  章桂英端着酒盅起身,“厂长,李工他不善言辞,来,我敬您,替他谢谢您了。”

  李东鹏,“听说那边现在可热闹了,拆啊建的,还挺多摆地摊做小买卖的,氛围跟咱们这不一样。要是能去看看也不错。”

  徐厂长:“还是东鹏消息灵通,我是听我这朋友念叨了几句,才了解了一点,有机会了,我也要去看看。”

  章桂英现在只觉得这饭菜不香了,她只想赶紧飞去深圳挣钱去。

  本来计划着明天带李爱国去海城转转,然后就直接从海城回京城了,这下计划有变,还转什么海城啊,赶紧连夜去深圳吧。他们去深圳是意外,可不得抓紧时间早去早回京城,不然回去太晚陈厂长那里说不过去啊。

  几人匆匆吃了饭,回招待所收拾了东西,王司机送他们去了火车站,三人连夜去了深圳。

第24章 花钱+high起来 到深……

  到深圳已经第二天中午了。

  虽然坐了一晚上加一上午的火车, 可章桂英一点也不觉得没精神,相反,她很兴奋,眼看就又有四万多进帐了, 她能不高兴吗。而且这一路李东鹏也没坐地起价提加钱的事, 她心情能不好吗。

  深圳这老板姓黄, 就两个字,大气。接他们的小汽车那叫一个气派,接风洗尘也是订在最好的饭店。吃了午饭没休息, 直接去了工厂。

  进了人家那车间一看,那感觉就不一样,厂房特别新,设备也特别新。八一年初才建好的,到现在也就两年, 能不新吗。车间里面特别干净整洁,一切井井有条, 那工人一个个都忙碌的很, 看得出来,人家是真忙碌。

  章桂英带着李爱国很快就把设备修好了。

  铃铛又薄了两层, 好在不影响使用。

  章桂英的包又沉了, 多了沉甸甸的四沓半钱,加上昨天的两沓,她包里现在可是装着六沓半钱了。章桂英走路都有些飘,她也是有钱人了。

  本来他们打算完事了立刻走的, 不过黄老板给他们订的是明天下午的车票。

  黄老板还指着两年后再把他们请来呢,怎么能不好好招待一下。

  “知道你们工作忙,工作上也有纪律, 不过到了深圳怎么能不转一转再走,不转一转太可惜了。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今天下午我让黄信带你们领略一下深圳改革开放后的风采,这两年这里变化大啊,等以后你们再来,怕是变化会更大。”

  黄信是黄老板的儿子,黄老板想着年轻人在一块总有些共同话题,也更自在一些。

  黄公子比李东鹏小两岁,刚好二十五岁,稳重中带些跳脱。

  “咱们先去步行街转一转,那里卖什么的都有,都不要票,有钱就能买到。”外地人来了都爱去那买东西。

  章桂英悄悄拽李东鹏:“咱们晚回去这么两三天,你能兜住吗?”等他们上了火车,也得坐两天的火车才能到京城。

  李东鹏凑近了章桂英,“能倒是能兜住,你准备怎么谢我?”

  章桂英生怕他又提钱,赶紧白他,“你爱兜不兜,反正有你在前面顶着,我不怕。”大不了就是挨顿批写检查扣工资。她现在不差钱,扣工资就扣工资,就是扣半个月的工资她也不怕。

  李东鹏:嘿,小丫头片子。

  李东鹏早就想来深圳看看了,没想到这次机会来的这么巧,他心情也格外好。黄老板会做人,晚一天正合他意。

  黄信没带司机,自己开车带着三人去步行街。

  透过窗户,章桂英看见一个大牌子上是卖房子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