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大学毕业后 第5章

作者:十千界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李秋菊打包好书本又去打包被褥。

  “妈,别收拾了,我把这些书带过去就行,被子床单被罩的,厂子发了一套。我直接放宿舍了。”

  “啥?被褥也发?”

  “那可不,你又不是不知道,棉防厂是干啥的。”

  “我的个乖乖。”

  章母凑近了咬耳朵,“你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啊?”

  “具体还不知道呢,听说大概六十来块钱吧。”章桂英是听李丽娟说的,具体多少还要等下月初把工资发下来才知道。

  说到工资,章桂英也是比较满意的,不是满意发的多,而是满意这单位是当月的工资当月发,每月十号就发当月的工资,听到这,她也想说,我的个乖乖,还有不压工资的单位呀。唯一不美的是每周要上六天班。

  章母腿一软,“我的个乖乖,你爸干了一辈子,工资才涨的四十八,你能发六十多?这工资都赶上他们领导了啊!你们单位工资水平都这么高?”章母的尾音都颤抖了。

  “哪能啊,我听说工人工资都是三四十左右吧。我们这不大学生吗,现在大学生多稀罕啊,我们这些大学生是给的副处待遇。”

  “天啊,你这一进厂就副处级?”章母彻底腿软了。

  从没抓过孩子功课的李秋菊这一刻灵光一现,找到了退休后的目标-那就是让正上初中的小儿子考上大学!以后她得每天督促他学习,敢不学就让老章头抽他。还有两个孙女和两个外孙,也得从小培养起来,将来都得考大学。李秋菊斗志昂扬,感觉下一刻就要上战场了。

  章桂英斜睨着章母,“知道差距了吧,那大学可不是白上的,我可是技术型人才,能跟我爸他们一样吗?像当初,我大姐,那要是当了会计,多少也算是技术型人才,挣的应该也不比我少多少。”厂子普通会计是三四十块左右,高级会计会高一点,财务主管或财务处长工资才会在五十块以上。不过这些她是不会跟章母细说的。

  章桂远现在一个月才挣三十二块钱,六十变三十,这差距有点大啊!李秋菊一想到他们把一个一个月六十块钱的工作换没了,心就揪的慌。一月差三十,一年得多少钱,八年得多少钱,老天爷啊,心口疼,不能再算了,李秋菊有些晕眩,再算下去她怕是要晕倒了。

  章桂英点到即止,省的她妈又惦记换工作的事。

  “妈,你放心,我挣钱了肯定孝顺您,虽然我不在家住,不过大哥大姐交多少家用,我也交多少。”

  章大哥一个月交十块,章大姐因为是接的章母的工作,接工作时就说好了,一个月交给家里二十。

  李秋菊缓了缓神:“你不用,你又不在家吃喝的。你大了,如今又有本事,妈不担心你乱花钱,挣了钱记得攒起来,别乱花啊。”这一个月六十,一年得七百多呢,这么多钱,李秋菊对章桂英一个小丫头拿这么多钱多少有些不放心,不过到底没说把工资交给她保管的话,只一个劲的叮嘱章桂英把钱存好了别乱花……

  “那肯定,我肯定不乱花。既然妈说了,那家用我就不上交了,不过妈,我每月孝敬您十块,您偷偷攒起来。”

  章桂英这话把李秋菊说的眉开眼笑。自从不上班后,李秋菊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难怪都说钱是穷人胆,她这没了收入来源后感觉胆子都变小了,脾气也收敛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脾气都冲着孟平去了。李秋菊现在面对这个有出息的女儿,总是会下意识的依附,听从,说白了,就是她心里指望着这个女儿,本能的不想得罪。

  章桂英:“我嫂子呢,怎么没看见?”

  家里就看见章桂敏带着三个孩子,没看见张娟的人影。

  李秋菊撇嘴:“回娘家了,一大早,抱着小茹回娘家了。”小茹是张娟刚生的小闺女。

  张娟回娘家这事,李秋菊是无所谓,孩子都生两了,还能咋的,回娘家就回娘家呗,家里还能省两顿饭。

  章桂英问了一声就不再多话,这婆媳自古就没有几个能处的好的。章桂英才不掺合,只要章母不吃亏就行。

  李秋菊也是嫌弃张娟肚子不争气,连着两胎都是女孩,现在计划生育越来越紧了,听说厂子都下通知了,以后只让生一个。谁要是敢超生,立马就不让上班了。你说这事闹的,以后想抱孙子,怕是只能指望小儿子了。

  幸好她现在有两个可人疼的外孙,她把工作给大女儿,一是为了大女儿,再就是为了两个外孙,两孩子多可人疼啊!屁大点的孩子都知道跟在她后边帮着干活。

  章母把自己晒的萝卜干给章桂英收拾了一袋子,“这个你拿水焯一下,放点盐,放点酱油醋,一拌就能吃,哪天食堂没菜了,拿这个顶正好。还有这瓶辣椒酱也给你带上。”

  正收拾着东西,章父和章桂清回来了。

  李秋菊:“大远呢,怎么没一块回来?”

  “去他丈母娘家了。”章桂清有气无力回了一句,她现在一句话都不想多说,洗了手,只想往床上躺着去,上了一天班累死了,她的工作是车间的包装工,一天都停不下来,今天还是头一天上班,多少有些不适应。

  这时大姐夫孟平回来了。

  章母板着脸,“找到工作没?”

  孟平闷声道,“没。”

  “一天天的东跑西跑没一点用,工作是那么好找的?更别说你还是一外地人,你也别瞎耽误功夫了,明天你就在家看孩子做饭,哪都别去了。”家里可不养吃白饭的。

  孟平张了张嘴,没说话,去厨房洗手做饭去了。很快厨房飘出了菜香。

  章桂英:“大姐夫这饭做的可以啊,怪香的。”

  李秋菊:“他也就这一个优点了,要不是看他能给你大姐和两个外甥做顿好饭的份上,我可不让他进门。”让自己女儿挣钱养他,李秋菊这心里窝火的很,这不就是吃软饭的!所以她使唤起孟平来是毫不手软,也没有半点丈母娘对女婿的客气和不好意思,说训就训。

  吃了饭,章母和大姐夫背着东西一起把章桂英送到了宿舍。

  本来一小时的路程硬是走了快两个小时,章母逢人就搭茬,兴高采烈的说章桂英的单位有多好,还给安排了宿舍等等等。

  多少年了,李秋菊总算扬眉吐气一回。整个人神清气爽,走路带风。

  章桂英回了宿舍就没再跟章母回去,直接住在了宿舍。

  章母有大姐夫陪着回去,她也不担心。

  晚上熄了灯,章母跟章父念叨起了章桂英的工资。

  章父:“真挣那么多?”

  李秋菊:“那还有假?英子可是大学生呢,英子说了,她可是技术型人才。”

  章父磕打了下烟斗,“挣那么多她一个丫头也花不完,咋不让她把工资交给你,咱们养她那么大,她又没结婚呢,这挣钱了,咋能不交给家里呢。”

  李秋菊炸了:“你个糟老头子,下次英子回来你直接跟英子说,看你能张开嘴不。她当初哭着求你让她上到高中毕业,结果你呢,非得让她辍学,才十五岁呢,你就把她送下乡了,人自己争气考了大学,这四年也没要你一分钱,咋,现在挣钱了,你有脸要?”

  章父吐了口烟:“当时家里不是难吗,远子要结婚,钱都花光了,哪有钱给她上学,她不下乡也不行啊,每家都有指标,她不下乡哪成,厂子能饶了咱?咱工作不要了啊!”

  “哼,反正我是没脸去跟孩子说那话,你有脸你说去。”李秋菊是坚决不会去说的,现在可不是以前了,先不说英子大了,主要是英子变了,这要是以前的英子,没准她还真会开这口,主要是嫌她忒软忒闷,怕她拿不住钱,现在嘛,闺女有主见了,也不是那持不住钱的,就是让她上交,肯定也得被撅回来。她才不去触闺女霉头,她现在笼络闺女还来不及呢。

  现在她只想对孩子们都好一点,等老了,孩子们也能多孝顺她一点。尤其是英子,有本事能挣钱,还手松,又是给她买表又说给她钱的,说真的,她还是头一回享到儿女福呢,英子给她的那块表谁见了不羡慕,听人说,那表可值钱了,就是二手的也值钱。

第8章 高招(改错字) 蔡琳琳:……

  蔡琳琳:“主任,质检的那个哈亮又在食堂闹事了,这一大早的,净长气了。”蔡琳琳把帽子围巾统统摘了往桌子上一拍,就开始告状,那个哈亮真是气死她了,她说一句,他怼三句,蔡琳琳再没受过这种气,在厂子里再没这么丢面过。

  张永:“你说全厂一千多人,就他一个回民,非得让咱们给他开个回民窗口,怎么他就那么事多!”

  李东鹏手不离报纸,一边看报一边问:“质检工是归技术吧?”

  蔡琳琳:“可不。技术处没一个好的,净跟咱们做对。”

  张永:“主任,你说,是不是王明那孙子指使的啊?”

  蔡琳琳:“我看是。”

  张永:“管他是不是呢,搞他就对了。”

  蔡琳琳点头:“对,咱们不好过,他们处也别想好过。”

  李东鹏等他俩说够了,这才慢悠悠说道:“总算说到点子上了,哈亮一个小工人,跟他较劲,掉不掉价。”

  张永:“主任,您的意思是?”

  李东鹏:“你说呢?刚不是说的挺到位的吗,凡事不就得捯根吗,擒贼先擒王没听过?”

  张永拍手,“主任说的对啊,你这一说,我豁然开朗啊!他折腾咱们,咱们就折腾他上边的人,看谁顶得住,咱想办法让能管住他的人管他不就得了,这招妙啊。主任放心,这事交给我跟琳琳了,保证把技术处制服帖了。”

  蔡琳琳翻个白眼,马屁精。

  这时候,一大早就在厂门口查迟到的李建设回来了,进门先灌了一口水。

  “听说哈亮又闹事了?”

  蔡琳琳:“别提了,一大早就跟我和张永在食堂吵吵,惹了一堆人围观。”丢大脸了!

  李建设:“要不下了班我去套他麻袋,好好教训他一顿。”

  李东鹏踹了李建设一脚,“都什么年代了,赶紧把你那套收起来,再让我听见饶不了你。”

  章桂英这几天熟悉了厂子,下了班没事就在厂子周围转悠,想着看哪能租个合适的房子,顺便在周边饭馆吃点好的。

  这天下了班,章桂英又在附近转悠,还真让她寻到个好房子。厂子的家属楼建在厂子北边,离家属楼不远是一个老区,里面都是老房子,其中有一个老宅要出租。

  这房子独门独院,房子加院子不到二百平,是个小四合院,房子有年头了。

  房主是要卖的,咬死了两万,一分不便宜,一听价钱,各个转头就走,别说两万了,一万都不买!这不坑人吗!

  可房主不这么想,这小别院是他祖父请人择地设计的,还请高人看过的,而且还修了地龙,冬天在灶炉里点上火,屋里那个暖和,最主要是自家这院子,产权还清晰。要不是自己打算出国了,他还舍不得卖,所以,两万块,一分不能少。可这一时半会儿没人买,他就想着先租出去。

  现在一个月十块钱就能租个环境很好的房子了,这小四合院房东要租二十块,一般人谁租的起啊!

  可章桂英喜欢啊,她喜欢这房子的风格,古色古香的,还有这院子的格局和方位也好,方正幽静,院内有一颗上了岁数的银杏,她辅修的可是建筑风水学,风水这东西,章桂英秉持的原则是宁可信其有。她就觉得这房子看着舒服,住着肯定也舒服。再说了,这一片属于二环外三环里,早晚发展起来,也很有可能要拆迁,买了肯定不亏。

  知道房东要卖,她就动了心思想买下来,可惜她存款才一千,啧,牙疼,买不起,钱差的忒多。

  无奈,最后章桂英还是先租了下来。

  这院里倒是什么都不缺,就是很多东西都老旧了。灶房里倒是还剩着一些煤,灶炉还是铁皮的。

  这家一看就是不差钱的。

  章桂英去隔壁邻居家借火,想着先把灶炉升起来,屋里暖和了,也好拾掇。

  隔壁房主是位大爷,戴着眼镜,苍白瘦弱,穿一身棉袍,特别有文人气息,说话还很可亲,不仅借了块火炭还使唤他的孙子帮忙送过来。

  十五岁的李爱国是个好孩子,不仅帮章桂英生了灶炉,还拿扫帚刷刷扫起地来,边扫边收拾院子,把小院都给收拾利索了,章桂英劝都劝不住。

  章桂英:这怎么好意思!

  她现在手头也没啥能感谢的,连块糖也没有,只能一个劲的谢谢个不停。

  把十五岁的李爱国弄红了脸,他还从没这么近距离接触过这么漂亮的姐姐呢,以前跟着爷爷下放的时候,别人都躲着他,他干再多活也没人这么谢过他。

  李爱国收拾完院子麻溜的回了家。

  章桂英端着热水出来都没拦住他。

  屋里暖和起来,章桂英收拾一番,想着明天下了班去买套被褥,回头就能住进来了。等她以后要是真买下这个小院,再按照自己的心意装修一下。从这里上班走路也就十几分钟,挺方便的。章桂英心里高兴,她终于终于有了自己单独住的地方了。

  转眼又到周日,章桂英专门去食堂打了一个肉菜。

  她们坐办公室的周日休息,车间工人可不分周六日,他们都是倒休或者调休。所以,周日食堂也是照常开的。

  打了饭又去厂商店买了三瓶雪花膏。

  一瓶自己用,两瓶是给章母和章桂敏的。她俩现在天天洗洗涮涮的,忒废手,上次回去,章母手上都裂口子了。

  章桂英又挑了一些日用品,正好顺路把日用品放四合院去。

  路过电影房,三三两两的站在门口,等着电影房开门。

  不得不说,这厂子的配置是相当齐全,商店,电影房,澡堂子,听说夏天还有个生产汽水和啤酒的小工厂,还有托儿所和小学,啧啧。

  家里只有章母,章桂敏,章桂满和三个孩子。其他人上班的上班,外出的外出,回娘家的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