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49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该拿来的东西他也都拿来了, 那棉花种子已经种下,马上就要出芽, 不好再带过来, 但是之前老太太让人纺的棉线和下剩的棉花, 以及一架纺车他都给拿了过来。

  李爷看着眼前那堆东西, 极是郑重的问道:“可都问清楚了要怎么用?”

  “回爷, 都问清楚了,姜家的老太太还热心肠的特意教我怎么去用,只不过这棉花剩的不多,稍后属下给爷试验一番。”

  “嗯”

  等他按着方法操作给李爷看了,见那棉花还真的被纺成了棉线,李爷也是有些惊讶, 紧接着又开始慎重许多:“这件事情有关民生,你叫几个人多跟着看着些。”

  “是”

  “还有,明日你过去一趟国子监,平安那边也去暗中查查,看看到底是谁欺负他?回来告诉我。”

  “属下知道了”

  第二日,钱智便过去了,首先就是把这玉佩还给他,紧接着又简单说明了那棉花的事情,也是与他汇报一下。

  差不多说完了话,钱智要走之前赵平安还拦着他别忙走,又进屋去把那大宝剑拿了出来:“我想了想,这剑还是太贵重了,回头你让我师傅给我换个合适些的匕首,我也好放身上。”

  东西他没接下,只笑呵呵的说道:“怎么,小少爷这是要砍人?还随身带着匕首。”

  这话他看似是在开玩笑,但也是在试探,先前跟着李爷的时候便听说他被欺负,这次李爷又让他来查,如今又听赵平安说要携带着匕首,他自然是要放在心上。

  赵平安听他这么问,只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砍什么人?留着防身罢了,再说了,你看我像是那种会惹事的人吗?”

  只见钱管家后退了一步,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认真的道:“像”

  赵平安眯着眼睛威胁:“管家,我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说。”

  “少爷,我错了,你不是像,你就是”

  赵平安“……”

  真是反了天了。

  不过到底钱智还是没有把那剑拿走,只让他留着:“爷既然把东西送您了,那您就留下,匕首的事情回头我会跟爷说起。”

  赵平安摇摇头:“还是别了吧!”

  “嗯”

  钱智虽是这么说,但这话他还是要回禀,他估摸着,就以他们家爷待这孩子的态度,应该能再送他一样,只是这话他没急着说。

  没过几日,也不知李爷是有了什么进度,还让钱智又过来了一趟,告诉他说这件事已经上报给了圣上,之后若是有了结果会再告诉他。

  赵平安有些纳闷:“这件事情怎么就捅到了皇上那里去?”

  “也是巧了,爷进宫与陛下说话的时候顺嘴提了,过了过圣听,省得日后再出什么纰漏,但眼下什么成果还没做出来,爷也不好去为你讨什么封赏,我估摸着还有的等。”

  赵平安点点头:“这倒是无妨,这个我懂,封赏不封赏的都是小事。”他还是个孩子,能赏的无非也就是些个身外之物,除此之外还能赏些个什么?所以这些他倒是不在意。

  按着李爷的回复,他是这么说的,“怎么也要等这一批的棉花长成之后朝廷进行了实,验觉得可行了才能算完,不过老太太研究的那纺车倒是现成的,兴许能有些个封赏。”

  毕竟,不管那棉花的产量是多少,但这纺车的研制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效用。

  听他这么说,赵平安不禁有些激动:“这是真的吗?”

  钱智想了想又道:“其实也不一定,这得看上边儿的意思,只是咱们熟了我才跟你说,你可别乱说出去,免得到时候什么都没有,空欢喜一场你又要怪我……当然,怪我也无妨,别怪我们爷。”

  能为老太太讨来封赏也是好的,他知足了,赵平安咧着嘴,笑的开心,只说道:“自然,自然。”

  他自己弄出来的东西他还是有信心的,不过这次幸好他找的是他师傅来办,但凡换了个人,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消息。

  此番又让他试出来他师傅的一点儿信息,赵平安隐隐约约有了那么点认识。

  马上又要到了五月,今朝殿试是定在五月十二,过了端午就是。所以这次的端午节他们并没有回去,马上就要考试,身体可经不起折腾,不过他们也没因此匆匆敷衍了事就是了。

  端午是在初五,这一日照例是要放假的,初四那日,赵平安让赵康上街买了不少的粽子叶,另外还有些个糯米、蜜枣、咸鸭蛋,还叫了相熟的几个人一块儿包粽子。

  几人下课了以后,阿康早已把这些物什都摆在了桌上,糯米都是泡好的,鸭蛋黄也是煮好的。

  但能来国子监读书的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不是家里有背景,就是本身有才学,包粽子这活儿他们可没干过。

  但赵平安和姜鱼林包得极好,他俩就负责教那两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宋玉和时瑞,甭管包的好不好,不破就行。

  赵平安觉得,端午享受的就是这个包粽子的过程,他还叫了阿康一起过来包。

  只见赵康摇了摇头:“前期准备都是我做的,这包就由你们负责,等会儿包完了我负责煮就是了。”

  说是这么说,主要还是因为赵康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们几人是学子,他只是个书童,平安不介意,不代表其余人心中不介意。

  见他实在不愿,赵平安也没再强求,等到赵康将那些粽子都煮了个遍,几人吃了几个,时瑞还带了一兜子自己包的稀烂的粽子回了家去。

  他带回去自然是给家里人也尝尝。

  第二日,时家的饭桌上,一大家子,三代人看着桌上那两盘稀烂的粽子都忍不住心里一紧,觉得要糟。

  两个弟弟还问呢:“这粽子是谁包的,这么……唔唔”

  俩人刚要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就被他们爷爷奶奶赶紧捂上了嘴。

  时瑞顿时黑了脸:“我包的怎么了?”

  两个双胞胎弟弟齐齐摇头:“没怎么……挺好的”

  孩子头一回这么认真,总不好不给面子,虽说包得难看,但这材料倒是充足,将就着吃吧!

  一家人吃着粽子,正好叫时父咬到一个咸鸭蛋馅儿的咸粽子,他还问呢:“这粽子里头怎么还有蛋黄?”

  一家子人都看向了时瑞,只见时大少爷老神在在地坐着,理直气壮的看向他爹:“爹,怎么?不好吃?”

  时大人摇摇头,咽了口嘴里的粽子接着道:“挺好吃的”

  “那就好”

  其他人还以为时大人只是为了不伤儿子的心。

  直到自己尝了一口……

  时家老太太顿时有些惊讶:“哎?这粽子真的好吃。”

  时瑞见他奶奶的反应,轻笑了一声,没再多话,这粽子卖相不好,可不代表这味道也不好。

  两个弟弟原本还不想碰这粽子,但见家里一个个的都接连吃着了蛋黄馅儿就也去夹了一个,结果俩孩子一人夹了个蜜枣馅儿的……

  双胞胎对了对眼儿,互相叹了口气,将就着吃吧!

  过了这个端午,五月初十,高家派来的保镖也到了地儿,赵平安也帮着安置了下来。

  这几人倒是赶得巧,正好他们此行过来是有批货要送,原本想着,不过是殿试前保护人的活儿,哪儿至于他们用得上这五六个人,便没太在意,只当是躲个懒儿,休息休息。

  赵平安提前便说好了让他们一定早早就过来,免得到时候再出什么岔劈,几人心上虽是不在意,但还是照着吩咐早来了。

  事实证明,赵平安是对的,殿试前那三个时辰,姜鱼林早早便出了门,但外头从夜里开始便守了许多人,大都是来为他送考,大概就相当于前世机场追星围堵那样的程度,甚至更要严重。

  赵平安原本想给他化个妆,改变一下,但今日的情况确实是不行,殿试不同于别的考试,不管是形象亦或是举动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他们的马车没敢在书院门口停着,只是离得远些,几个人把姜鱼林围在中间,远远隔开众人。而且那几个人不愧是在镖局做事的,不仅生得高大,孔武有力,也确实有真本事。

  听着旁边人喊着:“祝我们的嫦娥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姜鱼林还有些不好意思。

  嫦娥这个称呼真是太让人羞耻,他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名字……

  赵平安也跟着送考,还在跟前给他鼓劲儿:“鱼林哥哥加油!”

  姜鱼林附在他耳边问道:“加油是什么意思?”

  赵平安解释了,只不过旁边众人的呼喊声太大,他便没有听清。

第一百六十六章 动三甲榜

  幸好高小姐叫来的人比他说的要多上那么一两个, 完完整整的护佑着着姜鱼林进了皇城。

  但这趟差事还不算完,等到殿试完了,他们还得过来接。

  见几人抹着满头的汗, 赵平安也有些过意不去,便拿了几两银子出来, 让他们好生去吃顿饭,只不过这酒还是要少喝, 等这趟差事完了再让他们喝个够。

  殿试是在皇城内举行,与他们国子监的其他学生正常上课并无关碍,只是上头的人会被邀请过去参与殿试的阅卷评审,但教授他们课程的夫子还需正常给他们上课。

  赵平安一大早送他离开, 又赶忙回去上课, 只是今日的课上总是有些走神儿, 时瑞都看得出来更别说带了那么多届的夫子,所以难免要帮他掩饰些。

  殿试要进行一整天, 行大礼后开卷,太阳落山便要交卷, 这殿试与其余的考试不同, 是由皇帝本人来进行主考、出题, 此次的题目便是有关于民生, 要考生以此作答。

  到了他们如今这个程度, 文章的好坏已经很不容易区分了,更多的还是要看这字的好坏,和文章的排版有没有问题,所以王大人一直押着赵平安练字不是没有原因的。

  殿试在保和殿举行,这一日只是考试,还没到点选, 皇帝可来可不来,只要在过两日的点选中露面即可。

  因为前三名一甲学子的判定必须要经过皇帝之手,其余的阅卷官只是把这些学子的文章做了一个排名罢了,所以在这流程上也有一定的规制。

  以往都是这样,但今日显然皇帝是下了场。

  但皇帝下场并不代表说他们就能够见到本人,甚至在一些细枝末节之处要更加留心,第一条要紧的便是不可直视龙颜,哪怕是陛下让抬起头来也不可直视。其次,御前失仪也是万万不能有的,稍有不慎便会累及家人。

  从前在这大殿上有位考生没忍住,在众人跟前放了个屁,殿前失仪,不说考试,连着名次都作废了,这名次作废倒也罢了,最后还落得个脸面全无,沦为笑柄。

  听起来好笑,确是真事儿,残酷至极,几十年的寒窗苦读,好容易走到这殿试上,眼见着就要鲤鱼跃龙门,没曾想因为一点小过错,满盘皆输。

  好在这次陛下只是下场巡了一圈便就离去,考生们才算是松了口气,继续作答。

  赵平安下学的时候,还趁这个功夫去接了姜鱼林回来,好在他们回来的时候人不像早上那么多。

  “鱼林哥这次考得怎么样?”

  姜鱼林倒是没太在意,只道:“尽人事,听天命。”

  他已拿出了自己的实力去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的确只能看运气。

  赵平安“啧啧”了两声,回回他都是这么说,但这成绩确实也由不得他们置喙。

  今日参加殿试考生们的答卷已经呈由掌卷官封存,免得中间有人动手脚,剩下的只待读卷官们批阅,只是,为了防止有人提前贿赂读卷官,由谁来批阅都是第二日早朝时才能决定。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陛下钦点了十一名读卷官共同阅卷,其中就包括了王大人,但王大人想着自己与赵平安的关系,这次阅卷他不仅不能参加,还得远远避开。

  他们人在朝中你来我往,做事难保不会在无意中得罪人,若是姜鱼林考的好了,难免会有人以为他是徇了私。就算此时没拿住他的把柄,如今不发,但若是日后被人检举了出来,难保不会影响到他和姜鱼林的前程。

  官场上的事情都需慎重,再慎重。

  参与阅卷的考官他只是其中一人,另外还有十人,而且王大人虽说资历算长,却也到不了这一次殿试读卷官的程度,所以还需要向上头的首席读卷官再汇报。

  首席读卷官大人听了之后,也表示能够理解,却依旧说道:“这事你还需跟陛下提上一句,起码要让大家都知道这次阅卷你没有参加,如此便不会有人生事。”

  王大人想了想也是如此,便按着他说的去做。

  “其禀陛下,阅卷这样的要等事恕臣此次不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