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54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赵平安倚在门上,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你开个价吧!”

  “什么价?”

  “公子这话说的,想要睡人家又不想给钱,合着是想要白嫖呀!”

  说这话的时候,赵平安还眨了眨眼,一脸的哀怨。

  这话赵康在屋里头听得真真儿的,见平安又在欺负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姜鱼林这回若是再听不明白,那这探花郎的名头他就白得了。

  知道自己是被平安调侃他也没气,只是挑了挑眉,强势的打开了门,勾着赵平安的下巴,姜鱼林邪魅一笑:“小爷我今天就是要白嫖,美人儿,你有本事就去报官啊!”

  赵平安含羞带怯的瞥了他一眼:“爷这话说的,谈钱多伤感情,能得嫦娥仙子看中是奴家的福分,旁人想得都得不来,钱不钱的都是次要,公子请吧!”

  姜鱼林“……”

  这小子怎么就这么贱呢?

  他真是脑子抽了才陪他唱这出戏。

第一百七十一章 薛某是个口风严的,定……

  第二日, 姜二爷醒来时见身旁空空如也,早已没了儿子的踪影,他还有些纳闷儿:“鱼林是什么时候起来的?”

  不只是他, 赵平安早上起来的时候也没见身旁有人,屋里只有他自己, 赵康也不在。

  赵平安习惯了起床穿衣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窗户,开门透风的时候, 见隔壁的薛祁正在耍枪,他还趴在窗户前观看了好一会儿的武术表演。

  等他完事了,赵平安还把手放在嘴唇跟前儿冲着薛祁吹了个口哨,为他叫了声“好”。

  薛祁瞥了一眼赵平安, 难得回应了一句:“美人在侧, 昨晚休息得可好?”

  赵平安还想着他说的“美人在侧”又是个什么意思, 后来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姜鱼林

  “你偷听。”

  薛祁轻笑了一声, 毫不示弱:“在下何时偷听?只不过天生耳朵生的就比旁人灵敏些罢了,你二人在门前询价时也不避讳些, 到最后还落得个白嫖的下场, 啧啧啧……”

  说到此处时, 他还甚是惋惜的叹了口气, 咂了咂嘴。

  赵平安抽了抽嘴角, 怕他是想歪了,便诚实回道:“昨夜来的那是我哥。”

  薛祁也不是不懂,这种事情被人发现时第一时间确实都会先掩饰,便道:“薛某向来是个口风严实的,定会为你保守秘密。”

  赵平安“……”

  呸!

  他俩什么都没干,保守什么秘密?

  说的好像他俩真有什么一样, 要不是屋里还有个赵康他就信了,薛祁定是只听了一半儿,不然绝不会这么说,不过这会儿他已经进了屋,不管赵平安怎么解释,薛祁就是不信。

  真是糟心。

  想到这,赵平安忍不住拍拍他这张破嘴,他昨晚上干嘛嘴贱,跟姜鱼林开什么玩笑?这下子倒好,被人误会了吧!

  他可是个直的,电线杆子都没他直,被这么误会他还怎么找对象。

  闹心,太闹心!

  而另一边,让他闹心嗯姜鱼林确实已经起来了,还跟着赵康一起去了趟书院的饭堂给他们买了早饭。

  正好买完饭回来,路过他自己的校舍,还喊了他爹一起去赵平安那屋去吃,回头再一块儿回去。

  他娘的事情,他不出马看样子是不行了。

  只留了赵康一个人在屋里收拾东西,其余三人直奔老太太他们下榻的客栈。

  这几日,姜鱼林一直没有出去陪他们逛,都是待在书院里头等待着下个月入翰林院报道。事实上,科举考试后,不少人还要回家报信儿,也算是光宗耀祖!

  况且,如今这京都的人大多识得了他,轻易不能抛头露面,此番出来也是被他娘逼得,实在没有办法。

  二太太确实也进行了反省,但她依旧觉得分家没错,即使闺女和丈夫都不向着她,起码她还有个儿子,但他没想到,儿子竟然真的因着此事过来了。

  “鱼林怎么来了?赶紧的,先上楼去别叫人看见。”

  姜鱼林来了以后,先是跟老太太行礼问安,而后才带着他娘两人进屋说话。

  姜雨还偷偷地问她爹:“情况怎么样?”

  姜二爷没说话,只笑了笑,但具体是什么意思姜雨明白了。

  果然,两人进屋没多久,姜鱼林便与他娘发生了一场争吵,只不过是二太太单方面的。

  姜鱼林素来是个有耐心的,也不与她吵吵,只等她娘平复下来再说,他娘既然要说就说个够,他就负责坐着,耐心地听着她说完。

  二太太与二爷之间有许多话是不好说的,但是与儿子却没那么多忌讳,甭管是能说的还是不能说的都从肚里倒了出来,因为她知道儿子不会害她。

  姜鱼林听着他娘说的这些话,有些是有道理,但有些却是没有道理。就比方说,他娘指的分家之后便不会在财产上引起纷争,这一点他是认同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就比方说两房人银钱的花费以及他娘觉得老太太对于他们两房人偏心的程度,这一点恕姜鱼林不敢苟同。

  至于他娘所说的被老太太压制,姜鱼林更是觉得庆幸,幸好家里还有老太太压着,不然指不定要被他娘折腾成什么样?

  等到二太太终于把心里的话说出了口,姜鱼林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咱们家肯定是不能分的,起码现在不行。”

  其实在他看来,老太太只要活着,最好是不分家,一家子人同气连枝、互相照应,比什么都强。

  姜二太太原先还想着自己的儿子能向着她点,没想到也是个薄情的。

  在她看来,姜鱼林是进士,那她作为姜鱼林的亲娘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与老太太抗衡起来也会容易一些,但如今倒好,见儿子也不偏向她,不免觉得有些失落。

  他娘是什么心思姜鱼林自然看得出:“娘无非就是仗着生了我,所以才以我的名头跟奶奶耀武扬威吗?可娘怎么就不想想,我是您的亲儿子,也是老太太的亲孙子。”

  “归根结底,你是我儿子,咱俩关系更近一层,就算日后得封诰命也是只有我的份儿,没有老太太的份儿。”

  姜鱼林见他娘实在是倔,不由得叹了口气:“这诰命不诰命的都是没准儿的事情,娘也不想想,若是奶奶以后也得了个诰命,娘又该如何自处?”

  “呵呵!”

  二太太不由得笑出了声:“开玩笑,我生了你,所以日后你若是做了大官,我便能得诰命,但你奶奶是指望着你爹还是你大爷?”

  姜鱼林挑了挑眉:“娘,话最好别说得这么早。”

  二太太有些不屑,大言不惭的说道:“若是老太太能得诰命,我日后再不提分家。”

  “娘,这可是你说的”

  “对,是我说的”,二太太昂着头,颇有些不屑

  话音刚落只听楼下传来一道尖细的声音:“圣旨到——”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七品孺人

  “圣旨, 什么圣旨?”

  二人本在楼上说着话,就听楼下传来一阵动静,还很不小, 二人面面相觑。

  二太太虽说有些不解,但还是随着儿子一起下了楼去, 他二人过去的时候,已算是晚了, 其余人已经跪倒在地,等待听旨。

  宣纸的公公站在正大门前,捧着圣旨,姿态昂扬, 只等人就绪。

  不光是姜家人, 这客栈门前周围也都围了不少人, 都是等着看宣旨的场面,但这热闹也不是白看的, 在场的众位都得跪着听旨。

  见了这情形,二太太带着儿子上前, 她原以为这是给姜鱼林的圣旨, 所以还是一脸高兴带着儿子到前边儿跪着, 到时候也好接旨。

  只见那宣纸的公公多嘴问了二太太一句:“您可是姜老太太?”

  二太太顿时就有些傻了眼:“我儿子是探花, 大人难道不是来给我儿子姜鱼林宣纸的吗?”

  那公公并没有答她, 只是多问了一句:“姜家老太太可在?”

  老太太上前,回道:“草民在。”

  等宣了旨,二太太的脸色如同天雷滚过。

  没想到,今日这竟是老太太封诰的圣旨,封的还是七品孺人,也是奖励她研究出了那纺线的工具, 孺人的品级虽然不高却也是够可以的了。

  “老太太,接旨吧!”

  “皇恩浩荡,谢主隆恩!”

  这样的好事,虽说他们家也是头一回经历,但姜鱼林还是提醒着,别忘了给来报喜的内侍们一些赏钱,这都是定例。

  一家人围着那圣旨左看右看,都稀奇得很,旁人也是只敢远远的看着,不敢上前去碰,这接旨的场面,他们算是见识了。

  姜大爷先是恭喜了一番,而后又问他娘:“回去之后用不用把这圣旨贡上。”

  “贡上,自然要贡上”

  说话的是老太太,捧着这圣旨她喜不自胜:“我竟然封了诰命,这怎么可能?”

  赵平安也没想到这儿圣旨下来的会这么快,先是恭喜了一番,又给老太太吃了一粒定心丸儿:“上头不是写着吗?奶奶做了这么大的功绩,合该封为孺人。”

  老太太自然知道,她能有今天都是靠的赵平安,他虽是这么说了,但直到现在她还是有些不信。

  可这圣旨都摆在眼前了,由不得她不信。

  老太太下定决心,回头一定把平安让她弄得那改良炭笔的法子给捣鼓出来。

  一家人都替老太太高兴,唯独但二太太格格不入,她刚才还在上头与儿子说起这事儿,若是老太太封了诰命就不在挑事儿,也不再谈起分家的事情,这下子倒好,应验了。

  若只是不再提起便也罢了,但她前两日作的那些妖实在是有些过了,原本她那么说也是带了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但如今这种情况,属实尴尬。

  她就不明白了,老太太怎么会突然得了个诰命,只不过是研制了个不紧要的东西出来,也至于说封诰?

  二太太的心思都摆在脸上,一家人自然看得出来,只是少有人去说,反正在这种情形下,她也不敢再去挑事儿。

  老太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懒得与自己二儿媳妇计较,再加上眼前还杵着个姜鱼林,哪怕是顾着他这个儿子的面子,也不该在此时不给二太太脸面,所以老太太并没有在此时发作。

  姜鱼林相信他娘是个识时务的,拿得起就要能放下,自己之前做了什么事儿,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她与老太太的情分应该自己来进行挽回,他这个做儿子的能做的只是提点罢了!

  附在二太太耳边,姜鱼林有些玩味的道:“娘,别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二太太想起自己刚才说过的话就觉得脸疼,她当时是怎么大言不惭的说“若是老太太封了诰命便不再闹”这种话的?

  这下子倒好,话没说完就被狠狠地打了脸,她就不明白了,老天爷是在盯着她吗?怎么就这么灵呢?

  到底是老天爷存心要跟她过不去,还是姜鱼林这嘴是开了光的?

  这个问题无人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