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203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说起与老帝师是如何结识,终究还是绕不开他师傅的帮忙,对于赵平安这个师傅,姜鱼林十分感兴趣,但想着璟王爷是皇室中人,与平安相熟不代表愿意与旁人交往过密,所以也不好叫他引荐,自然也是强求不得。

  但姜鱼林清楚得很,他在翰林院能上级厚待,定是与赵平安这个师傅有关,尽管他不清楚璟王爷是动用的哪条路子,但结果却是摆在明面儿上的。

  甚至后来细想想,他们遇到的许多事中都有璟王爷的掺和,如今也算是绑在了一条船上,到底是分不开了。

  ……

  自第二日开始,赵平安便去了帝师处跟着学习,前几日自然还要经过一番考校,好了解他如今的课业进度,不过这一番考校倒是让老帝师松了一口气。

  交上来的卷纸起码还有改动的余地,虽时见解独到,但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完善,这便是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术数这一科老帝师显然是打算放弃了,这孩子的术数造诣比他要深,没什么好再教他的,只能在其他科目上动手脚,有了方向,事情就好办了。

  在老帝师这里学习的只赵平安一个,到时叫他想起了从前教导陛下的那些日子。

  两个人皆是聪慧无比,只不过一个是他徒弟,一个是他徒孙……

  不过,老帝师毕竟年事已高,就算是要教也教不了多长时间,若是在时间上算起来,比起在国子监学习的时间要短的多,但一对一与一对多到底是不同。

  质量提上去了,时间上缩短些倒也无妨,他也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只是琢磨书本上的知识。

  有时候老帝师觉得累了,身子不舒服,便叫他早些回去,别一味的只知道死读书,他并不想让这孩子把时间全耗在书本上。

  事实上,自从听说了这孩子从前做出的那些事,老帝师也时常会与他分析起民生,两人你来我往,倒也说的尽兴。

  赵平安感念老帝师的恩情,时常想些个新奇的吃食让厨房做了来,如今正是冬日,他心心念念的灌汤包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第两百三十八章 蟹黄包子

  灌汤包自然是要用猪肉来做才最是正宗, 但京都的人不怎么吃猪肉,他寻思着届时解释一番也就是了。

  赵平安给家里去了封信,让他姐给他送冬衣的时候顺便从家里运了头散养的土猪来, 届时他直接找人帮着宰杀,也算是尝个新鲜。

  不过他这一次既然要做, 定是要多做些,都要分送一送, 反正赠予的也都是相熟的朋友。

  没两日,这猪就叫人送了来,是头黑猪,个头不大, 肉质也算是细嫩, 不过这灌汤包做起来也耗时间,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繁琐,不过有了之前的经验倒也还好。

  猪皮熬冻, 猪骨熬汤,每一步都未出差错, 但看着这馅儿, 赵平安总觉得少点儿什么。

  心思一动, 他寻思着若是能够辅以蟹肉蟹黄, 做成蟹黄包子, 那不更是一绝?

  想着如今正值十月,虽是过了吃蟹的季节,但还是能够抓得到螃蟹,他又花了不少银子购置了不少螃蟹回来,剔了蟹肉和蟹黄,和着猪肉馅儿包了起来。

  什么褶子不褶子的都不重要, 做的好吃些也就够了。

  但吃这东西还得是那现做现蒸的味道才最好,所以这一次赵平安依旧是准备将这包子冻上再送人。

  毕竟是要送人的,一整头猪只取肉质最细嫩的部分,不过他这回叫人包的包子可不少,足足一百多个。

  可这天又没这么凉,不足以让包子上冻,就只能用冰了。

  不过在这一世,冰可是样儿贵重物件儿,需得在冬日时将河水上结成的冰凿下来,藏于窖中,再放上隔热的东西,好生贮藏,十分糜费,寻常人家轻易还用不得。

  好在前些日子做火药剩下了不少的硝石,他便叫人取了些,做成了冰,隔着纱布用冰包裹着,这个温度虽然无法让着包子完全上冻,起码能叫它外皮上坚硬些,免得磕磕碰碰再破了,届时蒸出来汤还要洒一地。

  一切都顺理成章,没什么波澜,接下来便是挨家挨户的送了过去。

  时瑞和薛祁两人自然都是少不了的,还有他干爹、帝师、师傅,每家都送了二十多个过去,倒是均匀,派人去的时候还特别交代了下人,让过去之后一定要提醒吃的时候千万注意别烫着,别的倒没什么了。

  旁人那倒也罢了,时瑞和帝师这两处都是他自己过去送,老帝师自然不必多说,基本上每日都是要去的,至于时瑞,几日不见了,顺道也去看看他。

  赵平安拎着篮子过去的时候,时瑞这身子也好的差不多了,歇了这么长时间,再过去看他时已是如常。

  见到平安拎着东西来看他,时瑞也没太留心他手里的篮子,只当是寻常吃食,便顾着与他说话。

  他身体不见好的那些日子里,时大人怕他情绪太过激动,赵平安的事情一直不敢与他说起,一直等到事情落定,他身体渐好了才告诉他。

  不过,说起平安离开国子监的事情,时瑞不免觉得有些抱歉,还想劝他别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了自个儿的学业,但一听赵平安说起如今跟着帝师学习,他又将这话咽到了肚子里。

  若是帝师的话,那的确不用去国子监。

  时瑞不免有些好奇,直言道:“你到底是怎么勾搭上的帝师?”

  赵平安冲着他勾了勾手指头,时瑞还当是机密,赶紧附耳过去听,却只见赵平安附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一句:“秘密,不告诉你……”

  时瑞“……”

  裤子都脱了,就给他看这个?

  时瑞弯曲了胳膊,给了他一个漂亮的肘击,看着赵平安“唧唧歪歪”的装作一副吃痛的样子,有些无言以对,而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又神色幽幽的看了他一眼。

  心道:平安这小子运气也真是绝了。

  不过说完这茬儿,时瑞在家里待着久了,不免八卦的又跟他提到了薛祁,就是想知道他不在时,这两人最近的进展,免得薛祁趁他不在辣手摧花。

  尽管他也阻止不了什么……

  这一说就得说起薛祁这段日子就要离开的事情,想着家里为他存的那些火药,赵平安不免有些失落。

  时瑞听说薛祁要走的消息时还松了口气,但下一瞬,看着赵平安那副失落的样子他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他一开始是真不知道该如何提醒赵平安当心薛祁,用了许多法子也无用,闹得他都想放弃了,不过他这一命毕竟是赵平安救下来的,他也不能袖手旁观。

  但今日看着赵平安说话时的神态……

  时瑞一脸纠结的挠挠头。

  他怎么越瞧越觉得这两人直接似乎有种藕断丝连,互生情愫的意味,就只差把这事儿挑到明面上了。

  时瑞想了想他把这事挑明了的结果,不管是这两人成了还是不成,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事儿,还不如就让他们这么懵懂下去。

  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时瑞只当不知道,能拖一日是一日,时间会考验一切,也能抹平一切。

  临走之前,赵平安还嘱咐他让他把这包子早日吃了,还提醒他让他跟家里人交代,吃的时候注意别烫着,但时瑞脑子里还在想着别的事儿,对于这种小事也只是浑不在意的应了。

  所以,等到这一篮子包子上了时家的桌儿时,被这包子烫了的足有一半儿。

  时瑞吸溜着被烫的酥酥麻麻舌头,嘴里还嘟囔着:“难怪这小子提醒我注意别烫着……”

  同样被烫了的时大人听到自己大儿子嘟囔的这话,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黑着脸道:“这话你怎么不早说?”

  时瑞一脸无辜:“我就光顾着跟平安说话,谁还管着包子的事儿?”

  说着,他还嘟着嘴“嘶”了两下,十分委屈。

  时大人侧着头,见他儿子这忸怩的动作,不由得想起书院里传的他们二人之间那些“风流韵事”……

  刚想了个苗头,赶忙又被他掐断,时大人一个劲儿的提醒自己,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什么风流韵事?呸!这都什么跟什么?

  时大人被自己刚刚脑子里的这思想雷了个外焦里嫩,像是在掩饰什么一般,低头吸溜着带汤的包子,又被狠狠烫了一下……

  不过,这一烫倒是叫他想了起来,回头得赶紧让夫人给孩子物色个门当户对的女孩儿,早日把婚事操办了,这孩子瞅着年纪也不小了,应该也有十六七了吧!

  想起自己儿子的年岁,时大人不禁有些糊涂头,随口问了一句:“对了,时瑞你多大了?有十六吗?”

  时瑞“……”

  讲个笑话,他爹不知他今年几岁,十八岁的年纪他爹还好意思问他有没有十六,棒啊!

  时瑞不禁有些怀疑,这真是他亲爹?

  见到满桌的人都看向了自己,尤其是另一个当事人时瑞,更是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时大人只能佯装淡定:“我就是考一考他。”

  这话时瑞不信,在场的诸位都不信,连两个双胞胎儿子也觉得好笑,还指着自己的鼻子看着他们的爹,一脸期待的问:“爹,我们也考考你,你记不记得我跟弟弟多大了?”

  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两兄弟还挑衅一般看了眼他们哥哥,时瑞收到这眼神也只是威胁的看着他俩,像是在说:你俩是不是欠揍?

  沟通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察觉到他的意图,双胞胎兄弟俩立马收回了目光,而后又十分期待地看着他们的爹。

  只见时大人眼神飘忽不定,也不作答,只是尴尬的笑笑,转移话题:“哈哈!我记得你们两个是一月出生的,算着时间,没俩月就到你们生辰了,说吧!想要什么礼物?”

  时大人说完了话,正等着两个孩子的回复,却见双胞胎兄弟顿时黑了脸,撂了筷子,大着胆子为自己辩道:“爹是不是记不得我们的年纪才这么说,不然怎会连生辰都能说错?但凡爹爹上心些也能记得,我和弟弟都是二月出生的。”

  “额……这。”

  双胞胎兄弟偏过了头,连着时瑞也低着头,只顾着吃饭,不再看他。

  时瑞祖父母不说话,就跟着看热闹,只有时夫人摇摇头,往年都得靠她提醒,谁能想到会有这一遭?

  对于她丈夫今日这番自找没趣,她也表示很是无奈。

  时大人“……”

  要不,回头他还是记一下吧!

  时府内今日发生的这场家庭风波无人知晓,眼下,赵平安正捧着热腾腾的包子递到了老帝师身前,自然也是提前告知了里头是什么,征得了同意之后才递上去的。

  不过,他也只是说这是家里头散养的土猪肉罢了。

  看着徒孙递过来的这颤巍巍的包子,老帝师很是新奇,还问他说这是什么包子,里头瞧着像是灌了水一般。

  赵平安笑笑,只说:“是灌汤包,里头带汤儿的,刚蒸出来,入口难免烫些夫子吃的时候要当心。”

  “嗯!”

  不过想着这包子的吃法有些不同,所以他还是与老帝师讲解了一番:“先咬一个小口,慢慢吮吸,先喝汤再吃包子。

  老帝师也都应了。

  等这第一口咬下,老帝师按他说的,轻轻吮了一口,里头裹满了鲜香蟹肉蟹黄的浓汤盈入口中,充满整个口腔,本就是自己家做的,赵平安也不差钱,一整个大蟹黄包子用料十足。

  那滋味儿……

  鲜,鲜到极致!

  老帝师刚要与他说话,这包子里的汤汁就要渗出来,他忙不迭的只能再喝两口,等到这汤汁不往外渗了,才咂咂嘴,品味了许久。

第两百三十九章 十指不沾阳春水……

  “里头这汤是用什么做的?滋味倒是鲜美。”

  “猪骨熬的高汤, 又配了些蟹肉蟹黄。”

  “原来如此!”

  等一只包子吃下了肚,老帝师才又挂着一张笑脸与他说起:“也不知你这孩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净想出这些鬼点子。”

  赵平安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憨笑道:“学生贪嘴, 让夫子见笑了。”

  老帝师摆摆手,不以为意:“在我看来, 贪嘴不一定是件坏事,好吃食物能够让人心里有盼头, 从上到下皆是如此,达官贵人也好,奴隶也好,一盘珍馐总能够让人心中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