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215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以貌取人,终究不是君子之道,最重要的还是那通身的气派,内敛而又不缺失属于这个年纪的张扬,本是相冲的两种气质,却巧妙地融合在了一处,叫人忍不住探寻。

  看上两眼,再多看两眼……

  相貌唬得了人,气质不能。

  而这少年,恰好就是赵平安。

  对于众人探寻的目光,赵平安只当做什么都没看见,径直走向班级的后头,寻了个无人的空位坐了下来,丝毫不觉得陌生,如同在自己家一样。

  上舍与内舍构造上差不多,无非就是人换了一批,没什么不习惯的。

  他这动作做得行云流水,打从外头进来便没瞧过旁人一眼,这也让正谈及沈煜的那几人,包括沈煜在内都有些讶然。

  想他刚进来时也是左顾右盼才又坐定,不曾想,这少年倒是比他还要淡然。

  沈煜对着旁边的几人开口,小声问道:“他是谁?”

  众人知道他问的是谁,上舍都是举子,其中有不少都是在此处待过好几年的,有认识姜鱼林顺道认识赵平安的,虽是一年不见他,但此时仍旧认得出来。

  见到这张熟悉的面孔,一位老生揪着眉头,低声道:“是他!”

  “谁!”

  “赵平安!”

  说起赵平安这个名字,整个国子监但凡是老生没有不知道的,但沈煜是刚来,没听过他的名号也属正常:“我看他年纪不大,估计也只十六七,是哪个官员家的孩子?”

  那个知道底细的老生摇摇头,诚实道:“他不是哪个官员的孩子?就是个普通平民出身,家境尚可罢了,在京都根本排不上名号,恐怕也是刚中了举才过来的……”

  等解释了一遍后,他还跟着纠正了一点:“对了,赵平安不是十六七岁,他今年才十五,嗯……刚满十五的举子。”

  这个年纪就中举不可谓说不优秀,从前也不是没有,但如今在这上舍,赵平安恐怕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嚯!这么小,在这国子监里头怕不是要被人欺负了去。”沈煜随口说道。

  只不过他这话刚一说完,就见众人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弄得沈煜也是一头雾水。

  只听一开始说话的那个老生用余光瞥了一眼赵平安,才又看着沈煜,低声道:“我若是你,就不会去惹他。”

  “怎么说?”

  沈煜挑了挑眉,对于赵平安给他带来的意外忽然生出了些兴趣。

  他虽然来京都的时间短,但也知道国子监的这些黑暗面,按理来说,一个普通平民就算是左右逢源混得开,也不至于能得到国子监上舍荫监生的如此袒护,这显然不合常理。

  而且,他看这些人的神态,似乎对于这个赵平安很是熟识……

  其中定有古怪!

  沈煜问:“他是新生?”

  问到这个问题,众人都有些纠结,到底还是回了一句:“算是吧!”

  沈煜“???”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算是吧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还是不是?

  众人见他迷惑的很,只好将这些事情一一道来,且他们又都是姜鱼林的同窗,便一道说了。

  ……

  说到后来,只见听了一个大概的沈煜勾着嘴角,很是有些意外。

  “好家伙,做贡生的时候被退了学又以举荐生的身份考进来,他这是背负着使命啊!”

  众人偏过了脸,有些不好意思。

  “倒也不至于,嗯……你可听说过心肺复苏术?”

  沈煜点头:“知道,这法子是去年才普及的,溺水,心脏忽然停止都用的上,听说去年某个大人在朝堂上昏倒时就是被用这法子给救醒的。”

  苏杭是水乡,鱼米之乡,水流众多,生在苏杭之人没几个不识水性的,但每年夏季发生的溺毙之事还是数不胜数。

  沈煜在苏杭长大,他知道这法子是去年传入苏杭,而且在今年夏季时可是救了不少的人,因为效果奇佳,很快便普及开来,如今,整个苏杭都对来普及此法的医者感激不尽。

  沈煜正沉浸在这心肺复苏术的效用上,虽不知他们为何提到此法,但还是听了下去。

  只听那老生目光灼灼的盯着他,接着道:“既然你听说过,那你可知道,这法子便是他最先弄出来的。”

  听到这里,沈煜忽的站了起来,惊声道:“怎么可能?”

  等到他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忙又坐下,对着几人小声说道:“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京都有座长生碑林,你若是去过,应当能够寻到他的长生碑,还是陛下准许给他立的。”

  沈煜“……”

  长生碑的这件事他还真不清楚,只知道是个老大夫帮着普及的,没想到,这救人的法子竟是他发明出来的。

  众人没注意他的心思,只管接着道:“十四岁能立长生碑,这样的人能有几个?虽说百姓们可能不大注意,但这事儿在国子监不是秘密。”

  有人跟着应和:“对,不是秘密!”

  “还有,不止这些,前年的那场中秋酬神会,嫦娥形象被大改,原型便是我们国子监的学子,叫姜鱼林,巧了,这人还是他哥哥。”

  “这样啊!”比起那救人的法子,嫦娥不嫦娥的,沈煜倒是没太在意。

  但赵平安带给他的惊喜显然不止这一点,几人说上了瘾,恨不得把赵平安祖上是谁都给挖出来。

  “不止这些,书院的司业是他干爹。”

  “这有个啥?”沈煜浑不在意。

  只听那老生面露调侃,接着道:“可这位司业会成为咱们国子监的祭酒呢?”

  沈煜不解:“为何如此笃定?我记得司业并不止一位,或许到时候峰回路转也难说的很。”

  对于这个,沈煜倒是不以为意,司业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官职,不算什么,但他们接下来说的这话就叫他有些心惊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沈煜对他们国子监的不了解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闷头解释:“另一位司业下台了……”

  “所以呢?”

  “就是他给弄下去的。”

  “哈?”

  沈煜一脸懵逼,什么叫他给弄下去的?赵平安才多大?能撸掉一个四品官?

  骗人的吧!

第两百五十二章 他这么猛的吗?

  对于沈煜讶异的眼神, 众人不觉得意外,别说是他了,他们刚知道此事时也是如此, 甚至见到他这反应,他们竟隐隐还有种快意在心头。

  有老生叮嘱他道:“简而言之, 赵平安是姜鱼林的弟弟,王大人的干儿子, 十二岁中秀才,十五岁中举,如今徐司业倒台了,在任的祭酒大人差不多也该致仕了, 在这种时候, 国子监下一任祭酒落到谁头上就不必我来多说了。”

  别说他们是官宦子弟, 就算是普通人也猜得到王大人之后会成为他们国子监的头儿,这个官职在京都可能不算什么大官, 但对于他们这些学子来说却极为关键。

  尤其是,他们可能还会在这国子监内待上几年的时间。

  毕竟, 上舍的举子们并非都如姜鱼林那般, 一次就中, 按时间来讲, 他当初也只在国子监待了半年, 更多的还是考不中进士,继续在这国子监内学子的举人。

  一想到这些,沈煜支着下巴暗暗说道:“这小子,不简单啊!”

  “反正这其中有许多事情,你只要记得别去招惹他就是了,他就是个煞星, 谁惹谁倒霉,除了之前惹过他的几个学生和海盗之外,还有蒋教官、徐司业,哦,对了,就连崔夫子也着了他的道儿……”

  但说到这里,又有人补充:“这还不止,我听说他去年被退学,离了国子监之后眨眼就拜入了老帝师门下。”

  “咦?还有这事儿?”

  此事是发生在赵平安离开之后,有些人并不知晓,所以此时说起倒是叫不少人都瞪大了眼珠子。

  只听知道此事的老生信誓旦旦的接着道:“我爹说,就在去年王大人生辰宴上,帝师大人来了,不光是来了,还在众人面前承认赵平安是他门下的学生。”

  “老帝师不是不参加这种宴会吗?我们家就算有这种宴会,也不敢给帝师下帖子。”

  说话的老生瞥了他一眼,解释说:“赵平安跟姜鱼林带着老帝师来的呗!不然我怎么会把这事儿挑出来讲?”

  众人“……”

  旁人也就罢了,帝师,那是帝师啊!

  别的不服,但赵平安这运道,还真就是不服不行。

  老生显然没打算结束,接着补充道:“你们如果以为这样就完了,那就太小瞧赵平安了……”

  “咋了?”

  “他不会又闹出什么事儿了吧?”

  “……”

  老生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之前说他是个煞星,一点都不夸张,估计不少人都知道,他在书院那会儿与崔夫子不和,没曾想,这事竟闹到了王大人的宴会上。”

  一个同窗无意识地眨了眨眼,小声道:“好家伙,我怎么觉得崔夫子要倒霉……”

  “我也觉得……”

  “我也……”

  若是换了个旁人,他们也不会有这种感觉,但说这人是赵平安,那就不意外了。

  果然下一秒就听老生接着说:“既然大家也都猜得到结果,我就不卖关子了,赵平安自然是不可能吃亏的,那吃亏的就只能是崔夫子了。”

  说到这里,他甚至还有些激动,伸长着头道:“你们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儿,为着一个赵平安,老帝师甚至还罚了崔夫子回去抄写百遍的三字经散给乡下那些买不起书的学生,那可是十来万字啊!我爹说,瞧那样子,老帝师似乎与他很熟悉,待他也很是亲近……”

  而听到这里,在接连的冲击下,沈煜有些傻眼:“这孩子这么猛的吗?”

  众人纷纷点头:“对,就是这么猛!”

  只见沈煜抿着唇,当时就道:“那我去跟他打个招呼。”

  “别啊!”

  碰到这种情况,正常来讲都该躲着走,他却偏偏要凑上去。

  众人心说: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

  可他们刚要劝阻,就见沈煜站了起来,朝着赵平安的方向走了过去。

  沈煜生的高壮,虽是个举子,但身材上却是随了他父亲沈大将军的英武,再加上这班级本就不是那么大,桌子也不高,没几步路我走到了赵平安跟前。

  只见他长腿一曲,直接坐在了赵平安隔壁的桌子上,居高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