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249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平安更不傻。

  他甚至怀疑,这于幼洪怎么有脸向他开的口。

  不知不觉间,姜鱼林对这于大人又厌恶了几分。

  偏偏这当事人的于某没有半点自觉,还恬着脸往他跟前凑:“姜大人误会了,本官是觉得这翰林院这么多人里头,就你还不错,配得上我妹妹。”

  姜鱼林“……”

  什么叫只有他配的上他妹妹?

  寒颤谁呢?

  恶心谁呢?

  不管他妹妹如何,于幼洪说得这句话就有问题,且问题不小。

  赵平安要是在这,非得把这于大人怼的怀疑人生不可。

  奶奶的,他鱼林哥不成婚是没有适宜对象吗?

  是人家压根不想,人家就没这个心思。

  真当他全城求嫁的名头是说着玩的?

  听到这,感受着附近人的眼神,姜鱼林狠狠抽了抽眼角,不说别的,这于大人是真不怕得罪人,还说什么“整个翰林院就他一个还不错的……”

  这是给他于幼洪拉仇恨,还是给他姜鱼林拉仇恨呢?

  但碍着同朝为官,姜鱼林不好真去打他的脸,只是礼貌的回绝道:“于大人,在下如今还不打算考虑婚姻大事。”

  “唉~姜兄此言差矣,我听说姜兄如今不过二十有三,怎好一直耽搁下去?”

  “不急。”

  说着,姜鱼林扭过了头,脸也拉了下来,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不爽。

  但边上的于幼洪显然比他还不爽,还要急躁:“你不急,我妹子等不急啊!她如今双十年华,再耽搁下去就成老姑娘了,我跟你说啊!我妹妹是个好女孩……”

  他说这话的时候,翰林院已经有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即便他们心里已经对这于大人没了丝毫好感,但这不妨碍他们看戏。

  “于大人,或许你妹妹很好,但我必须提醒你一句,双十年华已经算不上是女孩了。”

  姜鱼林直起身来,不管那于幼洪面色如何,只管放高了声调,又接着道:“还有,在下不是你妹妹的良人,于大人还是莫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

  此时,他心有不快,说话的语气自然称不上好听。

  话外音任谁都听得出来,话音刚落,只见于幼洪也沉着一张脸,紧皱眉头,看着姜鱼林,直问道:“姜大人当真如此狠心?”

  姜鱼林:“不是我狠心,我与你妹妹无亲无故的,于大人何必盯住我不放?”

  “姜大人,我可跟你说,我妹妹熟读女则女戒,素来德行出众。”

  “你妹妹德行出众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德容言功,《礼记》有言,这是女子应有的品德,咱们寻良配可不就在乎这个嘛。”

  听到这里,姜鱼林忽然来了一句:“既然你说了,女子德容言功,我不问她品行,暂且就当她像你说的那样,德行高洁,那我且问你,她长相如何?”

  众人听了这话,心道:釜底抽薪,这招儿绝。

  他也就随口一问,没想到这于幼洪却忽然像变了个人一般,脸色大变,伸出一只带着笔茧的手,一脸狰狞的指着他,语气中带着不忿,还带着些惋惜……

  似乎姜鱼林问这个问题就是天大的罪过一般。

  于幼洪食指颤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姜大人,莫非你也是那以貌取人之辈。”

  避而不答,还倒打一耙,姜鱼林也听明白了这话外音。

  这就是说长得不好看呗!

  不过也是,真要好看还能等到现在?

  在场的都是人精,也都想看看他会怎么回复,总归这俩人如今还只是说嘴,没到吵架的程度,他们不好上去插嘴,毕竟老话都说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就于幼洪那个性子,万一他们上去说话,这于幼洪赖上他们可如何是好?所以,还是先看看姜鱼林怎么应付,等收不了场了,他们也就不好当不知道了。

  但对于这种死缠烂打的,姜鱼林也懒得跟他纠缠,只是嗤笑一声,也不多解释,直接承认。

  “你说得对。”

  听他这么说,众人心道,干得漂亮!

  于幼洪“……”

  这都承认了他还能怎么说?

  总得顾着面子,总不能妹妹没送出去还平白惹了笑话,所以到了后来,他像是下最后通牒一般,补了一句:“你别后悔。”

  姜鱼林低着头,很是谦虚:“于大人言重了,在下不配。”

  “我妹妹可是经受了裹脚考验的。”

  “那在下就更不配了。”

  “你……”

  姜鱼林越是这样,于幼洪就越是不爽,直到后来,气的话都说不完整,只能颤巍巍的指着姜鱼林,结结巴巴的道:“你你你,你可真是……好啊!”

  等到于大人拂袖,愤愤离去,姜鱼林就像个没事儿人似的,继续忙活自己手头的事情,仿佛刚才被逼婚的不是他一般,倒是叫众人很是开了一番眼界。

  他以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到了点儿就回家,跟着家里庆祝,却不知于幼洪出了门就奔向了周大人处。

  这周大人自然是周谨然,也是之前与赵平安发生过口角争执的周玉婷的父亲。

  见于幼洪过来,只见周大人头也不抬的问了一声:“事情都办好了?”

  “大人放心,尽在掌握之中”于幼洪“嘿嘿”尴尬一笑,接着又道:“不过下官的事情还要拜托大人了……”

  “你放心,事成之后,本官自会找个机会给你升一升官职,正好这一批新晋的进士来,又有一批人要被放出去,总有机会的……”

  听到这里,于幼洪面露喜意:“那就辛苦大人了。”

  “你管好你自己,不该说的别乱说就够了。”

  “自然,自然……”

  ……

  此事一了,姜家人没在京都待两日就回去了,赵平安那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有句话说,暴风雨来临之前,海面上总是格外平静。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月初七那日,姜鱼林赵平安出门时,正当街,一女子扑到两人面前,声泪俱下,哭喊着说姜鱼林侮辱了她,侮辱她的德行,让她蒙羞,若是不娶,便自尽于此。

  百姓们指指点点围了一圈。

  那女子见人多了起来,又开始大嚷大叫,明摆着是打算闹得人尽皆知。

  两人一脸懵逼,后来才知,这女子就是那于幼洪的亲妹子,想起那于家一家子污糟,姜鱼林气的满脸酱红,赵平安见状,当下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对这女子的反咬一口极具讽刺,于女德上又是一番巧辩。

  赵平安是怎样一副唇舌,那女人自然说不过他,但那姓于的女子像是完成任务一般,没逗留太久,很快便钻出了人群,也不提什么自不自杀的事了。

  初九,本应封官。

  结果初八那日早朝,这事情就漏出来了,于朝堂之上传到了陛下耳中,打的魏帝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先是有两名御史,告新科状元赵平安当街侮辱女子,对女德提出质疑,甚至还当街讽刺了《女诫》的一些教条,一些道德规范。

  其次,周谨然也跟着挑拨了几句是非,明里暗里的对赵平安的言行举止表达了不满,并希望陛下对于这种品行不断之人予以贬斥。

  魏帝也顾不得见解事情真相如何,但他徒弟的脾性他是知道的,这孩子虽然平时跳脱了些,但还算乖巧,中间定是有鬼。

  明日封官,今日可不能出岔子,起码事情得暂时压下,慢慢处理不能影响后续的封官。

  魏帝:“御史弹劾也就罢了,你一个翰林院御史中丞,也管这种小事?”

  按理来说,翰林院御史中丞虽有监察之权,但品级高,往常是不会理会这种小事,更不会因为这种小事闹到朝堂上去,但今日偏偏是邪了门儿了。

  不过很快,周大人便手持着笏板出来,大大方方的说明了缘由:“回禀陛下,这不是小事,赵平安当街公然挑衅女德,在百姓间已是传遍了,还惹的百姓不满,必须要予以惩罚,决不能放任为之。”

  魏帝不是傻子,事情虽是由两名御史先挑起来,但主要还是这周大人在其中添油加醋,如此言之凿凿,只怕这其中他的“功劳”不小。

  只见魏帝紧盯着他,言辞犀利:“如今事情还没弄清楚,不过朕听着,周大人似乎对朕选的状元意见很大。”

  周大人抹了把汗:“陛下言重了,臣不敢,臣只是说句公道话,这件事外头传的沸沸扬扬,陛下尽可以去调查。”

  “调查自然是要调查的,但朕瞧着,你与这新科状元……似乎是有龃龉。”

  这话魏庭澧说得极为直接,倒是与往常的隐忍极为不同,事实上,周谨然也不知陛下为何如此维护于他。

  不是说陛下不喜这赵平安吗?

  但事情都已经闹到这份儿上,已经回不了头,若等日后被查出,还不如他现在主动交代。

  周大人想了想,还是选择先行出口:“回禀陛下,臣其实也有自己的一点小私心,不过这也都是因为那赵平安对臣的女儿在言语上百般羞辱,没有一丝顾忌,所以臣一听他昨日当街之事,想起这人德行有亏,才忍不住心中愤慨。”

  “陛下,臣之所言,句句属实,还请陛下明鉴。”

  魏帝一听便明白了大概,也顾不得听这周谨然狡辩,只道:“知道了,之后朕会找人查清楚。”

  周大人见陛下面色似乎和缓了些,又小心问道:“那明日封官之事……”

  魏帝瞥了他一眼,薄唇轻启:“照旧!”

第两百八十七章 废裹脚

  朝堂上的事情也不知是谁在后头捣鬼, 周大人告赵平安的这一出到底还是传了出来,百姓间的谈资多了几分,传闻也是愈传愈烈。

  赵平安原本还以为是针对姜鱼林来的, 没想到目标竟然是他……

  果然,这官场处处是陷阱, 还不知什么时候就得罪了人,至于周大人为什么大费周章弄这一出, 赵平安觉得,不光是给他女儿报仇,或许还是看他不顺眼。

  他这段时间,风头太劲, 太招人嫉妒了。

  结合那日街上的事情, 赵平安姜鱼林两人回去之后也捋了捋, 到头来,合着是这周大人在后头捣鬼, 至于那于姓兄妹俩,估计是被当枪使了。

  当然, 被当作枪来使也不是没有好处, 不说事成之后于大人能否受益, 兴许连带着他这妹子还能在舆论压力下嫁进姜家。

  一石二鸟。

  不过, 要说怕倒不至于, 他后来想了想,不管是在家门口对周小姐说的话,还是在街上对那于小姐说的话,他都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