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38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姜二太太原本还想着她儿子怎么会突然跟她提要求, 还是想吃煎饼这个理由。后来一想, 甭管啥理由, 儿子难得提一次要求, 她定要尽力满足的。

  “你去堂屋等着,娘给你做。”

  “辛苦娘了”

  “嗨!多大点事儿”,二太太没太在意,不过虽是没提,她还是觉得有些反常。

  看着走出来的姜鱼林,赵平安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优秀”

  中午, 吃上菜煎饼的姜家人一脸惊奇。

  “老二媳妇,你怎的突然想起在这煎饼里头加菜,以前可是从未有过的”老太爷问道。

  “这口味我喜欢,下回可以多做些。”姜二爷笑笑,他媳妇儿的面子必是要给的,再说了,确实好吃。

  为了不丢他儿子的脸,二太太自然是提前尝了这煎饼的味道的,为了方便食用还特意切成小块儿,没曾想自家丈夫也喜欢。

  她笑道:“爹,还不是鱼林这孩子,跟我说在书上看到做法,让我试着做做看,总归不费什么功夫。”

  姜二太太故意说出来,想给他儿子在长辈面前长长脸,增加一下存在感。

  老太爷一脸惊奇地看向孩子那边:“哦!是鱼林?”

  姜鱼林倒是无所谓,更不想贪这个功劳,便说:“是平安在书上看到的,我替他去跟娘说的。”

  赵平安“……”这个叛徒。

  姜二太太“……”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赵平安,心说:果然不是她儿子的作风。

  他儿子从不会跟她提什么要求,尤其是吃的。这种点子只有赵平安出的出来,先是肉粽,后是麦芽糖,现在又是菜煎饼。

  人不大,倒是挺会吃。

  低头吃煎饼的赵平安感觉到无形中射过来的两道目光,忽然觉得姜二太太更吓人了……

  从腊月二十三放假,到正月十七开学,中间有二十多日的时间,转眼已经过去大半了。

  姜鱼林前些年因着贾教习教导两个女孩子音律便爱上了古琴的声音,二太太觉得儿子每日里光读书也不是个法子,便压着他跟着一块儿学古琴,有时候他在家中待的无聊了便会弹奏一首。

  有时是《归去来辞》有时是《高山流水》,不得不说,不论在哪方面他总是能做得很好,一个个音符从他手中弹奏出来,就像他人一样悠然,低沉,清如溅玉。

  姜鱼林是赵平安见过最符合“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的人。

  如玉是他,无双也是他。

  听着琴声入眠,他想着,明日定要去做把琴,他古琴不行,小提琴总不会不行吧!

  初九,县上的木匠店便开了门,迎来的第一笔生意便是赵平安带来的。

  “老板,我想做样东西”

  “客人想做什么样的?”说着便要拿笔记下来,按着客人的要求画出形。

  “葫芦形,把头还要留出空间……”

  他按着要求一样样说出来,木匠听了一阵头大。

  说实话,这生意他不想接,这一个半大孩子先不说能不能付的起钱,就这些要求,比他雕个花都繁琐,况且这器物对于形状、规格还都有要求。

  然而,这是他开门第一笔生意,万事不单单讲究开头难,还讲究开门红……

  赵平安很是怀疑木匠到底能不能按他的要求做出来,若是哪一步错了就得重来了,重来倒是无所谓,关键是他赶时间啊。

  思来想去,他还是不大放心,便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跟阿康一起看着他做,天是冷了点不错,可他穿的厚啊!里头还穿了他姐给他订的兔毛马夹。

  木匠见他在门口守着,很是无奈,好歹他家木工手艺也是传承了好几代的,在这县上也是家招牌老字号,他有这么不靠谱吗?

  赵平安可不知道他心里那些个弯弯绕绕,他十七那日还有考试,夫子为了防止学生在家虚度光阴荒废学业,提前就说了回去了要考试的。

  为了避免考试时再丢了人,他跟阿康俩人便坐板凳上互相提问着背书。他一个成年人的灵魂,被天才踩了也就踩了,他可不想被那帮孩子踩在脚下。

  赵康提问:“君死,安归?”

  赵平安接着答:“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虽是重活一世,在背书,尤其是古代的书籍这方面,他也并不比别人强多少,唯有自立。

  不光得想着背书,另一边,木匠那里时有出错,赵平安只得出言提醒。

  “错了,那里不是这样的”

  “宽了,这里宽了,尺寸不对”

  “这里应该是这样的……”

  “……”

  木匠觉得被这个五岁的孩子如此使唤实在是有些憋屈,直到赵平安拿了一两银子出来才重新有了动力。

  两人坐在板凳上大腿翘二腿,本来是惬意享受得很,这时候,就见对面的一家饭馆店小二拉这客人起了争执吵了起来。

  店小二:“吃面就要给钱”

  客人:“我一开始就说了没钱”

  店小二:“没钱你吃什么面”

  赵平安跟赵康俩人也不背书了,凑一块儿看热闹,就坐着看他们吵。

  他从兜里掏了把瓜子,还给阿康分了一半,边翘着二郎腿嗑瓜子边嘟囔。

  平安:“这谁家面馆啊?这么倒霉”

  “不知道”

  阿康也是一样的做派,翘着二郎腿一抖一抖的,好不快活。

  听说话,赵平安猜测这店家估计是遇着吃霸王餐的了,别是跟前世春晚演的《吃面》炒面换汤面一个事儿,那就有意思了。

  俩人看着热闹呢,木匠开口:“能是谁家的,赵家的呗!”

  赵平安:“”

  “哪个赵家?”不会是他们自己家的吧!

  木匠瞥了他一眼:“能是哪个赵家,县上姓赵的就那一家,算了,你一个孩子说了你也不清楚。”

  一听此话,赵平安一阵无言,他不清楚?他要是不清楚这县上就没人清楚了,这铺子不是他的就是他姐名下的。

  当即,俩人也不嗑瓜子了。

  吃瓜吃到自己家可还行?

  “阿康,你去瞧瞧怎么回事?”

  话刚说完,阿康便跑过去了,找了个餐馆另一个小二打听,没一会儿就回来了,他记忆力极好,便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面馆遇着吃霸王餐的了,那人穿着也挺得体的,进了餐馆,先是大大方方的坐在位置点了一碗面一壶酒,等面和酒都上来了,那客人问:我没有钱可以吃吗?

  小二说:没有钱肯定不能吃啊!

  然后那个人就坐着不动也不走,过了一会儿,小二说:“你快吃吧,再放会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然后小二默默的拿走了那壶酒,那人就把面吃了!

  等面吃完,那人又说:我要那壶酒!于是小二还是给了酒!

  那人吃完后,准备走了,小二说:“你还没给钱,那人说,我不是说了我没钱吗?就吵起来了。”

  赵平安听着只想笑,甭管你吃不吃,点了面都是要给钱的。

  那人就是仗着面馆因着一点小事不敢报官又要顾着名声,不好对客人动手才会如此。

  “你去问问那人什么来头,若平日便是这样吃霸王餐,如此人品差劲之人就该叫他们报官,整治整治,若不是,你再来回我……”

  “是”说着便又去了。

  赵康没一会儿就回来了。

  “小人打听了,这人不是咱们本地人,他们也不甚清楚”

  “嗯”

  赵平安带了赵康过去,此时面馆的掌柜也出来了,二人便直接去了掌柜那里。

  这面馆也是家老店了,掌柜也是用老了的人,这面馆是他一手侍弄起来的,花了不少心血,当初也是苦苦哀求了一番,赵李氏才没给关了店门。

  店铺是老板打理,吴嬷嬷只负责管理,到时间了来核对一下账目。

  进了面馆,掌柜的就在后头坐着,面上看不出丝毫急躁,想来这种事遇到过不少。

  阿康为赵平安报上自己的名号,又报上吴嬷嬷的名号,掌柜的也是将信将疑,他当然知道赵家如今只剩了两个孩子。

第四十三章 霸王行径

  不光他知道, 这县里好些消息灵通一点的都知道,但此时却又不好让他拿出证据。

  不过,赵平安这孩子他虽然不认识, 却也听过,其实他也不是很确定, 但凡事讲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

  若只是处理这件事的他叫这孩子做主也无妨,总归最差不过是损失了一碗面一壶酒罢了, 所以掌柜的还是选择暂且相信他一回。

  但这孩子若是来找他要钱的话……那就得叫吴嬷嬷来一趟了。

  掌柜的依着吩咐叫小二把那人带了过来,二人在一张桌子上坐好,随后便跟他介绍。

  “我是这间面馆的掌柜,这位是我们东家”

  说着便指指身前刚及他腰的男孩认真说道, 给那吃霸王餐的顾客雷的不轻, 摇头说道:“人比人气死人。”

  赵平安玩味地笑笑, 并不接他的话,只开口问:“你可知吃面就是要给钱的。”

  那人气定神闲:“我一开始就说了没钱!”

  “哦?没钱还点面?”

  “点了就一定要吃?”

  “点了不一定要吃, 可面没问题就一定要付钱。”

  “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