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11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况且,云家富贵啊!

  不是说她贪图儿媳妇的嫁妆,而是寒门难出贵子,这点她深有体会。她爹当年年轻时也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还高中两榜进士,何等风光,可没钱打点,还不是只能娶她嫡母那样的。

  她还听闻云家可不止是只有表面上的盐商生意,内里听说还有好几艘船跑海外,在京里关系那也是深不可测。

  再就是,她爹现在听说在老家已经中风,几个兄弟也没有很出息的,大伯那里倒是可以靠拢一二,打着大伯的旗号抬高自己的家世,但是她和妙娘关系素来不睦,了解内情的人都知晓。就像金陵书院就是程晏绕开本府知府,直接找上一级的巡抚布政使站台,妙娘也从未发任何帖子给她。

  她靠不上任何人,如果进门的是高门大户女,她这个婆婆怎么做?

  人家会不会看不起她,到时候家里的人也无法相处和睦。

  所以,她宁愿不要这个面子,但也要这个里子。

  况且王敏行要在任上松绑程晏执政来的所谓新法,担心民怨,也得和本地大族打好关系。

  “走吧,明日我们去云家一趟。”六娘对范嬷嬷道。

第173章 叉出去

  云连来到金陵书院的第一天就喜欢上了这里,这里处处可听见朗朗书声,即便在饭堂用膳也能听到学子们讨论书籍,比起在程家族学,这里好上百倍不止。甚至连吃食都那么好吃,她本来对这膳食都不怎么抱希望的,毕竟人家都说做学问要能吃苦才行,却没想到这里的麻辣烫也太好吃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要住宿,不能晚上回去,她也只能这般了。

  傍晚刚刚结束晚课,云连正欲去新学舍,却见学监喊她出去,她不明所以。

  “先生,可是有何事找我?”

  这学监也是程家人,身份上还是程晏族兄,他是程家三房的长孙,今年四十余岁,性子正直,当年经程晏举荐做过一任县令,但因为性子太直,和上下处的不是太好,索性辞官在族学教授,但族学被费氏弄的乱七八糟,他也辞馆了。

  他的人品程晏一向很敬重,因此特地请了他做学监。

  学监收到程晏的信之后非常自责,他居然一时不察,放了个姑娘进书院,这要是让外人知道了,会如何毁谤金陵书院呢,这种后果是他不敢想的。

  好不容易金陵书院办起来,学监很是高兴,因为这里就是读书人的天地,没有任何杂质,山长是他族弟程晏,他也很为程晏骄傲,虽然位尊,但从不奢侈无度,一直都是一袭青衫,甚至还穿他年轻时中秀才的斓衫,在学问上却博闻强记,善于辩论,为官却是为国为民,置生死于度外。

  都是他一时不察,因为当初云连他曾经教过,也根本没发现其是女子,只觉得她斯文秀气些,现在为了守护金陵书院,就断不能容忍这种情况。

  但程晏来信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此事断断不可闹大,否则没有的事情被大肆渲染,于书院不利。

  这让学监庆幸,还好今日这云连来是头一日,但这在学监眼中就已经是伤风败俗了。

  因此见云连还大言不惭的问他,他冷声道:“你的事情我不拆穿你,你交的膏火银我已经命账房取来,即刻就下山去吧。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

  云连虽然平素话少,人也细眉细目的,但没想到此时却异常顽固道:“学监明鉴,小子我于金陵书院附学考都是得的甲等。您当初录我时,也说假以时日我会是大才,缘何现在又要排挤于我?”

  学监没想到她竟然还振振有词,不由冷笑:“你要扬名,程家也不是没有女学,你又何必来金陵书院呢?”

  云连没想到自己隐瞒多时的身份居然被拆穿,她自负才智不输给任何男子,仅仅因为不是男子就不能就读于金陵书院,这实在是不公平。

  “敢问学监,金陵书院可曾说过不招女学生?”云连反将一军。

  学监语塞,他是个耿直的人,程晏办学之初就是唯才是举,并未说不招女学生,但默认书院招的都是科举入仕之人,最差也有扫盲班,但扫盲班不是正规班,仅限于扫盲三个月就出去,不是正规学子。

  云连见这位学监语塞,遂道:“那我为何要走呢?”她自认自己读书可不比男人差。

  花木兰大夫出征,祝英台女扮男装也不输给任何男子,为何她们女子就一定要如此呢?她想证明自己不输给男子。

  她父亲即便宠爱她,只因为她是女子,家中生意不让她沾手半分,母亲不忍心,才纵容她出外读书,不为别的,就是想争一口气。

  她不比任何男子差。

  坦白说学监对其才学当然爱极,但是才学归才学,你这样只为了不输给男人就混到男人堆里,这般伤风败俗,可曾考虑过金陵书院的立场呢。

  学监也不废话:“反正你今日就是要走。”

  云连见他如此蛮横,也不由动怒:“学监,您如此不讲道理,如此迂腐,仅仅因为我是女儿身,就要否决我,恕我不能。”

  她故意扬声,是因为她看清楚了,这位学监憨直,不敢把事情闹大,一旦闹大金陵书院就会被人质疑,此举也是威胁学监。

  此时,却见倦哥儿走进来道:“你若真想才学能闻得上意,为何不选女官入宫?我们金陵书院的学子无不以科举为目标,你既然是女子身份,如何能考?既然不能,你之种种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来人,把此人堵嘴了丢出去。”

  “我是女子,你焉敢如此?”云连气急败坏。

  倦哥儿讥诮道:“方才还大言不惭要同男子一较高下?如今遇到事情了,就以自己女子身份要挟,这是何道理?”

  他其实在族学时就发现了,每次如厕他总是不去,到了科考前就生病,平日分明不悚场,且夏天天气那般热,她却从不脱去衣衫,更让他觉得奇异的是他的脚非常小,且耳朵上有细细的环痕。

  只不过当初他建议父亲另外新办书院,就没有节外生枝,因为他知晓这族学是费氏的收钱窝,费氏荤素不忌,只要有钱什么人都收,自己在族学也是忍耐些日子,守得云开见月明,倒是没有揭穿。

  却没想到,她这胆子这么大,居然正经的书院都来了。

  若为了显名声,女学又不是不可以读,江南有名的画家马夫人画的画,宫中不少后妃喜欢,马家后来家道中落,全靠马夫人卖画维持生计,等闲男子岂敢轻视?

  云连还从未这么生气过,在她眼中,一直认为程倦不同于常人,他是尚书公子,但丝毫没有官宦子弟的习气,反而十分好学,无论是诗书还是骑射都高于众人,且说话谦虚,性子也是明辨是非。

  她还想有一日二人能成为知己,也为一桩美谈。

  却没想到这程倦居然也是个歧视女子之人。

  “贵书院并未不让女子进门读书,只唯才是举,看中我的才学才招我近来,论才学,我不比任何人差,为何不让我进来读书?”云连又加重了语气。

  倦哥儿懒得跟她辩论,直接对后面的人道:“给我塞住嘴,叉出去。”

  **

  一大早,云夫人就让下人打扫庭院,并让长媳安排宴席,云家豪富,所用之物必然不同于常人,云夫人这位长媳也很有来头,是长子中了进士之后娶的,乃是曾任工部尚书,被称为李大司空的女儿。

  这位李氏没有跟随夫婿上任,反而待在江宁老家,一心侍奉婆母,同云夫人相处的很好。

  她当然明白婆母的心思,云家子弟众多,但婆母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尤其是时下江宁女子一般及笄就待嫁了。

  小姑子今年十二三岁,说起来正是找婆家的年纪。

  “太太,王夫人是个怎样的人呢?”李氏还真不太了解。

  她嫁过来江宁之后,对江宁本地的世家了若指掌,但是外来的知府却不甚清楚,只知道这位倒是好官,不像程晏那么苛刻。

  明明江宁是他的家乡,他还能拿江宁开刀,以至于云家当初都退田两千亩土地。

  这摸对了脉,才知道如何相处啊。

  只听云夫人道:“你这就是明知故问了。我就知道王夫人同程大宗伯之妻顾氏是堂姐妹,但二人却从不走动,听闻当初程晏当政时,凡反对变法者全部贬谪。咱们这位王府台就是当年被贬谪贵州烟瘴之地,现在宋元辅上台,才重新启用。”

  “原来如此。”李氏心道,这看来这位王夫人不是程晏那种酷吏,如此便好。

  说完她又笑道:“媳妇儿虽然不知道她人如何,但知道她有意聘莲姐儿为儿媳,这是媳妇儿打听出来的。”

  云夫人满意颔首:“你看如何呢?”

  “小妹才高八斗,若不嫁于书香门第,实恐浪费了她一身才学。儿媳听闻王夫人长子年纪虽才十二,但已经中了童子试了,方知学问不错。”

  云夫人为江宁豪绅的夫人,其家也是有名的商户人家,钱早就多的淹脚,她们所希望的不过是改换门庭。

  女儿若能嫁给府尊之子,当然是好事。

  婆媳二人等六娘过来,打不远处,只见走来一肤白赛雪的丽人,她打扮的雅致好看,唇边带着三分笑意,一见就让人先生了几分好感。

  云夫人忙上前行礼:“草民云姜氏拜见府尊夫人。”

  六娘微微一笑:“云夫人快些起来,不必如此多礼。”

  俩人打了照面,彼此印象都不错,六娘在云夫人看来,虽然年轻,但是说话滴水不漏,也很是让人如沐春风。

  甚至六娘露出口风,还要把以前罚没云家的两千亩地还回来,这让云夫人大喜,但是她也知道这意味着在江宁地头上,云家要支持新知府的德政。

  云夫人当然同意,现在程晏下野,虽然还没被当政者报复,但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听说您家小姐贤良淑德,在江宁很有名气,既然她不在家中,我无缘得见,那这对镯子就当是送给她的见面礼吧。”

  云夫人代替女儿收下,她和儿媳妇极力挽留六娘在云家用膳,甚至还听了一下午的戏,更安排了晚宴,六娘盛情难却,当然愿意留下来。

  不料中途,却见一仆人急着在云夫人耳边道:“夫人,小姐回来了。”

  “哦,这般让小姐换身衣服再来见我们,正好府尊的夫人在此处呢。”云夫人还想女儿生的美丽,颇有才气,女红针线更是不差,治家之道也很擅长,若是能见一面,女儿给未来婆母的印象就更好了。

  只见这仆人期期艾艾道:“夫人,小姐听闻是被金陵书院的人叉了出来,摔了个鼻青脸肿,恐怕,恐怕不能见外人啊!”

  “什么?”云夫人大惊。

第174章 选女婿?(二更)

  学监见倦哥儿一声令下,有人熟稔的堵了嘴,把人叉出去了,他担忧的看着他:“这没事儿吧?云家也非小族,况且她还是姑娘家。”

  “此事只能快刀斩乱麻,您放心,我会派人跟着她的。此女言狡而奸,再多留一会儿,我们书院会成何体统?况且,她也不敢胡乱攀咬,云家若是敢爆出来,吃亏的也是她们自己,冒充男人在书院就读,这等名声传出去,我看云家那长子都要被弹劾。”倦哥儿根本不怕。

  他还反过来安慰学监:“伯父放心,我父亲固然此时在野,但我大舅舅官迁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每六年一次京察大计,都不得看吏部的眼色。”

  学监复而才想,此子虽然年纪轻,但行事颇有大将之风,比之其父不遑多让,其手段刚烈更胜其父几分,实不敢小觑。

  妙娘听闻倦哥儿的处置方式,心底暗自赞赏,她为人母者,当然为儿子得意,倒不是说此事如何,而是倦哥儿的处置方式非常的利索,不会像那些普通人,畏惧人言,做事情瞻前顾后。但凡成大事者,必定心智坚韧,千夫所指,然终不变其色。

  但即便如此,妙娘面上还是对程晏道:“倦哥儿虽然插手此事,处置也冒失了些,但我听说那云姑娘能言善辩,若是不堵住嘴,快刀斩乱麻,恐怕容易生乱。”

  程晏却笑道:“哪里冒失了,我看就很好。不得不说,妙娘,兴许咱们俩日后就要靠咱们这个儿子了。”

  “你看看你,说什么胡话呢?你才正值壮年,正大有可为,儿子还需要你这颗参天大树呢。”

  “我就这么一说罢了,公天下并非私天下,但若他真的是大才,吾举贤不避亲。”

  程家已经富贵数代,若他日后变法成功,天下承平的话,还不如在家乡养老,朝堂勾心斗角着实令人厌烦,他走的路已经算是很顺利了,尚且如此,他不希望儿子也是如此。

  但若儿子真的是栋梁之才,那他肯定要为国推举了。

  妙娘却道:“先不说这个了,我今日收到信,蔡雍已经守制完了,说他要来咱们书院呢,我已经回了信,让他先跟家里人商量好。”

  “他若能来倒是一件好事,我观他行事果敢,光明磊落,又聪明异常,若和倦哥儿一起,我倒是很难分出上下来。”

  没想到程晏对蔡雍评价这么高,妙娘笑着恭喜他:“那就先提前恭喜你收一位高徒啦。”

  “不是收高徒,或许还是女婿呢?你不就是很喜欢他么?”

  程晏狡黠一笑。

  她家夫人看人很准,程晏绝对相信他夫人的眼光。

  现在为何要早早定亲,还不是怕好人家被人抢走了,到时候难道要他程晏也学别人去榜下捉婿,那也太不体面了。

  妙娘无语:“馨姐儿我还想多留几年,才不想要她那么快就嫁人呢,在家做闺女多舒服啊。”

  程晏摊手:“那我告诉你,到时候好人全部都被挑走了。我当年若非是身份特殊,应该也是早就被人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