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41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听说永嘉皇帝也对他颇为青睐,还特地点他为状元。

  程晏虽然气愤外人踩他捧林寒哲,但是贸然去对抗,或者去展现自己夫妻和睦,这都是太幼稚了,故而他想了想还是算了。

  在一切实力不如人的时候,就先蛰伏吧。

  如果这点忍耐力都没有,以后宦海浮沉,那岂不是被人一打就打倒了。

  因此,等妙娘睡醒后,他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妙娘,我想我其实无事,外面的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情,我若真的心,反而是我自己修养不够,人着急之时就容易乱,自以为做的是对的事情,其实没有经过多思,这样不好。”

  妙娘听出他的言外之意,不免点头赞同:“嗯,我一醒来你就同我说这个,想必你肯定是觉得不妥,既然如此,咱们就当这些谣言不存在,去吃席就是该吃吃该喝喝。”

  有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妻子,程晏真是觉得也难怪自己做事情都顺利不少。

  同时,对于参加聂六娘的婚事,妙娘也只是作端庄打扮,并不多突出自己,要知晓今日新娘子又不是她,她打扮的太漂亮,岂不是抢人家的风头。

  但即便如此,有些人不需要浓妆艳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道风景。

  人的日子过的好不好,其实人家从你的面容神态就能看的出来,妙娘随罗氏进来的时候,不少人看到的是罗氏对她的喜爱,简直说当女儿也不为过了。

  “怎么方才来的时候不把昭君套戴上,脸都冻红了。”罗氏看她鼻子尖都是红红的,忍不住道。

  妙娘摇头:“那顶昭君套太大了些,戴了也总是掉出来。”

  罗氏看了看她身后,也的确如此,遂道:“那我等会儿喊个人回去拿来,否则,晚上更冷。”

  “好,多就多谢娘了。”

  这席间,有的人是早见过妙娘的,有的是头一次见过的,但见罗氏对儿媳妇这么好,想说点什么也闭嘴了。

  敬陪末座的魏令月,事到如今也只能看着别人风光了。

  她看了这一幕,突然就不恨顾家了,也不恨程家二房了,方才进来时,她其实在门口看到程晏了,他扶着顾妙娘下马车,那种小心翼翼的模样,她就想,这桩婚事必定是程晏自己也非常愿意的。

  所以,她又何必怪顾妙娘了,这根源本在程晏身上。

  前些日子她听说了程晏替咸阳公主的驸马出头的事情,说明他是个一点儿也不怕事的人,甚至在自己的婚事上也是能够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也许,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妻子,但是绝对可以不娶一个讨厌之人。

  当年,若是程晏坚持以前的婚约,娶她为妻,那么这一切就是她的了。

  是程晏背信弃义,根源还在程晏身上。

  魏令月轻咳了几声,春樱忙递了茶水过来,担忧道:“姑娘,喝点热水吧。”

  “我无事。”魏令月也是老毛病了,她自小身子骨不好,怕是生育都十分艰难,韩家人早放了妾侍在韩渭身边,韩渭的一个妾已经有孕在身。

  春樱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居然发现又是那顾妙娘,她心中很清楚姑娘的心病,不免劝慰道:“姑娘,自古男子多薄情,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那陈阿娇还是汉武皇帝的亲表姐,之后,汉武帝还不是又立了歌姬为后。可,后来卫后因为巫蛊之事,还不是自缢了,人只要活的长久,就什么都能见着。”

  闻言,魏令月也不自怨自艾了,是啊,凭她什么美女,以后呢,也未必还是这样。

  她就睁大这双眼,好好的看着。

  妙娘又哪里在意她,因为她发现,虽然不少人兴许腹诽,但面上谁不想和罗氏还有她交好,罗氏可是吏部尚书的夫人,来年京察,吏部可是掌管全天下官员考核。

  主动和她往来的人更多,妙娘在程晏之前的劝说下,早就不是那种别人奉承她,她满心不自在,恨不得躲起来的人,她现在也越发游刃有余了,让罗氏看着也是频频点头。

  不过,妙娘在此处也看到了在广州时的好友聂双双。

  旧友重逢,本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但一向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聂双双居然变得陌生起来。

  她身上倒是一身簇新,但神情明显畏缩了许多,跟在聂太太身边看向妙娘的时候,扯了扯唇。

  妙娘本想找她说几句话,只不过见到三娘,三娘又找她去歇息,她就不再过去了。三娘笑眯眯的请妙娘去她院子里坐着,还道:“现在离开席还有好一会儿,现在先歇会儿。”

  现在的三娘明显更精神了些,桌上的糕点,她也不怎么吃,反而劝妙娘道:“这京里的糕点,放了好些糖霜,吃多了反而腻的慌。”

  丫头端来的药,她也放在一旁,并不喝,趁着屏退下人,一碗全部竖到花盆中。

  “三姐你如今倒是大不一样了。”妙娘看着三娘,有些诧异。

  三娘却笑道:“吃了这么多年的药都没作用,反而把自己的身体越吃越差,我不想再像这般了。如今我也活的自在了,没那么大的压力,反而一切都顺心了许多。”

  她的样子真的像脱胎换骨一般,妙娘也由衷的为她高兴。

  妙娘欣慰道:“三姐能这般想就太好了,天下之事,什么会比自己活着更重要。我现下也是在调理身子,但很少喝药,膳食上留意些,平日多休养就好了。”

  以前都是三娘忍辱负重,日日煎熬,就盼着能早日生下儿子。现在她不在意这些了,还特意安排人伺候她夫君,那人却还经常来她房里,这让三娘不由得觉得男人就是贱。

  你在乎他的时候,他嫌弃你,你不在乎他的时候,他还缠着你。

  但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三娘也不想提,她倒是说了些高兴的事情:“曹妹夫听闻送了节礼来,五娘可高兴了,如今看来这曹澄倒是个真君子,爹娘挑的果然没错,我也放心了。”

  之前,五娘患得患失,对所有人都不爽。

  现在曹澄送了节礼过来,已经表明婚事肯定不会出现周折,只是等他出孝就成,五娘的阴霾一扫而空。

  妙娘的心胸倒也没那么狭隘,虽然五娘见不得她好,但她也未必想看到五娘就真的被人弃婚,因此妙娘也喜道:“这样可就太好了,真是阿弥陀佛,神佛保佑啊。”

  “是啊。”三娘却又叹气:“五娘倒是好说,但六娘可不小了,她和五娘同年,本身出身上就是庶出,可除了这点,哪样都好,还得等几年,真是。”

  姑娘家年纪拖大了,就不好再说亲了。

  妙娘是没想到三娘居然这般关心六娘,她不禁也同情六娘,三婶小范氏虽然好,但是顾家三房孩子众多,三房的老三老四也更是到了适龄,这些都是男丁,她还得操心这俩,六娘反正总是在五娘后面成亲,她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但是这种话妙娘也不好说,第一她和六娘关系平平,第二,她也不好越俎代庖,要管隔房姐姐的事情。

  因此,妙娘只能泛泛道:“三姐,这事情婶子肯定会有法子的,你就不必操心了。”

  “说起贴心来,五娘虽然是我的亲妹妹,可六娘和我最贴心。你不知道,我前些时间长湿疹,就随口提了一句,她闷不吭声的就送了药来,还是伙着家里一起送来的,若非是我用完了觉着好,问起徐妈妈来,这人还不做声呢。”

  如果六娘要邀功,早就大喇喇的说出来了,根本不可能这般。

  妙娘点头:“六姐确实很不错。”

  就凭上次她婚事传来,五娘当场黑脸,六娘却面无异色的恭喜她,都能看出六娘子确实仁厚。

  看妙娘也赞同,三娘不禁又道:“嫂子万氏也是跟我说她怀孕时,脚浮肿,寻常鞋子穿不下,这下人呢,不是做太大就是做太小,还是六娘亲手做了鞋给她,事后也是从不揽功。”

  没想到六娘居然做了这么多好事,可妙娘又想,如果是真的不想让别人知晓,那怎么她们又“不经意”之间全部都知道了呢?

  如果不是此人真正是个仁厚之人,那就必定是个大忠似奸的人。

  三娘何等精明之人,都愿意为她说这么多好话,这个六娘不简单啊。

第65章 慰藉

  尤其是这么短的二人见面的功夫,她居然在自己面前提了这么多次,妙娘却并不愿意再听,她虽然重视和三娘的姐妹之情,但更重要的是交际往来。

  在未穿越前,她曾经找过一份工作,就是因为进公司时第一次碰到熟人,什么都和熟人混在一起,导致脱离真正的职业圈。现在在这里也是如此,她和三娘本就是姐妹,来这里也算是坐了半天,但她更愿意多去结识一些人。

  因此,妙娘岔开话题道:“三姐,你知道聂双双吗?以前她父亲在潮州任知府,我们俩关系还不错呢,她如今怎么样了?”

  三娘听她提起聂双双,想了想:“这是我们家的旁支族亲,听说要招婿,但是眼光又高,还想挑有功名的。可有功名的怎么肯入赘,除非家财万贯还有可能。”

  妙娘心想,这确实难,当年聂双双的爹也因为那场瘟疫,下场不好,即便如今起复了,家中也不比当年,也难怪她看起来那般。由此,她可以想象,如果当年没有程家伸手救一把她爹爹,恐怕她现在也和聂双双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她又寒暄几句,说自己还有事找婆婆,要先走一步了,三娘也不好阻拦。

  她是有心想跟妙娘说一声,让她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替六娘寻个如意郎君。

  但既然妙娘提脚要走,她也不好再说了。

  还是三娘的丫鬟知晓她的心事,连忙道:“您知道的,五娘和六娘向来不大对付,若是您托七娘子说亲事,她如今是吏部尚书的儿媳妇,她若为自己的姐姐说亲,肯定是说个门第高点的,您又是何苦呢?”

  “你糊涂了,五娘是我的亲妹妹,难道六娘就不是了么?六娘的处境这般艰难,太太抽不出身照看她,我这个做姐姐的,当然要为她筹谋一二了。”三娘不为别的,就为了有个臂膀。

  瞧二房的伯父,因为生了妙娘这个好女儿,官位稳固,在广州任职犯了那样的大错,都没被牵连,同样是如此的聂双双,现在还寄居亲戚家遭人冷眼,各中差距这也实在是太大了。

  她虽然年轻,但不知道还能不能生下孩子,若是生不出孩子来,丈夫本就和她关系一般,恐怕也无人照拂娘家。六娘为人醇厚,模样也好,性情更佳,女红德行更好,若能嫁个好人家,日后也能照拂娘家。

  她的丫鬟遭三娘训斥,也不恼怒,反而道:“您真是为了顾家操碎了心。”

  三娘苦笑:“我是个不孝的,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生,总觉得对不起爹娘的抚育,正好六娘这般聪明,我和爹说了,他也赞成。若妙娘能同意,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对妙娘也是双赢的事情,妙娘无姐妹,有六娘这样仁厚之人帮忙,又有什么不好的。

  她打定主意,日后还要提起此事。

  **

  又说妙娘找到罗氏后,罗氏正在听戏,见她过来,还道:“不是在你堂姐那里,怎么过来了?”

  妙娘笑道:“晏郎昨儿就跟我说,让我伺候我太太,这天寒地冻的,我也不放心。”

  听说是程晏吩咐的,罗氏心中如吃了蜜一般,嘴上还嗔道:“我这么些丫鬟婆子,哪里还用的着你。”

  “太太莫非是嫌弃我不成。”妙娘亲自从清荷手上端了热茶递给罗氏。

  罗氏很是受用,不由和身边的人介绍起来:“这是小儿的媳妇顾氏,她甚是年轻,若是礼数不周,你们可得多包容。”

  “夫人您这是说哪里的话,我看您家儿媳妇可是很不错。”

  妙娘这次认识的都是大佬的夫人了,她们几乎和自己寒暄一两句,就说起旁的事情来。

  这其中有一位是聂家的舅太太,相当于是聂六娘的舅母,时任赣南节度使之妻,她丈夫年纪不小了,本次想调回京中,走的是聂家的路子。但同时主要恳求的人选也是罗氏,因此她是见缝插针的提起来。

  “赣南去年发大水,我这老寒腿犯了风湿,您说这南方怎么就没炕呢,一直到京里,我这腿疾才好多了。”

  罗氏就笑道:“我那里还有些膏药,当时我也是肩膀疼,几贴下去就好了。”

  罗氏也很有意思,她一直未曾出京,也同样有风湿。

  “哟,那您还真的要送几贴给我了。”聂家舅太太便道。

  说完,她还感叹一句,“我在外边是吃穿都不惯,我也就罢了,偏我那小孙子生下来是在京里长大,现在在赣南,一天三顿饭,他是吃不习惯也睡不习惯。”

  罗氏依旧不说什么回来好云云的,但这些人越发奉承。

  妙娘从中也看到了罗氏的态度,虽说程家和聂家是姻亲,但官场本质还是利益交换,聂家现在拿不出实质交换的,根本没筹码和程添交换,程添也没必要用力。

  可以顺其自然,但毋须太过殷勤。

  聂家的舅太太除了丈夫调回京一事,还有就是为外甥女添妆,昨儿送嫁妆已经添了,今日她私下还有私房银给外甥女,因此,奉承几句见罗氏不怎么接话,她心中有数,怕是还得再去程家去一趟。

  故而,她就先去看聂六娘。

  此时聂六娘已经大妆完毕,整个人看起来气质高华,十分美丽,今日就要嫁给林寒哲了,她打心眼里高兴。

  “舅母。”聂六娘看着她舅母走进来。

  聂家舅母看着聂六娘这般,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之感,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浣儿,你真的是长大了,舅母也见过外甥女婿了,果真是一表人才,日后你们可要和和美美的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