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64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看着他的背影,妙娘伸了个懒腰,年过完,自己总算可以歇歇了,因此,让人撤了饭桌后,她便揣着汤婆子,在榻上看书,橘香和海棠替她按摩,好一个舒服了得。

  不料门外听到急促的小孩跑步声,妙娘放下手上的书,对左右笑道:“肯定是倦哥儿来了。”

  果不其然,倦哥儿单脚刚踏入门槛,就开始喊娘了,“娘娘娘,我来了,我来找你了。”

  他身边的乳母就道:“少爷一大早起来就要您,太太就让奴婢带他过来。”

  妙娘点了点倦哥儿的鼻子:“小精怪,这么想娘啊。好吧,今日就到娘这里玩儿吧,等会儿娘跟你念故事,好不好?”

  “好,我最喜欢娘了。”倦哥儿抱着妙娘不肯松手。

  这大概就是母子连心了,下人们这般想着,乳母甚至心道,也难怪二奶奶放心把儿子交给婆母带,不管如何,太太老爷再好,年纪也大了,没有精力陪着倦哥儿玩,可二奶奶却是正当年,她今年也不过十八岁,家中主子少,下人也不多,更有积年仆人帮衬,可谓轻轻松松。

  她年轻浑身是劲,又懂好多玩法,当然可以带着自己儿子玩。

  但要妙娘放弃儿子的亲近讨好婆母吗?那她也做不到。

  同时,罗氏也是苦笑:“这孩子啊总归是亲自己的亲娘的。”

  清荷私下收了不少妙娘的银子,不免开解道:“小少爷可是对一直惦记着,上回元宵出去看花灯,自己吃了好吃的,还非得带回来给您尝。”

  闻言,罗氏欣慰的笑笑。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她和程添都已经六十多的人了,孩子总是要跟着亲爹娘的,但不过是有些自己的私心在罢了。

  这就是做嗣母的悲哀之处,你并非名正言顺的母亲,她们辖制不了程晏,对程晏的妻儿当然也无法辖制。

  比起清荷来,罗氏还有更为新来的的奶妹妹,是她乳母简嬷嬷之女简氏,简氏年纪也不小了,她现在已经四世同堂,在乡间日子过的很殷实,但每次年过完了,都会特地上京来请安,年年不落下。

  这一次来,罗氏便把自己心中思虑之事就说了,她和简氏虽然不是亲姐妹,但胜似亲姐妹,简氏也是个有分寸的人,从不会胡乱说话,且处事颇有见地。

  只听简氏听完,不禁建议道:“要我老婆子说,这亲上做亲是最好。二奶奶那样好的性子,倦哥儿也是个好相貌,谁嫁进来您家里,不是享福的命啊?况且咱们罗家也是皇上家臣,当初,先皇在的时候,把您可是当亲妹妹看待的,才选了程家这门亲事,如今咱们罗家也是圣眷在身上,这俩家联姻,岂不闻更好。”

  其实简氏自己也做过儿媳妇,她的儿媳妇孙媳妇也多的不得了,这御下还是很有手段的,她就觉得罗氏作为婆婆也软弱了些。但她不好明说,一来,二奶奶也不是吃素的,原先程家还住大宅子的时候,她见过二奶奶几次,生的那是真好看,说话滴水不漏,尤其是把男人掌在手里牢牢的。罗氏本就是个嗣母,和晏哥儿以前关系也平平淡淡的,还是她进门来,让两边关系缓和,因此罗氏当然某种程度还得讨好儿媳妇,这才对她妥协。

  这样的人简氏就知道是抓住关键了,这一个家里,别看婆婆常常管着儿媳妇,究其根本还是看儿子如何。大多数婆婆能作威作福,还不是因为儿子默不作声,儿媳妇孤立无援,但二奶奶顾氏却一进门就拢住二爷,让二爷不惜把秋桐凝眉一齐赶了出去。

  要知道凝眉是个妖妖调调的就罢了,那秋桐可是最老实不过的,罗氏本来就是为了二奶奶打算,才没有选个心机深沉的,特地选个笨笨的老实的,哪里知道二奶奶连这样的人都容不得。

  简氏就知道二奶奶是何等手腕的人了。

  这越是看起来和善之人,手腕更是了得,越是表现的狠厉的,如三奶奶皇甫氏那种,其实日子并不好过,时哥儿身边可是群妾环绕,和大范氏的关系也不好。

  二来,简氏也是觉得这日后家中作主的是二奶奶,罗氏年纪大了,万一有个什么小病小痛,就撒手去了,她到时候被二奶奶恨上,怎么整她的都不知道。

  所以简氏有此一提,罗钊之女,正好比倦哥儿大三岁,她也上门见过,生的玉雪可爱不提,最重要的是性子像罗家少夫人,那叫一个稳重。

  日后有罗家的姑娘进门了,罗家和程家继续是姻亲,这才算是程晏真正嗣子的身份的意义所在啊!

  罗氏没想起这一遭,猛地听简氏一提,还有些茅塞顿开之感。

  在她的眼里,现在的程家这一房在程晏身上能看到蒸蒸日上了,程晏高中状元,入了翰林,翰林院可是储相啊。

  她陷入了沉思。

  很快又有一件事情让罗氏觉得自己可以开口了,那便是妙娘的六姐继子女的婚事。

  这六娘嫁给王敏行之后,首先面对的问题便是王敏行的长女的婚事,王敏行长女快十岁了,已经是到了要定亲的年纪。

  她进门后很快就定下来了,定的是自己兄长顾安叙的长子,顾安叙长子今年七岁,正好比王家姑娘小三岁,时下很兴女大三抱金砖。六娘此举传至亲戚众人,大家都觉得她这也太厚道了,这王家是上升之势头,顾安叙却只是个监生,明显就是照拂娘家啊。

  就像程家现在依旧上升,罗家却慢慢开始败落,不复先帝时的宠幸,姻亲之间本就应该扶持一二。

  当初顾家不也是靠程家扶持的么?

  却不想妙娘却觉得六娘颇有心机,她对程晏道:“叙大哥只是个监生,还不如神二哥呢,况且还是荫监,况且叙大哥的长子我见过,也并非是读书种子,咱们这样的寒门人家,若非是不能科举出仕,一辈子都完了。这六娘若是真的为了继女好,就该好好的挑一户殷实的读书人家,就是穷点也没什么。外面都说六娘是慈母,把继女嫁进娘家为了照拂娘家不说,还有这继女的娘以前只是个小商户,现在却能嫁进官家,可日后就不好说了。”

  不是妙娘现实,除非是累世勋爵之家,否则寒门子弟唯独靠科举才能兴家。

  否则三叔顾清茂不会生那么多儿子,再挑资质上乘的,庶子嫡子他根本不在意,连小范氏也是如此。

  王敏行也是寒门出身,靠自己的能力出仕,但其原配不过是小商户的女儿,生的儿女也是一直都放在老家。

  况且,男人粗心,看不出里面的门道,只觉得嫁的是顾家的嫡长孙就不错了。

  到底顾家虽然算不得什么大家,但顾清茂也是当官多年,其兄也是二品巡抚,家境殷实,对庶女也一视同仁,当初六娘嫁出去,小范氏刷了一大把名声,都觉得顾清茂妻子规矩好。嫡女择婿,不堪门第,庶女嫁出去,嫁妆殷实。

  不清楚这内里门道的,还觉得顾清茂家很好。

  但妙娘很清楚,这门婚事实在是不怎么样。

  她叹道:“都说六娘厚道,我看她也不是很厚道的嘛!”

  程晏笑着摆手:“天下间有几个后娘对女儿好的,不过是有人会做人,有人不会做人罢了。”

  他们族里以前还有过继儿子了,后来自己生了孩子,又把过继的孩子退回去的,人心险恶,不得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

  妙娘也感叹:“是啊,我小时候在祖母身边长大,我这还是亲孙女呢,她老人家可没真把我当孙女看。”

  “亲的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没什么干系的。”

  程晏见她感叹,又问道:“那这俩家定亲,你还是要过去的吧?”

  妙娘点头:“是啊,你知道的,叙大哥对我平日倒是不错。况且这是三房的长孙定亲,我怎么能不去呢。”

  又没断绝关系,她三叔和小范氏帖子上写的可好了,她怎么能不去。

  程晏看了这帖子一眼,眼里露出惋惜:“可惜那日我不能陪你去了。”现在他初去上衙,不好请假。

  妙娘不在意道:“你以你自己的事情为主,这些应酬往来我去就是了,反正我近来也无事,走动一二也好。”她知道程晏不想按部就班等十大几年才升任,所以一直在想办法,她也赞成,反正程晏好了,她也好。

第100章 众星捧月

  王敏行在京中授官也不过几年,宅邸不大不小,下人不少是从王家老家过来的,管事的管家倒是在京中找的,很是能干,六娘自进门后,内宅她就接手了,管事也松了一口气。

  这六娘在出嫁之前就在程家住过,小范氏也生怕她嫁过来什么都不懂,到时候让人说顾家对庶女不好,在庶务上也点拨了不少,徐妈妈也和六娘交好,六娘本就聪慧,很快就摸到窍门,进门半个月摸清王敏行的脾气后,就开始打理内务,打理的也算井井有条。

  今日,王敏行下衙很早,他在京中也是交游广阔,每次下衙后,都有些交际,现在回来的早了些,让六娘还有点诧异。

  但转瞬她就让人端了热茶,拧了帕子过来,“老爷今天倒是回来的早。”

  王敏行对六娘很满意,官家千金,生的漂亮,性情柔顺,内务也打理的井井有条,重要的是对前面留下来的子女也不错,他声音也放软了些:“外面没什么应酬,我就先回来了。”

  只因六娘年纪比他小不少,因此现在王敏行还在对她感兴趣的阶段,等二人用膳后,他一把抱起她在自己腿上。

  六娘满脸通红,推了两下推不动,才急道:“老爷,我还得去大姑娘那里看看呢。”

  “她那么大了,都要定亲了,有什么好看的,现在陪老爷我才是。”王敏行迅速把她放在床上,上下揉搓。

  云雨初歇,她才趴在王敏行的胸膛上道:“老爷,我也是头次做媒人,就盼着大姑娘和你日后不要怪我才是。”

  “姑表亲,亲上做亲,这有什么好怪的。”王敏行是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的,从老家接来后,刁钻任性,上不了台面,屡次顶撞妻子,对他更是不恭敬,这绝对是在老家被老人家惯的不成样子了,这样的孩子,他一看就知道嫁不了什么高门显宦。

  还是夫人费心巴力的回娘家说了这门亲事,王敏行叹了口气,捏了捏她的胳膊:“我就盼着你早些跟我生个儿子,老爷我就满足了。”

  六娘默默笑了。

  若是之前她有孕在身,就给继女说这门亲事,旁人肯定以为她是迫不及待要赶人出门了,但是在无孕时说亲,足以证明她的大公无私。

  复而,她又道:“妾是庶出,小时候一直在老家侍奉祖母,来京里才知晓这女儿家的嫁妆是要从小攒起的,薇姐儿既然在京中发嫁,老爷也留点心,有什么好料子都给咱们女儿留着。”

  王敏行见她如此宽宏,更是忍不住道:“怪道都夸你们顾家女儿好,程状元之妻寒雪赈粥,你五姐当初在曹澄还是太学生时,就看中其人品嫁给他,现在又有你这般贤淑,这是我的福气。”

  程状元之妻指的当然是妙娘,六娘不知怎么想起那药材,有些不舒服,那日她虽然接下药材,装作若无其事,可回家前就全部丢了。

  但她又立马装作若无其事,不管如何,这药材也不是她选的,她也没送过,甚至都没有害过妙娘,这些和她都没有任何关系。

  **

  很快就到了顾王俩家小定,倦哥儿是一听说妙娘要出去,就撒洋欢儿的闹着要出去,这孩子天生聪明,早就不是祖父母和下人们哄几句,或者用个什么小玩意儿就能哄的动的。

  “娘,我想去,我就要去,带我去,带我去……”他扒拉着妙娘的腿,可怜巴巴的抽噎着。

  罗氏都忍不住道:“既然如此,你就带着他去吧,反正你叔叔家里小孩子多,还能在一处玩儿。”

  本来她是不想要孙子出门的,小孩子这个年纪最容易生病了,因此平日里都不怎么出门,连他身边伺候的人都是非必要不能随意出门。

  但看着孙子这么可怜,她忍不住就同意了。

  妙娘见婆婆都同意了,便点了点他的小鼻子:“你这个小猴子啊,我是怕了你了。那就走吧,让乳母换好衣裳,再和娘一起去。但是要听娘的话,不许乱跑。”

  “好,我什么都听你的。”倦哥儿长叹一声。

  这话让妙娘红了脸,这分明就是程晏说的话,又被这个学舌的小人儿学了去,居然还学的这么像,还好她脸皮厚,只装作没听到。

  回到房里,她是一番打扮,在家可以作家常打扮,经常不上妆,对皮肤好,但是去外头还得遮盖,她收拾好了,才让人把倦哥儿送来。

  “怎么没拿帽子来,别看现下开春了,可还冷着呢。”

  小丫鬟又跑回去拿了个虎头帽来,妙娘亲自给倦哥儿带上了,这母子二人方才一道出去。

  因为安廷不在,妙娘只好对倦哥儿道:“今儿你可要好好的跟着娘亲,知道么?”

  “知道了。”倦哥儿其实也不是想真的跑哪儿去,他小小的人儿,只是想和娘在一起。

  此时的梅花胡同的顾家已经是焕然一新,妙娘到的时候正好三娘也到了,三娘见着倦哥儿就爱不释手:“妙娘啊,咱们倦哥儿真是好看,我就没见过一个比他好看的。”

  “快别夸他了,调皮的紧,他爹爹把他都没办法呢。”

  妙娘和三娘说笑几句,二人进门,又给小范氏请安,小范氏比以前清瘦了些,但看起来还算是精神抖擞,她看着倦哥儿也温言说了几句。

  妙娘则道:“早听说三婶不大舒服,您可要好好保养身子,这家里里里外外的还指望着您呢。”

  小范氏苦笑不再多说什么。

  倒是三娘能察觉出二人波涛暗涌,她按捺下疑惑,努力在中间岔开话题,她是最不希望见到自己的娘家和妙娘有什么矛盾的,本就是一家人,闹来闹去还不是便宜了外人,这有什么好的。

  “妙娘,我们去隔壁屋子里,这内里关的太严实,倦哥儿怕是闻不惯这气味。”

  三娘还是那般妥帖,妙娘笑道:“好。”

  她们进了隔壁次间,万氏即便今日很忙,都特地送了一次油酥茶过来,脸上喜气洋洋的,一看就是非常满意王姑娘。

  待她退出去后,三娘就笑道:“六娘真是好心有好报,当初原本还说了一户商户人家,但那户人家规矩实在是太差,我爹也不忍把她往火坑里推,就暂且搁置了,但还是没放弃。没曾想她嫁到了王家,她却毫无怨言,还对娘家这么好。”

  王敏行虽然现在只是主事,但他老师是秦劭,秦劭当年曾经是永嘉帝的老师,可谓是简在帝心,因此王敏行水涨船高,谁都看的出秦劭对他的栽培之恩。

  六娘却把王家女儿愿意嫁到顾家,况且这孩子也不算是特别出息的,但日后有了王家千金,至少王敏行真的发达了,肯定会提携女婿,毋庸置疑的。

  这才是真的帮衬娘家,故而万氏怎么能不高兴呢。

  在三娘嘴里,六娘能够不计前嫌帮助顾家,是仁厚心肠,所以才越过越好。

  妙娘笑道:“三姐,你也别总夸别人,我就觉得你也挺好的。”三娘这样毫无怨怼,虽然八面玲珑,却从不伤害别人,妾侍有了孩子也好好养着,对诸姐妹都很好,又顾全大局,除了折戟在生孩子这里,其余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