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叔沉迷网络中 第267章

作者:弹剑听禅 标签: 东方玄幻 轻松 穿越重生

  不过长相相似的人不是没有,何况他只是跟那人有两分相似。

  小师叔便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他走到桌子旁,上面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

  小师叔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但还是拿起毛笔,写了起来。

  他发誓,写完《大唐双杰传》,他再也不动笔了。

  穆恒想要看其他有趣的故事,另外找人写去。

  穆恒今天没有来茶楼。

  东安王府对他这个未来继承人很是重视,他每天忙碌极了,要学文还要学武,出来跟小师叔见面都要挤出时间才行。

  不过却每天雷打不动地催小师叔更新。

  因为不止他爱看,他祖父东安王也爱看,派来催更新的人呢就是东安王的常随。

  下方,说书人说到精彩的地方。

  那是一个小高潮,正是徐子陵成功盗走和氏璧,与寇仲跋锋寒三人吸取了和氏璧中能量的情节。

  众人听得鼓掌叫好,小师叔听到隔壁包厢传来叫赏的声音。

  刚才那男人是个王爷啊!

  “去将茶楼的掌柜叫来。”那位王爷下令。

  其属下出了包厢,没过多久,便带着掌柜进入了那间包厢。

  包厢中,王爷提出要带个说书人回自己的王府,专门给他讲《大唐双杰传》。

  这个时候,小师叔才知道王爷的身份,就是那个在原著中挺有牌面的忠顺王爷。

  掌柜自然是拒绝了忠顺王。

  别人怕忠顺王,但他们酒楼不怕,他们茶楼的靠山可是东安王。

  说书人被忠顺王带走了,他们茶楼还怎么留住客人?

  当然,掌柜不会那么强硬地拒绝,说话很是委婉,而且还表示了,他们家王爷已经让书铺子将《大唐双杰传》的稿子整理好,要印刷出版了。

  忠顺王想要听说书,可以找自己找一个说书人,照着书上写的内容说。

  忠顺王道:“我想见见那写书的人,你可帮我做个介绍?”

  掌柜为难:“那写书人是我家大哥儿的好友,除了我家大哥儿,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忠顺王闻言很是不爽,将掌柜赶出了房间。

  “还想着将说书人带进宫给父皇解闷呢,看来得等一段时间了。”忠顺王不爽地哼哼道,“皇兄那边也得再忍耐一段时间了。老爷子也真是的,既然都已经禅位了,过悠闲的养老生活不好吗?何必总是找皇兄的麻烦。”

  忠顺亲王跟皇帝的关系像是很不错,说的都是偏向皇帝的话。不过他说的不多,只一两句提到皇帝,便再也没有说起皇帝了。

  小师叔没有再听到那边包厢有说话声,应该都在用心听说书,便收回精神力。

  说书人又说到了精彩处,收获众人的喝彩以及叫打赏的声音。

  小师叔从里面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像是他那位便宜大伯的声音。

  王夫人倒了,贾政跟着受到牵连,贾赦可就得意了,都不窝在马棚边上装宅男了,反而如同年轻时一样喜欢往府外跑了。

  他白天大多数时候去的是古董文玩一条街,晚上去青楼,玩得不亦乐乎,几乎不着家。

  不过在某天被人带进茶楼听了《大唐双杰传》后,他就再也不去那两个地方了,白天都泡在茶楼听书,晚上回家回味白天听到的内容。

  这一通操作,每天花的银子少了,身体也变得比以前健康了。

第417章 小师叔是庶子8

  王熙凤知晓贾赦如今的行程后,巴不得他天天如此。

  不买古董、不喝花酒,也就喝点儿茶吃点茶点、打赏一下说书人,每天能节省不少钱。

  王熙凤希望茶楼天天都有新鲜的故事说给众人听。

  而因为贾赦这番做为,引起了荣国府众人的好奇,到底是怎样精彩的故事,引得大老爷这么如痴如狂。

  于是王熙凤派了伶俐的小厮每天去茶楼听故事,回府后再讲给府中的主子们。

  这下子,荣国府的主子和下人也都成为了《大唐双杰传》的粉丝,天天等更新。

  小师叔从窗户往下看,果然看到了一群中老年纨绔中的贾赦。

  正好贾赦抬头,视线便与小师叔对上了。

  小师叔赶紧退了两步,让自己的身影从窗户边消失。

  他放出精神力,看看贾赦有什么反应,有没有认出他。

  想来是认不出来的。

  他身为二房的小透明,见贾赦的机会非常少。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全府的人聚在一起,小师叔踩能够见到贾赦一面。

  让小师叔惊讶的是,贾赦脸上露出惊奇,似乎认得小师叔一般。

  小师叔急忙去听贾赦的自言自语,只听贾赦道:“奇怪,这个小孩儿看起来有些眼熟啊,在哪里见过呢?嗯,肯定不是这些年见过的。应该是好些年以前了……”

  小师叔:好些年前见过?

  呵呵,那时候他不是没有出生就是个婴儿小包子,贾赦看到的谁?

  该是跟自己的外表长得像的人吧?

  绝对不是贾政。

  自己跟贾政长得一点儿都不像,跟周姨娘也不像。

  小师叔有时候都怀疑,自己这个角色不是贾政和周姨娘的儿子了。

  不过荣国府应该不会有报错孩子这种事情发生,自己应该就是荣国府二房的玹三爷。

  贾赦挠挠脑袋,没有想出那张脸在哪里见过,便抛到了一边,听喝了茶补充水分的说书人继续往下讲。

  《大唐双杰传》的热度持续了两年。

  小师叔花了三个月将所有的内容都默写出来了,但说书人说了一年,才将故事说完。

  之后这部书传出了京城,传到了江南,传到了漠北。

  东安王果然将稿子都印成了书籍售卖。

  他原本只印刷了一万套,结果根本不够人买的。

  京城的大小爷们每个人都买了两套,一套收藏,一套平时翻看,便是各家小娘子,也偷偷让下人来买书。

  还有好些商人,几百套几百套的买,买了后运到其他地方售卖。

  因此一万套书不过两天就全都售光了,东安王一咬牙,让人又印刷了十万套。结果两个月时间,也都卖光了。

  东安王大赚一笔,小师叔也从中分了不少。

  一万两银子啊!相当于荣国府所有产业一年的收入了。

  手中有了钱,小师叔便没有让那些小乞丐们再去乞讨,而是将他们送进了书院,让他们选学会认字,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资质和兴趣,让他们走不同的路。

  小师叔要有自己的产业,可不想荣国府被抄家后,自己变成一个穷光蛋。

  先拥有自己的产业,以后没有了荣国府,他能够继续过富足的日子。

  照看产业需要人手,这些小弟就是他未来的帮手。

  小师叔可不觉得没有了王夫人,荣国府就不会被抄了。

  一个内宅女人还无法影响朝堂无法影响皇帝。

  荣国府和宁国府被抄,很大原因在于朝堂。

  或许秦可卿的身世是两府被抄的原因之一,但也只是之一。

  秦可卿在皇帝心中应该并不太重要。

  就算她是前太子之女又如何?

  不过是个女子,前太子的势力还真能将她当主子?让她带领一群人谋反?

  小师叔用这一万两银子买了两间铺子,买了几十亩地,让佃农按照他的指点精耕细种。

  小师叔不会种田,但因为看过一些种田文小说,对一些种田的窍门还是懂一些的。

  佃农们按照他的指点做,到了丰收的时候,产量比往年要好上一层。

  小师叔知道一些农具的改良,但并没有现在就制做出来。

  在荣国府倒塌之前,小师叔不想露头,好处都要悄悄地得,不能让府里的其他人知道。

  他可没有自己一个人养全府的人的爱好。

  小师叔坐在家学的学堂中,身边是贾环和贾琮。

  贾兰不在学堂,被他母亲要求在家。

  今天是薛家上门拜访的日子。

  原著中薛蟠打死人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少了一个求助对象王夫人,但有王子腾这个舅舅在,薛蟠还是逃过了罪罚,由薛姨妈带着他和宝姐姐上京了。

  荣国府中没有了王夫人,薛家自然不能住进荣国府中,而是住在他们自己的宅子,在外面打着王子腾的名号。

  王子腾虽然出京了,但毕竟还是一品大员,他的称号还是能够护住薛家三口的。

  而就算王夫人被休了,薛家跟贾家同为金陵四大家族,也是要来往的。何况还有一个王熙凤再,两家人也算是亲戚,薛家自然要上门拜访荣国府众人。

  贾母和贾政虽然恼恨王夫人,但看在贾宝玉和贾元春以及王熙凤的面子上,自然是要接待薛家的,何况薛家还是四大家族之一呢。

  家族间的联系,可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其中牵扯了不少的利益纠葛。

  贾兰身为贾珠的儿子,是薛家两兄妹的表亲晚辈,须在家中等待薛家人上门,拜见薛家人。

  而小师叔和贾环虽然要叫王夫人一身母亲,但跟薛家没有任何关系,自然不用出席接待薛家人。

  “三哥,听说薛家有位表姐,是来京参选的,想来一定长得很漂亮吧?”贾环用手指戳了戳小师叔的胳膊,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