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126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村长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现在市面上的麦粉,一口气涨了三倍!”何大婶愁眉苦脸的,比划了一个三,“怎么买得起哟!贵就算了,还限购!每天要赶早去买,晚了就被抢光了!”他们一个村的,总归还有点蔬菜混着吃,城里的人才叫惨呢。

  赶着发水灾财的人,大有人在,又不是人人都想小林,有良心的。

  村长也麻爪,他只能安慰到:“这也就是一时的困境,上面的大人肯定会想办法的,对吧?”

  “想办法都是后面的事情,现在更要紧的是,吃什么?”

  村长摇着头,“唉,我再想想法子吧。”

  “好吧,这边还能坚持两天,村长你尽快。”何大婶忧心忡忡的走了。

  村长站在原地,手背在手头,一直摇着脑袋走了。

  章县令站在一边听着,跟师爷互相对视,也是沉重的点头,走了。

  粮食问题,章县令已经尽力去解决,但是,外地的粮食还没到收获季节,运送过来也需要时间,而其余的县城也没多余的救济粮可以运送,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涨价的事实,只能靠熬。

  现在搞那些奸商,容易动乱,可是一笔笔的,章县令都记在小本本上,表示秋天不远了,可以慢慢算。

  章县令叹着气,循着位置去找林屿,他本来是想过来问问林屿关于重建有没有什么好建议,顺便感谢他之前提出的意见的。

  结果才走到院子里,听到一声惊呼,“什么?春霞姐你要把库房里的麦子捐出去?”

  章县令敏锐捕捉到“麦子”和“捐”等关键词语,立刻停下脚步,示意师爷也别出声,先听个究竟。

  院子里,林屿惊讶的看着春霞姐,春霞姐怎么好端端的想起捐粮食这个主意?

  春霞姐显然也思考过很久,此刻轻言细语的道来:“我当然是认认真真想过的,这个损失我也能承担。”

  “在我们建的仓库里,原来还存着些麦子,因为当初为了省地方货架建的高,所以基本损失没想象大,至少还能省下三分之二,而这些麦子买的也便宜,不过十文钱一斤,就算一文不赚也就四五百两,这钱我亏得起!”春霞姐拍着胸脯说,“但是这么多粮食,能救下多少人呐!”

  “当初我们做生意,也是多亏乡亲们照顾,才有现在的好运道,只当是我行善积德了。”说着春霞姐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我说这话是不是显得有点怪?”

  “哪里怪,是感动,是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林屿真没想到春霞姐能想到这点,“怎么说呢,这是积德的好事,我当然赞成。”

  春霞姐不好意思的低头,“哪里,毕竟我也赚了那么多钱,现在碰上大家困难,回报一二,谁碰到我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的,难道还能看着别人挨饿嘛?”

  “说得好!”围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掌声,把春霞姐吓了一跳,林屿也是如此,站起来惊讶:

  “章大人?”

  章县令感动的拍手,“我没想到竟然能够在乡间听到如此朴实,偏偏又如此动人的话,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霞姐没想到有外人来,又听到小屿喊大人,惶惶的站起来,行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礼,窘迫的站在一边,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

  章县令感动的说,“本官治下如果人人都能像你,何愁治理不好呢?”

  “大人,大人严重,我只是做了有良心的人该做的事情。”春霞姐说道。

  “但是良心可不是每个商家都有的。”章县令冷哼,早就给那些囤积的商家记了一笔,碰上慷慨的商户,不免和颜悦色,“你是个好的,本官也不能让好人吃亏,让坏人占便宜。不如让本官以官府的名义出面收购你们的粮食,就按照之前的价格来收如何?”

  春霞姐想说自己不要钱,这点钱她出得起,被林屿挡了挡,她扭头看了林屿一眼,还是闭了嘴。

  章县令得了好消息,心情也放松一点,跟春霞姐略说了几句话,春霞姐就退下,带着师爷去清点库存了。

  师爷本来以为也就几千斤麦子,如果平时都不把这点分量放在眼中,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结果一打开库房,高高的货架上,一排排的全是麻布袋子,数量颇为多。春霞姐得意的介绍,一个麻布袋子装着五十斤,直接点袋子数量就行。

  师爷一边点一边手抖,头一次觉得,麻布袋子如此的亲切可人,那土棕色简直亮眼极了。

  点算清楚,一共有三万五千多斤,零头不算。

  师爷准备回去禀告县令,让找个镖局来运送粮食,是不是要低调点送进库房?

  “不,这次不仅不低调,还要大张旗鼓的运送。”章县令偏偏改了主意,让师爷高调去找镖局。

  春霞姐看着那些人开始搬动粮食,悄声问:“这些粮食我打算捐的,我也不缺那些钱,小屿你拦着我干什么?”

  “春霞姐你不在乎这点钱,但是在乎的大有人在啊!如果你全部捐掉不收一文钱,知情的觉得你大气,不知情的就会觉得是衙门夺了你的东西,岂不是平白闹出风波来?再说了,外面的粮食涨了三倍,你就是趁机倒卖也没什么好指责的,更何况捐出去?相反,衙门按照市价买回去,说不定还能鼓励一些动摇的商家,也平抑物价。”林屿解释着,总之卖比捐更合适。

  春霞姐似懂非懂的点头。

  春霞姐带了一个好头,刚才林屿留下一部分自家人吃的,也把多余的几千斤麦子卖了出去。

  这么大的动静,车来车往的也瞒不过村里的人,听说春霞是把粮食便宜卖给衙门,纷纷感动无比,给春霞鼓掌。

  落后一步的三叔听到这个消息,也悄悄去找了师爷,把自家的豆子捐了大半出去,顶多是耽误几个月生意,又能算什么?

  师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村子,随便哪个村民都如此深明大义,难道是这里风水特别好吗?

  不,大概人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关于拯救的梦,只是在没有条件时掩盖在心底,一旦有合适的水土,就会破土而出。

  人类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可能会因为一文钱吵的老死不相往来,见面都要互相吐两口唾沫,却也会在遇到危难时,对着自己的仇人伸出援助的手。

  这么一大批的粮食运送回到县城里,当然是瞒不过有心人的,尤其是章县令还使了一点小戏法。

  县城里的人就看着这么多的粮食放进粮仓,那长长的队伍望不到头啊。

  居民是高兴,这下他们不用挨饿,而那些涨价粮食商人开始恐慌,不会吧?按照他们的预计至少还要半个多月才有可能运送来一批粮食,到时候他们的粮食全都高价卖了出去,也就没什么妨碍,现在怎么搞?

  涨价?还是降价?

  其余人不知道他们的纠结,只晓得,他们不会饿肚子啦!

  虽然衙门告诉那些居民,这些都是救济粮,需要限量供应,也没能阻拦他们的热情。

  一大清早就排在衙门口,拿着碗等待施粥。

  粮食商悄悄的去看过,那个面糊糊不稠也不稀,加了杂粮但是喝两碗足够饱肚,更让他们心里直打鼓。一连过去三天,施粥棚也还是热热闹闹的,并没有偷工减料。

  于是有胆子小的商人,试着开始供应粮食,价格没变,结果路过的居民嗤笑一声,三倍?当他脑子有病钱多的花不完?一天过去,竟然连一桩生意都没有。

  扛了两天后,小商人彻底扛不住,毕竟他买麦子也花钱,租库房也要银子,于是降到两倍,依旧

  没生意,他狠狠心降到原来的一点五倍,这才零零星星的有人进门来买。

  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自己先把库存清理掉才是正经,别人滞销是别人的事,小商人算盘打的啪啪响。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与此同时, 县城里都在流传一个消息,救济粮的队伍已经在运送的路上,不日就会到达。

  消息传的沸沸扬扬, 信誓旦旦,更加令那些大粮食商人心烦意乱,骑虎难下。加上还有小商人的倒戈,让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硬扛着明显没有好处, 但是降回原价, 又显得他们蛇鼠两端,这笔银子赚的果然烫手。

  无奈之下, 这群人只能漏夜一起开会,想要商量出一个应对来。

  最后,有个存货不多的商人试探着提出,“要不然,咱们换个门头,也跟着降价吧!等到救济粮送来, 可没好果子吃。”

  “你说的轻巧, 降价, 成本怎么办?”

  商人不软不硬的给了对方一个软钉子,“以前也是同样的价格,难道就没了赚头?再说了, 现在也不是让你恢复到原价, 在上面加个五成, 也没人说什么。”

  他两手一摊, “反正我存货不多。”船小好调头, 那点存货就算亏本也亏不了多少。

  那人冷哼一声, “我还要清理库存, 不奉陪了。”他胡乱拱手,然后就离开了。

  剩下的人做鸟兽散,也不知去向。

  而提出降价的那个商人晃晃悠悠的走着,拐过前面巷子的街角,跟黑暗中的某人开始亲生对话。

  “成了?”

  “应该,能说的我都说了。”

  “好,明日你就开始动手,酬劳会在三日后交给你。”

  “当真?”

  “我想我的信誉应该还算不错,再说如果我敢不给,你难道不会反悔吗?”

  商人不回答,装做路过走开。剩下那人也沉默离开。

  接下来,市面上慢慢的有低价的粮食开始流通,大大缓解了压力。然后,更多的粮食出现在市面上,虽然赶不上以前的供应丰富,但是,至少吃饱喝足是没问题。

  这一波粮食短缺,总算是度过了。

  “嗨!这群缺德玩意儿!还不是让我们各个击破了,哼!”袁大头忍不住笑出身来。

  “这里头还少不了你的功劳呢!多亏你去卧底,搅乱他们的心绪,不然他们没那么容易上当。来,我敬你一杯!”林屿端着酒杯笑着说:“这批可是仅剩的蜂蜜酒,你有口福了。”

  “是嘛?”袁大头惊奇的抿了一口,“你这么一说,我都觉得味道更好了。”短时间内他们是喝不上蜂蜜酒,喝一杯少一杯。

  这次的粮食降价,首先是章县令把粮食车分散入库,跑了两趟制造假象,其次,就是林屿安排人去给小商人吹风,吹的他心思浮动主动降价,然后,是袁大头亲自出马,高价买下大商人团队里某个人的存货,然后让他低价出货,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混合到一起,谁也分不清到底怎么回事,那些囤积粮食的商人一边观望一边售卖,很快填补了市场空白。等他们反应过来,库存清理干净,差不多真正的救济粮也该送到了。

  袁大头在这次的战役中,这才慢慢回过味来,原来平时林屿还挺收敛的,如果他真心实意想要对付谁,对方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嘛!

  幸好他跟林屿是同伴,不是对手。

  当然,也是这些人想要在粮食上做手脚,关系到一日三餐活命,如果生逢乱世,主官如果是个心狠的,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袁大头摇着头,“对了,现在有什么事情是我能做的?”

  “还要麻烦你去外地采购一批蜂蜜,第一批数量不用太大,先带回来做个尝试,今年想要重新把花田捡起来是不可能了,但蜂蜜酒不挑季节,还可以继续做。”名声积累不容易,尽量不要中断。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袁大头说着,就去忙活采购的事情。

  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两架马车同时停在村口,下来两个年幼的小娘子,互相对视一眼,提着裙摆往里面跑,一路见到的景象能够让她们想象昔日被洪水肆虐的样子。

  楚楚跟希希越跑越快,气喘吁吁的跑到院子门口,把正在送客的林屿吓了一跳。

  “大哥!”二人扑进林屿怀里,一腔担忧无处发泄,在看到他完好无损时终于能够安定下来。

  “怎么了?大哥在这里。”林屿一边揽住一个,轻言细语的安慰到,“走,进屋去。”

  进屋之后,尽管经过清理,还能能看出水泡过的样子,墙壁上的,柱子上的,还有不复原样的家具等等。

  林屿还试图调和气氛,“你们两怎么赶回来了?楚楚不是要跟着姚夫人出去游学吗?”

  “希希你不是还要去参加一个交流画展?”

  “我们要是不回来,大哥是不是会假装什么都没有?”楚楚气鼓鼓的两手叉腰,逼问道。

  “怎么可能嘛。”林屿小小声解释道,“最开始时通信断了,后来我已经给你们寄信了。”但看这个架势,两边肯定是错过了。

  楚楚的气势稍微落下一点,“长兴县出了事,我们听到也担心的很,于是马上就赶了回来,不亲自看见,我不放心。”

  “来吧来吧,慢慢看,大哥不是全须全尾的站在你们面前吗?就是可惜你们以前的衣物和日用品,都被泡坏了。”林屿故意说。

  “人没出事就好,还在乎那些呢!”希希说道。

  林屿正要带二人进堂屋,才发现后面落后一步的谢怡然跟沈明玉二人,她们是过来监督护送的,正在后面指挥人拿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