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57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好了好了,现在给你们一个告状的机会,慢慢说,我先进屋去了,说完话还是记得进屋,外面凉的很。”温度不低,但是一阵阵的吹风,这昼夜温差大,也是磨人。

  一进一出,简易病房里的味道格外的闷,他看了一圈,只能先把大门敞开透气,过一会儿又关上,周围至少三四个家属守着一个病人,低声说话声音也大的很,要想眯会儿眼睛,总觉得耳边嗡嗡的。

  林屿捡了两块砖头垫着,就待在病床旁边,手托下颚,忙活了一天,没注意就睡着了。等他再睁眼,已经是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屋子都是歪七扭八睡着的人,仅有的两人也快倒下。

  林青山倒是还睁着眼睛,惊醒的很。

  说好的守夜呢?竟然没抗住睡着了,林屿很有几分不好意思,林青山做了一个嘘的动作,“没事的,我一直守着呢。”

  “人怎么样?”

  “我瞧着好的许多,脸也不红了,等大夫再看看。”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守了两刻钟,打着哈欠的大夫进来,一副困的要死的样子,挨个检查过病人后,发话了,如果一上午温度都还稳定,就可以抬回家中休养。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伤者家属不停道谢,但人要出医馆,自然要先把药钱结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能拿钱的当然痛快,拿不出钱的只能跟大夫保证,一准回去筹钱。

  大夫都一一应允了,不然还能如何?只能帮着开了新的药去,然后告诉他们一旦恶化再送回来。

  周氏探过赵先见额头温度,确实不烧了,就商量着要怎么把人抬回去,毕竟也是十几里路呢,走着能不累?

  她们商量好轮班,两人一组借用大夫家的木板,走上两刻钟就换人,花了快两个时辰,总算是到家了。

  终于回到下甘泉村,家里几日没人收拾落了灰,杨易二人忙着收拾屋子并做饭,赵妍妍去熬药,周氏先给林家的几人收拾屋子住。

  林屿这才想起昨天,隔壁婶子让自己儿子阿远给他们带路,结果到了医馆一阵慌乱后,把人家撂在一边,后来没看到人,今天也该问问是不是回来了。

  幸好阿远是看着他们忙乱,自己慢慢走回来的。林屿又送了一盒点心当做赔礼,谢过他带路的恩情,阿远性子很是害羞,接过点心挥挥手跑掉了。

  看起来人不坏的样子,林屿想起之前在甘泉村人人沉默的样子,种种疑窦浮上心头。

  他也知道甘泉村住的人口,一多半都是流放过来的,但生活不论成了什么样子总要过的,好不好都是自己的,怎么还有甘于糜烂的呢?

  “小屿,你来看看被子够不够长?会不会盖不着脚?”周氏喊他。

  “哎,来了!被子不够长就先盖棉袄,我带了两件袄子过来。”林屿一边回答一边进屋。

  条件简陋,更没有多余的被盖,都是去别家借了过来的,周氏正在努力擦洗着,还是一股子霉味。

  “干脆洗了吧!晚上先盖内胆,明天也该干透了。”

  “你不嫌弃就好,实在没有多的被子。”周氏尴尬的很。

  “嫌弃什么呀?一家兄弟谁出门谁穿裤子的事,我又不是没见过。”难道过了几天好日子,就把以前都忘了?林屿从来不怎么想。

  “娘你先过来,我跟你商量点事。”林屿拍拍椅子,“过来吧。”

  周氏依言,林屿组织着语言:“那个,赵叔叔的事情,您是如何打算的?还治不治?”

  一说这个,周氏再次愁上心头,“治不治的好,是一回事,治不治的起,又是另外一回事。两回事加在一起,哪里是我能做主的?还不是听天由命了。”

  这就天灾,挨在谁头上谁倒霉。

  林屿从脖子上取下红绳串着的布袋子,倒出里面的银票,又把四个孩子喊了进来,让他们把脖子上挂的袋子统统取下去,一共五个袋子,里面装着五百两的银票。

  “这钱你拿着吧,拿去请个好大夫。”林屿一股脑的塞到周氏怀里。

  周氏拿起一看,竟然是银票?!金额还不小,加起来五百两!妥妥的一笔巨款。这让她怎么敢收?拿着都烫手。

  她连忙就要塞回去,林屿阻止了她的行动,“娘!你先听我说完。当初你走的时候,还给我置办了八亩水田,说是你出的钱,赵叔叔肯定也没少出力,咱们家什么家底子我还不知道吗?现在他重伤,我也该回报一二,先治伤要紧,难道还要为了一时的面子,落下一辈子的病根?”

  周氏讪讪的,“可是这也太多了,你一下子拿出来不是掏空家里吗?”

  “那倒没有,我跟三叔家还有春霞姐都在合伙做生意,每个月都有进账的。”更别说其他的,只

  要高端绢花卖得好,一笔订单就赚回来了。五百两虽然很多,但是也不算太难。

  周氏拿着银票犹豫不决,反而是楚楚上前大胆撒娇,“您就收着吧,收着吧,先办要紧事,就当是借的,以后我还给大哥还不行吗?”

  那得还到什么时候去?周氏摸了摸楚楚的头发,这孩子,以前就爱撒娇的很,现在功力越发深厚了,一说起话来抵抗不住。

  “那我就先收下了,如果有用不完的,我再退还给你。”

  “以后再说呗。”林屿摆手。

  治伤要紧,周氏也就不继续推辞了,这时林屿也能问出心里的问题,“娘,为什么我们一说要来甘泉村,车夫眼神都古怪的很?”

  周氏这才解释着:“因为甘泉村内住的人,都是“异户”,是犯了重罪的人,生生世世都被圈在此地,生下的后代依旧是“异户”,遇赦不赦。”

  林屿一下子就听懂了,倒吸着冷气,难怪啊难怪。不管怎么扑腾或者上进,一点用处都没有,可不是失去生活的勇气吗?

第七十八章

  希希年纪还小, 并不懂其中的含义,直白的问遇赦不赦是什么意思。

  林屿把希希搂到旁边来,他当初粗略看过一些律法书, 对本朝律例条文还是略知一二的:“咱们朝堂的律法,会先把犯罪的各色人等判处刑罚,分做几等,然后碰到新皇登基或者太子降生, 就会大赦天下。有些犯人, 就减罪释放,比如十年的改判八年, 虽然一辈子也碰不上几次,但总归还有一点奔头,如果声明了遇赦不赦,那就是什么施恩举措都轮不到他们头上。”

  希希一下子就听懂了,如果这样,那些异户不是太可怜了吗?

  “可怜也没办法, 这是当初□□皇帝定下的规矩, 被他钦定为异户的人, 也是当初...的人,后代更不会推翻□□的政令,这不就是一代代的传下来了吗?”周氏说的隐晦, 但林屿听懂了, 八成异户的祖辈, 都干过谋反篡位的事。

  异户不能平反也不能经商改善生活, 会分配一定的荒地, 勉强混个温饱而已, 株连九族跟成为异户比起来, 也不知道哪个更凄惨。

  然后当初的知州图省事,就把他们这么一群流放的人,直接给扔到了甘泉村的旁边,他们另外修起了草屋,跟甘泉村隔河相对,自称下甘泉村。

  当初周氏说要派人来接,也是这个缘故,只是一时忙乱忘记了。外面的人听到甘泉村,只觉得晦气不想靠近,生怕沾染了异户的穷酸气。

  出身出身,就这两个字,就压死了一群人。

  林屿说不出的郁闷,唉,祖宗犯的罪过跟后代又有什么关系?后代连祖宗的面都没见过,还要被迁怒,心里又怎么不记恨?

  屋里陷入沉默中,周氏连忙打岔,“这都说的什么事情,人才刚来,还没有给你们接风洗尘呢,光说话了,我去厨房做点好吃的。”

  “那我就等着吃娘的拿手好菜了。”林屿也不拒绝,让周氏尽尽心才好呢。

  周氏转头去厨房里做饭,赵妍妍帮着烧火,看见这样的情景,康安跟康平主动过去帮着洗菜。

  “真乖。”周氏挨个的摸脑袋,得到夸奖的康平高兴的很,做事更加卖力。

  村里条件有限,并没有多丰富的食材,都是在房前屋后开了一小块地,种菜自己吃,常见的就那么几样。反而是下甘泉村靠着水,经常有人出海去打渔,捞出不少的海鲜。

  都是新鲜的,上锅一蒸以后,撒一点盐,味道又鲜又甜,吃的人是恨不得把舌头都咽下去。

  主食是馒头,因为做一顿可以吃两顿,林屿干了不少的海鲜,内陆地区的人,可享受不到这样的美味,要么吃经过腌制还带着腥味的干货,要么就是河鲜。

  看他们都这么爱吃,周氏挟了不少。

  吃过饭后,大家分开去休息,晚上留个人守夜,其余的回屋。两个妹妹跟着亲娘睡,而弟弟年纪更大,自然是跟林屿一个屋,还有青山哥。

  睡在铺着麦草的地铺上,林屿一翻身,麦草就细索直响。嘶,背上有点难受。

  林屿反手去挠后背,麻痒痒的,十分不舒服,他起初还以为是地铺的原因,挠了几下之后越来越难受。

  睡在他对面的康安也不老实,即使在梦中,也伸手在脖子上挠了挠。

  不对啊,被虫子咬是一点点的,哪有一片片的?

  他立刻翻身起来,用火折子点燃油灯,借着灯光一看,哎呀!满身挠的触目惊心,全是一条条的红印子,再看康平,一点事没有。

  这虫子还会选人来叮,太不科学了。

  林屿把康安摇醒,他睡的也不舒服,脱了外衣一看,这整个后背都被挠花了。

  林青山迷迷糊糊的睁眼,“怎么了?”一看整个架势,吓的一声卧槽脱口而出,整个人一激灵就清醒了。

  “海鲜过敏了,”林屿克制住挠痒的冲动,把迷糊的康安摇醒,“起来催吐。”

  青山虽然听不懂过敏是什么意思,但看着架势也不太对劲,连忙爬起来准备帮忙。

  他一动,差不多全家人都醒了,看到被挠成花脸猫的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今天负责做饭的周氏吓的魂不守舍,怎么好端端的两孩子成这样了?难道是中毒吗?可全家人吃的东西都一样啊。

  忍着难受,林屿解释过敏的原因,有些人就是天生碰不得某些东西,碰了就要起红疹疙瘩,海鲜过敏也还算常见,毕竟他们都生活在内陆地区嘛。常见的还有花粉过敏,尘螨过敏等等。

  “那,那可以办?找大夫?对对对,找大夫!”杨姨娘搂着康安,心急的想要出门找大夫。

  “距离医馆太远,赶过去时间也拖的太长,杨婶婶,先催吐。”林屿说。

  “啊?这样有用吗?”

  “死马当活马医嘛,既然是海鲜让人不舒服,当然先吐出来。”林屿还有心情开玩笑,“娘,去厨房拿根勺子来,没有勺子筷子也行。”

  周氏还没动,杨姨娘先一骑绝尘窜去厨房,飞快拿着勺子回来,紧张的问:“接下来怎么办?”

  “压着舌根,小心点不要捅的太深,会伤到喉咙的。”林屿仔细的教着,同时自己动手催吐,舌根上一受刺激,就会条件反射的呕吐。一时之间屋子了充满了难闻的气息。

  周氏心疼的难受,已经去厨房端来凉水让他们二人漱口,林屿漱口之后对着周氏笑,“娘,我想

  喝热水,再撒点盐。”不论什么时候补充盐分都是不能少的。

  “好好好!我马上去!”周氏扭头去烧热水了,其余人守在屋内紧张盯着两个“病人”,康安缩在杨姨娘怀里,饱受磋磨后无精打采的。热水送来后,他就慢慢的喝着,隔一会儿喝一些。

  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起效了,杨姨娘觉得康安身上的红印子慢慢淡了,从深红色慢慢变成了浅红,也不吓人了。

  这下才有心思说话,“怎么,怎么就过敏了呢?我们刚来这边时,也吃一样的饭菜,居然也没事,真是菩萨保佑阿弥陀佛。”以当时她们长途跋涉的疲累身躯,再来一回过敏,八成是要重病一场的。

  平时很少说话的易姨娘这时反而开口了,“我倒是听同村说过,当初住在东北角的那户人家的小女儿,不也是吃不得这些上吐下泻吗?而且爹娘没当一回事,一直拖到第三天才送去医馆,差点要了小姑娘一条命。”说起这个,易姨娘还心有余悸。

  希希仰头看了易姨娘一眼,细声细气的说她没事。

  “海鲜过敏特别常见,其实没什么大问题的,要不然大家先回去睡了?等天亮再去找大夫?”这一屋子的人盯着林屿两个,他还怪不好意思的。

  主要一半都不是熟人。

  “回,都回吧,阿乐就把康安先带回屋里,稍微眯缝一会儿养养精神,我守在这里。”周氏既然发了话,其余人都各回各屋,反而是林青山不知道该去哪儿。

  “青山哥要是还困也睡会儿,天亮还有的忙呢。”

  “我不困,就这么坐着吧。”其实忙活了这几天,日日没睡好,哪有不困的?只是林青山不好意思走开,周氏就闲坐着,找他说家常。说着说着,林青山很自然就提起带着他家做生意的事情,

  以前家里人多的吃不上饭,现在做生意不仅能吃饱,还买了铺子呢。三叔还打算过些日子,把家里的大孙子狗蛋送去学算账,也不求学个名堂出来,只要能把自家的账目盘点清楚就行。

  “还有这一出呢?”周氏十分惊讶,转头过来想要问林屿,林屿推了推康平,康平立刻接话,

  “还不止呢!还有好几桩生意,赚的不少钱。”然后一通扒拉扒拉的彩虹屁,听得林屿都怀疑,这说的是他吗?听着就差遁地成仙了。

  “你别听他们瞎说,都是做点小生意糊口,要说真正的商行,根本排不上号。”

  “光是这样也很厉害啊,焉知那些大商行不是从小生意开始做起的呢?”周氏感叹着。

  “这还不算,大哥还教我们识字,练字,算学,还有那个那个....”康平想不起来新课的名字。

  “物理。”楚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