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67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因为今年店铺开了起来,店里的流水也还行,至少每月都有固定进账,春霞姐俨然成了三姑六婆心目中炙手可热的人选。人年轻还长的不错,还开着小店以后吃喝不愁,不赶紧找个人嫁了还等什么?

  听到这个话题就烦,现在春霞姐最讨厌逢年过节,亲戚嘚吧嘚吧的说个没完。

  林屿偷笑,“那我多做点豆干,占住他们的嘴。”也省的他们闲话。

  “嗯,谢了,回头我把秋天的菜干给你送些来,对付着吃,等开春就好了。”春霞姐走后,林屿又想起一件事来,年礼他也没准备!

  按照以前的老样子准备倒没什么,可今年额外多了个需要留心的人选,白县令。

  当时虽然累的半死,但是在中秋灯会上得了摊位的便利,他总还是承情的,而且交情交情,没有交往哪儿来的情分?总要有来有往才行。

  白县令照理说吃过见过的东西比他多的多,送礼也要选贵重的才行。但林屿心想着他也没地买贵重的,再说过于贵重误会成他要行贿什么的,乐子就大发了。

  所以他只是选了几样土特产,木耳和豆干,还有其余的几色糕点就行。

  到了衙门后院,当初那个孙衙役还记得林屿,毕竟当初他举荐林屿办灯会,他也得了不少的称赞,办妥好几件差事,升官指日可待。

  一见着林屿,连忙站住聊天,孙衙役告诉他给县令的礼应该放在哪里,附上拜帖即可。

  林屿放好礼物后,又跟孙衙役聊天,聊着聊着就有人过来请教,孙衙役忙歉意起身:“不好意思,最近年底衙门忙的很。”

  “应该的,怎么能扰了正事呢,孙衙役去忙吧。”

  “衙门里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一股脑的堆上来,忙的腾不出来手吧。”孙衙役只笑,林屿忙说了两句客套话,正要准备告辞。

  孙衙役跟人正商量着,驿站最近接连有两个驿差抱病离世,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人手,驿站忙活不过来,不得不对暂停业务。

  几个关键词钻进林屿耳朵里,让他恍然大悟,就说呢,怎么驿站一下子停了业务,竟然是这个原因。

  不过,缺了人手?他心里一动。

  官吏官吏,虽然两个字是归在一起的,但官跟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官员更加威重势大,也有很多的便利。而小吏在平民百姓里很威风,但其实在官员里排不上号。

  但话又说出来,哪怕当基层公务员也比平头百姓好,旁人不敢轻易来欺负。所以林屿竖起了耳朵,力求把信息都听清楚。

  等小喽啰走了,林屿特意过去套近乎,问驿站要找什么样的人。

  孙衙役眨了眨眼,似乎明白了,爽快的说:“身强体健,能吃苦的,如果是林小哥带来的人,我可以破例加入名单里,一并送给县令大人决定。”

  “多谢!”林屿拱手道谢后,把事情记在心里。

  孙衙役施了人情,对他也不算难。因为驿站的小吏算是个苦差事,清水衙门,平时能拿到的油水少,活还不少干。但话又说回来,游戏总要入了局才能玩,门外汉是进不来的。

  林屿记下这事后,回去第一时间就先找三叔说话,许久没见,三叔依旧身强体健,精力旺盛得很。

  而一听到这个消息,他激动的差点把烟杆给撅了。

第九十一章

  三叔激动的在屋内来回踱步, 好半天才让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字斟句酌的说:“这的确是个好机会,别人花钱都求不来的, 但小屿你不如给自己留着吧!”

  他忍痛说着,那架势就跟割肉一样难受,毕竟跟割肉也差不了多少,让家里一跃而起的机会啊!就这么眼睁睁的错过, 他回头要是想起来, 真是捶心肝的难受。

  “三叔,你瞧我整日的到处乱走, 东逛西逛的,是个能稳下来坐班的样子吗?去当了驿差别的不说,天天都是要坐班的,期间不能乱走,我受不了那个拘束。”更别说其他的。

  “我来也就是问一问,看看你们有没有那个心思, 毕竟家里看着铺子, 实在空不出人手的话, 也就算了。”

  林屿一顿贴心的剖白,彻底打消了三叔的顾虑,他果断的说:“挤都挤出来, 哪儿能放弃呢?豆腐铺子大不了就雇人来干活, 再说还有我这把老骨头盯着呢!”就是家里三个儿子, 这种机会交给谁好呢?

  他私心里是想交给小儿子的, 毕竟小儿子以后注定分不到多少家业, 能给小儿子也算帮扶一把, 但大儿子一向稳重, 二儿子也勤快,真是分不出高下啊...

  “爹!不如就让老三去吧!”门外冷不丁有人发声。

  三叔来不及训斥老大偷听他们讲话,实心眼的老大林青山已经主动进来低头认错,“爹我本来是想找你商量事的,没想到听到你们商量驿差的事情,我觉得交给老三最合适。他年轻些,也才二十五六,正是身强体健的时候,脑子还比我灵活,说不定能混出一条出路呢?”

  林青山说完,乖乖背着手等着亲爹的训斥。

  “万一要是老三混出头,你也不后悔?”三叔试探着说。

  “混出头也是他的本事,换成我不一定行的。”林青山咧嘴一笑,“我自己有几斤重还是晓得的。”

  他都这么说了,三叔也不再犹豫,先把老二林青河喊来商量,问他同不同意,大哥都这么说了,二哥还有什么看法?

  林青树一个不防,大馅饼砸在头上,欢喜的转圈圈,忙问这要怎么操作。

  孙衙役只说给了一个面试的名额,但林屿估计着,能有五成的把握进去,如果实在不行,就等下一次。

  把林青树的生平籍贯写清楚,然后去衙门晃悠一圈,看看有没有结巴,肢体残缺等等大毛病,就让回家等通知,年后再去一趟,基本就能定下来。

  林青树心里没底,总念叨着自己之前的表现太差了,哪一句话说错了,越想越是焦虑。

  没办法,林屿交给三叔一个法子,在家假装是面试官,对他进行紧急考公培训。

  其实平民百姓谁见了领导人不慌啊!就是看到班主任还犯怵呢!紧张也是能理解的,少说少错,

  只要保持住这个状态,比别人强就行。

  因为这个事,三叔坚决要承包林屿的年夜饭,以表感谢。

  可是三婶做饭不舍得放油放盐,现在他记忆犹新...

  好在现在家里有了银钱,三婶也没有那么抠门,在做菜上新学好几个招式,味道还挺不错。

  有人辛苦做饭,林屿当然乐的省心啦。

  为了投桃报李,他还去集市上买了不少的炮仗,分给孩子们玩。他们捂着耳朵,又期待又害怕的样子,成为年节里最深刻的画面。

  “可惜了,今年没打成雪仗。”康平砸吧嘴遗憾的说,等他们回来时,雪都化了只剩一点,自然没有雪仗可打。

  “明年继续!”康安浑不在意。

  正月里也没什么意外,就是到处走亲戚,品尝各家准备的零食点心,看看谁家的最好吃。春霞姐的爹娘居然真的准备了小块豆干,炒蚕豆等等零嘴,相当的费牙口,占住嘴就少说话了。

  过完正月,气温一天天的升高,身上的夹袄也脱了下来,土地里冒出许多新芽来,而要不要种蘑菇这事,也正式提上日程。

  去年除了村长大伯,有三四户跟着干的,无一例外都是赚到钱的,过年时,纷纷挤到林屿面前来,想要凑个热闹套个近乎。

  开春后又要种植,他特意去找村长大伯说明了,让他先精心的挑个十几二十户人家,让他们排在第一批。

  “为什么?你之前不是说最好做成规模种植,出去酒楼才知道品牌吗?”村长费力的回忆着林屿当初的说辞,怎么现在又变了?

  “种成规模也是需要时间的,大伯你回忆一下,是不是荒年粮食贵,丰年粮食贱?一窝蜂的都去种蘑菇,大批量的上市,只会拉低价格。而且蘑菇还不像麦子,能一年两年的放,一旦一起上市,只会卖不上价格。最好一步步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行叭,我觉得你讲的挺有道理。”村长点头,“我会仔细挑人的。”

  挑人的事情暂时由村长负责,林屿不管了。他还要负责别的事情。

  经过一年的繁衍,去年只剩下几片叶子的芦荟,成功的安家落户,占据了花台和屋后的半亩地,通过叶片扦插,长出许许多多的小苗来,用来做芦荟胶,至少能撑一季。

  可一旦做起来,就需要稳定住供货源,不然刚打开市场,断货了?!多尴尬。林屿看着屋后的芦荟胶,觉得自己应该还要再扩大规模才行。

  而此刻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也坚定了他的信念。

  不管是豆腐铺子还是挂面铺子,都是需要原材料的,而原材料怎么来?只能趁着丰收收购,存够用量放在库房里,这样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跟他们关系也不大。

  开春后,因为去年开铺子之后销量大涨,但大豆的采购还是按照往年量准备的,临近开春就开始库存不足。

  而这时也是价格最高点,三叔看着大豆不够用了,也就开始找人收购,按照市价来。

  他找了他以前的老朋友,魏家集的村长,魏村长答应的倒是很爽快,可价格却谈不拢了,他要的价格比市价多两文。

  “这不是趁火打劫吗!?”三叔气的要死,他自诩交友广阔,对朋友也真诚,万万没想到,还是在银钱上,被魏村长摆了一道。

  “叔,买就买呗,价格也按照他说的给,就是...咱们得自己想个出路来,不能被人卡脖子。”

  豆子跟大麦又不同,大麦是主食,家家户户都种,东家不行就找西家,总能凑够的。豆子农户就是在田间地头零零散散栽一些,有些还要留着自家榨油,没那么好收购。魏村长也是拿捏好了这一点,才会趁机要价。

  想到这里,三叔平掉心里的那口怨气,先把豆子收回来再说,私底下,却是到处打听有没有别的村子种大豆,远一些也行。

  三叔想,去年的利润不算多,需要拿去还债,等到今年的利润有空余,宁愿拿去置办田地自己种大豆,也不会再让人要挟了!

  林屿也想着,他种花种草,是需要土地的,甚至有一些药材也可以加入香膏里。但是寻找合适的良田不容易,谁家都把土地看的紧紧的,宁愿卖院子也不会卖良田。

  无奈之下,他只能先把自家屋后的菜地腾出来,先紧着芦荟种。

  经过半月的紧急突击,林青树面对衙门的人已经不紧张,在“考公面试”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没有品级的基层公务员,月例是五百文。但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外快,就暂时清楚了。

  驿差也是有制服的,一套暗灰色的衣裳,滚了蓝边,背后绣了驿字,整体看着是很不起眼的,但毕竟是制服啊,别人想要都穿不上,林青树穿着灰色套装,不停的转圈,兴奋的难以自控。

  “怎么样?好看嘛?”林青树不停照镜子。

  “好看,特别精神!”青树媳妇打量自己的丈夫,真是人靠衣装佛要金装,衣裳一上身人都精神了。

  “穿够了就脱下来,我去浆洗一遍挂起来,这样穿起来更好看。”青树媳妇催促着,“过几天就要当值了,得体体面面的。”

  “那当然的。”林青树强忍兴奋的脱下制服,“以后你丈夫出门也是有排面的人了,高不高兴?”

  “说你两句,你还喘上了。”青树媳妇白他一眼,“谁知道你啊?”

  “嘿嘿嘿,我这不是高兴吗?”林青树心满意足的躺着。“以后呢,你好好干,你也在家照顾孩子,咱两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哎,我晓得!”青树媳妇跟着乐呵,“这次是真的要谢谢小屿,都是他费心照顾才有好事落到你头上。”

  “对啊。”林青树一骨碌翻起来,“以后你经常去晃悠两圈,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我懂的,就是实在用不上,我也要去凑个热闹。”青树媳妇点头。

第九十二章

  不论是好是坏, 林青树开始了当值生涯,他去了驿站后自知是新人,平时就闷不吭声的干活, 对着前辈亲热的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慢慢的,跟驿站的人也熟悉起来。

  更绝的是, 林青树有一回下了值, 特意绕路去香膏铺子,然后用特别热情, 亲近到夸张的语气问:“小屿今天没来铺子里吗?”

  “来了来了!”林屿正在看隔壁的铺子,瞧见他还很意外,“青树哥怎么还跑一趟过来?”

  “哎呀,我过来给你送点青菜啊!衙门里刚发的。”

  林屿满头问号,一把青菜值得跑这么远来送吗?现在给他,他不还是要一路拎回去?这不是多此一举?

  然后林屿看到了巷子口探头探脑, 一直试图凑近打听消息的八卦妇人们, 哭笑不得的把青菜接下, “我知道了,青树哥你先回去吧。”

  “嗯嗯,等会儿我还要去给我爹送点菜, 然后一起回去。”林青树眨眨眼, 用那种“你懂我意思吧”的表情离开了。

  林屿当然懂, 不就是过来撑腰嘛!如果不幸的碰上地痞流氓, 也要先掂量掂量, 是不是自个惹的起的。

  虽然林屿不需要, 但是他承情。

  林青树前脚刚走, 后脚那些铁匠铺啊布料铺的老板娘,就一窝蜂的涌了进来,假装要买香膏,其实暗暗的打听,刚才那人是谁。

  林屿索性说明白,是他堂哥,顺路过来送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