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87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等妇人们全部吃完之后,继续在街上购物,每一样东西都让她们心动, 恨不得马上掏出腰包, 只是再长的街道也有逛完的时候, 每一间店都被逛了, 她们意犹未尽的打算离开。

  从街道深处走到巷子口时, 又看到前面围了一大群的人, 乌央乌央的。

  又有什么好事呢?

  妇人们想要挤进去看个明白, 结果竟然在发彩纸风车!彩色纸张做的风车,一旦转动起来格外的好看,背后还写着吉庆超市四个字,画着花纹。

  哟,这个风车又要买多少钱?

  “不要钱啊婶子,只要您是在这里消费过的,都可以凭着购物袋,免费领一个风车,带回去也让您家孩子高兴高兴。”发风车的青年瞄了一眼妇人拎着的袋子,主动从背后的口袋拿,“诺,这个是您的。”

  妇人低头一瞧,刚才买东西太激动没注意,原来牛皮纸袋上面也写了同样的字迹,吉庆超市。

  她还说这袋子怪结实的,可以拿回家去装东西呢。

  手里的风车迎着微风转动着,彩色纸张非常好看,妇人们人手一个,准备拿回家去哄孩子。

  现在属于孩子的玩具很少,就算是个风车也很值得珍惜,只要带回家里存放,就会时时刻刻看到上面吉庆超市四个字,无形中就做了宣传。

  而彩纸的成本又不高,顶多是花了一点功夫裁剪,一个人一天能做几百个。

  不过林屿还是低估了县城居民的热情,他本来是想通过风车来粗略统计一下客户流量,预先准备的三千个风车愣是被一抢而空。

  虽然里面肯定有浑水摸鱼领了两遍的,可这个数据还是很值得相信的。

  到了下午,风车被领没了,那些来迟一步没领到的人正围着发风车的人,想要个说法。

  林屿转过脸去看康平,示意他去解决这事。

  康平突然得了任务,顿感压力,他想了想,按照平时大哥的思路会怎么做呢?风车不值钱,人工费也微乎其微,如果让客人不满意的回去,这么一点微小的不满可能会发酵。

  大头都花了,还差一点小头吗?

  想明白后,康平一下子就知道该怎么办。他从柜台里搜罗来好几只炭笔,还背了一张小凳子。

  等到了街口,就站在凳子上对着人群说,“大家别急别慌,既然说了能领到风车,就一定能拿到,只是现在风车没了,还需要几天时间,麻烦大家把购物袋都拿出来做个记号,五天后凭着购物袋领取。”

  说着,他把炭笔分给其他两个青年,挨个挨个的在牛皮纸袋写了一个日期,那些没领到风车的人群这才慢慢散去。

  总算把人打发走,康平这才慢慢走回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我做的怎么样?”

  “特别好,已经得了三分真传了。”

  “才三分呐?”

  “要不然五分?”

  “及格线都没到,不行不行。”

  “哼,三分就不错了,你还有的学呢!”

  一旦开始互相迫害,根本就停不下来,也驱散了几分疲惫和劳累。

  今天超市的初次开业,圆满结束,但只能算是个开始,能够在居民中赢得口碑,获得他们的青睐,是一个长期的活动。人流量已经吸引来了,想要长期经营还是得靠货品的质量,服务的水准。

  质量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因为金州那边的产业链非常成熟,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多,品质十分稳定,服务水平就要靠各家店铺自己培训了。

  就是没想到,听说他们要重新开店,夏荷老板自己跑了过来说,准备在吉庆街也开个分店。

  她现在可是开了三家分店,每次赚的盆满钵满呐。

  夏荷粗粗的估算了人流量,笑的见牙不见眼,她这次的决策果然又没做错!

  根据她自己的观察,林老板这个人厚道,肯担事,如果跟他关系好,凡是有什么好事都会拉人一把,带着一起赚钱。可能瞧着不起眼,但肯定是净利润。不像别人吹的天花乱坠,实际上一到关键地方,先把小弟推出去顶包。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不主动点联系呢?以后还能混个不错的交情。

  事实上夏荷的决定没有做错,今天店内的人流量,比平时高出一倍都不止啊!数钱数到手抽筋。

  而作为巷子口的店铺,不论是香膏店还是绢花,赚的也非常多,甚至连高端绢花都卖出去两套,一个钱匣子都塞不下了。

  现在蓉蓉也升级成店长,手底下带着七八个小姑娘,梳成统一的发式,一会忙着接待客人,一会替客人试用,镇定自若,很有几分店长的派头。

  夜色开始慢慢降临,进了十月里黑的早,林屿早早的让他们把灯笼准备好,一盏盏的灯笼亮起来,看上去格外的动人。

  只可惜现在蜡烛的照明效果不好,不然还能再逛一波夜市呢。

  春霞姐已经收摊,过来看她妹妹秋菊第一天卖货怎么样,听到这话都笑了,“可见是赚钱赚疯魔了,连晚上都不放过,累了一天还不赶紧回去休息?”

  林屿心想,那是你不知道夜市的魅力!人们在外面上班累了一天,夜市才是生活揭开的序幕,各种便宜又好看的小商品,街边热气腾腾的小吃摊,鲜香麻辣的烧烤啤酒,这才是夜色里最吸引人的东西。

  一想到烤串啊,他口水都能流出去,可惜啊!现在没那个治安条件,一到夜里都是关门闭户的。

  不过,也的确该回家休息了,就算有什么总结,等到明天再做。

  *

  “什么?吉庆超市开业了,而且,还在门口摆了一大片的菜摊子?他们又是从哪儿弄来的菜跟人?”魏老三倏然站直,对着底下的手下厉声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呐!”他的手下急的额头冒汗,“当时我们联系过的菜贩,都答应了不去吉庆超市,他们也的确没去,然后,然后那个马三就到处奔走联系县城里其余的菜贩,他找一家,我们后脚就跟上去,花了钱让对方别去,谁晓得他们又是从哪儿翻出来一堆人,还是正常开业了!”

  “而且那些蔬菜水果的价格,也没多高啊,最可恨的是,他们还搞了一个什么两文钱买菜,把好几种蔬菜拼凑到一起,两文钱直接带走。”

  手下越是说越是没底气,别人家不动声色就摆了他们一道,悄悄把他们捣的乱挡了回去,而他们呢,连手法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还怎么斗?干脆就别斗好啦。

  但魏老三心里那口气咽不下气,之前他就暗中想过很多法子,都不管用。去给商家们捣乱?他们关门歇业?阻拦他们的进货渠道?连渠道哪个他都不清楚。

  也就是想来想去,最后琢磨出一个阻拦菜贩的主意,本来是想着说好歹拦一拦,结果呢?一点作用没起!

  魏老三气的是头发都要竖起来,他一屁股坐下顺手拿起茶杯往嘴里灌,结果是刚倒的热茶,烫的他噗一口吐了出来。

  认倒霉时,连茶都跟他作对!

  魏老三正在跟手下一起生闷气,突然听到另外一个手下跌跌撞撞的闯进来,“老大,不好啦,老大!”

  “你才不好了呢!”魏老三唾了手下一口,“会不会说话?重新说。”

  手下呼哧带喘,还没来得及说清楚前因后果就挨了一顿骂,等他站直了理顺气,外面的响动终于传了进来,“魏老三你出来!你还我们钱!”

  魏老三悚然,“这又是谁?”

  “这是那些菜贩子啊!他们昨天打听到了吉庆超市的情况,听说在那里卖菜不仅人流量高,销的快,还有什么什么优惠,听说以后的菜贩子想要入驻,还要倒给吉庆超市一笔钱,所以都打算过来闹啊!”手下嘴皮子极快,三言两语说了个清楚。

  但魏老三已经听不清,他脑子就一个念头,完了完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菜贩们哪里咽的下这口气?其实他们就是继续在原先的地方卖菜, 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人就怕对比,尤其是看着别人发财,而自己机会都送到手里, 却没有珍惜。等到以后别人占稳了脚跟,还会不会把他们挤出去?

  这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想起想去,这口锅只能扣给魏老三,还扣的严严实实。没错, 如果不是当初魏老三让他们不要去吉庆街摆摊, 哪里会有这种事。

  这时,菜贩完全忘记了是自己捡钱眼开, 然后在魏老三几句怂恿之下就动了心,想要要挟吉庆街的人,给他们更好的待遇。

  怪别人肯定比怪自己,容易的多,也更容易减轻自己犯蠢的挫败感。

  就算魏老三有几十个手下,也架不住菜贩子人更多, 而且菜贩子被夺了生路, 心里充满了愤怒,

  行动也更加过激,两边人打了一架,最后居然还是魏老三这边挂了彩。

  魏老三又气又急, 病倒了。

  而这边, 林屿还不知道视他为假想敌的人, 正在咬着牙咒小人, 他自己都忙不过来呢。

  第一个是快要冬天, 又要重新做冬季限定的膏脂, 第二个就是紧密观察新开业超市的营业状态, 这可关系到他的一成分红呢。

  开业的一炮打响后,一举就吸引了全县城居民的注意力,扩大知名度后,就需要变成细水长流的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人。

  经过商户们的统一协商,保留月底的回馈日活动,依旧在那一天推出特价商品,然后,每一天都会有新鲜的菜品,做两文钱的特价活动。

  蔬菜也要不了多少钱,但是听着就很便宜,还显得大气。

  营业额不断的上涨着,商户们都笑的合不拢嘴。以前听着林屿指挥他们干这样干那样,心里还不解其意暗暗担忧,现在再看,都是有原因的。

  比如说那个做牛皮纸袋的主意,林老板还特意叮嘱过,一定要结实耐用的,还要在纸袋旁边挂上两个怪模怪样的提手,他们还觉得这根本用不上嘛。

  结果,装了提手的纸袋子,意外的好用,只需要几根手指就能轻松拎起,纸袋子还能装很多东西,容量又大。

  现在走在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妇人买菜时买东西时,拿着吉庆超市的纸袋子,走街串巷之中,就做了无形的广告,比平时费劲叫喊,轻松多了。

  还有风车,还有优惠劵...等等,一时之间,吉庆超市就是最热门的话题。

  林屿对于别人的夸耀,笑而不语,他也只是看得多见得多。自古以来,国人就有勤俭节约循环利用的美德,试问哪个人家里没有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各种超市送的菜市场拿的塑料袋呢?就等着重复利用。

  虽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但是先留着呗!

  还有街上有人发的小扇子,小广告等等,只要是用的上的东西,都会被好好的收起来。现在再换到资源相对匮乏的古代,就是一片纸也值得好好珍惜。

  所以牛皮纸袋只要做的结实,后续的广告效应是无穷的。只要提起种类最齐全的商业街,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地方。

  十月十五开的业,等到了月底又有一次回馈活动,经营半月后,林屿跟二十多家商户聚集,开始核算营业额。

  扣掉所谓的“营销”成本,他们的纯利润也比平时高出一半来!如果稳稳当当经营一年,那得多赚多少钱呐!

  更别说,他们其实还有一笔额外的收入!众商户感激的目光望向林屿,这个大腿抱的值啊。

  林屿摆手:“都是大家共同的功劳,以后继续努力!只要我们齐心,没什么是能阻拦我们的。”

  “是!”大家起身应道,算完了营业额,还有另外一笔账要算呢。

  马三晃晃悠悠的回家,家里除了他媳妇,还围了七八个年纪不同的妇人,都眼巴巴的望着她。

  “别急嘛,马上就给你们结算工钱。”马三给媳妇使眼色让她拿账本出来,同时解开自己的钱袋,开始拨弄算盘计算每个人应得的报酬。

  “冯大娘,你的基础工资一个月五百文,半月就是二百五,然后算上这半月销售出去的菜,提成加起来就三百文。”

  “还有李大娘,提成是四十文,加起来二百九十...”

  马三一边拨弄算盘珠,一边飞快的计算着,心里还有空想,还是林老板算盘打的快啊,不是特别复杂的算式根本不需要拨算盘,那叫一个快啊!

  这七八个大娘眼巴巴的盯着马三的手,等到马三算清酬劳后,捧着铜钱直乐呵。

  她们到了这个年纪,儿女双全家庭稳定,也是没啥可求的,出来帮着买菜,也就是图帮忙。

  当初还是马三叫的她们,说是从附近的村子拉来了几车菜,就让她们帮着卖一卖,卖光就算,而且还根据销量给酬劳。

  离家里近,耗费不了多少时间,不需要自己操心,还能补贴家里一笔钱,何乐不为?

  大娘们拿着铜钱,一边掂量一边高兴,出了门就往外面走。

  马三结清工资,跟自家媳妇闲聊天:“你说说人跟人的脑袋,怎么就差了这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