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9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出嫁的闺女就不能回娘家照顾爹娘了?我是出嫁又不是被卖了!”她一顿输出,怼的那人找不到北,只能灰溜溜走开。

  而林屿除了日常做手工,就是在准备过冬的东西。冬天食物少,最常见的就是白菜萝卜,萝卜白菜,偶尔来点豆芽豆腐,就算是改善伙食了。

  吃的人跟兔子一样。

  所以等林屿自己给自己管饭后,他在夏天就会早做准备,晒足够的菜干,准备五十斤豆子发豆芽,还有在河边山里捡柴火储备。

  虽然很想大气的给自己来几十斤腊肉咸鱼干,但很可惜,猪肉十几文一斤,而盐要一百五十文一斤,标准的酱油比鸡贵......

  林屿只准备了两斤腊肉,是给除夕夜团年饭留的,然后是给四个孩子准备棉袄,天气慢慢降温了,没有棉袄能冻的人瑟瑟发抖。他自己的棉袄可以把往年的改大,可以省一点。

  哪里都需要钱,偏偏最缺的就是钱。

  林屿为了过冬,带了几个孩子去山上捡枯枝,河边和平原上能捡的都被捡走了,只有上山才有树枝捡,冬天取暖全靠树枝了。

  林屿借了春霞姐家的斧头,四个小萝卜一人背个箩筐,顺着进山的小路慢慢走着。山脚下的树枝也被捡的差不多,要再深入山内,才能找到枯柴。

  林屿叮嘱他们四个不要乱走,如果不小心走散了就站在原地等候,他会找过来的。

  进了山后能看到的枯柴果然多了很多,还看到不少的野果子树,歪七扭八的长成一团。野果子就算结的又红又大,口感也是苦涩居多,咬一口能把人牙齿酸掉。

  康平非不信这个邪,他跑去摘了个,一口下去,哇一声被酸哭了。楚楚大声嘲笑哥哥,“吃个果子都能哭,哈哈哈!”

  康平吐出一口血水来,他不是哭果子,是刚才门牙磕掉了。自己牙齿掉了还要被妹妹嘲笑,康平心里的酸泡泡一股股往外冒,“呜呜呜,我要变成瘪嘴老太太了,哇哇哇......”哭的更大声。

  “让我看看。”林屿拨开弟妹们去看康平,康平被迫张开嘴,上门牙果然缺了一个。

  康平虽然比康安还要小一岁,反而成了第一个换牙的。

  “没事,到了年纪换牙而已,每个人都会有的,”林屿让他把掉下来的牙齿收好,“牙掉了,以后还会长出来的。”

  “那长出来要多久?”康平眼泪汪汪的。

  “一个多月吧。”林屿安慰他。

  “呜呜呜呜,居然要一个多月!”那他岂不是要一直当个缺牙巴?会被笑死的。

  “要想长得快,我知道一个秘方,把换下来的上牙丢到床底下,下牙丢到房顶,这样就快。”林屿从脑海里翻出一个习俗来,安慰康平。

  一心想要牙齿快点长出来,康平小心翼翼的把牙齿塞进兜里,生怕弄丢了。

  知道酸果子不好吃,他再也不肯碰了,反而林屿过去,把生地密密麻麻的野果子苗间隔开,还重新培了一把土。

  “大哥你弄这个干什么?都是野生的也没人来捡。”楚楚好奇探头,在她看来,林屿这不是做无用功吗?

  “嗯,这算是可持续发展?”林屿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给小孩听,他只能掰开揉碎:“楚楚你想,假如树林里一共有一百棵树,今天你砍一颗,明天我砍一颗,是不是越来越少,最后就没树可砍了?”

  楚楚扳着手指头算了算,点头。

  “而且树长的很慢,要十几二十年才能长到这么大。”林屿指了指旁边的一棵树,“等到所有的树砍完,再重新种树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啊,现在砍一棵就要种两棵,不然等到几年后,整片树林都没了。”

  楚楚貌似听懂了,“这是不是跟禁猎期,休渔期一样?”

  “楚楚真聪明,还会举一反三了!”林屿夸奖她。

  受了夸奖的楚楚脸蛋绯红,“是大哥解释的好。”

  既然说了清楚,他们再砍柴时,就会很注意不去破坏那些生长良好的树木,只捡掉落的跟长歪的。

  林屿让他们别走远,自己去砍一棵被雷劈倒的朽木,那棵树看起来有足足三十厘米粗,刚好挡住去路。

  林屿费劲砍了七八下,才砍断一半,他放下斧子喘气,这破木头真难砍啊。

  等等,那是什么?他眼神落到树木的阴面,那里的阴影部分长着几朵圆乎乎,像耳朵的东西。

  黑木耳!他眼前一亮。

  “康平康安快过来,帮我给木头翻个面!”林屿招呼着,两男孩听话过来,一人一头费力的把木头翻面亮了出来。

  刚才他果然没看错,果然是黑木耳啊!长的密密麻麻,整根木头下面都是,也是长的隐蔽,没有被人发现。

  木耳可是好东西,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好吃,而且容易保存,就是放几年也不会坏,这种好事上哪儿找去!

  林屿觉得今天幸运值简直爆表,竟然能够找到这么多黑木耳!粗看之下有十几斤!他树也不砍了,小心把黑木耳摘下来,铺了半筐。

  “你们再找找别的树木下,看有没有木耳。”林屿跟几个孩子说。

  既然这棵树有,别的枯树一样可能有,黑木耳是群生的。

  孩子们在附近找了找,果然,又在另外两棵树下发现了木耳群,只是没有这棵树长的多。可光是这些,加起来也有近三十斤。

  大收获啊!

  “大哥,我没找到木耳,但是发现了这个,这个东西能吃吗?”希希跑的最远,回来的最慢,她举着一朵棕色伞柄的蘑菇,困惑的问。

  是香菇!

  林屿激动的手抖,“在哪儿发现的?”

  “在那边的树根下,踩过一片草,长了一大片!”希希朝那边比划,她眼神好看见,就直接跑了过去。

  林屿顺着希希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找到一片香菇,正在向他招手。

  再次重复一下,今天真的幸运值爆表!

第十五章

  林屿小心摘下木耳跟香菇,没有全摘光,而是留了一些让它们继续生长,可持续发展嘛。

  他拔草垫在竹筐里,又在木耳上面盖了几把枯枝,把东西完全遮住,这才准备下山。

  木柴只能下回再砍,不过本来砍柴也不是一两次就存够的。

  到家之后,关紧院门,把蘑菇用竹篾串起来挂着风干,木耳放在后院席子晾晒,完全不会有人发现他们的收获。

  环视四周,林屿不得不再次感叹自家院子实在太小了,他一个人住还行,现在哪里都小,库房已经被麦子堆到屋顶,多余的只能放在各自的卧房,柴火放在院子里,他本来想养鸡都没地方放,还打算种两棵梨子树,有水果吃。

  而且四个孩子住在一间卧房里,中间用一道木板隔开,勉强住一年半载还行,时间再长还是分开更好吧?

  林屿给自己的院子设计图加上大卧室这一条,图纸上,上面已经写好了库房,养鸡圈,浴房跟分离式厕所,厨房的灶台也需要改造。他每想到一条就在图纸上添一条。

  为了自己的舒适生活也不能放弃呢。

  木耳晒了几天干透后,林屿拿着给三叔家和春霞家送去,林三叔表现的欲言又止,几次想说什么,林屿试着问呢他又什么不说。

  放弃了,随意吧,真有急事早晚会说的。

  他转道去了春霞姐家里,春霞姐爹娘都是出名的老实头子,半句客套话都不会说的那种,看到林屿上门只会一个劲儿的让他喝糖水。

  但老实头没有坏心眼,对于林屿带着家里姐妹赚钱,只有感恩戴德的。

  不过林屿看出春霞姐今天似乎不在状态,说话时几次走神,最后还是没忍住问她到底发生什么事。

  春霞叹着气,拧着眉头,“姓秦的终于舍得来找我了。”可见她气还没消。

  本来也是,这次春霞姐回娘家,一开始就是秦家人不厚道,该有的礼节没有,等到春霞姐在家呆了一个多月后,这才姗姗来迟上门,也不说道歉也不说赔礼,只让春霞姐回婆家。

  这口气能消就怪了!秦瑞不来还好,一来林春霞都快炸了,跳起来把人骂了一顿,把秦瑞赶走了。等人走后,林春霞不禁开始反思,她是不是以前脾气太软了?让秦瑞觉得她好拿捏的很?

  这涉及到家务事,林屿又是堂弟,他只能劝和不劝分。

  “算了,秦瑞什么脾气我也不是头一天知道,耳根子软,谁的话都听。”林春霞意兴阑珊,“当面听我的,背后听爹娘的,谁声音大在他眼里就是有道理。”她再使劲也架不住别人拖后腿,如果秦瑞立不起来,他两的亲事就这样吧。

  林春霞现在有吃有喝的,靠男人的心思也淡了。

  不过现在做面是林春霞立足的根本,她再三跟林屿强调,她不会耽误正事。

  “现在面条一天的产量是多少?”林屿看她调转了话头,也不再纠缠之前的事。

  “手艺熟练了,一天的产量有三十斤,我正在控制产量。”说起这个,林春霞也愁,“毕竟夏老板那里地方小,一天能接待的客人有限。”排队等不了的客户,可能直接走了,这些都是流失的钱呐。

  翻台率才是餐馆赚钱的根本,林屿沉吟后说,“我有个主意,就是不知道夏老板乐不乐意,把面条做成一斤的分装,卖给等不及的客户。一斤装可以卖的贵些,这样跟店内的面条不冲突。”

  林春霞思考,“夏老板不会不同意的,主动权握在我们手上,她要是不接受,我们完全可以找别人卖。”

  她从前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脑子不笨,现在正在逐渐开窍中。

  果然,这事找夏老板一说,夏老板忙不迭的答应下来:“春霞妹妹,我早就想找你们说这事,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现在你们一说,我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巴不得呢!”

  她是个爽快人,更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做好,于是用牛皮纸包装过,看起来整整齐齐的挂面出现在夏老板的摊位上,小二还热情的招呼的,等不及就买回家尝尝,好吃意头又好的福禄寿面嘞~

  林屿多了一个工作,就是给牛皮纸封条上写“福禄寿面”四个字,还设计了一个篆体的林字作为标记。

  林屿以前没练过书法,全靠自学成材,好在简单写几个字不难,多练就行。

  每写一张纸,他就要念叨一遍,新院子砖头+1,+2。

  等到砖头加到一千时,天气彻底冷下来,新做的棉袄上了身,四个幼崽穿戴一新,正在到处跑着玩,顺便炫耀自己的新衣服。

  村子孩子都羡慕的很,本来过年才有新衣服穿,他们四居然这么早穿上了!

  其实这是个误会,因为他们没有旧衣服,天气还冷,总不能冻着自己吧?

  做衣服时,林屿林屿跟胡婆婆说,新棉袄不做原来的款式,棉花缝成素面的背心样式,外面再用普通布料做一层面子,两者用扣子扣起来,穿脏了就洗外面,干的快。

  胡婆婆连连称赞林屿这招省事,冬天洗棉袄真是个力气活还冻手,十天半月干不透,只能扛着。

  胡婆婆自己也做了一件同样的款式,还半卖半送的,给林屿做了一件,林屿推拒不了,只能要求胡婆婆尺码做大点。

  他正在长身高抽条,整个人跟竹竿一样,细瘦细瘦的,棉袄上身直晃荡。

  林屿透过镜子看自己,他的五官没变,但就是瘦,估计要等到发育停止才能长肉吧。

  而康平跟楚楚两个,刚被放出来时更瘦,婴儿肥都掉光了,即使现在多吃多喝,还是没长回多少。

  他们一瘦,倒是显得跟林屿更相似。

  林屿放下手里的银锭子,积蓄正在逐步增加中,距离一百五十两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也让他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娘亲周氏她们现在到底过的怎么样?

  一晃也是快四个月了,就算相隔千里,周氏也该走到了。就是不知道她流放一路上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罪,身体还扛不扛的住?到了褚州后,又要碰到什么难处?什么时候给他写信来啊?

  以前还能安慰自己,肯定还在路上走着,没时间给他送信,现在时间估摸着该到了,他又开始害怕信件到了。

  流放路上千辛万苦,困难重重,周氏能不能坚持到呢?听说褚州瘴气重,不知道银子够不够花?唉!千言万语,最后都化成一句幽幽的叹息。

  “大哥!我们出去玩吧!”康平隔着窗户喊,“河边好像在砸冰捞鱼唉!去晚了就没了!”

  “来了来了!”林屿重新锁好银钱,跟着一起出门了。

  *

  “来了来了!”周氏放下手里的干稻草,擦了擦额头的汗,提着鞋出去了。

  她们来到褚州刚刚三天,长途跋涉的疲惫还没洗去,就要继续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