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一笑中 第58章

作者:随宇而安 标签: 穿越重生

  “师尊!”宁曦大喊一声,红着眼眶抢先一步扑向徐慢慢。

  徐慢慢哭笑不得,拍了拍宁曦的肩膀:“才多久不见,又不是生死两别,何至于此啊。”

  宁曦从徐慢慢怀中抬起头来,哽咽着道:“师尊,你说什么啊,你们已经离开三月有余了!”

  徐慢慢顿时僵住,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与琅音面面相觑。

  在她的感知里,时间过去了不到一天。

  不对!

  那种熟悉的恐慌又涌上心头。

  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让她肯定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这里被时空法阵所笼罩,法阵中的一年相当于外界一天。

  但是她错了,她陷入了误区……她没有想到的是,血尊会在离去之时逆转法阵,如此一来便恰恰相反,法阵中的一天,是外界一年!

  徐慢慢的目光掠过众人悲喜交加的神情,对他们来说,自己和琅音陷入阵中已经失踪了三个多月了,甚至可能已经葬身其中了,所以他们不得不采用最极端的方式直接破开法阵。

  以谢枕流和吞吞为首,敖修和宁曦从旁协助,这才生生破开庞大的时空法阵。

  血尊为什么要逆转时空法阵?

  他想把她困在法阵中?

  徐慢慢心脏一紧,急忙问道:“外面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法尊呢!”

  宁曦道:“法尊反复解阵都失败了,我们只能蛮力破阵。他不得不坐镇天都城,因为……天都城出事了。”

  谢枕流肃然道:“不,是七国十四州都出事了。”

第53章

  一场瘟疫席卷了七国十四州。

  起初并没有人在意,因为只是轻微的咳嗽,发热。患者去医馆看了病,大夫也只说是肺热、风寒,拿了些药吃上几天就好。

  十月下旬,正是入冬的季节,天气渐冷,多有伤风受凉的,年年如此,并不稀奇。但是患病的人越来越多,而有的人甚至开始咳血,一些州府才意识到事情不对,急忙上报国君,同时向道盟发出求援。

  其时已近年关,而徐慢慢和琅音已被卷入法阵中一个多月了。得知消息的徐慎之和宁曦都赶到幽玄峡谷,想方设法破解时空法阵。但法阵之晦涩复杂乃徐慎之生平未见,始终找不出解阵之法。而这时各大宗门掌教皆收到了门下弟子来报,所辖领地内出现大量病患,疑似有瘟疫蔓延。不但普通百姓感染了瘟疫,便是七大宗门的修士也不能幸免,金丹之下的修士也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只是比普通人支撑得更久一些。只有结丹者,才能以金丹压制毒性。

  徐慎之与宁曦不得已匆匆赶回门中主持大局,详细了解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过往万年不是没有发生过瘟疫,但瘟疫多只在局部区域内传染,因为十四州山高水长,往来不多,瘟疫很难蔓延到其他州府。而这一次的瘟疫却非同寻常,七国十四州同时爆发,一模一样的症状,说明了是同一种疫症。能够让同一种疫症在十四州蔓延,那便只有枢机楼。

  宁曦猛然想起,徐慢慢的担忧。

  ——血宗明知道神农祭之日天都防卫极严,为何要挑在那日行动?

  ——那个日子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宁曦这时才恍然大悟,徐慢慢一直以来的担忧并非多虑自扰,血宗之所以挑在神农祭之日动手,就是因为神农祭乃是最隆重的盛典之日,七国十四州的百姓齐聚天都城,若这时候血宗有意将瘟疫于人群中扩散,那么这些被感染的人便会将瘟疫带回各自所在的州府,七国十四州,无一处能幸免!

  瘟疫来势汹汹,借着普通风寒的掩护,在道盟发现异常之前便已成燎原之势,席卷七国。道盟七宗派出门下弟子,前往各个州府进行救援,然而看似普通风寒的疫症根本无法用寻常药物治愈,即便是灵药仙草,也只能暂时压制,减轻症状。

  宁曦一边忙着门中事务,另一边挂心着徐慢慢的安危。虽然身边人都安慰她,师尊机智过人,精通法阵,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她怎能不忧心?可是强行破阵,会引发末日天灾,海底震动,掀起的海啸甚至会淹没万亩良田,毁灭数万百姓的家园。

  道盟再三商议,终于确定了破阵方案,拥雪城与蛟宫齐心协力,沿着海岸线筑起长城,剑修与海妖分别于陆地和海洋上压制海啸巨浪,待准备万全,才由谢枕流和吞吞耗尽全力,破开时空法阵。

  徐慢慢至此方知,海底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她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血尊确实在天都城有所图谋,但他真正图谋的,不是吞天神尊的神脉,而是天下生灵,包括道盟七宗。这一步棋声东击西,虚虚实实,就如同当日杀害潋月道尊,引出负岳神尊一样。

  不!

  他的棋从更早之前就开始下了。以灭运使的手段,想要窃夺吞天的神脉,一早就可以下手,而那时道盟根本毫无防备。可他偏偏先对负岳神尊出手,让道盟知道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吞天,他不怕道盟有所防备,他要的就是道盟全力防备!

  天下百姓狂欢之日,七宗修士齐聚天都,一一踏入血尊布好的棋局。道盟以为击杀了灭运使,便破坏了血宗的阴谋,却不知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徐慢慢脑海中一道颀长幽魅的身影,他隐于黑雾之中,没有人能看清他的面容,他高高在上俯瞰全局,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留给她的只有一个冰冷而残忍的微笑。

  ——一个丧心病狂、泯灭人性、阴狠毒辣、诡计多端的幕后操盘者。

  徐慢慢终于重返天都。

  对她来说只是过去了一天,而对天下百姓来说,却是备受煎熬的三个月。

  徐慢慢再看到徐慎之时,他的神容憔悴了许多。三月未眠,殚精竭虑,便是法相之躯也会有元神耗竭之感。

  “慢慢,我听说你没事便放心了。”徐慎之眼底浮现久违的淡淡笑意,“幽玄峡谷发生了什么事?”

  徐慢慢道:“弥生行尊坐化了,化身不动明王,我已经将他的金身带回。”

  徐慎之讶然,垂眸叹息道:“愿弥生行尊往生极乐。”

  “负岳神尊身受重伤,恐怕要休养百年。”徐慢慢道,“当务之急是解决这场瘟疫。慎之,召集道盟掌教,于钦安殿议事!将弥生行尊坐化之事告知悬天寺,令寺中长老前来迎回行尊金身。”

  徐慢慢神色肃然,尽显道尊威严。徐慎之不敢怠慢,立刻垂手行礼,躬身领命。

  一个时辰后,道盟七掌教聚于钦安殿。

  徐慢慢换回独属于道尊的月华云袍,锦缎玉带,广袖华服,沉沉压着她单薄的双肩,让本来袅娜清逸的姿态显得庄重威严。潋月冠氤氲着彷如月辉的光华,清丽无双的面容因这月辉而多了几分圣洁凛然,令人不敢逼视。

  在她有意释出的威压下,众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意,躬身俯首,齐声道:“参见道尊。”

  徐慢慢坐于高位,接受众人的礼拜,环视一圈,才道:“诸位掌教免礼。”

  千罗妖尊、群玉芳尊坐在徐慎之身侧,两人的面容也和徐慎之一样憔悴了不少。另一侧坐着宁曦、负岳神尊和谢枕流。负岳神尊因为伤势严重,只能维持着青皮小龟的模样,恹恹地趴在桌子上。

  尚未落座的是来自悬天寺的广生长老,形容枯瘦,眼中流露出淡淡的哀伤。

  “听闻我寺掌教已坐化,我乃弥生行尊的师弟,悬天寺广生长老,前来迎回师弟金身。”广生长老俯身行礼,道,“多谢道尊将师弟带回,悬天寺上下感激不尽。”

  “弥生行尊舍身除恶,不幸罹难,道盟同悲。我将行尊金身带回乃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徐慢慢说着伸出手去,便见掌心闪过一道金光,一尊不动明王像便出现在大殿之上。众人凝神看时,只觉得耳中似有梵音吟唱,一扫心中浊气。

  广生长老面露悲痛,闭目默哀。

  徐慢慢又将弥生行尊的魂珠取出,送到广生长老面前。

  “弥生行尊弥留之际,将魂识凝为魂珠,定有遗言交代,我等不便旁听,便请广生长老带回吧。”徐慢慢说着一顿,又道,“如今瘟疫蔓延,生灵涂炭,还需仰仗悬天寺行者鼎力相助,共度时艰。悬天寺不可一日无主,还望尽快决出继任掌教,共谋大事。”

  广生长老接过魂珠,恭敬道:“谨遵道尊教诲。”

  “且慢!”群玉芳尊骤然开口,“广生长老不可将魂珠带走,我还有一事要向弥生行尊问个明白。”

  众人的目光聚集到群玉芳尊皎若明月的面容上,便见她起身向广生长老走去,神色肃然。

  广生长老眼中掠过疑惑之色:“不知芳尊有何见教?”

  群玉芳尊道:“四百年前墨王府发生惨案,墨王满门身亡,死后被人搜魂,残魂之上留有悬天寺的金刚印,这件事需要悬天寺给一个解释。搜魂禁术,为何会用在墨王身上,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广生长老闻言脸色微变,面露不忿:“芳尊言下之意,便是怀疑悬天寺所为了?还是怀疑行尊所为?”

  “搜魂禁术,金刚印,皆为悬天寺独有,难道悬天寺能置身事外吗?受害者是墨王,是晋光帝属意的储君,又有谁能在晋光帝的眼皮底下对他搜魂,令他不得往生?”群玉芳尊咄咄逼人,目光冰冷,“行尊已坐化,此事与他有关无关,我都不会追究,我要的只是一个答案。”

  千罗妖尊也挺身而出,站在群玉芳尊身后。“广生长老,此事关乎悬天寺的名声,也关乎芳尊的清白,既然弥生行尊魂识尚在,便请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清楚,当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广生长老仍有犹豫,徐慢慢只好开口道:“广生长老不知,当年这桩惨案记载于天禄宫的《天诛册》上,他们将杀人罪名推到了阿姮身上,而种种迹象表明,群玉芳尊便是当年的阿姮。她的记忆被人封印,忘记了一切,百口莫辩,只能担下杀害数十条人命的罪名。此事恐怕只有弥生行尊才知情。”

  悬天寺与花神宫,其中必有一方是凶手。

  广生长老眉心紧缩,终于无奈叹气:“那便依道尊所言。”

  广生长老这说着摊开右掌,双目微阖,口中念念有词,便见魂珠闪烁金光,浮于半空,随着广生长老一声低喝,两指并拢朝魂珠一点,魂珠便骤然炸裂,化为漫天金沙。

  而金沙之中缓缓浮现一个虚幻的人影,正是弥生行尊生前最后一缕魂识。

  广生长老面露哀色,双手合十,朝弥生行尊行礼:“弥生师兄。”

  弥生行尊面带微笑,似乎并不为自己的陨落而悲伤。

  “广生,你在此便好,我这缕魂识不能长存,片刻后便会消散,我所说每一字都要记清楚。”弥生行尊说道。

  广生长老俯首聆听。

  “我去之后,悬天寺不可乱,由你接任掌教之位,戒律院首座便由你自行指派。”

  “不可为我复仇,不可妄动杀心,以免滋生心魔。”

  “最后,将《洞明释心咒》交予群玉芳尊。”

  群玉芳尊正打算开口询问,却冷不防从弥生行尊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禁怔住。

  弥生行尊抬起头看向群玉芳尊,双手合十,轻轻叹道:“《洞明释心咒》可以解开芳尊觉魂中的封印。”

  群玉芳尊惊疑问道:“你知道我觉魂有封印,难道是你下的?”

  弥生行尊摇头道:“虽不是我,却与悬天寺有关。封印芳尊的,是我的一名弟子,名为柏焉。”

  广生长老闻言惊骇道:“柏焉不是四百年前就死了吗?”

  弥生行尊又道:“当年在墨王府杀了数十名修士的,不是芳尊,而是柏焉。柏焉是我最钟爱的弟子,晋光帝说柏焉杀了他的儿子,向悬天寺兴师问罪,我却不信柏焉会如此暴虐行事,便对墨王府众人使用了搜魂术,终于确定,人确实是柏焉杀的,而墨王也确实该死。此事关乎悬天寺与皇室的名声,我不得已答应晋光帝,将此事尘封不提,却将所有罪名推到了一个凡人女子身上。此事我问心有愧,煎熬四百年。只是我之前以为那个女子已经死了,直到第一次见到芳尊,听到你的声音便认了出来。我知道芳尊失去了记忆,而悬天寺有封印觉魂之法,我便猜想是柏焉为了救你,封印了你的记忆。”

  “柏焉……”群玉芳尊轻轻念着这两个字,心尖顿时泛起细密的刺痛,让她不禁蹙起眉头,追问道,“他又是谁?他为什么要杀墨王?”

  弥生行尊的身影逐渐虚幻,慈善的眉眼流露出怜悯与悲哀。

  “芳尊,其实忘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是否想起,一切在你。”

  弥生行尊说完这句话,身影便彻底消失,无影无踪,只余金身屹立不倒,万年不朽。

  “柏焉是谁……”群玉芳尊心口一阵绞痛,她扭头看向广生长老,颤声追问道,“他究竟是谁?”

  广生长老哀叹道:“柏焉是弥生师兄最喜爱的弟子,他天资卓绝,聪慧无双,辩才无碍,只是性情顽劣,道心不纯,始终无法突破法相之境。四百多年前,他依照门规行走天下,自此许久都没有音讯,直到有一天,弥生师兄去了天都,带回了柏焉的尸身……”

  “弘道两千六百六十二年八月……”群玉芳尊喃喃道。

  “十五日。”广生长老顺口接道,哀戚一叹,“弥生师兄将柏焉的尸身带回寺中,然而柏焉死亡不过一日,却已魂飞魄散,只余肉身埋葬在悬天寺静思崖下。”

  人死后七日才会三魂消散,柏焉死后一日便魂飞魄散,定有蹊跷。

  “柏焉之死,成为弥生师兄的心结,但他从不向人解释柏焉因何身亡。他本该继承弥生师兄的衣钵,若他还在,如今便该是当代行尊……”

  群玉芳尊哑声问道:“柏焉手中,是否有一颗无相丹?”

  广生长老点头道:“无相丹是悬天寺圣药,洗髓伐脉,可解世间万种毒性,只要气息未绝,服下之后便可有七日生机。寺中仅存三颗,当年弥生师兄担心柏焉行走天下遭遇不测,便给了他一颗。”

  “但后来这颗无相丹却救了墨王的性命……”群玉芳尊呼吸紊乱,脑海中的那片迷雾似乎被轻轻吹散,整件事的轮廓渐渐清晰,露出了庞大而狰狞的真容,似一座巨峰沉沉压在她心上,将她笼罩于阴影之下。

  广生长老于掌心凝出一道淡金色的符咒,看似一张薄薄的黄纸,却又呈现出金属锋利的色泽。

  “此为‘洞明释心咒’,唯有此物,可解开悬天金刚印,令芳尊恢复记忆。”

  淡金符咒被灵力托起,似一片落叶轻轻飘落于群玉芳尊掌心之中,她低着头,眼神恍惚地看着轻若鸿毛重逾千钧的符咒,听到广生长老叹息着说道:“我虽不知当年柏焉遭遇了何事,为何杀害这么多人,但他赤子之心,顽而不劣,绝不伤害他人,所做一切必有原因。他既封印了你的记忆,定也是为你着想,弥生师兄知而不言,也是他的恻隐之心,便如他所言……知道了,恐生心魔,未必是好事,芳尊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