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美人养娃日常 第121章

作者:老胡十八 标签: 女配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卫孟喜也不多嘴,这种事苏奶奶亲自告诉他们更好,或者也不用告诉,以后他们自然会明白“苏半泉”不是白叫的。

  刘利民很快来了消息,说他考虑清楚了,就是要辞掉煤矿工人的工作,一定要好好复习考大学,哪怕是中专,也能配得上文凤。

  卫孟喜欣赏他的志气,所以也没给安排太累的活计,就先带着他往肉联厂和需要送货的几个地方跑了一遍,小伙子记性好,默默掏出笔记本记下各个地址和联系人,第二天就能自个儿跑了。

  卫孟喜跟着去过两天,见他虽然性格腼腆,但无论钱财还是斤两都不会记错,做事也很利索,倒是放心了。

  上午,他早早的起床看书复习,八点多出门去送货拿货,中午回来给卫孟喜交账,然后吃饭,下午就没啥事了,能静心看书。

  整整两个月,他一边看书复习,一边骑着卫孟喜的摩托车跑进跑出,倒是成了窝棚区的第一号风光人物。

  有心思活泛的煤嫂,还找卫孟喜打探,他有没对象,如果没有的话自家有个妹子可以介绍一下啥的。现在跟着小卫干个体又不是啥丢人的事,连摩托车都能随便开,工资肯定也比她们高。

  再加上这小伙子一表人才,父母双亡,以后没有婆媳矛盾,这多好的对象啊?多的是人争着要。

  他跟文凤处对象的事一直是保密的,只有刘桂花和黄大妈知道,刘桂花不会主动说小姑子的闲话,黄大妈单纯是怕自己说错话败坏了闺女名声,以后找不到好人家,所以更不会主动说。

  因为辞职了,还是主动辞的,矿上也没啥补贴赔偿,就连宿舍也不能再住了,卫孟喜就让他先住在窝棚区老房子里,顺便能帮忙看着点晚上的卤肉锅,这样不收房租,每个月还开他五十块,比在井下挖煤可轻松多了。

  当然,卫孟喜也说清楚了,帮她忙只是权宜之计,最重要还是得看书复习,甚至帮他找了正在帮她补习高中课程的老师,每天两块钱,俩人一起学。

  其实最好的老师是陆学神,但他实在太忙了,白天要上课,放学回来还得去井下看看,尤其是气肥煤的开采项目马上上马,他每天光琢磨图纸就要花三四个小时,很多时候还得实地考察,回来早的话还得看看孩子作业……两相比较,还是卫孟喜更清闲。

  她现在完全当上甩手掌柜,只要做做饭,搞搞学习就行,日子不要太悠哉,两个月居然胖了六斤。

  六斤是啥概念,买肉都能买到好大一块了好吗?!再加上她基数小,忽然长这么多,肉眼变化非常明显,大家伙都打趣她小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卫孟喜能怎么着,她也很认真学习的好吗?非常辛苦的呀!

  但运动量骤减,吃的还跟以前一样多,不胖才怪。

  “想什么?”忽然,腰上一紧,男人就缠上来,自从“开荤”后,俩人也有点自由过了火,只要他回来,都会在一起。

  彼此越来越熟悉,她这样的表情就是发愁。

  卫孟喜捏了捏自己腰间的软肉,“长胖了。”

  都怪甩手掌柜的日子太悠闲,她本来就不是骨架小的人,一点肉都藏不住,这不直接就长中间和上面了,上面鼓鼓囊囊的,中间却又软软的,陆广全都快爱死了。

  但他不会夸人,也不好意思夸,总觉着说那种话不正派,只用行动表达——每晚“学习”到十一点,有时白天有时间也要关上门来“学习”一下。

  真希望他的学习天赋能在这件事上有帮助,早日渐入佳境。现在俩人都还处于互相探索的阶段,有时候他不尽兴妻子就求饶了,有时候他又火急火燎的,会弄疼妻子……想着,手就不老实,“该学习了。”

  卫孟喜:这难道就正派了吗?

  “苏奶奶带狗蛋虎蛋回书城了。”完事后,卫孟喜靠在他怀里,叹气。

  “嗯。”

  虽然相处并不是经常愉快,但卫孟喜打心眼里佩服苏大娘,这一去,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见。

  经过两个月的相处,狗蛋虎蛋其实也挺喜欢她,服她管教的,但卫孟喜还是有点担心,兄弟俩去了省城学习能跟上吗?苏奶奶会不会太严厉?他俩能经受住苏奶奶的高压教育模式的捶打吗?

  她打人可是真打的,不是雷声大雨点小闹着玩儿,去年卫东卫红的手背每天都是红红的。

  “放心,他们过得很好。”他才不会说,自己本来是想去看看苏大娘,去年她被亲戚“强行照顾”的事,他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一个孤老太太,家里没个顶用的男人,手里又握着巨额财产,不被人惦记都不行。

  谁知一去却见到张川小朋友在正在训狗,他们不知道从哪儿买来四只小狼狗,虎兮兮,黑漆漆的,每天用生肉生骨头喂养,小小年纪就凶悍不已……他都差点被咬了一口。

  卫孟喜想到啥,忽然神色一凛,“你刚才戴小雨伞没?”

  陆广全脸色一红,“嗯。”

  刚才急慌慌的,也没留意,卫孟喜的疑心病犯了,不看一下不放心,翻身坐在来,拉开床头抽屉,开始数数。

  这年代的小雨伞质量不行,材质也硬硬的,弹性不好,她很不舒服,但不用不行啊,这一溜儿葫芦娃终于带到送进学校,她能轻松几天了,可不敢再冒险。

  更别说要是超生的话,陆广全的工作和上学都会受影响,可以说小雨伞是这年代最紧俏的计生用品,没有之一,他们不好意思像其他中年男女一样去医院药房抢购,但柳迎春有个学姐在计生用品厂里上班。

  别人发福利是发米面粮油肥皂毛巾,计生厂则是发小雨伞。

  而且不是一年发一次,而是一个月发一次,一次几十只。靠着这份巨大的“数量”,这位学姐成了街坊邻里远近闻名的人物,毕竟只要是有工作的,不缺油不缺盐,但小雨伞绝对缺。

  柳迎春也是个实在人,低价从学姐那儿买了三百只,她两口子只留几十只,剩下的一股脑全送卫孟喜了!

  当时看到那一堆少说二百只的乳胶制品,卫孟喜都给吓傻了——来自好朋友的,沉甸甸的关怀。

  1982年7月,高考结束后,刘利民的脸色又苦了。

  看着他如丧考妣的脸,刘桂花再次给他鼓气,卫孟喜本来想说要实在不行就算了。

  俩人一起补习这两个月,她发现刘利民有个致命的短板——计算能力不行,逻辑思维不太行。

  倒不是说他笨,他的文科不错,写的作文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甚至比日报上的社论还有水平……但凡是涉及到计算的,哪怕是个位数的,他都要在草稿纸上列竖式才行。

  这样也无可厚非,可关键他居然是个理科班插班生,理科题目几乎就没有不需要运算的,加减法要列竖式,乘除法同样,乘法口诀要从前面几个开始“缓冲”着背才行,比如六七四十二,这是正常人一下子就能背出来的,他不行,他要从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才能“缓冲”到六七四十二。

  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考前好几次模拟,他的文科很好,理科却是怎么也做不完,打铃了大题才刚开始。

  卫孟喜只能安慰他,人各有擅长的方向和领域,计算能力慢一点也不是啥大事,不影响工作就行。

  他那个年代本来就不重视教育,一天里学工学农的时间都比学文化知识的时间长,文化基础薄弱也是正常的,但要死磕理科就有点不太理智了。

  卫孟喜正寻思怎么提醒他一下,小呦呦哒哒进来,手里捧着一块红彤彤的大西瓜。

  “妈妈吃。”

  卫孟喜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直接甜到心里,“真乖。”

  她把西瓜放下,搂着妈妈脖子,亲一口,又迅速地把注意力转移到画图本上了。

  白嫩嫩还带婴儿肥的脸颊,水灵灵的大眼睛,红艳艳的嘴唇,就连头发也变得又黑又亮,哪怕不是亲妈眼,卫孟喜也不得不承认,闺女长得是真好看。

  这整个金水煤矿,就找不出比她还好看的女娃娃。

  发现她喜欢画画,爸爸妈妈就专门给她买了画图的小板子,画图本,和各种颜色的蜡笔,她经常是玩一会儿,睡一会儿,画一会儿,小孩的时候过得特别快。

  当然,现在的陆家几个崽都是有事做的,学篮球的,学芭蕾的,跟着张雪梅学朗诵的,现在又多了一个学画画的。

  卫孟喜也不打扰她,捏了捏腰间软软的肉,心里开始计划下一步。

  得益于业务员们不错的口才,她现在每天都能净收入二百多元,经过两个月的积累,现在手里又有一万三千块的活钱了,卫孟喜开始心痒痒。

  钱放银行里只是死钱,只有投资出去才能钱生钱,而更根本的目标是——不能再这么辛苦下去了,她得想办法挣点轻松钱。

  到底什么才是轻松钱,除了倒腾服装,她也想不出别的,毕竟她见识有限,一来就大杀四方找准商机也不现实。

  她已经找徐良办下了美味卤肉厂的营业执照,按照图纸去玻璃厂和铝合金厂定制好各种设备,现在就等着入场安装了。

  “妈妈你电话。”卫东满头大汗抱着篮球进屋,他刚在后门玩耍,值班室的叔叔看见就让他转告妈妈去接电话。

  会是谁打来的?卫孟喜很少给别人留过矿区的电话,难道是刘香?

  最近她带着闺女来矿区玩过两次,有事都是要么亲自来,要么请刘利民带话,怎么会要打电话呢?

  “是个老爷爷,不是刘姨妈。”卫东抹了把脸上的热汗,将篮球拍得“哐哐”直响。

  老爷爷,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孟舅舅。

第70章

  孟舅舅打电话来, 会是什么事呢?卫孟喜想到那个可能,心跳加速。两个月前搬家,孟舅舅没来, 她心里或多或少还有点失望。

  “小卫上前头呢?”

  “哎, 过去接电话。”卫孟喜摸了摸自己腰腹一圈,知道大家的视线都在那儿, 也是无奈。

  她最近不是长胖几斤了嘛,正巧前两天吃坏肚子,闻见下水味儿不舒服,还干呕了几声, 已婚妇女嘛, 大家就会往怀孕上想。

  那一瞬间,所有人的眼神都不对劲了,没有一个是恭喜的, 都是担忧。

  毕竟,小陆的工作正处于上升期, 要是因为超生被处分……小两口跟别的家庭不一样, 他们现在有五个孩子, 已经足够多了, 为了多一个孩子葬送公职, 那也太不值当了。

  再加上卫孟喜本来也疑心, 他们第一次“自由过火”的时候, 陆广全压根没想到要准备小雨伞, 她也没想起来,等完事好几天才想起如此重要的一环, 吓得她腿都软了。

  倒不是他们没常识, 是那天太激动了, 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也就两分钟而已,完了又被苏奶奶叫走,小两口都没想起来。

  她悄悄问柳迎春,有没有啥事后药,她不想再要孩子了。

  谁知柳迎春却告诉她,即使有也来不及了,都好几天过去了……那个月剩下的二十多天,小两口的心情真是七上八下,生怕踩雷,干啥都提心吊胆,哪还有心思继续自由过火。

  不过,幸好,后来证实是虚惊一场,她心情一下子放松太过,没忍住做了几顿好吃的犒劳自己,结果居然吃坏肚子,引出更大的乌龙来。

  她终于体会到一把“公众人物”的不易,后世女明星们胖一点或者衣服没穿对就要被传怀孕的感觉,真的不太好受哟。

  想着,来到电话机旁,她刚接起来,那边就传来一把苍老的声音,“是小喜吗?”

  “是我,舅舅。”

  孟舅舅很高兴,先是问了她和几个孩子身体怎么样,学业和工作如何,忽然再也忍不住拔高声音,像是在宣布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一般,郑重其事:“我今儿打电话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菜谱找到了。”

  卫孟喜屏住呼吸,“在……在哪儿找到的?”她都不知道为啥声音是颤抖的。

  “在书城。”

  卫孟喜一愣,“怎么跑书城去了,不在谢家吗?”她其实一直以为有很大概率在谢鼎手里,不然也不可能两年了投鼠忌器。

  “一开始确实是谢鼎拿走了,但他不知道菜谱的价值,你父亲去世后第二年就以五十块钱的价格卖给一名下乡干部,后来干部关在牛棚期间,菜谱不翼而飞,直到他回城也没有找到,最后几经辗转流落到书城一家返还祖产的宅子里。”

  “最近,宅子的主人刚回到书城,就有人闻讯而动,希望高价购买菜谱,我这才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

  这本菜谱的价值在行业里是公认的无价之宝,多的是人愿意花高价购买。

  书城,这是她曾经每天都要来回跑的城市,原来她离卫家的宝贝是如此之近,太近了。

  可她却一点也不知道,上辈子直到死也没亲眼看见一眼自家的无价之宝……原本的惊喜全化成了遗憾。

  “书城有一家名叫聚宾楼的饭店,不知你是否知道?”

  “我知道,目前生意规模还挺大,是挂靠在书城市第五棉纺厂名下的饭店,老板好像姓邱。”

  孟舅舅没想到她已经事先了解了这么多,“看来小喜是真想振兴卫家门楣。”要换了当年的卫衡,那就是一问三不知,从来不管这些“俗务”的。

  “目前几个想要买菜谱的人里,最有实力的就是邱老板,我是通过别的渠道知道他有这打算,才知道菜谱已经在书城出现了,但具体在哪儿,在谁手里,目前还没探听到。”

  能知道邱老板有这打算的,一定是他的身边人,很亲近那种,但至今还没探出来找谁买,多少钱买,说明他自己很重视这个事,是当一个秘密在保守的。

  孟舅舅叹口气,“我能知道,也是机缘巧合,目前只有这么多,你要不着急的话就再等等,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谢谢舅舅,您能帮我打探到这些,我已经非常感谢您了。”没找到菜谱出现在哪儿,却找到想买它的人,另辟蹊径也能达到目的,这真的是要十分好的运气才能遇到。

  邱老板生意做得大,目前在书城有两家饭店,在金水市也开了一家分店,听李晓梅和对门的曹经理唠嗑来的一手消息,聚宾楼已经开到石兰省其它地州市了,不用两年,这石兰人都会知道,全省最好吃的饭店不是石兰饭店,而是这家私人开的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