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美人养娃日常 第246章

作者:老胡十八 标签: 女配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没想到啊……

  卫孟喜怔了怔,城南区的长寿老人多,她上次就注意到了,但那时候她一直以为老人长寿是跟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有关,“她们真这么说?”

  “真的妈妈,好几个老奶奶都这么说的。”小姑娘漂亮,性子软和懂礼貌,老太太们喜欢跟她唠嗑也正常。

  卫孟喜忽然就灵机一动,要是城南区那一片的长寿不是基因,而是真的跟水源有关的话……“去帮我叫一下桂花姨姨。”

  刘桂花来得很快,听说小卫十点半了还找她,都躺床上的人了,立马一个翻身趿着拖鞋就来了,“小卫是不是出啥事儿啦?”

  “没事嫂子,是我想请你帮个忙……”这样那样,她事无巨细的交代了十分钟,最后刘桂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给她办得妥妥的。

  等一切准备就绪,带上所有需要的资料和样品,1991年10月15日清晨,卫孟喜侯烨严彩霞张兆明四人,就走进了广交会的场馆。

  场馆很大,已经人山人海,守展位的,看样闲逛的,来来往往。

  彩霞眼睛尖,一下就看见“石兰”两个大字,“那儿那儿老板,在那边。”

  石兰交易团的展台边,站了一群人,卫孟喜只认识为首的汤团长,但现在明显他们正在说着什么,卫孟喜现在过去绝对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她不想那么张扬,于是让大家走慢点,先一路看看别的交易团是什么样。

  四人的眼睛,重点落在办公用品展台上。现在龙国的办公用品也不少,文件袋、信签纸、印刷制品、钢笔,笔墨纸砚,尤其是宣纸,这是龙国的特色,所以文房四宝的展台比较多。

  卫孟喜看了一圈,同样是卖圆珠笔的,只有万里和另外一家叫向阳文具厂的,几人对视一眼,就打算过去看个究竟。

  谁知刚走两步,不远处传来一把中气十足的声音:“小卫,这边。”

  卫孟喜想装作没听见,可不敢,只能硬着头皮回头,装作第一次看见似的,“哎呀汤团长,你们来得真早!”

  脚步一拐,快步过去,抢先一步跟站在最前面的汤团长握手,笑着说:“倒是我来迟了,对不住对不住,这一路走走看看的,稀罕可真多。”

  她其实一点也不想这么高调,毕竟自己的身份还不够格,出头椽子先烂,尤其这根椽子还没什么靠山的时候。

  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汤团长不仅没一把略过,还主动问她都看见什么稀罕,又问她样品准备得怎么样了,需要团里帮忙的话说一声,在座的都是老乡,都是老大哥。

  卫孟喜硬着头皮应答几句,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这份“特殊”。

  汤团长可能也看出她不愿出风头,于是收住话题,转而给她介绍身后的团员们,都是省商务厅的领导,站在最后的则是跟她一样的商户,但人家都是大型国企的一二把手和销售科主任,跟她这个民营企业又不一样。

  每介绍到一位,卫孟喜就笑着主动伸出双手跟人握手,轻轻的撼动两下。

  而被她握手的老大哥们,心里不免诧异——这个漂亮的女同志是谁?怎么跟唐团长如此熟稔,如此招团长待见?莫非是唐团长的亲戚或者熟人?

  主要是她太漂亮了,不是那种青春女孩的漂亮,除了五官精致身材妙曼,更重要的是成熟女性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从容,这才是最吸引人的!

  众人彼此之间交换一个眼色,面上全都笑得客气。

  不过,前面的几位商务厅领导还正常,紧紧在他们身后的,居然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女性,一身合体的西装,一头短发十分干练,五官十分普通,但气质却又十分出众。

  卫孟喜和对方同时怔了怔。

  等介绍完,大家各聊各的,侯烨就凑过来小声问:“怎么,你跟那个王行长认识?”

  卫孟喜苦笑,见周围没人,才小声道:“何止是认识,还是冤家。”

  这不就是王庆玉王大行长吗,几年前被她狠狠将了一军之后,很明显对方也认出她来了,都没正眼看她。

  这人不知道是怎么着,这么多年了居然还在省级支行当行长,有王老那样的光环,居然还一点都没升职,倒是很稀奇了。

  简单的说了几句原委,卫孟喜就带着侯烨过去,挨个跟团员们打招呼,一番交流下来,倒也认识了几个能说上话的。主要是别人对他们的好奇更多一点,毕竟他们是民营的,还是在外省设厂的,又是在特区深市,再加上央视广告没白打,省内报纸也上了好几次,做慈善什么的,又是第一年参加,女性,受汤团长器重并为之引荐……嗯,这buff属实是叠满了。

  别说其他人,就是王庆玉,心里也有点好奇,她怎么来了?她明明记得,当年卫孟喜去贷款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以卖卤肉为生的个体户,怎么现在摇身一变成做出口的民营企业家,省内知名爱心企业家了?

  这种感觉,让她心情很微妙。她承认一开始是自己先入为主,冤枉她了,那几年跟王老关系不好,也没细问过,只是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听保姆说“小卫给送了啥啥啥”,她心里十分不舒服,以为卫孟喜就是个顺杆子往上爬的投机主义者。

  可这几年跟父亲关系有所缓和,父亲也曾找她谈过话,她自己也去侧面了解过,卫孟喜真的只是送点土特产关心一下,没有借钱没有要资源,更没有抱大腿!

  当然,卫孟喜可没时间纠结她怎么想的,她现在忙着跟团员们互通有无呢,有几个大单位说要从她那儿采购几批圆珠笔,支持她的业务,那肯定就要趁热打铁签合同啊,等他们过了头脑发热这会儿,后面想要反悔怎么办,自然是先把合同搞定万事大吉。

  虽然她身上的buff被叠满了,但大家都是省里有名有姓的大国企,涵养和素质在那儿,即使心里好奇她跟汤团长是什么关系,面上还是很和善,很客气的。

  他们聊着,侯烨和严彩霞,就在自己展台上把样品摆上,依次排开都快有两米宽了。

  一会儿的工夫,鱼贯而入的外商们,开始从第一家参展团开始往里走,一般最开始和最后的都不太有优势,因为买东西的心理都是这样,刚开始觉得没看够,还不能下手,走到最后已经看够看烦了,而石兰省的展位就在中间地段,等外商们逛到他们这边,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快到饭点了。

  大家都想速战速决,有了前面的铺垫对比,来到这边就很爽快,问了价格,就是几乎是要多少给多少,不怎么讨价还价的,彩霞在外面当小探子,一会儿跑来报,“咱们团的丝绸,丝绸卖出去啦!”

  一会儿又来报,“制鞋厂成了一个大单!”

  “那边的口罩厂,成交了好多好多口罩呢老板!”

  她像一只猹,奔走在瓜田里,一会儿来一个,一会儿来一个,而终于在报到第四个的时候,万里文具厂展位前终于来了四五个外商,肤色黑白黄都有,她立马就不跑了,如临大敌的盯着他们。

  出发之前,卫孟喜临时抱佛脚学了一点商务英语,但不多,她的英语水平还在初高中阶段,打招呼聊简单的天没问题,但涉及到商务往来就不行了,很多词汇都是专业词汇,有严格的刻度,就是侯烨自己也坑坑巴巴。

  但幸好外商身边都有翻译陪同,聊了几句,有个白人女性拿起几支粉色的圆珠笔问价格,又在事先准备好的本子上画了几下,观看墨迹似乎是很满意,也不啰嗦,照着标出的价格直接就成交了一笔。

  主要是龙国内的价格,换算成外币后放国外,真的算非常低廉的价格,用卫孟喜夜大学到得经济学常识来说,现在是最有利于出口的。

  有她带头,其他外商也来看热闹,本来目前龙国的优势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的,像圆珠笔这种没啥技术含量,工序又比较繁琐的产品,很多发达国家的客商都喜欢,一整天不是问价就是谈合同的,张兆明压根忙不过来,卫孟喜跟侯烨不得不去帮忙。

  直到展馆打烊,四人才带着样品最后一批离开展馆。

  张兆明开着车,彩霞坐在副驾驶,张开双臂,“今天咱们可真是忙坏了,老板晚上我要吃三碗饭!”

  真是小孩子,卫孟喜笑,“行行行,只要你吃得下,四碗五碗都没问题。”

  “我还想吃火锅,咱们让食堂给涮个锅子吧?”

  卫孟喜看看时间,现在回到深市天都黑透了,食堂也下班了,“咱们出去外面吃,张大哥看着哪儿有火锅店,咱们就去。”

  听说吃火锅,除了张兆明,所有人欢呼雀跃,他是正宗羊城人潮汕人,不太习惯吃辣,但卫孟喜也没忘了他,“咱们点两锅,一锅麻辣一锅清汤,张大哥回家去把嫂子和萍萍安安接上。”

  几年不见,萍萍上高中了,已经长成大姑娘,个子跟呦呦差不多,嘴巴很厉害,脑子转得非常快,跟她爸爸有一拼,能在三种语言之间自由来回切换,这点自家那五个绑一起也比不上。

  安安依然很腼腆,但头发长出来后,也是一个帅小伙,见到他们不用介绍就能叫人,很懂事的样子。

  大家也没分桌坐,一边麻辣,一边清汤,想吃哪边涮哪边,可惜现在卫孟喜还没见过鸳鸯锅,只能分成两个锅子,手得伸长,要是能有个鸳鸯锅该多好啊。

  “什么锅?厌氧锅?”侯烨好死不死听到最后一个字,好奇的问。

  “没你事儿,赶紧吃,吃完还得算账。”

  今天到底签了多少合同,其实他们还没来得及细算,从早到晚就没歇过,就连中午饭都没时间吃,是彩霞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去买来罐饼干,就着展馆里的免费开水,吃个囫囵而已。

  等把孩子嫂子送回家,卫孟喜他们也不回深市了,就在羊城市住招待所,顺便算账。第一天战果不错,居然签了12个单子,基本都是十万支以上的大单,所以利润很高,可以肯定,要是能把今天签的单都做完,顺利交付的话,他们至少能赚六十万,因为售价比在国内略高一丢丢。

  侯烨呆呆的看着这个数字,“这要是……每天都能这样,半个月咱们岂不是能拿到赚900万的单子?放心,以咱们现在的产能,不用一年就能做完。”

  九百万啊,那是啥概念?!他分红就能分三百多万!

  卫孟喜看他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瞧你那出息,三百多万也就是你弟在港城一套大别墅而已,至于嘛?”

  侯烨的好心情顿时没了,咬牙切齿,这个女人总是知道怎么让他破防。

  “来来来,别生气,姐姐给你算个账,你看,现在是按接下来十四天都能接跟今天一样的单量算的,对不对?但今天才是第一天,你没发现来的外商都不多吗?等过几天,外商们采买了大件儿,更多人往里走的话,签的单子只多不少,所以你大可再加三分之一。”

  “净利润1200万?”他紧张得咽了口口水。

  这也太多了吧!侯烨自打出生是真没见过这么多钱,虽然去到港城后侯爱玲一直说他爸的哪栋物业值多少,哪辆车多少钱,哪件古玩拍卖价多少……但在一个内陆生内陆长没见过世面的小土鳖来说,那真的没概念。

  可现在不一样,他自己分到红了,能给大姨买车子,给舅舅买房子了,金钱的购买力货真价摆在眼前,他终于意识到——“这是四百辆大黄发,是三百多套四合院,是……”

  卫孟喜“噗嗤”一声乐了,“得得得,打住,可别算了,你要以大黄发和四合院为单位来衡量,那我要是告诉你还能更多呢?”

  “还……还能更多?”侯烨坐直了身子,不信邪,可心里又有点期待,“怎么多?”

  卫孟喜摇摇头,其实她这句是信口开河,这几年因为想参展,她一直在观察每年广交会期间的新闻报道,就以前年和去年的成交量来看,第一天一般不是最多的,她给的系数不是胡说的。

  再加上,圆珠笔这种小件东西,大家都不会一来就忙着采购,都是先紧着大件的、昂贵的、重要的来,等都买够了,才会考虑小东小西,就跟他们备年货一样,都是从大到小,先紧着最重要的来。

  果然,接下来几天,他们签的单子,一天比一天多,最多的时候,居然是第一天的双倍!

  而侯烨这家伙,忽然从第二天晚上开始,神出鬼没。

  一开始,卫孟喜也没发现,是彩霞悄悄说的,他基本每一天都不在招待所住,吃过晚饭开着大黄发就往外面跑,卫孟喜也不知道他大半夜有什么重要的事一定要出去,但他一再保证不干坏事,不招惹港城顾家之后,卫孟喜也就不管他了。

  成年人嘛,自己管天管地还管人夜生活啊?就是自家那几个崽,到了二十啷当岁,她也管不了这么多的。

  可关键吧,这人自己跑也就罢了,居然还把张兆明也拉上,吃完晚饭就神龙见首不见尾,等第二天卫孟喜起床下楼吃早饭的时候,才看见他俩揉着眼睛回来,仿佛一夜没睡。

  卫孟喜问了,但他俩神秘兮兮,还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果然,到第四天,卫孟喜就发现,侯烨这家伙的脸皮,不是一般厚,拿去做阿防弹衣都还得再削掉一层的厚度!

  因为,他,居然堂而皇之的把“施密特亚洲最大代工厂”的广告语打到了展位上,不仅是中文和英语,还有德语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整个展台被他的小广告打得满满登登。

  这还不算,他不知道怎么找的关系,居然找到展会负责人在展厅大门口也打上了广告,什么“亚洲最大”“量大价廉”“欢迎外商到厂实地考察”等各种标语,更过分的是,他还临时花高价请做气球的厂子,专门定做了一批印着万里玩具厂字样的气球,把展馆外面的大马路给装饰了一圈!

  于是,只要进馆,就必能看见。

  更别说,还有展馆大门口的一个巨大的圆珠笔造型的充气球,每天日夜不停的随风摇摆,进出的客商们,即使语言不通,也不得不被这么个“大家伙”吸引。

  卫孟喜:“……”是我低估你了,广告鬼才。

  他的疯狂小广告无处不在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汤团长他们住的招待所门口,都是万里厂的广告,更别说那些外商下榻的酒店宾馆餐厅……就是外商们统一乘坐的大巴车,前车靠背的套子上,都是多种语言的广告……只有别人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出来的!

  本来,这个时代打广告还没那么疯狂,主管部门也完全没想到广告还能这么打,没说不给打,那就是能咯——这是侯烨的“理解”。

  就是汤团长也啧啧称奇,“小卫,你这合作伙伴,很有商业头脑嘛。”

  卫孟喜总体来说,是有点成年人的道德包袱的,总觉着有些牛皮,自己开玩笑可以,但当众吹不出去,随时想要维持一个理智清醒可信的成年人形象,但侯烨这厮不是啊,他就是一头小牛犊——潜规则,约定俗成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

  “他啊,就是个小孩子。”卫孟喜有点拿不准汤团长是在说反话还是正话,毕竟侯烨这么一搞,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而且他搞得出其不意,不是提前广告,也不是白天广告,所有工作都是开始以后夜里搞定的,别的厂家想模仿都反应不过来!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把展馆附近任何一个能打广告的地方都占领了,严丝合缝,一点不剩。

  于是,就有人找到汤团长,说这个方法看着不错,眼看着万里文具厂的订单越来越多,简直是爆炸式的增长,他们也想试试,反正都是石兰人,一个团里的,能不能让小老乡侯烨教教他们之类的。

  汤团长作为一把手,一枝独秀固然好,但肯定更希望自己带领的团队能百花齐放,反正最后成交量是以省为单位计算的,石兰省作为内陆省份,已经连续很多年垫底了,要是能把总量提上去,他脸上也好看不是?

  但他还是讲点体面的,只是旁敲侧击的提了一下,卫孟喜就全程装听不懂。

  开玩笑,要是平时,这种好事大家是老乡,互相分着点也没啥,可在涉及这么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卫孟喜一点也不想“分享”。

  思路是侯烨提的,侯烨设计的,侯烨执行的,侯烨不睡觉赶工的,她还真没权利为了得到一句领导的好话,把他的辛苦双手奉上做人情。

  没办法,卫孟喜就是个护犊子的。

  侯烨的劳动成果,她必须保护。

  汤团长见她不接招,也知道自己有点越俎代庖了,于是也就不说话,一会儿就借故有事走开了。

  卫孟喜其实也不怕得罪他,只要今年万里厂能大获全胜,明年自己厂子的名气将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到时候就凭着今年的成交量和业绩,她不信粤东省这边会放他们回石兰去!到时候,万里厂就是香饽饽,无论是粤东还是石兰,两个交易团都会极力争取他们的加入。

  所以,到时候汤团长要真生气把他们踢出去,他们也自有去处。

  卫孟喜从不打无准备的仗,想不到这些她是不会轻易得罪汤团长的,可在一旁静静听着的王庆玉,却眉头微皱,她觉得这个卫孟喜怕是有点笨。

  于是,趁汤团长走开,她主动跟卫孟喜说话:“老汤的意思是,让你拉一把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