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综艺一键封神 第112章

作者:千山月明 标签: 业界精英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她道:

  “高管。”

  “没错……”沈昌宏有点意外地看了她一眼,“他一直都在华元高层里选人接班。”

  “你猜的到吧。”他说,“砚神。”

  “世研部一把手,当世顶尖的技术实力,永远冷静强大的行事风格……”

  “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他就像是为这个位置而生的。”

  杜诗怡平静道:“但有很多人不愿意吧。”

  “是……”沈昌宏再次意外,定了定神,才继续往下说,“董事会里,三分之二都不愿意。”

  “华元内部分为三个派系,一派人和董事长一样重视技术水准,支持沈砚接班;一派人主张还是应该从家族里选;还有一派,他们拥护董事长‘高管继承’的方针,却希望那个人不是沈砚,而是他们自己。”

  他嘲讽地弯了弯唇:“其实,哪怕是主张从我们家族里选的那派人,也希望华元掌权的是他们自己。不过是因为他们是外姓人,不够名正言顺,所以需要一个沈家人立在前面,做明面上的皇帝、实际上的傀儡。父母地位边缘没什么助力、又侥幸得了叔公几分青眼的我,真是最好的人选了。”

  沈昌宏看着杜诗怡笑了:“但是,我也不愿意啊。”

  “我最开始接触代码,只是因为想多掌握一种金融分析工具,那时候,如果有R语言从旁帮忙,对大盘局势的判断能减少很多阻力,看出人眼不易察觉的趋向和可能。”

  杜诗怡抬起头。

  她想起来,眼前这一位,其实学的并不只是计算机。

  他是计算机和金融的双学位。

  只不过在这样一个集结了程序员新生代的节目中,一直都被人忽视着这一点。

  沈昌宏说:“R语言不太难,我也有些心得,学得挺快,那个时候,我以为我是喜欢计算机的。家族和董事会大概是发现了这一点,后面就安排我去M国著名的大教授手下学习。可是,那些热门的高大上的研究方向,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学起来也很艰难。”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着计算机都很痛苦,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学。来了这里以后,你们都很厉害,我却每一个课题都举步维艰,那种感觉怎么说呢,不是嫉妒,但就是觉得自己好没用啊。”

  “但是我真的很感激你。”他诚恳地说,“这一周,是我正式学习计算机以来过得最开心的一周。那种死也学不会的焦虑感消失了,感觉就像是枷锁忽然松开了一样。”

  “不过,也很羡慕你啊。”沈昌宏感慨,“喜欢的研究方向那么多……如果我能多喜欢那些前沿领域一点,现在会不会过得没那么难呢。”

  “只喜欢一个领域为什么不行呢?”杜诗怡忽然说。

  “一个?”沈昌宏怔了一下,“可是……”

  他想说他从小就以各方面都能做得很好的叔公为榜样,父母也一直教训他遇到困难就想着逃避那是懦夫的行为,可是杜诗怡像是知道他会说什么一样,摇摇头:“你看飞扬。”

  “他是我们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个,从大一就嚷嚷着要专攻游戏开发,曹主任为了把他的研究方向拓宽一点不知费了多少劲,但他就是坚持不改。”杜诗怡说,“可是没有人因此小看他。连续做出几个爆款之后,后来就连曹主任也由着他了。把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到极致,本来就是一件很酷的事,不是所有人都非要全面发展的。”

  沈昌宏发愣,而杜诗怡看了看表,拎起裙摆站起身。

  “当然了,最后的决定还是要你下,我只是觉得,这不是退缩。”

  ***

  周五下午四点,所有实习生和工作人员从华元总部撤出,登车前往城郊的评测场地。网络上也迅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了无数个直播贴,千万人守在屏幕前。

  而官方的直播间里,忽然响起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

  “Hello大家好,好久不见还记得我吗?”

  【卧槽是当时OJ测试的解说员!!】

  【第一轮结束之后就没见他再上过线啊!】

  在综艺的一开始,节目组担心某些过于专业化的内容让大家不适应,特意安排了一个计算机系出身的解说陪着观众唠嗑,不过很快就发现没有这个必要,实习生一个比一个能打,弹幕天天都在嗷嗷尖叫,群众自己就能聊得激动四溢热火朝天,加上超话里部分人说只想多听实习生的现场音不愿意还有画外音分去注意,也就顺势停止了这个安排,不再插手广大网友的观看体验。

  不过这一次,导演组还是重启了这个设定。赛车嘛,这等热血沸腾的事怎能没有解说带头嗨。

  君不见那些体育比赛的名场面,声嘶力竭的解说也是超级助长情绪引发肾上腺素一路狂飙的啊啊啊啊!

  观众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实时弹幕顿时又是一波集中爆发,而与此同时,载着节目组众人的车已经接近目的地,镜头中已经出现了曾经在VCR中震撼世界的那座赛车场,地形巍峨起伏,像广袤原野里沉默威严的巨兽。

  实习生从大巴车上下来,杜诗怡边走边跟郑飞扬说着话,踮起脚往赛场远处看,用手遮在眼前挡住刺目的阳光。终点线处,三位带教工程师缓步而来,王总朗声道:

  “第五轮汇报考核,智能车竞速,准备开始。”

  六个人把自己的车模放到起跑线上,六辆车一字排开,看着极具视觉冲击力。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车模的启动遥控,王总已经在宣布规则:“单圈竞速,自动驾驶,以组内两人的用时加和决定团队排名。注意,不得冲出赛道两边划定的黑线,每出线一次,在总用时上加罚一分钟。”

  直播间雪花一样的弹幕刷得风云变色,大赛之前浓浓紧张的气氛蔓延至每个人的心中。镜头拉近推给了选手特写,他们站在场边,脸上是如出一辙的凝神。

  现场的电子大屏已经打出了计时板,六个人的名字后面跟的都是“00:00”。王总看了一眼,朝在一边候着的实习生和工作人员点头。

  “预备。”

  “开始!”

  砰!

  发令枪响,烈日之下的赛道上,六车如离弦之箭猛然冲出。

  作者有话说:

  沈昌宏的世家身份第一次暗示是在12章~点出来他跟华元董事长一个姓是59章~

  26章在交流会上有人觉得诗诗眼熟,42章徐宇提过一次公司团建

  这篇文到后期啦,前面埋了好久的伏笔会一点点收起来~

第104章 封神104%

  这种时候, 反应最快的还得属解说。

  作为一个身披程序员外衣实则拥有赛车粉灵魂的中二青年,这些年不知追看了多少场世界级比赛,体坛各大名嘴的经典语录那都在他的DNA里如数家珍, 这会儿一见赛车冲出去, 车迷特有的热血瞬间上身, 立马就开始燃了。

  “好的我们看到比赛已经开始!六辆车一起冲出!杜诗怡的红车率先加速保持一个身位的领先优势!紧随其后的是丁浩轩的蓝车!开场阶段没有太多地形变化, 大家目前都是全力向前!现场能听到风驰电掣的声音!前方好像要进入了复杂路段,让我们看看第一个考验是——啊!急转弯!!”

  一直向前笔直延伸的道路在忽然出现的群山面前陡然终结,迎面一个猝不及防的弯道, 向世界揭示着这场对决所要面临的高难情景。那几乎是九十度直角翻转的弧度突兀尖锐,一上来就是杀招。

  “冲上去了!红车!!”解说尖叫,“没有减速啊!以这个速度过弯真的是件很危险的事,我们看到稍有差池就可能飞出去撞上山壁啊!!杜诗怡写程序的时候真是具有非凡的勇气, 她相信自己的主控函数可以瞬间计算好一切时机!近了近了——还不减速吗——卧槽!!!”

  【我靠啊啊啊啊!!!】

  【草这个急速变向太帅了!!!】

  “神龙摆尾!闪电漂移!全速冲弯道不浪费半秒时间!太精彩了,我想没有人会怀疑杜诗怡这一手之下对于高速运算的掌控力!”解说狂吼,“转弯过去是一个小坡道!轻松上去了没有问题!我们看到这一片似乎都是山地, 这个坡道是把车带入了盘山公路啊!这山一眼望去还挺高,我数一数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啊整整十圈向上, 杜诗怡的红车开始快速绕圈!”

  解说在那数圈的功夫,场上形势就又有了翻天覆地的进展,红车沿路飞奔, 转眼就已经攀升至第三圈高度,蓝车冲入第一圈的前摇轨道, 后方, 另外几辆正在急速追来。开场才不到四十秒钟, 差距已然显现, 那个急转弯对于其他人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沈昌宏没敢造次到底是减速避让,俞诚原速冲上的后果是白车几乎险险擦着山壁飞过,惊出粉丝一身冷汗,总感觉再偏一寸就要刮出火花。但是大部分人此时的目光都顾不上分出一刻,集体死盯领跑的红车,这场惊心动魄的极限竞速已然全面爆发铺展,所有人的反应都已经全靠本能,本能地将视线指向最前方最耀眼的存在。

  绕绕绕!

  升升升!

  对新地形的犹豫试探仿佛不曾存在,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一圈又一圈的高速奔袭。而随着那道火红越升越高,直播间众人手心里的汗也就越来越重,心跳砰砰加码,几乎要蹦出喉咙。

  这段路可不是任人宰割的送分童子,每一圈都在急剧变化的山势让它潜藏着无数的惊险未知,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它!没!有!护!栏!

  一旦过弯失误摔下来,后果不可预料!

  这种危险越往高处走越大,无数网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偏偏视线中央的车速没有半分减缓的倾向。自动驾驶的车不是人,电脑永远不会有紧张担忧害怕种种情绪,它只会忠实地执行主人设定好的命令,向前,以主控函数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向前!

  第八圈、第九圈、第十圈!

  “进入第十圈了!”解说喊,“只要过了这一圈,这段长达数百米的危险山路就会被跨过,山顶平台已经看得见了!——卧槽!!!转过最后一道弯竟然有一个突然的向上,这个幅度跟之前相比完全不对劲啊!!!按照先前的惯性计算绝对翻不过这道坡,一旦向后打滑那结局不可想象,就看千钧一发之下红车来不来得及调整,这是彻底登顶之前这座山早就备下的鬼门关!!!”

  所有人差点被他吓出个好歹,一看局面却也真的是生死攸关,无数人在震荡中失语,然而就在那一刹,红车背后的主控函数已经代表它的缔造者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

  来得及!

  几乎就在车体向后倾斜的那一瞬,忽然变换的油门档位为它陡然加大了支撑力度,本来抓地效果隐隐不足的车轮瞬时间二度发力,顷刻就已经稳住,继而向上攀升。

  第十圈,过!

  红车跃上山顶平台!

  险象环生的局面再一次被化解,带来的惊悸却远没有被消化完,所有人惊魂未定,连一直紧紧锁着的镜头都踉跄了一下,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导播看抖了手。

  然而赛道不可能让他们停下来慢慢平复。

  山顶平台是片没有任何遮挡物的空地,不大,以红车的速度瞬息间就到了另一端,而后所有人低视角一看,全疯了。

  “下坡!类似激流勇进的高速降落!”解说炸了,“完全出人预料的赛道设计!杜诗怡的红车现在要冲下去,从山顶,从将近二十层楼的高空!”

  夕阳偏偏在这一瞬到达了极盛的时刻,红车冲出的瞬息,长而烈的整道陡坡自下而上全是绚烂的光影,几乎将整座山体吞没。工作人员在导演的狂吼里手忙脚乱地切换角度,仿若在瀑布底部仰望山巅的仰拍视角下,那颗代表车的光点穿越光幕全速俯冲,像火红的流星,从穹顶一路飞落!

  那迎着夕阳俯冲而下的画面太过眩目,以至于它深深印在了无数人的心底,过了很多很多年,仍然不曾忘却。

  红车驶出坡底,奔向广阔的直道。

  直道平坦,似乎终于进入了一个间歇期。

  开赛至今持续两分四十八秒的高强度节奏终于得以喘息,红车向前,速度依然奇快,却平稳得仿佛不需要担心。在这样一马平川的坦途里,转播终于恍惚着给了场边的杜诗怡一个特写,她同样沐浴在极盛的夏日光影中,注视着车子沿途远去,神情冷静,美得让人屏息。

  “不愧是诗怡。我想她站在这里,就足以让人安心。”解说感叹,“另外我必须说一句,华元自建的这个评测场,其震撼程度真是远远超乎想象。我难以相信他们是用这样的强度来测试。屏幕前应该有不少参加过智能车比赛的朋友,肯定知道这有多离奇多不可思议。”

  众人沉默。

  【太可怕了……对比一下我做的智能车简直像小孩子过家家】

  【但平常国赛的赛道对付起来就已经很难了】

  【谁说不是呢……节能信标电磁越野智能视觉,大半条命都要去了】

  【所以能通过眼前这种评测的,都是神吧……】

  网络上一片恍恍惚惚,都在震撼于华元这样的地狱难度,解说心里其实倒是有点隐约的猜测,只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好贸然说出口。

  不过局面缓和,大家总算有空瞄了眼后面的情况。

  纵使有俞诚不得已近乎手把手的修改代码,白薇的绿车还是跌跌撞撞落在最后,这会儿都快从镜头里消失;俞诚自己的白车和郑飞扬的黄车以及沈昌宏的紫车不相上下,三个人挤得热热闹闹谁也甩不开谁,然而这盘山公路又是个绝对承载不了意外的地方,三车挨这么近那危险度陡然翻倍,毫无行车控制权只能站在一边看主控函数自行行动的几个人那不知都是提着多少心。而不知何时起,丁浩轩的蓝车也已经从那道高坡上下来,踏上了与杜诗怡如出一辙的直道——

  等等。

  如出一辙?

  以解说为首,起码有一半人瞬间跳起。

  尤其是镜头绕了一圈又回到杜诗怡的红车那里去后,这种不妙的预感直达巅峰,解说直接拍桌子起来了:“是我的错觉吗!怎么这路越走越窄了!”

  当然不是错觉。

  有前后两瞬的镜头直观对比,所有人都看出了不对。刚从山顶冲下来时的路是何等的宽敞,目测至少能容纳五车并驾齐驱,不知不觉间,赛道竟然已经收窄到了仅容两车并行的程度,而他们之前看杜诗怡这边行车一路风平浪静就放松了警惕,从未发觉!

  连解说的声音都感慨了:“两分四十八秒,红车冲下,从那一刻起,弯道和坡道的考验都已过去,进入水平的直道路段,而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直道最简单。但是没有想到,这次的考核就连直道也藏着变化,体现在不断收窄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