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27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这一次的策论题论的是治理水患的题目,也不算出格,可以说十个备考的考生里面起码十个都做过这样的策论题, 答案可能会有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每个人都有话可以说,但是能不能说道考官心坎上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季兴邦叹了口气,想起了当时自己备考乡试的时候,大堂兄季兴杰给自己做过此次乡试的题目作为“备考真题”, 当时将前三名的考卷都给自己看了, 从中分析了一番当年的主考官周成明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答题思路,治理水患的思路。

  周成明是礼部出身, 自己也曾经备考过, 研究过水利问题, 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他反感那种空谈,不喜欢空洞的文章。虽然他并未在工部任职过,但是他的家人有工部出身的人,传给过他一部《治水经》, 使得他对治水很有心得研究, 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人。

  他喜欢实干家, 喜欢有数学基础和工部治水基础的学子,他挑选的三篇文章虽然是不同的人写出来的,但是可以总结出那几人的特质,便是一看就知道是行家,放出去就能修筑堤坝、实际去治水的人!

  季兴邦想起了大堂兄让自己答题一百遍的那个场景,当时自己为了答这一题先是将当年前三名的考卷吃透了,再找了好些治水的书籍、修筑堤坝的书籍、甚至是数学书籍认真研究,才写出了让大堂兄极为满意的文章。

  即便是在练习的时候,季兴邦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写的,并未深刻地思考过,需要练习的题目太多了,其他三个小伙伴们对于策论文也就是八股文的格式还不熟悉,还需要好好教他们。

  可是真的在考场上思考这个题目,以及打草稿的时候,季兴邦犹豫了,真的要按照前世的那个思路答题吗?上辈子大堂兄让自己刷题一百遍的时候,他已经考中进士了,水平确实很高,可是那个时候的他才初入官场,他所治理的县市也没有很多水患。

  不过经过上辈子之后,季兴邦心中更有所悟,他觉得治理水患不光是要这些实干的东西真的去修筑堤坝、去治水,还要防范大灾之后的大疫,还要给流民一个出路,还要解决之后的流民归家以及分配田地的问题等等。

  同时为了不再有水患,上游的各省、县都要积极种树,免得泥沙俱下,使得下游成为人间地狱。

  可是这样的思路是他季兴邦上辈子的所思所得,并不完全是大堂兄季兴杰的经验,按照这样的思路答题的话,风险会不会太大了?会不会不合主考官周成明的思路?

  于是季兴邦用了很久的时间来思考,他到底是要走一条容易的路,按照大堂兄教的那些来答题,求稳中一个举人,还是赌一把,将自己前世里的所思所学所悟全都答上去,赌一把?

  赌赢了,有可能中解元,得周成明的喜欢,很是风光。赌输了,就是一个落榜,甚至有可能李思齐、闵宏达等人按照之前复习的那样平稳的答题,他们四个都中了,就自己一个人不中!

  该怎么选?到底是应该求稳,还是应该冒险?

  最后季兴邦闭上眼睛长叹了一口气,依然选择了冒险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答出来,因为他也想试试看自己是否能在某一个阶段超越某一个阶段的大堂兄,自己前一世那些感悟是否能带来一些好的改变。

  若是赢了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输了也没有什么,他也输得起。今年才考中秀才呢,有几个人能连中秀才和举人?今年若是冒险不中的话,下一届的考题自己也是熟知的,大不了下一届的时候再求稳好了,现在的自己还不满十六岁,完全有的是时间!

  想清楚之后季兴邦便开始挥笔答题,因为落笔所写的都是他自己有所感悟的东西,所以写得十分顺畅不说,还十分的言之有物,让他自己看了之后非常满意。甚至全部写完也才刚刚到吃中午饭的时候,比其他人快了一大截。

  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季兴邦紧盯着那个诗题,非常简单,就是写一下国泰民安的拍马屁诗篇。他在吃饼的时候一边啃一边想,等到中午的饼啃完之后,他所写的诗题的腹稿也出来了。

  于是在吃完东西净过手之后,季兴邦将自己拟好的诗写在稿纸上,然后花上一百二十分的心思认真将自己的策论文答案和诗作誊写在答卷上,中午过后晾干了试卷便交卷了。

  之后他看着天上明晃晃的太阳,准备补个觉。

  没有办法,昨天夜里实在是没有怎么睡觉,好些人打呼噜,吵得很。还有些人不断申请上厕所,让衙役走来走去看着他们点灯又熄灯之类的,他一晚上就没有怎么睡着过。

  当然,他昨天夜里没有睡着也有可能是太紧张了。

  总之,今天好好的答完题交完卷之后真是可以好好补一个觉,毕竟明天可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完全不能掉以轻心。

  整个考场之中像季兴邦这般下午睡觉的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便是有也是昨天下午好些人对四书题比较了解所以答题较快的人,为了节省自己的精力,让自己在今天能更加有精神答策论题才提前睡觉的。

  策论题可以说是这三天乡试之中最重要的一道题,今天也可以说是今天乡试考试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鲜少有人像季兴邦一般这么早交卷,然后补觉的。

  他周边考场的人看见他竟然早早交卷睡觉了,无不对他鄙视不已,只觉得他是那种来混混的人,完全是来凑数的,一点儿都没有把心思放在考科举这件事上。

  等到夜里呼噜声四起的时候,季兴邦被吵醒了,可是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担忧的,因为他补觉了之后精力好了很多,慢悠悠地摸黑吃了李家厨娘给准备的完全不带油腥的饼子,喝了些水,继续睡着了。

  这次睡觉的时候他心中什么负担都没有,完全不着急现在睡不着明天会发挥不好,只是想着他已经在下午补足了觉,便是下半夜完全没有睡觉也不会影响明天他的最后一场考试。

  没有想到放下了心理负担之后,他反而睡得更加的好,迷迷糊糊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衙役来让大家抄题目的时候,让他真是精神无比的饱满。

  第三天的考试就分类了,《五经》之中每个秀才会选择治不同的经书,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一般而言,治《诗经》和《春秋》二经的考生最多,《礼记》《尚书》的次之,治《周易》的最少。

  但是在乡试的时候为了平衡治不同经文的考生,主考官会在《五经》上均各出一道考题,让治不同经书的学生们选择不同的题目来答。

  自然也会偶尔有哪些投机取巧的学子,其中两部经文都学一些,待到考试的时候看一看哪一经的题目比较简单就答哪一经的题目。

  更有甚者,像时穆瑾这般的京城考生,他们会有考官的资料,知晓那一个主考官在念书时候已经在翰林院的时候主要钻研哪一经,对哪一经的学子更加喜爱,在考试的时候便选择那一经来答题,好讨得主考官的欢心。

  这样答题是必然会让考官在心中有所偏重的,比如一个考官一辈子都在钻研《诗经》,对《诗经》是真爱,那么他在阅卷的时候看着答其他题目的学子心中首先就有些不喜,对于选了《诗经》题目的学生天生就有些亲近,在策论文二人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选择治《诗经》的学生录用为举人!

  但是对于季兴邦、季兴杰他们这些农家子或者小县城出身的人来说,他们的学习资料很少,精力也很少,完全没有机会和精力对于《五经》一样学一些,选定了《春秋》之后,只能沿着一条路走到黑,考试的时候选择题目也只能选择《春秋》这一经的题目。

  考官若是喜欢这一经还好,若是不喜欢这一经他们也只能受着,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只学过这一经呢!

  季兴邦不知道前世里周明成更喜欢哪一经的学生,也不知道他点的状元那一年是治的哪一经,但是他别无选择,只能答《春秋》这一经的题目,前世里面大堂兄也只关注过《春秋》这一经的考题。

  有些时候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点儿都不能自己控制的。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交卷之后,大家都一身疲惫地离开了考场。

  季兴邦虽然提前知晓了考题,但是因为自己在答策论的时候冒险了,还有不知道周成明是否喜欢《春秋》这一经有些拿不准自己考不考得中,有些沮丧。

  闵宏达、曾阳夏、时穆宁四人因为自己复习的时间不够,觉得八股文练习不够、积累不够,对《春秋》的研习时间太短有些纠结,不知道自己考得好不好,有些提不起精神。

  李思齐因为自己选择了《诗经》,没有像其他人一般选择答《春秋》而有些不确定,心中忐忑不安。

  时穆瑾因为自己被分到了臭号,发挥得不好也是蔫蔫的。

  因此回程的马车上甚是安静,大家围坐车内安静如鸡,回到李思齐租住的屋子里面也是各自休息去了。

  时晗雪因为担忧自己哥哥和未婚夫的考试情况,亲自敲门送了人参鸡汤去给他们补身子,也问了问他们考试的情况,听见他们不便多提之后也没有再继续追问,很是知情识趣。

  不过为了让自己的哥哥和未婚夫不要那么沮丧,她想要让他们散散心,担心他们二人没有心情,便假托自己想要在省城逛逛长长见识,约二人明日一同出门,倒是都得到了他们二人的应允。

  于是时晗雪松了口气,今日就让他们好好休息一日,也让负面情绪有个出口,明日里玩过就会好了。

  同时她也很会为人处世,安排了自己的丫鬟们将熬出来的人参鸡汤送到了同住一院的其他四个秀才的房中,做事情面面俱到,一点儿差错都没有。

  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乡试成绩

  第二天, 季兴邦等六人休息的差不多了,便相约结伴去省城逛一逛。

  虽然时穆瑾与他们几个复习的时候不在一块儿,但是现在是乡试过后的放松时间, 不约他一块出门去逛有点不太合适。

  时穆瑾虽然不想浪费时间和别人一同复习, 但现在考完了一起去逛一逛也无所谓, 他毕竟是时穆瑾、时晗雪的嫡兄, 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面上的情谊总是要顾及的。

  于是最后的结果便是他们六个考生都决意出门。

  当然出门的时候时晗雪这个倡议者自然也是不能少的,不过为了方便她扮了男装。

  七个俊俏的小少年们在李思齐租的房屋前集合,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他们七个都是读书人, 去逛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省城的书画铺子。首选的逛街地点自然就是书画铺子聚集到书画一条街,那条街的位置就坐落在省周边。

  那是一条非常繁华的街道,因为全省各个府、县的学子此时都集聚省城,准备应考,其中不乏身家丰厚的人。

  甚至有不少从京城而来回原籍参加考试的这种人, 例如时穆瑾。

  因此这些书画铺子里面的笔、墨、纸、砚卖得都不便宜, 那个标价很让人炸舌,即便是京城来客时穆瑾也只是看了看标价, 看了看东西而已, 没有提出要买任何东西, 更不用说这些小城市里来的人了。

  其实对于其中家资丰厚、商户出身的李思齐、曾阳夏来说, 他们是能买得起的,可是他们的情商比较高,不想在这种时候出风头,让大家对他们起隔阂。

  因此, 有什么喜欢的东西他们二人也只是悄悄记着, 准备下次自己单独过来买或者是约着熟人的时候过来买, 避开时穆瑾这样不太熟悉的人,也免得让季兴邦、闵宏达这样的农家子心里不舒服。

  这些书画铺子里面除了卖一些昂贵的笔、墨、纸、砚之外,还有很多名家的书画字帖。

  这些名贵书画字帖有的是老板花了大价钱从京城的大书法家、大画家手中买来的。有些是他们镇店之宝——前朝历史名人传下来的名贵字画!

  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天价了,基本上只是用来招揽客人以及抬高自家店铺的名气地位的,鲜少有人能够有钱购买的。

  那些书画,对于七个人来说只是看看就过去的东西,但是有几份名家的字帖让这七个学子简直爱不释手,很想要出手买下,可惜没有那么多的钱,所以只能放弃。

  当然他们放弃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是对于一些好的馆阁体字帖确是势在必得,因为这是科举考试的立身之本。

  时穆瑾是觉得这个写字的大家就在京城,他之后可以带着银子到京城那个大家家中求一副字帖,自然会比这个店铺里面买的便宜一些,还能求自己喜欢的字,更为划算。

  对于曾阳夏和李思齐来说,他们对看中的字体准备折回来再结伴去购买,对于念书的人来说,练好馆阁体可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二人现在身上又有足够的银两,为什么不买。

  甚至他们二人还私下沟通了一番,买不同大家的馆阁体字帖,回来之后交换分享,也能借给其他几个同窗好友观摩一番。

  对于季兴邦来说,他直接向大堂兄季兴杰要一些字帖就行了!

  因为论起馆阁体,没有哪个大家的字比自己大堂兄季兴杰的要更加经济实惠又好用的了。前世里大堂兄也是个馆阁体书法大家呢!

  不过季兴邦在心中感叹道:“自己大堂兄季兴杰日后虽然也是一个大书法家,可惜因为他的官位一直不是很高,名声也有些坏了,所以虽然成名,大家喜欢他的字,但是一边却又鄙视他的人品,导致他的字帖价钱卖得不算很高,很多人只是偷偷的收藏,耻于和自己说曾经收藏了季兴杰的字。”

  不知道大堂兄季兴杰现在在京城里怎么样了,真希望他不要再遇到上辈子那样的为难事情,这辈子好好和大堂嫂把日子过明白了。

  正好现在他们在省城考了乡试,等过段时间乡试的成绩出来之后就可以奔赴京城了。

  张家那些人便是再“榜下捉婿”也得等到九月会试考完之后、成绩出来之后才会行动,他们那个时候早就到京城里了。

  到时候,季兴邦自己在京城里,李思齐这个大堂兄的小舅子也在京城,而且他们两个至少都有秀才的身份,都能去京兆尹衙门敲一敲登闻鼓,总算可以放下心来,大堂兄、大堂嫂夫妇不会出现那种最坏的情况了。

  当然,季兴邦可是打定了主意──不管大堂兄被“榜下捉婿”之后心中是否愿意娶那张家的女儿做平妻,或者纳她为妾,他都要约着李思齐一同去敲响登闻鼓的。

  到时候一定让大堂娶平妻或者是纳妾的想法中途夭折,一定逼着大堂兄做个圣人,让他和大堂嫂好好的过日子,也顺便挽救一下他的名声和他的仕途。

  离开书画铺子之后,季兴邦倒是很想带时晗雪去看一看省城之中的布料庄和成衣铺、胭脂铺之类的地方,也用自己攒下来的银子给未婚妻时晗雪买些东西,博美人一笑。

  其他人也无可无不可。季兴邦和时晗雪想去就去逛逛呗,反正二人已经是未婚夫妻的关系了,他们也知道时晗雪其实是个女孩子,完全是无碍的。

  只是一同逛街的时穆瑾却皱着眉头说道:“虽然二妹其实是女子,可以逛那些地方,但现在二妹毕竟是穿了男装。我们七个人一起去逛那样的铺子,给人的观感不是很好,说不得会影响名声,还是等日后二妹和方姨娘换了女装之后再结伴去逛吧。”

  听到时穆瑾这个嫡兄这么一说后,时晗雪立即笑着点头答应了。

  同时她还拉住了想要出言反驳的季兴邦和时穆宁,她不愿意自己的未婚夫和亲哥哥因为这件小事情和嫡兄产生矛盾,也不想坏了今日几个人逛街的心情。

  今天逛街对她来说本就可有可无,因为在这几个人去应考的时候,她和方姨娘已经出门逛了省城很多次,买了好些东西了。

  还不是昨天见到这几个人这么累,心情这么差她才提议出来逛街散心的,逛街只是手段,目的还是散心。

  若是大家为了这件事情与时穆瑾吵架,惹得大家都心情不好,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一场风波在时晗雪的刻意化解下,并未形成狂风大雨,而是消解于无形之中。

  众人转头去了省城有名的小吃一条街,从街头吃到了街尾,便是像时穆瑾这般矜持的京城来客,都忍不住在路边的小摊上吃了好些便宜又好吃的吃食,众人玩得非常的开心。

  傍晚,他们捧着撑到不行的肚子回了李家的宅子当中。

  他们决定了,明天一定要分开逛街!

  李思齐和曾阳夏二人犹犹豫豫地和大家说他们准备明天结伴逛街。

  季兴邦、时穆宁、时晗雪三人结成了逛街的同盟,并决定让时晗雪换上女装,他们三人可以光明正大地逛成衣、胭脂、首饰铺子。

  当然,他们也毫无诚意、假惺惺地要约了时穆瑾与他们一同逛街,不出所料被时穆瑾拒绝了,他们便如完成任务般,也不再相邀了。

  闵宏达想要到省城的瓦肆一般的地方去逛一逛,淘一淘有没有什么便宜的东西,便决定只身一人前往。

  毕竟让同窗看到自己与小贩一文两文的讲价,买便宜的东西、地摊货也是件挺难为情的事情,一个人去挑还更自在些。

  他也不能不去,还想着在省城看看什么小玩意儿流行,多给自家大哥闵宏泰进点儿时兴的货物呢!

  剩下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再约时穆瑾出去一同逛街,面子情一次就够了,哪能天天顾及他的面子,要照顾他?

  时穆瑾也不屑与这些小县城来的人交往,因此之后的几天里,他也基本上是独自去街上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