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60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收到这份邸报的时候, 沈章留乐的见牙不见眼, 牙花子都笑出来了。

  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白费, 现在连皇上都知道他沈章留的名号,等到考核的时候一定能得到一个优等,日后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有的时候精神上的表扬很能刺激人的进步,而金钱的增长也真的很能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山北省临汾府的农民们以及工匠们在农闲的时候做了很多很多的曲辕犁以及自动水车。

  不但将自己家里赚得盆满钵满。也很好的提高了自己的手艺水平。

  甚至有一个工匠方云乐在季兴邦发明的曲辕犁和自动水车的基础上, 感召下,发明出了一个新农具——三脚耧车。

  现在大景朝当然也有耧车但只有一脚耧车。这种一脚耧车前面需有一个牲畜拉着耧车,中间的车厢里放着种子,种子从那一只脚的耧管之中落下来,一次可以播种一排种子。

  当然, 播种这些种子的前提是地已经被曲辕犁深耕好了。

  这个灵巧的工匠方云乐突发奇想, 把原有的耧车做成脚的,这样一来不仅一次可以播种三排种子, 耧车底的耧脚还能把翻出来的土盖住其他排耕种的种子, 省了一道工序。

  用这个三脚耧车播种可以做到一边播种, 一边覆土, 生产效率提升了不止三倍,简直十倍有余。

  这个临汾府的工匠方云乐是个非常淳朴的人。他感激临汾府的农事官季兴邦之前改造农具,造福众人,于是便带着他改良好的这个三脚耧车到了临汾府城找到了季兴邦, 把他制造出来的三角搂车献给了季兴邦。

  淳朴的工匠方云乐一点都没有要向季兴邦要报酬的想法, 他也完全没有什么金钱的概念, 只是想将这个东西献出来给季兴邦,给府君大人,给朝廷。

  希望自己也能像季兴邦一样造福大众。

  季兴邦看到这个三脚耧车之后非常的开心,对方云乐很是以礼相待。

  但是他并不准备贪墨方云乐的发明创造,也不准备让方云乐无功而返,而是想将方云乐树立成为一个改造农具献给朝廷的典型,让他获得非常大的成功。

  只有这样,百姓和工匠们才有更大的发明改造新农具的热情,大景朝的农业才会更加发展得好,更加欣欣向荣。

  季兴邦当初考科举时候治的就是《春秋》一经。之前时晗雪在议定发展女学长远规划的时候,时晗雪都能想到子贡赎人的这个典故,季兴邦在此时自然更不会忘记。

  季兴邦首先是带着方云乐以及他制作出来的三脚耧车去找府君沈章留大人。

  虽然府君沈章留大人是个贪财、见钱眼开的人,但是季兴邦也不否认府君大人很有眼光。

  于是季兴邦将他的计划以及子贡赎人的那个典故都细细给沈章留大人掰扯开,说清楚了。

  并且建议,现在朝廷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方云乐一大笔钱作为奖金,或者是给他一个官身,提升他的阶级作为奖励,激励他日后不断继续发明创造。

  并且还要将这件事情传扬开去,有他这么一个榜样在前,才能更激起平民百姓以及工匠们的创造热情。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只有这样以后大景朝的发展才能更加欣欣向荣。

  若是此刻方云乐献上的这个三脚耧车悄无声息的就被朝廷拿来用,而他本人并没有实际获益,那么将会大大打击大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长此以往,日后大景朝恐怕就没有什么先进的农具再产出了。

  沈章留大人听完之后皱眉,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然后看了方云乐一眼。

  方云乐却觉得府君大人的这一眼极具威胁性,把他吓得“扑通”一声立即就跪倒在地上。

  他匍匐着身躯瑟瑟发抖地对府军沈章留大人说道:“府君大人,我是自愿献这个三脚耧车的,我没有想过要什么奖金,也没有想过要要什么官位,冤枉啊,大人。”

  方云乐也是以前被府君大人的名声吓得狠了,此刻只想赶紧撇清关系,平安的回家,生怕被府君大人一怒之下便关了大牢。

  季兴邦见到方云乐这么担忧,不希望方云乐因为自己这么担惊受怕,赶紧站起来帮他求情,同时也一脸期待地看着沈章留大人,希望这次府军沈章留大人能够支持自己的想法。

  沈章留想了想之前邸报当中皇上对自己的夸奖,觉得季兴邦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福将。所以若是这一次自己能够按他说的这样做,岂不是从一开始就能把功劳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一点都不放过。

  不必像上次那般季兴邦发明两样新农具的功劳一点都没有能染指,只得了一些推广新农具的功劳而已。

  况且这个季兴邦背后也有人,若是自己这边不答应他,背地里他再暗戳戳地上个折子和宁王殿下说一说,又被皇上觉得是个好主意,从皇上那里赐下奖励或者官位下来给这个方云乐,那自己可是又被打脸了。

  刚刚被皇帝表扬了一遍,可千万不要再被扣上一个“庸官”的帽子了。

  于是府君沈章留大人笑眯眯地走到跪地的方云乐面前,拉着他的手将他扶起来。

  还笑着对他说道:“方云乐方师傅是吧?你不要这么害怕我。我是临汾府君大人,又不是老虎,不能吃了你,何必这么害怕呢?动不动就跪地。

  坐下喝茶,咱们慢慢聊聊啊。

  我觉得季兴邦季大人的提议很好,但是呢,还不够全面。我觉得奖励银子要给你,官位也要给你,两样都不能少了!

  这样吧,由我做主,从府库里拨一百两银子奖励给你,然后再奖励给你一个从九品的官职。

  这个官职当然只是名义上的,不过却也有用。虽然你不能在朝廷领俸禄银子,但是日后你的孩子们就不入降级工籍,而是属于官员的后代,入士籍了。”

  千百年来大景朝的户籍等级都是“士农工商”这四个分明的等级的。

  这个工匠方云乐一下子就从工这个等级跳入到了士这个等级,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善,让他喜不自胜,比赚得了一百两银子更加开心。

  当然一百两银子也算很多了,他辛辛苦苦赚个十年也不一定能攒起来那么多钱。

  方云乐傻乐之后发现季兴邦在一旁与他面面相觑,被这个馅饼给砸的傻了眼。

  季兴邦本来以为两样赏赐奖励之中他能帮方云乐求到一样就不错了,哪不知府君沈章留大人此时竟然这么痛快,两样都给了。

  季兴邦自然想不到了。

  赏赐的银子肯定是从府库里出,不可能是府君沈章留大人拿自己私人的银子。而官位呢?也只不过是一个名声罢了,好些乡绅富豪用银子都能买一个官职呢,沈章留大人也有权给出去。

  这两种东西本质上都是朝廷的东西,一点都不会损害沈章留大人自己,对于沈大人来说都是无本的生意,所以他一点都不会心疼,不会舍不得的。

  就这样,临汾府大肆办了一个奖励会,当着很多老百姓以及工匠、官员们的面对发明创造的方云乐奖励了一百两纹银,以及一个从九品的官位,让大家吃惊不已。

  百姓和工匠们也纷纷以方云乐为榜样——他都能做到,自己难道会做不到吗?

  大家都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或者都是传承了几辈子的手艺人,谁又比谁差了?就不信回去以后我想不出新东西来!

  就这样,临汾府的百姓和工匠们迸发出来了从未有过的热情,纷纷对农具进行改良,一时之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临汾府府军沈章留大人乐得脸上都要笑开花了。

  同时沈章留大人自然也不会闲着,他将三脚耧车的图纸、三脚耧车的样品以及对方云乐进行奖励这件事写入了奏折之中报给皇上。

  这可都是自己的功绩啊,一点都不能放过。

  皇上看到新改良的三脚耧车之后非常的开心,觉得自己之前看人果然很有眼光,没有看错这个沈章留这个人。

  沈章留果然是个能吏,若是这些新式农具今年都能推广开去,大景朝日后便不会再有人挨饿了。

  作者有话说:

第125章 连升三品

  让沈章留有些愤愤不平的是, 皇上只是在邸报中夸赞了他,但是却实实在在给季兴邦提升了一级官位,让他从从五品升到了正五品。

  只不过季兴邦的职务还是在临汾府, 从农事官变成了一府的通判, 仍然在府衙之中为沈章留做事。

  方云乐给人的示范效应除了体现在提升了广大老百姓以及工匠们的发明创造积极性之外还体现在临汾府入学率的提升上。

  这个入学率的提升, 不光是男子的入学率, 还有女子的入学率。

  诚然,对于普通的农家来说,很可能集家中的全力都只能供一个男子去念书。

  这样做也带来很多好处,这个男子若是能够考上秀才或者举人等等, 能够反哺家中,让家中一下子从农门改换门庭变成士族,投入和回报相比收获巨大。

  所以很多人家在制作了新式的农具、有钱了之后,就将自家的男孩子送到学堂去念书了。

  即便自家的男孩子没有能在科举上有所进益,等他识字会算之后到城里去做账房先生以及打工也是挺好的, 总不会比在地里刨食还要差。

  其他府的人家是万万想不到家中有钱之后让女子也去学堂启蒙的, 但是临汾府的人家就不一样。

  季兴邦的妻子时晗雪在临汾府城之中开了灵毓女学的分学堂。这段时间以来,季兴邦在制造农具上尽心竭力, 时晗雪在开办女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虽然灵毓女学收取的学费很贵, 但因为这个女学代表了大景朝女学的最高水平。同时, 时晗雪承诺在过年时候回京, 可以带着成绩好的女学生到京城的灵毓女学去京城女学的学生进行交流。

  因此时晗雪在府城之中打开局面很快。所有的夫人们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与京城那些贵人的女儿扯上关系,说不得就入了哪家贵人的眼呢?

  在临汾府这种小地方,能与千里之外的京城扯上关系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她们便是砸锅卖铁也要将女儿送到灵毓女学去上学。

  就这样, 临汾府城的权贵人家的女子去念灵毓女学成为了一种风潮, 谁家的女儿若是没能入学,便会受到旁人的取笑。这样一来,灵毓女学的招生自然不愁。

  时晗雪在京城的灵域女学里,每年有二十个名额是给家庭环境很差,交不起学费,但是成绩极好的女孩子准备的,需要进行入学考试才能争取到这个名额。

  她在临汾府办女学分院的时候,自然也引入了同样的制度。

  若是家境贫寒的女子能够通过灵毓女学的入学考试,之后五六年的学费都被灵毓女学包圆了,自己家不用再出一分钱。

  这样一来,百姓们心中便存着期待,总觉得自家女儿冰雪聪明,一定能抢到那为数不多的名额的。

  因此,整个临汾府的百姓们在有钱之后将女儿们送到学堂去启蒙一两年的人家变得多了起来。

  女孩子们日子过得比男孩子们更苦,更加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因此临汾府的这些女孩子若是能有一两年的念书机会,都会非常珍惜。

  她们也想着——若是自己能考上灵毓女学,便能改头换面,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说不得日后还能去京城参加女官考试,成为时晗雪那般厉害的女官呢。

  因此时晗雪在临汾府办灵毓女学的分院,效果十分好,比皇后娘娘外派去各个县办大景女学的那些女官都要做得好得多。

  只不过这个时候皇后娘娘觉得人手不够用,只要有能派出去做女官的人就行了,不太在意大家办学的成绩,也没有给大家下达什么硬性的指标和任务,也就没有人太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讲。

  不过皇后娘娘耳聪目明,对这些事情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又因为皇后娘娘经常与皇上以及宁王殿下交流,因此她对时晗雪夫妇都非常的看重,觉得这对夫妻真是人精子,做事情都能做成,真是太有能力了。

  就这样晃晃悠悠又过了两年,转眼间便到了吏部五年一次对官员进行考核的时间。

  在这一次考评之中,山北省临汾府正四品的府君沈章留,因为做事情特别好,被皇上连升两级,直接进了京城中枢工部之中——成为了正三品的工部侍郎。

  说起他的功绩来,可是不得了。很多人便是眼红也比不了。

  沈章留不但很好的推广了皇上在邸报中要求大家推广的曲辕犁和自动水车两种农具,还鼓励农民和工匠发明创造,进献了工匠和农民发明的三脚耧车等多种农具,使得整个大景朝的农业科技往前推进了很远。

  现在整个大景朝的农耕效率提升了很多,农民们不但在深耕土地的时候有曲辕犁的帮助,在灌溉田地的时候有自动水车的帮助,在播种的时候也有三脚耧车的帮助,让百姓们减轻了很多种地的负担,农闲闲的时间增加。

  百姓们有了时间之后,就可以到附近的荒地去开荒,搞更多的农田出来种植,亦或者是将其他的副业搞了起来,使得自己家中的收入增多,日子也好过很多。

  有了钱的百姓们自然又会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学堂去启蒙,因此临汾府科举的考试成绩变得很好,沈章留府君大人教化百姓的功绩又凸显出来了,整个临汾府的考核成绩自然就变得很好。

  于是,好些人便骂骂咧咧的看着沈章留这个官声很不好的贪官跨过了那一层天堑一般的桎梏,到京城中枢之一的工部去做侍郎了,日后简直前途不可限量。

  呸,真是走了狗屎运。

  相比较而言,临汾府的正五品通判季兴邦职位上升了两级,变成了正四品的府君,仍然在临汾府做主官就显得不太显眼了。

  只有沈章留在心中愤愤不平,因为这些功绩季兴邦之前已经被皇上升了一级了,只是不为人熟知而已。

  众人都眼红自己连升两级得了利,哪不知季兴邦才是那个悄悄连升三品的人。

  不过沈章留想想正四品和正三品之间隔了一层天堑。有些人一辈子最多也是正四品的府君混到头,一辈子都不能进京城中枢去。

  而自己现在跳了两级到京城工部去做侍郎去了,确实值得人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