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62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此时听王县令这么说了以后,便详细打听了一番灵毓女学的学费银子。

  王县令有些肉疼地给大家报了一个数字,大家听完这个数额之后,纷纷猛的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立即同意了王县令的观点,觉得季府君既然有这样一个赚钱的金母鸡,真是看不上其他任何的小钱。

  其他县令都摩拳擦掌起来,朱县令最积极地说道:“这么看来开女学真是一个生财之道啊,不如我们也在县里办起女学来。”

  其他县令摇头,周县令说道:“大家的县城里有几个富户?况且咱们十个县离府城也不算太远,人家有钱的人家早就将孩子送到府城灵毓女学念书去了,哪儿还轮得到你来发财?”

  王县令却嘿嘿一笑,对大家说道:“咱们临汾府城有了一个灵毓女学,但是咱们老家那边都还没有啊。

  若是咱们能和府君大人以及时夫人商量清楚了,借用灵毓女学这个牌子,将女学开到咱们家旁边,开到老家的府城之中,你们觉得能赚多少银子?”

  王县令这番话一听就是深思熟虑的,想来以及思考了很久了。

  众人闻言纷纷眼前一亮,觉得这真是一个生财之道。

  于是他们都不再纠结面前这些小钱,也决定不再贪污受贿,而是想要走一走府君大人以及时夫人的关系,希望能将灵毓女学开到自己老家,和府君大人一同发财。

  他们在商议的时候,一开初心里面是有些疑惑的,这般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府君大人和他的夫人能分享出来给大家吗?

  可是最有见识的王县令却笑着宽大家的心,对大家说道:“你们知道咱们大景朝有多少府、多少县吗?皇后娘娘每年进行女官考试,招收这么多女官,又每年外放这么多女官,现在才铺开多少地方?

  占了大景朝十分之一的府县没有?

  你们觉得咱们府君大人和他的夫人是有三头六臂吗?咱们大景城这么大的地方,他们难道一个一个走得完吗?

  借牌子给我们这个事情肯定是能成的,日后他们定然也会走出这一步的。最多就是他们怕我们在其中银子贪的太多了,或者是找来的老师教不好,把控一下咱们开的分校的品质罢了。”

  其他县令闻言纷纷点头,觉得王县令说得很对,这么做还是挺有搞头的,于是他们第二天再次相约去拜访季兴邦和他的夫人时晗雪,并将众人这个在自己家乡府城开办灵毓女学分院的打算说了出来。

  季兴邦闻言一愣,他完全没有想到这几个县令所想的生财之道竟然会和女学挂钩。

  但无论如何,能多开办一些女学是好事。季兴邦直觉不能放过这些人,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虽然他们现在只是想赚钱,但凡事论迹不论心,若是能因此推动灵毓女学在大景朝的发展也是极好的。

  只是灵毓女学毕竟是妻子时晗雪的产业和心血。季兴邦不能代替她做主,擅自答应各位县令大人。

  于是季兴邦让大家在府城稍事休息几日,等他和时晗雪商议好之后和大家谈这件事。

  季兴邦与时晗雪二人听完这个消息之后,在家中商议了很久。最后他们二人为了把控灵毓女学品质,决定情愿缩小步伐,也不愿意坏了名声。

  做出的方案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若是哪个地方想要挂灵毓女学的牌子,成为灵毓女学分院的,那里的山长必须是时晗雪选定的女官或者是她熟知的人。

  这个山长会在京城或者是临汾府或者其他地方招募一批自己的班底,然后带到那个县、那个府去开办灵毓女学的分院。

  分院开办之后,县令大人以及其他投钱一同开办灵毓女学的人需要实际付出每年的维护学校的银子,并提供学校的场地和校舍,同时也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每年可以从学费里面分红。

  但是县令的家人以及其他当地府县的富户和乡绅们,只有出银子和拿银子的权利,完全没有干涉女学办学和招生的权利。

  也就是说新开的灵毓女学里面招哪个女学生,不招哪个女学生,给哪些女学生免费等等各种全都由分院的山长,也就是时晗雪自己指定的人决定。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时晗雪的权力大出资少,县令大人们出资多权力少。

  这并不是季兴邦和时晗雪两口子太过于贪婪,而是因为若不能牢牢把握住权力,就会使得灵毓女学这块牌子烂掉,伤了时晗雪自己的根基。

  等到季兴邦和时晗雪将他们的意见说出来的时候,十个县令刚开始非常的不满。

  他们自然知道灵毓女学就是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但他们原来的想法是借鸡生蛋,将灵毓女学这块牌子借过来,他们就可以不断的从中敛财收钱了。

  可是按现在这个规矩定下来之后,所有的山长都是时晗雪自己选定的,他们岂不变成为他人做嫁衣了?

  日后女学里面的所有事情他们这些出钱的人都不能染指,相当于全都把控在时晗雪的手中,岂不是太憋屈了,出这么多银子有什么意思呢?

  现下大景朝有那么多女学,好似也不是非要灵毓女学这块牌子啊。

  季兴邦也不想强迫自己治下的这些县令,他的本意只是让他们不要贪污受贿,并不想把灵毓女学推广这件事强加在他们身上。

  于是季兴邦对他们说道:“大景朝自然不止灵毓女学这块牌子。”

  更是给他们推荐了现在比较好的大景女学是皇后娘娘办的官学。女官也有正式的编制,直接受皇后娘娘指挥,算是官员。

  不过县令们也可以在家乡与她们合作嘛!比如自己成立一个私立的女学,套上一个与大景女学有关系的外皮,时不时送学生到这京城或者别处的女学去交流,也算有联系了。

  同时他也不藏私的告诉了大家,京城之中还有一家皇后娘娘也赐过牌匾的女学,叫做惠心女学,也很有名。

  如果县令大人们想要借鸡生蛋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惠心女学。

  不过季兴邦也实话实说,她的妻子时晗雪和这个惠心女学的山长孙映雪太对付,不过十个县令大人若是在自己的家乡开办惠心女学的话,与时晗雪也不会有太多的交流,应当不会有很大的冲突。

  这样一翻话说来之后十个县令都傻了眼了。他们被季兴邦这样坚决的态度吓到了。

  思考良久之后,十个县令们分别选择了四种想法。

  三个家中比较有钱的人家,只是想要借用一个有名女学的牌匾,便真的按照季兴邦所说的,到京城去尝试着联系了一下惠心女学。

  那惠心女学的风格与灵毓女学太不一样了,他们给了一笔价值不菲的银子之后,和惠心女学就将分院的牌匾和名号授权给他们,让他们成了惠心女学在那个府的分院。

  于是他们三家兴冲冲的带着惠心女学理的牌匾回家了。

  有三家人家有些官府的关系。,打探了一下,自己家中的府城里面已经有女官在坐镇,而且已经创办了大景女学,只不过招生的人数和水平不能与临汾府现在的这个灵毓女学相比先,也吃不尽所有府城的女学生。

  于是他们看好这个女学的市场,在府城内开办了自己取名的私立女学,只不过与大景女学联谊,得到了当地女官的认可,让她时不时派人到那个私立女学当中去讲一讲课,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课时费。

  于是他们开办的这个私立女学就成了府城之中第二个正式的女学。好些家中有钱,但是没有身份或者是成绩不太好,没能考上大景女学的女学生都被塞到这个地方来了。

  收费再贵都有人络绎不绝的去,一点不愁没有生源,银子滚滚而来。

  还有三个人觉得办女学的这趟水很深,他们便索性放弃了这个想法,觉得想要再观望一番。

  只有王县令因为将女儿送到灵毓女学去念过书,深深的觉得这个灵毓女学和其他女学是不一样的,跟着时晗雪一起到家乡去开灵毓女学的分院,肯定错不了。

  时晗雪现在提出来的要求虽然多,看起来好似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他们怎么不反过来想想呢?

  时晗雪提出了这么多要求,这说明她对灵毓女学有感情,想要做得特别好。

  与那种随便收一点银子就将自己惠心女学的牌匾授出去的女学相比,谁高谁低,当下立判。

  王县令觉得其他现在退出的县令们,都是鼠目寸光的短视之人。他与这些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季兴邦和时晗雪的意见,写信给老家的人,找了很好的场地,找了一些出资的人,建了个很大很气派的灵毓女学的校舍。

  然后他再恭敬地让时晗雪选择女官或者是亲近的朋友带人去那个地方办学。

  话说他老家在的地方还是文风鼎盛的江南一个府。那里学院不少,不过以前更多的是男生的学院,女学甚少,基本没有,王县令所在那个府的府城之中,甚至都没有大景女学。

  这并不是代表江南那边不注重女子的教育,而是因为江南那边富户、乡绅很多,文风鼎盛,好些人家请了女夫子,在家中给女儿很好的私人教育。

  时晗雪非常看重这件事情,立即行动起来。

  作者有话说:

第128章 筹备分院

  时晗雪给自己信得过的在京城开办灵毓女学的女官朋友们写信, 问问她们的意愿,有谁想要带着人到江南到王县令的老家荆南府去开办灵毓女学的分校。

  信写过去京城之后,在京城的女官们商议一番, 很快便给时晗雪回信了。她们其中有一名唤作殷思晴的女官老家就在南方, 但是不在江南, 更不在荆南府。不过她从小就习惯了南方的气候, 也很喜欢,自己在京城这边发展之后虽然赚了很多钱,有了好些社会地位,但是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

  这个女官很年轻, 但是在京城的灵毓女学之中资助了好几个贫家女孩收做弟子,又收了几名年纪幼小的女孤儿做养女,不缺人。她已经立了女户,是打定了主意想要一辈子不成亲的那种,也不缺坚毅的心性。

  她在时晗雪在临汾府开了第一个灵毓女学的分院之后便动了心思, 也想要找个地方开办灵毓女学的分院, 扩大灵毓女学的影响力。当然,地点最好是在南方, 以满足她对于气候和饮食等的要求。

  此时时晗雪的信写过来之后, 殷思晴便觉得真是瞌睡碰到了枕头, 太好了!她也正想要带着她的女徒弟们和养女们换个地方开灵毓女学的分院呢。王县令所在的荆南府环境很不错, 她也曾听说过,现在有着王县令族人的帮助,她对于开办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的信心更加足了。

  时晗雪收到信之后松了口气,她心目中的第一人选自然是之前与她相熟的京城女官们, 但若是这些人不愿意离开京城安逸的环境去其他地方打拼, 她也不会勉强她们, 而是会另行去物色人选。当然那样的话她可能就会对山长的情况不太了解,不太信任,会加大监管力度。

  现在既然殷思晴主动愿意去,她不仅省了好些事情,也更加放心了一些,毕竟殷思晴是与她一同在宫中相处过三年的女官,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对她的性格和人品都是很有了解的。

  只不过即便这样时晗雪也不会放她一个人独大,而是会再派遣几个自己熟悉的人监督,或者是对跟着殷思晴一同去荆南府女学的人做做工作,让她不时给自己提供一些荆南府灵毓女学的情况,类似于朝廷的监察制度。

  于是时晗雪一边写信让殷思晴在京城之中再招收一些懂知识的女子做教谕,避免殷思晴带走的全都是她的女徒弟或者干女儿,全是与她过从甚密、一心只想着她的人。不过明面上的理由自然不是这个,而是让殷思晴多带点儿京城这么的女教谕去,免得到时候女教谕们都是到江南当地去招聘,将殷思晴这个山长架空了。

  同时时晗雪也在临汾府招收一些她认识了很久、考察了很久的女子作为教谕,跟着殷思晴一同去江南开办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作为她的眼睛监察各项事务,同时也不让殷思晴招收的京城女教谕人数太多、势力太大,到时候抱团一起欺骗她。

  同时她还写信告诉殷思晴,让殷思晴到了江南省荆南府之后一定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当地女子做女教谕,方便开展工作,同时,与京城这边的女教谕、临汾府这边的女教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到时候殷思晴比较好管理整个学校。

  时晗雪也对殷思晴说道,她可以遍访江南省一些有名的才女,让她们有空可以到荆南府灵毓女学讲几天的课,作为客座教谕,给她们一些补助等等,尽快打开局面,扩大江南省荆南府灵毓女学的名气。

  殷思晴在收到信之后认真做了,她知道灵毓女学是时晗雪的毕生心血,也是她们这么股东们的毕生心血,她也想将荆南府分校办得好,于是采纳了时晗雪的建议,用她的经验在京城招收了一批女教谕。

  之后殷思晴带着这些女教谕、女徒弟、干女儿等等一同坐船到了山北省临汾府找时晗雪,一方面是一同带走她在临汾府招收的女教谕们,另一方面也与时晗雪认真面谈一番办学的情况。

  二人在临汾府衙住下之后促膝长谈好多天,将灵毓女学到江南省荆南府打开局面的事情想了又想,谈了又谈,还畅想了一下如果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发展得好之后,殷思晴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招募适合的人在江南府的范围内开新的灵毓女学的分校。

  二人谈到此处的时候都非常激动,仿佛觉得顷刻之间整个天下就会开办起了她们一同创建的“灵毓女学”,全天下的女孩子们都能有书可以读,都可以有出路,实在是太美好了,比起之前她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实在是充满了希望和冲劲了。

  心神激荡之中,两个女孩子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目光之中闪耀着惊人的亮光。

  激动过后,殷思晴叹了口气,对时晗雪说道:“可惜的是现在皇后娘娘给了女官们一条新的出路,那便是出宫之后可以选一个没有人已经在位的地方去开办大景女学,去做女官办学,教育女子。

  有这么一条舒服的路可以走,好些三年期满出宫之后的女官们都走了这条路,极少有女官再愿意与我们一同经营灵毓女学,都被皇后娘娘的大景女学挖走了。”

  时晗雪笑着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后娘娘有权力可以给女官们继续披着官身去做这件事,有朝廷拨款支持,她们还能有女官的身份地位和风头,选那边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我们都在皇宫待过很多年,知道那种女官制度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保护你不受其他人的欺辱和侵害,能保证你的温饱无忧。

  但是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限制太多,若是你真的想要做一点儿什么事情的话,会遇到种种的掣肘,种种的限制,难以大展拳脚。甚至你做了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荣光也都是属于体制的,属于大景女学的,属于皇后娘娘的,与其他做得一般的人差别不大,你能服气吗?

  远的不说,就说说得到的银子吧。我们按照女官品级得到的俸禄才有几个钱?够干什么用的?想要在京城那种好地段买上房子怕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可是我们在灵毓女学里面一起做事情就没有那些缺点和毛病了,我们可以自行决定银子如何使用,决定分多少银子,每个人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在京城买了好些好地段的房子,做起了富太太,别人提起来谁不羡慕我们?

  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惧怕挑战的,应该还是会愿意与我们一同来开办灵毓女学的。再说了,咱们一起创业的女官姐妹们就有八个,现在我在山北省打开局面,你去江南省开拓市场,除了留下一个留守京城,日后其他五个我们还可以做做她们的工作,让她们放出去统领一个省的灵毓女学创办事宜,就占了大景朝八个省了,算是很不错了。”

  殷思晴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们都是有着一同的理想和信念才聚集到一处的人。比如你写信回来说了这件事之后,我们所有的人一同商议了都觉得你和季兴邦大人的思路很对,我们灵毓女学一定要走精品路线,将每一个分校都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决不能烂了牌子、烂了名声。”

  说道此处的时候她往旁边怒了努嘴,不屑地说道:“我们旁边的惠心女学就目光短浅得很,听说她们收银子给牌子,已经因此赚了好些钱了,孙映雪还拿这些事情说出来觉得是她的功绩,在那里沾沾自喜,却不知道这些牌子现在被她便宜卖了出去,日后想要买回来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时晗雪并未评价孙映雪的惠心女学,她们二人确实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因为二人都是办女学的,事实上都在提升女子的地位,增加女子念书的机会,因此时晗雪也希望她们办得好,只能说两边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而已。

  时晗雪好好地招待了殷思晴和一同来的女子们几天,带她们到临汾府的古迹去探访了一番,郊野去游玩了一番,也到女子蒙学去看了看,让她多方位、全角度地感受了一下临汾府的情况。

  殷思晴和好些京城来客是第一次到山北省临汾府,对这儿的古迹、景观都十分新鲜,大家游玩得十分地尽兴。同时因为时晗雪让此番在临汾府招收的女教谕们做向导,向京城来客介绍各种风土人情,京城的人和临汾府的人很快便混熟了,渐渐地拧成了一股绳,不至于大家都很陌生地去到江南省荆南府,不像一个团队的样子。

  殷思晴对于季兴邦治下的临汾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道:“时姐姐,你嫁的夫君真有能力。我看临汾府里百姓们生活得都富足、安逸、幸福,这可都是季大人的功劳啊!

  若不是因为这里地处北方,气候环境不是我喜欢的,我都要爱上这里不想离开了!等我走之后我一定写信给京城里的姐妹们,给她们好好说说临汾府的情况。

  时姐姐你到时候肯定要跟着季大人到处去赴任或者是回京去坐镇的,到时候可以派一个开拓不足但是守成有余的姐妹们过来经营临汾府的灵毓女学分院,这样一来就皆大欢喜了!”

  时晗雪闻言一笑,觉得殷思晴说得这个主意真的很好,于是便说道:“对啊,姐妹们好些都是有能力的,只不过是怕人生地不熟难以去开拓。但是临汾府的灵毓女学分院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已经被我经营得很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