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11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看外公还要回碗,外婆把他要端碗的手拍掉:“一大把年纪了还跟小孩似的贪吃?少吃点省得积食!”

  接着,外婆又冲林斐问:“等会我把秋葵蛋花汤给你黄三婶送去,顺便再给她拿去些秋葵?”

  林斐无奈:“您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拿您没办法。这么爱操心的性子怎么没遗传给我妈呢?”

  外婆起身去盛汤,道:“家里有一个爱操心就够了。”

  吃了饭,林斐就跑去楼上睡午觉,晚上他还得给菜苗换盆呢。

  正睡得美呢,黄三婶来敲门。

  “小斐在不在?”黄三婶进了院子就开始大声喊。

  一会儿,外公就带她上到二楼。

  林斐睡得正香,连个梦都没有,突然就被黄三婶那尖且嘹亮那一嗓子给吵醒,还没等他缓过来劲儿呢,人竟都到房间门口了?

  瞧瞧手机屏幕,才三点多,他只睡了两个半钟头。

  困啊!

  但人都在门口,林斐不出来也不成啊。

  他趿上拖鞋,无精打采出门,就见着精神百倍的黄三婶。

  黄三婶瞧他一出门,那激动劲儿就甭提了,她上前半步:“今天你婆给我送的秋葵是你种的啊?这品种的秋葵你也有育?是你现在育的这个秋葵不?”

  林斐:“……”废话,废话,废话!

  心里在咆哮,可林斐还是要顾全礼貌,他有气无力点点头,算是回应了。

  黄三婶激动依旧:“我瞧你秋葵苗育的不多啊,你什么时候卖苗?我要五百株!对了,你还要其他品种蔬菜也有种出来的成品不,给我尝尝味道!”

  林斐这次是摇头。

  也就是在这会,林斐沉睡突然被惊醒那种迷瞪劲儿才过去,他打起精神,说:“都是好品种,我之前大学时候也都种过吃过的,在口感和味道上,你一定放心。”

  想起黄三婶刚说那五百株秋葵苗,林斐又追了一句:“今晚我打算出手一批长势快的壮苗,到时秋葵苗倒是可以出一批,但肯定是没五百株那么多。”

  一包种子也才1000粒,就算发芽率98%,秋葵苗也不过千。林斐手里的秋葵苗他还想养大些多卖钱呢,前期卖得多,后期就少赚更多。

  听卖不了五百株,黄三婶脸上纠结极了,她又追问几句,但林斐态度坚决根本就不松口。没辙,黄三婶只能再三交代:“那这样,我晚上吃了饭就来,你可别卖别人啊。”

  林斐笑起来:“这点您放心,您肯定是我第一个客户,毕竟市场我都还没去跑呢。”

  黄三婶张口就说:“找什么啊。等着,我明儿把我亲弟弟叫来,他家大棚面积也大。你顶天也就那么几千棵苗,我们亲戚里就消化了,找市场干嘛。”

  林斐觉得奇怪,客客气气送走黄三婶,便看向外婆。

  外婆高兴得很:“我今中午过去,她正跟她家那个凑合吃泡面嘞!看他们又忙又累我也就没提她弟弟,这是肯定她看你的苗好,自己想的嘞。”

  外公也说:“可不是?刚你没出来时,三娘就可劲儿瞅那些菜苗,我瞧着她那模样,就差流口水啦。”

  外婆惦记林斐刚才那困劲儿,心疼:“要不,你再回去睡会?上午你.妈给我打电话了,说是你昨天在学校干活辛苦。”

  林斐摇头:“算了,等晚上早点休息。”这会再躺回去,那肯定睡不着。

  左右是起来了,林斐提前给晚上换盆做准备。

  按理说,种过一季菜的土需要再添加肥料,连续种植后续菜肯定种不好。但奇怪的是,昨晚林斐种了二三十次,从农资店买回的泥炭土照样松软透气,颜色黑亮。

  林斐没睡好,深层原因此刻他也懒得去思考。不过有现成好用的土肯定是好事儿,省他不少功夫。

  但要是给千把个小苗换盆,这些泥炭肯定远远不够用。

  可林斐手里又确实没钱了,只能想办法从身边获取不要钱的土。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林斐现在育苗还是将来育苗,都要消耗掉大量育苗介质,也就是育苗土。

  况且林斐接下来还有其他打算,对于育苗土的消耗量只会加大更多,难不成一直都用买来的泥炭土吗?

  泥炭价钱也不便宜,林斐还想着回老家住呢,老家宅子都多少年没住人,过去住之前肯定要花不少钱去做翻修改造。

  “松树林?”外婆感觉奇怪:“突然问松树林干什么?”

  林斐解释:“育苗需要透气性好的发酵后的土壤,一般松树林力适中,透气性好,比较适合现在这个阶段用。”

  这么一听,外婆懂了,她说:“去镇上中间有个山头,那边好像是有松树林。”

  具体位置也不清楚,林斐便带上工具开车拉上外婆一起过去。

  两人在路上前后跑了好几次,才找到那块松树林。藏得还挺深,得翻两个山头才能到。

  林斐怕外婆腿脚不好,便只在附近转悠。

  不过,到底是大片的松树林,松针还真不少,长期发酵后形成的松针土按理说也挺多的,只不过明显这边经常有人来往,林子浅处松针土并不多。

  “去里面找找吧,”外婆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她指指林子里面,说:“你左右找,我慢慢直着走。”

  只能这样。到底偏离大路,留外婆她一人在林子里林斐更不放心。

  好在是林子稍深点的地方松针土保存得很好,林斐先是用大扫帚架着扫,把上层还没被腐熟的新鲜松针扫去,只留下层腐熟后比较轻质的松针土。

  接着,再用小扫把把松针土扫到带来的编织袋中。过来一次不容易,林斐把十个袋子全部装满,才艰难背回到车里。

  等把松针土带回家,林斐累得大喘气。

  外公赶紧送来凉茶,等林斐歇足了,他问:“这下总算是好了吧?”

  外公所说的好,就是能拿去种菜苗。但林斐心里很清楚,找到松针土,背回来,距离能用还早着呢!

  “还得怎么处理?”外公瞧着院子里摞着的十个满满当当的松针土,“怎么就不能用了?这不是腐熟过的吗?”

  林斐叹气:“还没过筛呢,里面大中小颗粒得分开,到时用时才方便。最重要的是这些土壤当中可能携带病菌虫卵什么的,没有经过杀虫灭菌处理就直接给小苗用,相当于把人类的小孩放到一个脏乱差的垃圾场。”

  “那要怎么处理?”外公瞧外孙累成这样,他也心疼。

  林斐只是叹气。

第14章

  把十袋松针土背到二楼楼顶,摊开铺匀了先晾晒着,时间就到晚上了。

  林斐他们正吃着晚餐,黄三婶带着她丈夫上门。

  “吃没?”外婆热情招待二人。

  “等会儿我们回去吃!最近忙,我妈她下午过来照顾我俩吃饭,她这会儿正在家煮饭呢,过来第一顿肯定得一起吃。”黄三婶还把外婆带到餐桌上,她道:“你们吃,甭客气!”

  林斐看她夫妻二人也没心思客气,便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饼,起身带他们去二楼。

  “我是打算把菜苗养得再大些,再出手的。但手里不宽裕,所以才要先出一小批应应急,”林斐上楼时给二人解释着说:“我打算这次先卖一千棵菜苗,卖那种长势特别好的那种。不过这些苗长势快的也不止一千个,你们紧着苗情最好的挑,剩下我把多的拿去换盆假植。”

  说完,几人就到二楼的露台。

  楼梯还没上完呢,樊昭就瞧见露台上那漂亮极的一株株菜苗。直到完全登上楼梯,一排排油绿的菜苗几乎把

  “这……是得赶紧换盆啊!”樊昭瞧着就心痛:“这么多苗挤一起,长得不的呀。”

  “不要紧,这些是番茄苗,就是要它稍微徒长些。”林斐把两人带去秋葵苗那一块。

  但樊昭却两眼直直看着那番茄苗,脚下就跟生根了似的,一动不动。他大棚菜也主种番茄,番茄苗期进行一定的控苗,让番茄稍稍徒长,方便后续深埋,这种做法一般大公司的才会做,这种方法虽说可以促进番茄苗快速长更多根系,但稍微控制不好苗情就弱。

  苗情弱的话,主要体现在植株主根侧根不旺,地上的茎秆不粗,这种前期徒长的番茄苗后续需要花大精力,也不一定能不能养壮。

  樊昭上前扒拉瞧番茄穴盘里面的苗,只见每一个50穴的苗都非常壮,茎秆粗得简直像是30天的苗龄,叶片也肥大,颜色更是绿得油亮。

  显然,林斐的育苗技术堪比大公司了。

  樊昭看向妻子:“要不,咱们再多买点儿番茄苗?”

  来的路上,樊昭就只听妻子说林斐的秋葵好吃,一定要尽量多买秋葵苗,能买多少买多少。要是秋葵苗数量多超过600株的话,再加上其他的蔬菜,甚至可以买到1000株。

  这会儿,樊昭用眼神跟妻子打商量:1000株菜苗太少了,番茄苗这么壮,1000株根本不够分啊。

  夫妻多年,丈夫抬抬屁.股黄三娘都能猜到他是要拉屎还是单纯要放屁。这会儿丈夫看过来那眼神里在说什么,她心里门儿清!

  黄三娘:“你挑你的,我挑我的。”

  他们夫妻大棚在夏季主要种番茄秋葵这两种菜,各管各的,谁也不对谁指手画脚,各得自在。

  而妻子说的这句话,无异于就在告诉樊昭:敞开了挑,之前他们私下商量的什么全都作废!

  领悟到这层意思,樊昭就干脆就盘腿就地坐,他细细的开始挑拣苗情最壮的番茄。

  看丈夫那瞧着漂亮小苗就走不动道的没出息样儿,黄三婶很是不屑,她对林斐说:“你樊叔就这样,你别在意啊……走,咱们去瞧瞧你那秋葵苗。”

  结果,等看见秋葵苗那壮实劲儿,黄三娘她也跟丈夫刚一模一样,就地盘腿坐地下,下坐同时伸手就去捞面前的50穴盘。

  林斐看这夫妻俩挑起苗时,那股子劲儿还真是没区别。他也不说话,站在一旁把碗里的稀饭唏哩呼噜快速吃光。

  就在林斐猛吃饭时,黄三娘夫妻俩已经挑了不少菜苗,旁边堆了一大堆。

  林斐估摸了下,瞧样子是有三百个左右,忙出声提醒:“我这就准备出一千个苗啊,你们不着急买的,回头等苗养好了你们到时接回去更省心。”

  不过这话,显然是在二人耳边擦过,没送到他们心中。

  无奈,约莫他们俩差不多挑有一千个菜苗后,林斐忙上前阻止:“可以了可以了,这已经是最壮的一批苗了,剩下的我在留手里养养。”

  黄三婶看向面前还有4盘的50穴盘,依依不舍:“还有呢,我再挑挑。”

  林斐拦着她,哄道:“剩下的我也有用处,你们现在买虽说能省点,但我敢保证,后面等我把苗养好了你们再去买,更省心。”

  黄三婶终于停下来。

  从旁边堆着的10型双色育苗盘其实也能看出林斐的打算,这个大学生是准备到时出手接近开花期的大苗的。

  一般来说,杨关这边的种苗市场分成两部分,大多都是出售长四到六片真叶的幼苗,这种菜苗买回来直接种下,后续成活率非常高,而且还省了自己直播后间苗的功夫。

  不过,也有小部分是做大苗生意的。特别是夏季瓜果菜,大苗的苗龄一般都超过30天,农户买回来种到地里,一个月就会进入开花结果期,非常省心。不过这种大苗生意做起来麻烦,投资产出比也比不上小苗生意,一般也就大公司搞点丰富丰富产品线,多的他们也不肯做。

  樊昭空隙时间抬头看见妻子已经停了,他也缓下手上动作。

  黄三婶非常清楚大苗要是养得好,直接跟后面挂果的质量产量挂钩。而他们夫妻俩做大棚菜生意也不过才十年,虽说经验可能丰富些,但在理论知识上肯定不如林斐这个专业出身的大学生。

  “那你要是以后卖大苗,价钱上打算怎么卖?”黄三婶问。

  林斐答:“看我的技术吧,育出来的大苗要是苗情好,价钱自然会上涨。”

  黄三婶点点头。说的没毛病,但她怎么心底生出一丝不太妙的感觉?

  具体怎么不太妙,黄三婶也说不上来,她冲林斐说:“那你点点吧,咱们算价钱。”

  外婆外公也吃好晚饭,跑来二楼露台,正好能帮着林斐清点菜苗数目。

  瞧着外孙卖苗赚钱,外婆她比林斐本人都高兴,她一边数菜苗,嘴巴还咧得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