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135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本来群里大家都高高兴兴聊这周六团聚,还有人琢磨到时搞个什么节目呢,没想到林斐忽然发言,还打出来这么一段小作文。

  大家还有些呆,但很快就有人反映到了,林斐这是翻阅他们的聊天信息了!

  这一搞,就整得大家都有些尴尬了。

  不过好在,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知道林斐这席话是踏踏实实的良心肺腑之言。

  【杨芸芸:那咋整,我们公司的工作餐一看就是最便宜的那种大棚菜,指望工作餐我肯定吃不足微量元素】

  【张源:没办法,笑笑说要是缺镁缺钾可能导致精神不振,但植物类本身吸收率就不高,学校食堂里深绿叶蔬菜更少,不靠补剂怎么办。】

  这一句句问的,还真把林斐给问住了。

  林斐只能暂时灰溜溜地闭麦了。

  不过从聊天群里出来,林斐就琢磨了,郑校长前阵子不还嚷嚷要给一高的师生们重新定制三餐吗,怎么到现在还没个消息?

  林斐是个急性子,直接一通电话就给郑校长拨了过去。

  郑校长倒也不忙,而且他这会儿也在头疼呢!

  “我也是深入了解了才发现,为什么我们学校前十的孩子呢,多爱学习啊半晌里还打瞌睡!”郑校长道:“合着可能是深绿叶蔬菜吃少了,钾镁摄入严重不足,导致神经细胞得不到营养,神经细胞没办法一直保持高速运转……”

  “停停!”林斐打电话不是为了检测郑校长对于营养学的学习成果的,“您到底改善食堂伙食了吗?”

  郑校长长叹:“改是改了,但学生们不爱吃啊!改了一半,又退回去了。”

  林斐觉得奇怪:“是厨师做得太差?”不应该啊,这种事应该很好解决才是。

  郑校长:“不是,孩子们就爱吃辣的,但我们照着书去做的营养餐,学生家长老师都反映说是没一点滋味,他们吃不下去。后来……”

  他都不用说,林斐就知道,应该只保留几个窗口继续做营养餐,剩下的还是原来那样承包制,每个窗口做不同的食物。

  林斐打这通电话时,郑校长不光没有感觉没打搅,相反,他还正打算没事儿了就去林斐那坐坐,怎么之前在林斐农场里吃饭时,重口味调料的菜也不多啊,怎么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林斐听了郑校长的疑思,他也想了好一会,忽然意识到一个元素——锌!

  “锌跟味觉食欲有关,咱们处于内陆地区,很大一部分人可能体内都缺锌元素。”林斐兴冲冲给郑校长科普了大半天锌的作用,以及在锌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异食癖等一大堆。

  郑校长也是听得激动兴奋,可听林斐说完,他又觉得棘手了:“你说生蚝海蛎含锌量特别丰富,可价钱那么贵咱们给学生做营养餐划不来啊!”

  林斐愣住了,事情好像又回归了原点——要是给学生补锌的话,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吃7块钱100粒的otc葡萄糖酸锌,每天三粒,能吃33天还零1顿呢!

  林斐:“……”这要他怎么开口?

第114章

  最后的最后,郑校长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趁着期末考试完,放寒假之前,把学生家长叫到学校里,给他们上了一整天的营养学专业课。

  当然,也不至于所有的都讲,主要是针对学生可能缺的营养素进行详细的讲解,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家长们回去可以趁着寒假,给自家孩子做做更健康营养的三餐,给孩子好好儿调理一下脾胃,当然,目的也是为了引起家长们的头脑风暴。

  也是为明年春季开学,更好的重新推广学校营养餐做铺垫。

  毕竟家长们对孩子的影响要更大些,孩子在学校里可能吃不习惯清淡口味的菜,但在家里——

  “吃不吃?不吃就饿着!”

  “老娘辛辛苦苦做的营养餐,你娃子居然还不吃?”

  林斐听到姚欣说起她老娘管她弟弟那架势,就笑得合不拢嘴,郑校长这招损啊,把工作转移到家长身上,学生就在家长眼皮子底下,要是不吃就饿着。

  姚欣:“郑校长的话说得还挺有道理的,他说这叫家校结合。还说老指望学生在学校养成好习惯,但过星期放寒假在家待着习惯督促不起来,照样养不成好习惯。”

  “家校结合……”林斐琢磨着这句话,觉得倒是挺有道理的,他身边的教师子女不说出落得有大出息了,但跟他这样成年后不让爹妈操心的绝对不少。

  可能这就是教师子女自带的家校结合buff?

  林斐把这猜测一说,姚欣就笑了:“八成是这样了,要不怎么搁咱们这种小城市,教师就是女孩子最好的出路,好多相亲男一听对方是个女教师,颠颠儿就去了。”

  林斐觉得奇怪:“你家里催你相亲了?”

  瞧着姚欣跟他年纪也差不多,林斐到现在还自在着呢。

  姚欣摆摆手不想提这个话题,转而又说起这一趟来的主要目的:“我这儿得了不少上等的玫瑰酱,我做了些玫瑰酥饼咱们自己过年吃。”

  说着,姚欣指了指一进门就放门口的两盒纸箱子,接着又问林斐:“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点心,要是有的话这就跟我说,正好还有两天厂里才放假还有时间。”

  姚欣不说也就算了,一提林斐倒是想到了一件事:“你等着,我先去山上看看能割多少蜂蜜。”

  “要不咱们一起去?”姚欣拐弯抹角的,就是奔这个来呢!

  上次中秋节时,姚欣从林斐这儿又得了不少野蜂蜜,她拿回去做成蜂蜜桂花月饼,吃了之后嗓子意外好受多了。

  姚欣早年自己做产品销售,话说得太多,最后落个咽喉炎的病根,稍微一个不注意身体有炎症,准保往嗓子那儿发。

  中秋节吃了自己做的月饼,姚欣意外发现自己嗓子居然好了个七七八八,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吃了什么上火的东西,或是饮食不健康,再或者用嗓多那阵子,喉咙好好儿的,炎症转而发到头皮上长头皮屑了!

  头皮屑嘛,不比咽喉炎或是屁.股上的毒疖子那种让人坐卧不宁的难受劲儿,长就长呗,只要不太严重总比嗓子难受得强。

  姚欣刚开始还没意识到,等她发现身体的异常,自己又琢磨半天,难不成是来农场多了,身体被改造得更健康了?

  后来,也是一个偶然间的机会,她发现学校里很多老师都在喝蜂蜜水,据说是这个能润嗓子。

  姚欣这时才猜测,应该是中秋时吃那两个蜂蜜桂花月饼起了效果……虽然说出来可能离谱,但要是搁在林斐家农场身上,就不那么让人接受不了了。

  毕竟林斐农场里既然是蔬菜粮食营养元素含量很高,那野蜂采的百花蜜应该也是这样。

  姚欣也是生怕中秋节吃那两个月饼的野蜂蜜食用量太少,管的时间不长,这才趁着送年礼的工夫,自己亲自往林斐这儿跑来这么一趟。

  自打上次防护服少不够用,林斐便又在网上购买两套回来,现在家里四套防蜂服呢,多一个姚欣也够用。

  林斐还惦记着下山路不好走,多一个劳动力他就能少背一点蜂蜜,便点头同意,顺便起身去喊张儒赫。

  张教授自然也是要去的,他现在研究思路仍旧不明确,多一个素材可能就多一份机会。

  程帅可怜兮兮地看着他们四个,他也想去。

  林斐毫不留情:“你在家给我们做饭。”

  程帅毫不犹豫给这丫的竖起一个表示鄙视的中指。

  张教授纯当做没看到,只是背过身暗笑。

  四人乘张儒赫的车先到山脚下,到实在开不上去了再拎着东西步行上山。

  路上,姚欣把她的情况原原本本给林斐这么一说,接着她脸上带了些央求的神色:“我是想着再吃一次你家的野蜂蜜,巩固巩固效果。”

  林斐:“……”说得怎么跟吃药似的?

  林斐感觉不忿,他家多好的野蜂蜜啊,清甜不腻口,竟然被姚欣拿去当药吃?

  药能有这么好吃吗?

  张教授听后若有所思,跟林斐讲:“等会儿我也想留一瓶仔细研究研究。”

  要知道,讲蜂蜜有润喉的作用,西医上认为可能是糖浆起到的用处,在质地上,要是选择差不多的果糖应该也一样。

  但中医上却认为蜂蜜性平,温和,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中西医上,为什么对蜂蜜有这么大差异的理解?张教授起了兴致,他想做更详细的研究实验。

  两人都要蜂蜜,各有用处,林斐在这方面很大方:“你们要多少,等会儿摇蜜时你们自己找个瓶子单独装。”

  虽说蜂蜜还没割下来呢,就被人提前预定出去,但对于林斐来说,最大的妙处不过于下山拎蜂蜜时,姚欣过意不去主动帮他拎袋子。

  这次收的租子不多,留了大半给租客过冬当口粮吃,林斐也不打算托姚欣做什么蜂蜜甜品了。

  下山路上,林斐就把这次的蜂蜜去处规划个七七八八。

  一部分当然要留着孝敬老爸老妈,还有外公外婆也送去些,他们年纪大了喜欢吃甜食,唔……姚欣刚送的玫瑰饼也给他们送去一盒吧。

  接着,还有王姨,这一年来,虽说农场各处都走上了正轨,但她仍旧时不时就过来看看,能帮上一点是一点。

  还有张儒赫跟程帅这俩,多少给一瓶意思意思……

  正琢磨着是不是把谁给漏了呢,大伯电话就打过来了:“喂,今年我们回来得早,晚上就能到村里,小斐准备好给我们接风洗尘啊!”

  意思是要林斐收拾收拾,准备上好酒好肉,他们回来就要来林斐这儿先吃上一顿。

  “没问题!”林斐答应得干脆,上次从王姨那儿弄的酒他后来是一滴都没沾,全留着给两个伯喝呢。

  接着,林斐又好笑道:“您这通电话打得还真及时,要不然……”蜂蜜就送别人了,当然这话不能这么说。

  话到嘴边,林斐又给收回来了。

  大伯:“你小子说了什么?怎么话说一半又不说了?要不然什么?”这可把他给难受得啊。

  林斐笑嘻嘻道:“您就仔细着开车,等回来了我给您们准备了惊喜。”

  既然是惊喜,还这么追问就不合适了,大伯就此作罢。

  等送走姚欣,张教授也如愿拿到了一瓶回屋实验研究去,林斐抓着张儒赫这个唯一的壮丁在他小菜园里挖了慢慢两大箩筐的菜。

  为了表示出自己对大伯二伯的重视,林斐甚至还让张儒赫请了孙师傅来掌勺。

  饭时,大伯抿口酒:“不对啊,我给你寄回来的可不是这个酒啊。”

  林斐干巴巴的笑:“这是咱们村自己酿的纯粮酒,好着呢。”

  大伯冷笑:“好小子,下午说给我们准备了惊喜,合着惊喜就是这个?我两千一瓶的酒呢,你小子给我干完了?!”

第115章

  最近林斐发现,张教授跟丁一海的关系似乎有些缓和。

  不过也可能因是张教授实在太有钻研精神了,林斐每次看到他俩凑在一起,基本都是张教授在好声好气跟他请教中医的理论。

  林斐最近把营养学相关的东西也看完了,正闹“书荒”呢,有时赶上了,也凑在一边旁听。

  听着听着,林斐多多少少还真听出来点东西。

  而且林斐本身就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他打小信仰的便是科学。只是所有的一切,在大四那次意外中,更加坚定了。

  可坚定着坚定着,那个来自未来高科技位面的系统却告诉他,这个世界上不光有科学,还真有玄学。

  这下,林斐的人生信仰崩塌了。

  要不后来怎么那么戏弄丁一海跟张教授呢,起初只是他兴起时的恶作剧,可谎话说多了都能变成真相,而这事儿搁在林斐身上,他把两人糊弄着糊弄着,自己心里也在打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