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40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就在林斐把农场建设草图交给书记的第二天,林斐就接到老爸的消息了,说是村里已经全票通过,村长甚至连村里每人每年能分到的地租都算个清楚。

  洋景村户籍人数不多,林爸说他每年能分到儿子好几百块呢。

  “你赶紧把农场建起来,回头我去你家宰鸡杀羊炖汤烤肉。”林致远同志已经把儿子的农场安排得妥当。

  当然,作为儿子的,林斐已经把老爸也安排好了:“估摸很快手续就能批下来了,等回头农场水电做好差不多就要秋播了,你先帮我把农场建设的资金赚出来,回头吃鸡吃羊什么随你挑。”

  画饼嘛,这是林妈最擅长的事儿。

  跟林致远同志电话结束没多久,黄三婶胡大海的电话也打来给林斐道喜,甚至在晚饭时,刘大勇和之前修缮老宅的工头电话也打了过来,恭喜林斐在青山镇当农场老板。

  这种当老板的感觉……赚没赚到钱先另说,反正被众人捧着直念叨他林老板的感觉就特别好。

  程帅看着只知道到点了吃饭,吃完了就等张儒赫刷碗的黑心老板,幽幽道:“当你在岁月静好时,总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在刷碗的张儒赫只觉得好笑,他从厨房处探着脖子,冲林斐道:“我的民房已经租下来了,正在装修。那边到时准备开农家乐,我在网上看了个商用的刷碗机,下单两个,过两天就到,到时在这边也装一台。”

  富二代好友送的啊,林斐欣然接受。

  程帅觉得奇怪:“不是说这边政府不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吗?你的农家乐怎么批得这么顺利?”

  张儒赫笑笑:“我家公司有资质,在这方面有经营经验,审批下来就比较快了。”

  林斐之前是知道张儒赫打算在这边租民房准备开民宿的,怎么冷不丁的突然又开个农家乐,便问了句。

  张儒赫:“民房租的有,村里空置的老房子其实还挺多,我一说想租,不少人联系,我瞧着好像都不错,就琢磨着都租了吧,到时村里年轻人多的话也不寂寞。”

  林斐:“……”有钱就是任性。

  张儒赫:“民房租的多,我自己住肯定住不过来,就打算做个民宿,后来想着民宿开起来的话这边唯一一家餐馆手艺实在不怎么地,干脆就开个饭馆吧。我跟书记一说,书记拍板就带我去了村口一个小谭,算是个小瀑布吧,有水有石,有树有竹,还挺有意境的,就随随便便折腾个农家乐。”

  程帅也无语了:“随随便便折腾个……”

  唉,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枯燥无味。

  自己当老板不香,非得跑来林斐这儿当白工,天天洗碗那种,自己当还不够,还带着自己的狗孩子一起。

  ……

  张儒赫说装洗碗机,那还真不是简简单单装个商用洗碗机那么简单,顺带把商用厨具也给林斐家厨房来一套。

  老式土灶没改,但在原有基础上加装商用鼓风机,还有商用油烟收集装置,还有商用冰柜操作台一体机……甚至连商用炸锅都给安排上了。

  这种现代化厨房的装配,直让大厨程帅呼过瘾。

  甚至连林爸来了,都表示想把他那珍藏的贵价厨具搬来用。

  林斐听后,沉默了。

  就在张儒赫的民宿农家乐鼓捣得有声有色时,林斐的农场也被审批下来,镇政府根据林斐的要求对农场进行基础建设。

  农场面积挺大,但政府好像有专门合作的施工队,工程进度挺快。

  农场初期基础建设不完备,夏季暴雨多,一场大雨过后地面泥泞难走,党书记特别贴心,还帮林斐要了建筑残渣用来简单铺设几条路。

  有残渣铺地,虽说仍旧不如水泥柏油硬化路好走,但至少车子行驶时方便得多。

  政府的初期建设如火如荼,淮大农学院那边,林斐的瓜田里的西瓜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基本上隔三岔五就能收上一批。

  林斐张儒赫这边都在忙,不能经常去,摘西瓜这事儿就交给程帅了。

  基本上程帅每次开小绿过去,后备箱三个大号加深物流筐都被西瓜装得满满当当,一周程帅至少要去两次,西瓜多到摘不及。

  最让学生老师们不能理解的是,林斐的那几株瓜苗在疯狂结果时,竟然还在不断开花?

  有时程帅摘西瓜偶尔漏那么一两个,进到老师教授们的嘴里,那更是无比震惊……这学生种出来的西瓜怎么味道比实验标准还要好?

  甚至张教授都被惊动了。

  很快,在系里老师们的强烈要求下,林斐明明还没提交毕业作业呢,但他的西瓜已经被系里所有老师都品尝个遍,不管是有没有教他的老师都有尝到。

  马上就要进入六月中旬,从来好好学生程帅的西瓜也陆续成熟可以采摘,当老师们尝到林斐的西瓜,再去品尝程帅的瓜……嗯,明明从数据看各项成绩都不错,但就是不能跟林斐的比哦。

  系里十几个老师直后悔,当初怎么就没能发现林斐这个好苗子呢,怎么能叫这样明珠蒙上这样一层厚厚的灰尘?

  六月,也是林斐当初种的那一亩多菜地最丰收的时候,不过,就算是这时正赶上林斐忙农场初期建设,但菜地的管理仍旧不缺人帮忙。

  起初是上次已经来过一次的同学们,甚至最近这两次人数比最开始还更多;后来,终于吃到自己种出来的夏季蔬果的王姨钱大娘也跑来给林斐帮忙;没多时,镇上家具厂谢师傅也带着妻子过来给林斐打点关系,帮忙理菜地;甚至于后来曲英姐也带着她招的那个工人也过来了。

  曲英兴高采烈告诉林斐:“我家的菜完全不愁卖,酒店老板等不及,还带了工人过来帮我采摘,我不是跟工人没事儿干嘛,吃饱了总不能坐着浪费力气,就过来帮帮忙……对了,顺便你这儿多余的菜我也帮你销售了吧,顺手的事儿。”

  “欸欸不行!”王潜等学生忙凑过来,对曲英:“你得等我们买完了才行。”

  林斐用不着多操心菜地的采收、管理和菜的销售,那简直乐开怀啊,他冲着曲英比大拇指:“曲姐,要论当老板,你才最黑的。”

  曲英不解,眨眨眼。

  “拉倒吧你!”几个已经跟林斐混熟了的学生直给林斐比倒小拇指。

  就连张教授,也对林斐刚的话失笑不已。

  显然,对于究竟谁才是黑心老板这件事,大家心中自有定论。

  田里的气氛活跃,林爸看了眼被同学们直称黑心老板的儿子,瞧他还乐呵呵的丁点儿都不见改过表情,小声冲老婆抱怨:“我看明白了,儿子这是随你。”

  林妈怒目圆瞪:“好哇,儿子好的都随你,坏处都随我是不是?”

  “不不……”林爸心虚地跑了,临走前他大声嚷嚷:“不能对厨子进行暴力手段威胁!”

第42章

  任笑笑是海大去年经管系毕业生,她长相甜美,身材也不错,之前大一暑假时跟同学一起留在海市做暑假工。

  本来是应聘那家直播公司的文职,但没想到进去没两天经理说任笑笑样貌身材条件都很好,当时才19岁的小女孩哪儿受得了经理的三番几次的糖果炮弹啊,没几天就被劝去直播间试着当了销售主播。

  那年正是直播带货才兴起的时候,竞争对手少,再加上公司扶持,任笑笑在暑假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竟成了公司台柱子之一。

  本来任笑笑是打算跟公司续约的,签兼职合同,趁着学习间隙的周六周末时间赚点零花钱。

  但当时她还有个发小也考去海大的设计系,在学流行服装设计,发小向来对衣服的审美就很好,大一时就拿过系里的设计奖,一个想开流行服饰公司,一个对直播销售有经验,两人一拍即合。

  再加上两个小姑娘家里条件也还不错,孩子说想做公司,双方家长也舍得花钱支持,拿到家里的启动资金后,两人快马加鞭注册公司,正好大学生创业还能拿到国家补助政策,两人的创业之路开头便非常顺利。

  再加上那两年某宝服饰行业各家大店都开始搞起预售模式,海市那边大大小小服装代加工厂不计其数,关键还有更加便利的物流业做支撑,两人头一批衣服便赚不少。

  接着,两人又招了同学做助手,两年时间里把他们的事业搞得风生水起,公司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可随着某宝预售制越发离谱,从一开始的10天预售到后来动辄40天、60天漫长的预售周期,以及各个平台新晋主播的崛起等原因,他们的公司渐见颓势。

  作为股东之一的任笑笑,看公司卖货势头不好,心里着急,一个不甚就误听旁人瞎话,以为自己卖不出去衣服是自己身材还不够瘦,便开始想尽办法减肥。

  为了能够快速掉秤,任笑笑吃过减肥药,去扎过针,甚至同期还进行运动,再加上她自己节食……好好儿的身体硬是被折腾得一团糟。在被送进急诊室后,任父母终于得知女儿现在情况,亲自去陪同治疗,却不想女儿已经被诊断出厌食症,吃什么吐什么。

  眼看大环境不好,几方商量关停公司,两个主要创始人想办法这三年因为太拼命工作而损伤的身体。

  任父母也想了各种办法,陪女儿进行科学治疗,但周转几个月却收效甚微。就在他们失落沮丧至极时,意外发现笑笑在外婆家吃了顿饭,饭后竟然久久没吐,甚至一直到晚上也没见拉肚子。

  眼看笑笑明显很认可外婆家的那顿饭,一家上下翻动,想尽原因,最终找到了秋葵上。

  那秋葵确实好吃!

  潘荭想到最后,发觉应该是这秋葵的品种好,任父母一边带着两盆秋葵去往盛海找医生,另外一边,作为外婆的潘荭她便想尽办法去找当初的卖家。

  还真叫她找着了!可惜因为老头子吃药的事儿,耽搁几分钟,再到菜市场人家已经卖完收摊了。

  没办法,潘荭只好折了老脸去求人家小伙子,那小伙确实心善,还主动加了她的V信,把定位发到她手机上,等她跟老伴儿开车过去买菜,小伙子让她敞开了随便挑,菜价也给打折。

  终于买到菜的潘荭紧赶慢赶,抓紧时间找人把那两大袋子的菜运去盛海。电话里听外孙女对这批菜特喜欢时,潘荭也在吃番茄呢,她嘱咐外孙女说这番茄大,她现在胃不好,要做熟了吃一半。

  “欸,我少吃点,剩下的给爸妈吃……奶奶,这菜可真好吃,我吃了好久外面饭馆里的饭菜,突然吃到普普通通的家常菜感觉特别好……”

  听儿子儿媳说外孙女最近胃口好不少,吐拉次数都比之前少得多,潘荭心里啊,老开心了。

  既然外孙女喜欢,儿子儿媳也喜欢,潘荭便每周都去林斐那儿买菜,偶尔见他们忙农活也会帮着搭把手。

  最近天气热起来,林斐家菜地的产量也渐渐丰富,菜价也随之降不少,潘荭便买得更多了,不光是给远在盛海看病治疗的外孙女捎,顺便还给住在近处的女儿女婿也带去。

  眼看着林斐从一开始还得自己亲自去菜市场卖菜,到后来坐在家里就有人专程来买他的菜,潘荭就跟看着他长大似的,瞧林斐就喜欢,瞧林斐就高兴。

  很快,潘荭就接到消息,说是笑笑身体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可以回家慢慢疗养,接下来只需要每个月去盛海进行一次复查就可以。

  潘荭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她赶紧叫笑笑回来住,说是她露台上的番茄青椒什么也都成熟了,叫她回来采摘。

  ……

  进入六月下旬,班里同学们陆陆续续开始交毕业作业了。

  林斐的瓜田丰产性远超所有人预料,小小的那一片地,就种那么几株瓜苗,密植管理其实做得不是很好,大多学生是在这么一小块地能种12株苗。

  但只有林斐的瓜田丰产性最高,目前预测产量是其他学生的三倍往上,但大伙儿瞧着林斐瓜田里的花竟然还在开呢!

  而且整个植株活力也不错,根本就不像是已经采摘三十来个西瓜那样子,密密麻麻的叶片完全没有任何病虫害,瓜叶之间是一个个翠绿的大大小小西瓜,稍微扒开点还能看到漂亮的西瓜花。

  系里所有学生都默认了林斐这次毕业作业年级第一的事儿,要是林斐不是实践作业第一名,他们都觉得系里肯定有人捣鬼!

  其他学生的西瓜在陆续采收一茬后,植株状态见颓,就直接拉秧整田交地了,可林斐的西瓜却一个劲儿地结。那果实丰收得直让老师给林斐打电话,交代他有空过来追肥。

  按理说,学生在交完作业,就应该拉秧整田交地了,但林斐的瓜田还在丰收,再加上老师们也觉得这种出奇的丰产性跟种子应有特性不相符,便默认林斐的瓜秧继续在地里种着了。

  左右是还不着急,就留在地里慢慢长呗!

  林斐看老师们这么给面,他也打电话给张教授交代,说他田里的西瓜老师们随便吃。

  到底是学生种的,老师们哪儿舍得全都吃完啊,顶多也只是摘去大半。

  于是,在六月的最后一天,林斐看着程帅拉回来的整整10个西瓜,沉默不语。

  好在10个西瓜也够他们吃的了,林斐也不挑,只是在农场小溪旁边默默规划出一块沙田,等到明年专门用来种瓜吃。

  七八月三伏天,洋景村这边不是很热,但林斐每天都要去农场那边顶着大太阳奔东跑西,还是挺热的。

  但效果也非常喜人,农场四周的电网已经拉好,水电管道也铺设完毕,就连林斐准备盖房子的手续也审批下来,只等着林斐花钱去盖了。

  林斐手里倒是有钱,是最近买菜赚到的,但也就二十万不到的样子,修房子是可以,但要论盖房子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

  偏偏拿到毕业证后,林斐也没办法再卖学校特供的品种了,种苗不可以,菜自然也不行。

  林斐只好用自己在网上买到的一些种子进行培育。

  “这大夏天的再育苗,不太好养活吧?”程帅拿怀疑的目光看向林斐。

  张儒赫:“那也没办法,前阵子一直忙建农场,哪儿有时间分神去搞这个。”

  “早知道叫同学们帮帮忙了。”这话说完,程帅就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