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45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林斐眨眨眼,开始了他很有科学依据的忽悠:“就是因为粗放式管理,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身体上有病虫,根系可能还有病菌,它就拼命催促身体分泌更多抵抗外界侵扰的活力素。就跟咱们人类差不多,身体条件好,才能拼命去赚更多的钱嘛!”

  程帅:“……”听上去确实很有道理。

  其实这些林斐当初在上课时,也简单听张教授讲过,但因课本没有这些相关内容,也都是一言简单掠过罢了。

  作为三好学生,程帅仔细想想,当初还真从张教授的课堂中听到相关理论,但……

  程帅:“但这些理论也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证明,也没什么有力的论据。”

  林斐表情淡淡:“这就牵扯到哲学了,哲学上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的,世界上也不存在两株完全相同的植株,也没办法用现代精确的数字做总结嘛。”

  张儒赫听半晌,站出来做总结:“还是林斐天赋异禀,随便拨弄两下就能把植株状态管理得很好,不光水肥到位,植株的健康管理也很OK,咱们普通人还是甭羡慕他了。”

  林斐施施然离场,临走时还交代程帅:“你要是真觉得香瓜长势不对,那接下来由你来管嘛。对了,现在进入结果期,要大量补充微量元素,你有空的话……”

  “你丫还要不要脸了?!”这么装逼,程帅实在忍不了,当场发飙。

  明明就是叫他去干活的,偏偏林斐话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呸,忒不要脸了。

  最叫程帅吐血的是,张儒赫竟还拍拍他肩膀:“香瓜之前的生长过程你已经缺席,那接下来结果期你可千万别再错过啦!多看多听多学。”

  程帅深吸一口气,他努力平复心情,让自己看起来不会显得那么小心眼。

  要不怎么说呢,程帅前面还在发脾气呢,第二天就拎着水桶和多种微量元素去给香瓜浇水了。

  私下里,林斐瞧瞧跟张儒赫说他:“这丫,浑身上下就一张嘴硬。”

  “嗯嗯!”不用照料香瓜,还能等着吃的张儒赫连连点头。

  在林斐的鞭促下,香瓜接下来的生长过程程帅几乎全程参与,他先给植株补充微量元素肥水,接着又每隔一天给植株浇液体肥,甚至在林斐的交代下,他还扛着锄头吭哧吭哧给香瓜又追了次饼肥。

  这次饼肥的用量同样高得吓人,按理说每棵香瓜旁边绕圈追三斤多的饼肥肯定会烧根,但林斐这儿还是依旧植株根系完全不会受到任何负面影响,甚至在追了那次饼肥后,首批结下的香瓜品质高得离谱。

  一般来说,结果类植株结果期大概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前后两个阶段结出的果实都不会很大,味道也一般,只有进入盛果期结出的果实才是品质最优。

  但林斐种的香瓜跟他种的番茄秋葵什么一样就很反科学,第一茬香瓜即将成熟时,果实就散发出了浓浓的甜香,等第二天完全成熟摘下,那果实简直就是标准果啊!

  不论是从果实个头大小、重量、外形的圆润饱满程度,还是果肉充盈丰沛的汁水,以及果肉扎实绵密的口感,再到吃下去时恰到好处的甜度,都是绝对标准的实验果。

  在吃到香瓜的第一口,程帅就忍不住叹气:“真是想不到,这么好吃的香瓜竟然出自我手。”

  “呸!你这丫的忒不要脸。”林斐赏赐他一个大白眼。

  张儒赫在一旁直乐,但不得不承认,香瓜种植前期,是林斐全程照料,等到后期结果时又是程帅悉心看护。

  他这会儿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香瓜,必须得承认,他张儒赫是沾了林斐跟程帅两人的光。

  夏季正是吃瓜果蔬菜的季节,特别是半晌里吃上这么几块在井水里冰镇的香瓜,解渴消暑,又能给身体补充一定的糖分,舒坦得很。

第46章

  张儒赫的小日子过得舒坦,他就开始琢磨起他那农家乐了。

  “欸,院西种十来棵香瓜,咱们肯定吃不完,要不回头等我农家乐开业了,往我那边送?你说个价,咱们这算是正常生意,我不占你人情便宜。”张儒赫道。

  林斐双手一拍,乐了:“这感情好哇!那一个香瓜就卖二十块钱吧。”送上门来的生意,不接才是傻瓜。

  张儒赫也没还价,还一本正经问林斐要不要签合同。

  林斐摇头:“不签,你要是不卖了,我就开着我那小绿去富康小区摆摊,肯定能卖出去。”

  说实话,最近地里没菜,林斐已经有段日子没在大妈阿姨跟前装逼了,他竟还有些小怀念。

  吃完甜瓜,林斐瞧瞧太阳已经不大了,便把剩余摘的几个塞到小绿里头,决定开车出去溜一圈。

  第一站是书记家,王姨不在,党书记特别人.妻地穿着围裙在厨房炒菜,林斐把瓜往他门口一搬,就一脚电门跑远了。

  第二站是村长家,林斐到时村长夫妻俩正在吃西瓜呢,热情洋溢招待林斐两瓣,本就在家吃香瓜吃饱的林斐,两块大西瓜吃下来,吃得他是肚皮直打晃。

  第三站是孙奶奶家,老太太家里只有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问了才知道是老太太孙女,今天老太太儿子一家回来帮她收花生呢。

  林斐把香瓜往她家里一摆,看时间还早,便又开车去老太太家的花生地。

  到时,林斐看他们这才开始收,便主动上前去帮了一会儿。

  很快太阳躺在远处山尖尖儿时,一家人便要收工了,老太太特别阔气,直接甩林斐两大编织袋的生花生。

  “你要是明儿个还来,你收多少花生就带回去多少。”老太太大方得很。

  林斐:“您要是说这些我们明儿个还真不敢来了。”

  老太太眼睛一瞪,道:“那等我收完了晒干给你们送去。”

  林斐:“……”

  孙旭笑吟吟站出来:“我老娘就这个直脾气,她喜欢你,你也甭多客气。”

  孙旭妻子也劝林斐:“我们平常在城里住着,虽说家里也有监控,但到底离得远,你平时多看着点老人我们就很知足了。”

  话都说到这,林斐只能叹气,表示明天一早他会带张儒赫一起过来帮忙收花生。

  这下,老太太高兴了,她还指着要林斐他俩明儿个开两辆车,原因是能多装几袋子花生。

  唉!想想张儒赫那六七十万的高端车啊,到了农村来,成天不是拉有机肥就是拉松针土,好点的就是拉干菜籽、拉花生,反正那么贵的车自打到洋景村来,就没体面过。

  接着,林斐把老太送回家,老太还非要再给林斐副驾驶上装点芝麻:“都是今年的新芝麻,上次给你的芝麻油吃完了拿这些去镇上油坊换就成,记得要冷榨的才好。”

  得亏今天没带程帅一起来。

  跟这大方的孙老太相比,林斐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但这些不好意思在林斐回到家,看到程帅明明下午刚吃完一个半香瓜,这会又在菜畦里摘番茄吃时,就完全消散了。

  “你看看你,天天嚷嚷说要减肥。”林斐忍不住吐槽他。

  程帅还挺有道理,他挺着胸板儿:“我准备做晚饭呢,你没听说一句话嘛,厨子不偷,五谷不收,杀鸡宰羊,厨子先尝!”

  林斐:“……我只听说过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

  程帅:“我就尝尝,尝尝怎么能算吃呢?”

  程帅吃完一整个大番茄还不够,完事儿了还一副又想到一个借口似的表情,又继续说:“我这是多次反复用嘴巴品尝你种出来的番茄,用品尝法来帮助自己思考你种出来的怎么这么好吃,品尝法,懂吗?”

  林斐上下看了眼程帅,就好像第一次深刻认识这个人似的。

  等进了院子,瞧见张儒赫在,林斐就忍不住跟他吐槽:“我第一次发现程帅他竟然跟我一样不要脸。”

  张儒赫:“……”这,他要怎么开口呢?

  好在,林斐也没指望他开口,他压低了声音又道:“别说,我刚仔细一瞧,总感觉程帅好像比之前瘦了点。”

  程帅擓着一篮子菜回院,张儒赫也上下打量他。

  程帅被这两人直勾勾的目光看得浑身直发毛,他冲林斐表达他的不满:“不就多吃你几个菜嘛,至于这样看着我?”

  顺带把张儒赫也骂了进去:“你们俩资本家,都是一路货色,太抠了!”

  被骂了的两人直接懒得跟这个小心眼说话,等程帅进厨房炒菜时,两人念念叨叨。

  张儒赫:“我瞧着好像是瘦了点,但他明明来你这边也没干多少农活啊?在这边体力劳动没比在学校里的大,竟然还真明显有变瘦。”

  林斐:“对对,可千万别让他察觉到,要不然他又要骂我万恶的资本家了。”

  刚也被骂的张儒赫表示理解:“放心,我肯定不说。”

  程帅快速做两个小炒,就从厨房出来了,他看林斐两人还带嘀嘀咕咕好像在说他呢,把两盘菜往桌子上重重一放,道:“瞧你们俩,一对儿小心眼,不就说你们两句嘛,还要结成资本家同盟一致来欺负我这个卑微柔弱的无产阶级嘛。”

  又被骂的两人老老实实去厨房盛饭端饭,到厨房时张儒赫还小声跟林斐说:“过两天你不是想邀请同学过来帮忙掰侧芽么,你提前跟他们打声招呼,告诉他们过来别乱评价程帅体型。”

  林斐恍然:“对对,现在都这样骂咱俩了,要真叫大家伙说他瘦了,到时咱俩还能好过?”

  张儒赫还特别贴心给林斐找理由:“你就说程帅现在正减肥,你们别跟他们提相关话题,免得加重他的减肥焦虑。”

  又到了掰侧芽的时候,差不多时间正好是周六周末,林斐打算邀请同学们来他这边游玩,顺带帮他一些“小忙”。

  对于这些“小忙”,同学们表示并不在意,他们在乎的只有一件事——回头菜长好了,能免费送他们不?

  作为一个还在艰难经营一家遍处都是荒地的小农场老板,林斐坚决发扬葛朗台精神,告诉他们:“免费送不可以,但是可以到时半价购买,但前提是还得帮他再搭个育苗大棚才行。”

  又建大棚啊?

  那可是个大工程,简直脱离“小忙”的范畴。

  但想想市里最近涌现的高价精品菜,同学们还是低头了,毕竟林斐家的菜完全算是高档精品菜了,价钱要是砍半的话比市场普通菜也贵不了多少,但品质绝对是跨好几个大台阶的提升。

  交易达成,同学们表示周六周末两天都会去。

  林斐顺带把张儒赫那套说辞给同学们复制粘贴过去,在看到他们一个个保证不多嘴的回复后,林斐满意笑了。

  当然,老爸老妈他们马上就要开学了,林斐得赶在他们开学前叫他们过来吃他亲手养的农村走地鸡。

  周五傍晚,被儿子忽悠过来的林爸在开车帮儿子取了一整车快递后,再晚上看着熟悉的一个个零部件后,夫妻俩直呼被儿子骗了!

  叫他们过来吃鸡是假,干活劳动才是真!

  林爸目光幽幽看着妻子:“看看儿子这么会忽悠人,你就别挣扎了,都随你都随你。”

  林妈长叹息以掩涕兮,哀人生之多艰。

  鉴于已经有过前一次盖育苗大棚的经验,这一晚林斐五个人加班到晚上十点,顺顺利利把明天要装的零部件组装起来。

  第二天早晨五点多,就陆陆续续有林斐的同学们过来了。

  “老板,我们干活应该要管饭吧?”

  这么早来,纯纯就是要蹭饭的,绝对没跑儿。

  林斐完全没意见,他笑呵呵道:“管饭的,不过现在吃还有点早,咱们趁着太阳还没完全起来,赶紧去农场先把力气活儿干了。”

  同学们:“……”失算了,同样都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怎么就林斐这么奸呢?

  第一批过来的同学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好几个都是开着车来的,剩下一半则是搭车。

  不过农学院的学生也不分谁家经济条件好坏,来农学院都要下力气干活。这些同学可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林斐发个开花大馒头他们在去农场的路上啃完,整个清晨都特别能干。

  得知林斐又要建大棚,还不止一个,王姨也早早过来帮忙。

  学生们都还挺喜欢她的开花大馒头,王姨便带了材料过来,在厨房专门负责给学生们蒸馍。

  上午吃了早饭,七点多时,钱大娘也来了,带来的还有丈夫刘大勇。

  要怎么说呢,有时候女人间的攀比心真的就挺奇怪,王姨一看小钱都能叫她丈夫过来,她怎么就不能呢?显得她多没本事,降不了老党似的。

  于是,八点钟时,王姨也把党书记也叫来了。